原創 怡然自得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千算萬算沒想到,身高竟然……
「好孕來」有時候並不是真的好運來,懷孕的女性在經歷一系列強烈的妊娠反應後,還可能要承受某些妊娠期併發症。
2020年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年會(EASD 2020)中一項報導再次讓妊娠期女性陷入話題中心——身高或許是孕婦餐後血糖水平的重要決定因素。
妊娠糖尿病(GDM)是懷孕期較常見的併發症。
指妊娠期首次出現或發現的糖代謝異常,大部分與懷孕以後的生理變化或遺傳因素等有很大關係,其發病率呈現出逐年增高趨勢。
GDM往往在產檢中發現糖代謝異常(空腹血糖≥5.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一小時血糖≥10mmol/L或OGTT兩小時血糖≥8.5 mmol/L)。
其中任何一項高出參考值就可以診斷為GDM。
懷孕後體內激素的變化促發胰島素抵抗,此外高齡,妊娠前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分娩史,多囊卵巢症候群,孕婦本人低出生體重等都是GDM發病的高危因素。
我們一起來看看來自塞梅爾韋斯大學內科的Mark Marton Svebis教授是怎麼說的!
身高差異確實和餐後血糖有關!
之前的研究已經證實,身高與餐後血糖值呈負相關,而非空腹血糖值(FPG)。同樣,身高與GDM的發病風險呈負相關,而有GDM病史的婦女要比健康婦女平均矮1.1cm。
婦女身高越高,GDM風險會降低大約66%。
經過多因素Meta分析,身高每增加5cm,就會降低23%的GDM風險(OR 0.77,95%CI 0.73-0.78)。
這種相關性在亞洲人中最明顯,在非洲西班牙裔黑人婦女中最不明顯,然而在之前匈牙利人的隊列研究中未被發現。
所以,Mark Marton Svebis教授及其團隊著手在一個更大樣本的匈牙利人隊列中研究身高與GDM風險的相關性,以及是否身高相關的血糖值會影響GDM的診斷。
相關研究的摘要截圖
用研究數據說話!
研究納入孕期女性的平均年齡為29.6±5.6歲,平均體重指數(BMI)為26.5±6.4 kg/m2,平均身高為165±7cm。
所有研究對象來自2009年至2018年間匈牙利西部地區的GDM篩查數據,在預約的同時記錄了GDM的危險因素。用一般線性模型法(GLM)對採集到的數據如FPG、餐後1小時及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進行統計分析。以身高、FPG、BMI、高血壓史、巨大兒、糖尿病家族史作為自變量,以Logistic線性回歸法評估GDM的風險。同時用卡方檢驗法比較了用原始方法和用身高校正的OGTT血糖水平用於診斷GDM的效果。
相關研究的數據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在未調整的模型中,身高與餐後1小時、餐後2小時血糖呈負相關(-0.11,SE 0.03mmol/L/10cm vs. -0.20,SE 0.02mmol/L/10cm)。
即使在調整空腹血糖、BMI和其他危險因素後,身高仍然是餐後血糖的獨立決定因素(-0.14,SE 0.03mmol/L/10cm vs. -0.22,SE 0.02mmol/L/10cm)。
此外,即使在多重調整模型中,高個子女性患GDM的風險也較低(OR 0.80,95%CI 0.70-0.91)。相反,無論是校正身高還是未校正的葡萄糖值(kappa=0.986,SE 0.002)對GDM的診斷幾乎是完全一致的。
身高越矮!餐後血糖越高!
我們發現,在匈牙利人隊列中,孕婦OGTT時的身高與餐後血糖值呈負相關,與FPG呈正相關。
雖然該研究結果對孕婦診斷GDM的影響很小,但對於極端身高、血糖值接近臨界點的孕期女性,了解這種影響具有臨床價值。
總結
GDM是孕期婦女比較常見的併發症,其發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
目前,國內外仍缺乏身高因素對血糖影響的相應研究,但也不排除身高對糖耐量的影響,進一步研究身高與糖耐量異常之間的關係有助於更好地預防GDM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Birlouez-Aragon, I., Saavedra, G., Tessier, F.J., Galinier, A., Ait-Ameur, L., Lacoste, F., Niamba, C.N., Alt, N., Somoza, V. and Lecerf, J.M., 2010. A diet based on high-heat-treated foods promotes risk factors for diabetes mellitu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1(5), pp.1220-1226.
2. Liu, G., Zong, G., Wu, K., Hu, Y., Li, Y., Willett, W.C., Eisenberg, D.M., Hu, F.B. and Sun, Q., 2018. Meat cooking method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from thre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Diabetes care, 41(5), pp.1049-1060.
本文首發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本文作者丨怡然自得
審核 | 主治醫師 徐乃佳
責任編輯丨泡芙
原創聲明
本文原創,轉載需聯繫授權
-End-
原標題:《身高越矮,餐後血糖越高?!| EASD 2020》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