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越高的人,幸福感越強嗎?

2020-11-26 虎嗅APP


誰都不願被一個數字所定義。但你的很多方面或許都體現在某個數字當中,不論你知道與否——它就是IQ,即智商。


IQ常被詬病「過時」「具有誤導性」,或是不如人格特質來得重要。


愛丁堡大學智力研究人員斯圖爾特·裡奇指出,大量數據表明,智商是預測個人壽命、健康與成就的最佳指標之一。這些結果在心理學界得到一次又一次的複製。


在新書《智商:你所要知道的一切》中,裡奇頗具說服力地指出,智商不一定是你的極限,但確實決定了你的起點。而有些人就是贏在起跑線上的。


以下九點有助於解釋IQ,以及IQ為何那麼重要。


01 多數人的智商水平均為中等


有關智商,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它是一項綜合分數,由推理、記憶、知識獲取和思維速度等多項測驗結果構成。所得總分與其他人的成績相對照,最中間的分數被設定為100。


一項完整的IQ測驗有著嚴格的時間限制,通常在1個多小時,還要有受過專門培訓的人員進行監考。有些測試部分還要單獨限時。網絡上那些免費的IQ測驗都不正規。


和其他因人而異的個人特徵一樣,IQ的分布也是一條鐘形曲線。


你認識的人中,可能大多數都處在中等水平,只有少數幾個聰明絕頂。IQ在130以上的人僅佔2.2%。



有意思的是,只要一項測驗成績好,那麼你各項測驗的成績都不會差。比如,某些IQ測驗會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關掉某盞閃爍的燈」,而你在這個項目中的表現與你在言語推理、空間推理測驗中的成績是相關的。


心理學家將這種分數的重疊稱為G因素,字母「G」代表共同智能。


「其中有一個經典結果,也是心理學領域複製最多的結果,即在完成不同的思維任務時,若你其中一項成績優秀,那你其餘各項的成績也會同樣出色。」裡奇表示。


至於共同智能存在於人腦哪個部位,或以何種形式存在,我們並不瞭然。但不論從何而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都切實存在。憑藉這一因素,我們能預測一個人一生的境況——收入的高低、工作表現的優劣,以及最讓人脊背發涼的一點——是否短命。


02 高智商可以延年益壽?


這一點就有些令人不適了:根據研究,高智商人群較一般人更為健康,壽命也更長。下圖展示了一項針對100萬名瑞典男性的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在由近100萬名瑞典男性構成的樣本中,在接受IQ測驗20年後,智商較低人群的死亡風險遠高於智商較高人群。將智商最高群組的死亡風險設為1.0,其他群組的相對風險一目了然。智商最低群組的死亡風險是智商最高群組的三倍以上。


這一結果涉及多個相互關聯的因素。其一,高智商人群往往比低智商人群更會掙錢。而財富可以幫助人們維持體重、保證營養,並獲取優質醫療資源。


另一種可能是,高智商人士更懂得如何避免事故與不幸。甚至有證據表明,高智商人士死於交通事故的概率相對較低。


03 IQ與事業和財富相關,不一定和幸福感相關


智商與事業成功也呈現出正相關關係。一般而言,高智商人群的工作表現更好,收入也更高。


但這些相關性並不是很強。


若用[-1,1]這一區間來表示相關性的正負與強弱,那麼相關性為1時,若變量A遞增,則變量B必然增加特定數值。


但生活可沒有這般理想化。上述很多相關性都不足0.5,也就是說,個人差異還是佔據很大比重的。因此,工作一塌糊塗的聰明人並非沒有,只是相對少見而已。



財富、健康、長壽——高智商伴隨的好處如此之多,你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聰明人應該也很幸福。不見得。


「通常,智商與幸福感呈正相關關係,但相關性不是很強。」裡奇說。


另外,雖然個性特質也能預測人生境況,但一般而言,IQ與個性特質的關係並不是很大。在五大個性特質中,只有「經驗開放性」這一項與IQ呈現出相關性。「在一定程度上,頭腦聰明的人會去經歷更多事情,進行更多思考,他們也喜歡思考 。」裡奇說。


在預測人生境況時,IQ通常比個性特質更為可靠: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在16歲以下的學生中,4%的分數差異可以歸因於個性特質,而25%可以歸因於IQ,有的研究中IQ甚至佔據了更高的比例。


04 三歲看老


研究發現,小時候就聰明的人,到老依然是聰明的人。


在蘇格蘭,研究人員找到11歲時接受過智商測驗的老人,讓他們在90歲時再次接受測驗。



儘管總體而言,智力會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小時候聰明的人,到老了可能依然聰明。


05 人的IQ在25歲~30歲達到巔峰,之後逐漸下滑


筆者今年26歲,此生最聰明可能也莫過於現在了。


25歲往後,你的「晶體智力」開始停滯不前,「流體智力」開始下滑,思維敏捷度更是急劇下降。



裡奇表示,理解這些與年齡相關的智力下滑現象,是研究IQ生物學的最重要動機之一。


「如果我們知道哪些基因與智力相關,並知道這些基因與認知能力減退有關,我們就可以預測哪些人的認知能力會減退得最為嚴重,然後將醫療資源分配給他們。」他說。


06 大約一半的IQ差異狀況可歸因於遺傳


有研究對同卵和異卵雙胞胎進行了比對,發現IQ差異中,有一半來自遺傳因素。


但奇怪的是,研究對象年齡越大,IQ與遺傳的相關性也就越強。




也就是說,在雙胞胎小時候,其智力受基因的影響似乎較小;及至成年,這種影響就會變大。至於為何,原因並不完全清楚。


智力研究人員羅伯特·普洛明和伊恩·迪裡表示,這有可能是由於「基因放大」作用。「即兒童會選擇、修正並創造與其遺傳傾向相關聯的環境,在此過程中,基因的細微差別會被放大。」他們在2015年的一份文獻綜述中如是寫道。


打個比方:具有「聰明」遺傳傾向的孩子可能想花更多時間泡圖書館。但實際生活中,6歲小孩無法自己去圖書館,16歲的青少年就可以。


換言之,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環境的控制力日益增強。我們創造的這些環境可以「放大」基因的潛力。


07 基因並非影響IQ的唯一因素



你的IQ並不是完全由基因說了算,約有一半的IQ差異狀況可以歸因於環境因素。你所獲取的營養、接受的教育、享受的醫療……這些似乎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總體而言,對於決定IQ的環境因素,我們的理解仍相對欠缺。


「環境因素很難確定。」裡奇說。「人們的生活紛繁複雜,其所處的環境也很複雜。對某個人而言,影響其智商的環境因素完全有可能是隨機的。」


08 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了


人們的IQ均值似乎每十年都會上升2點~3點。這種現象被稱為「弗林效應」,它很有可能是兒童營養、醫療與教育改善的結果。




09 發展中國家的人民IQ提升速度更快


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人民IQ提升速度是最快的,最大的影響因素是兒童營養與醫療的改善。



有證據表明,在發達國家,弗林效應可能正在減弱。「這也許是因為,那些已知能提升IQ的簡便方法,效果已經顯現完畢。」裡奇說。


最後要提的一點是,高智商人士並非樣樣都行。比如有研究表明,相比於一般人,他們可能更需要眼鏡來矯正近視。

相關焦點

  • 高導熱灌封膠真的好嗎?是不是導熱係數越高,產品的性能越強?
    導熱係數越高性能越強嗎?有些用戶對這樣的疑惑,不知道到底應不應該選擇導熱係數高的膠粘劑?事實上,導熱率越高的膠粘劑,受到的熱阻越小,而導熱面積會越大。有些用戶之所以選擇高導熱灌封膠,是因為導熱係數是由廠家控制的。在當今市場上,高導熱灌封膠的導熱係數不同,導熱的厚度也有所區別。
  • 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是真的嗎?
    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是真的嗎?時間:2017-03-23 10:25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是真的嗎? 都說吃水果有益健康。但是,很多人擔心水果中含糖量高,會導致血血糖升高,尤其是糖尿病人。
  •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到底這些地方有多冷?為什麼這麼冷?今天帶領大家去往高山之巔與地球兩極,共同感受這顆星球最寒冷的地方。冰川冰巖,冰塔林,冰裂縫隨處可見,七八級大風常伴左右,空氣的含氧量也只有平原地區的1/4,夜間寒冷的氣溫能夠凍壞任何裸露器官,不少人被雪光刺激後會出現暫時失明,這叫「雪盲症」,仿佛珠峰就是天堂的邊緣。俗話說高處不勝寒,據測算海拔高度每升高1千米氣溫就會下降6 ℃,或許大家會有所疑惑,越高的地方不是距離太陽越近麼應該越暖和呀,怎麼還會冷呢?
  • 為什麼海拔越高反而氣溫越低,不是離太陽更近嗎?
    我們經常會講海拔越高氣溫就越低,也就是「高處不勝寒」,這句話既是正確的,也是有局限性的。我們知道大氣的氣溫高低取決於大氣中熱量的高低,而大氣熱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那麼,我們就會有疑問了,海拔越高,不是離太陽就越近,也就是太陽輻射就會越強,那麼氣溫不應該越高嗎?
  • 為什麼越有夫妻相,越有幸福感?
    而這種所謂的夫妻相併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長期磨合中形成的一種信任了解,所以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那些具有夫妻相的人往往很相愛,那些相愛的人也往往具有夫妻相。他們就像我們多數人的父母一樣,年齡越大夫妻相越明顯,彼此之間的默契程度就高,共識越多分歧越少,對生活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強。2默契的生活讓人舒心,這個道理特別好理解。但默契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大?很多人對此就未必有概念。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不動聲色」
    01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著或多或少的情緒。有時候不同的人,面對同一件事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也是有差別的。輕易把負面情緒表現出來,那麼這種人是很容易被他人看穿的,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落下口舌。在電視劇《獵毒人》當中,江伊楠就是一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物。她總是一遇事情就大呼小叫,甚至是直接對自己同事的工作表達不滿。
  • 研究發現:收入越高,越容易肥胖
    隨後,研究人員還證明,對於政治全球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來說,肥胖率與國民收入之間的正相關性更強。說到這,你可能會有疑問:收入越高的人,對於自身健康的投資能力不是越強嗎,為什麼還會變胖的?對於國家內部的收入不平等如何影響國民收入與肥胖之間的關係,該項研究並未分析,也就是說,研究者也不太清楚為啥會出現這樣的關係。
  • 分析:能量越低越穩定,鍵能越高越穩定
    鍵能數據如下:H-H:436 KJ/molCl-Cl:242 KJ/molH-Cl:431 KJ/mol老師扶了扶眼鏡,問:同學們,觀察下這些數據,能發現些什麼嗎?最後一排的數學課代表:鍵能有大有小。坐他旁邊的王二狗:*麼不是廢話嗎,老師,氫氫鍵的鍵能最大。
  • 為什麼越高的地方就越冷?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為什麼越高的地方就越冷?其實這一現象古人很早就發現了,不然也不會有「高處不勝寒」這類詩句了。地球的溫度來自於哪裡大家都知道太陽給我們提供了溫度與光明,其實這不僅僅是太陽的功勞,如果地球自身沒有任何保暖措施的話仍舊就是一顆冰冷的星球。
  • 看完《天道》才明白:層次越高的人,越擁有這2種特質,你有嗎?
    什麼樣的人是精神層次高的人呢?從某些含義上講:精神層次高的人,擁有他自己的一片領地,他可以不依靠外人,也可以有自己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看完《天道》才明白:層次越高的人,越擁有這2種特質,你有嗎?層次越高越包容柴靜曾經說過,寬容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寬容不是道德,而是理解。只有對事物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理解和欣賞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才會有讚美的思維習慣。
  • 同等能力的人,「熵值」越高,成功的機率就會越小
    同等能力的人,「熵值」越高,成功的機率就會越小,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成功或失敗的本質,並不取決於一個人的能力,相同能力的兩個人放入不同的環境之中,就會出現不一樣的命運。一個人的命運,或多或少會和他的「熵」有一定的關係,所謂「熵」就是指一個人的環境給他帶來的「混亂度」,必境每一個人的環境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每一個人的「熵」也都是會有區別的。比如:父母見識水平的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熵」,也就是不同的「混亂度」,不同的「混亂度」必然是需要你花時間和精力去解決的。
  • 格局越大的人,越清醒;境界越高的人,越不易被迷惑!
    人,有志不在年高,昏庸妄活百歲。處世不在窮富,重在格局。一等人論的是胸懷,談的是格局;二等人,論的是發展,談的收益;三等人,論的是非談的是八卦!寧與君子爭論,勿聽小人雌黃。君子論理不論人,小人論人不論理。
  • 心境越高,越能低下身子
    這八個字其實很好理解,地位越高的人,他的言行舉止也就越顯得謙卑。放到今天,人與人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在職能和個人成就上有所不同,但這句話依然適用,那些走到人生高處,擁有超然心境,或者在某些方面有大領悟,大成就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有一個謙卑的一面。
  • 水果越甜熱量越高嗎 這三種水果減肥千萬不要碰
    核心提示:水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市面上水果的種類非常豐富,味道也是多種多樣,不過很多減肥的人擔心吃到的水果太甜會容易長胖,那水果的熱量和甜度有關係嗎?下面就來一起看看。   水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市面上水果的種類非常豐富,味道也是多種多樣,不過很多減肥的人擔心吃到的水果太甜會容易長胖,那水果的熱量和甜度有關係嗎?下面就來一起看看。
  • 為什麼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海拔越高越冷?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說海拔和溫度的關係吧 。
  •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因為大氣壓力。
  • 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新冠病毒爆發後,可能很多人每天最關心的事情,除了口罩,就是自己的體溫和免疫力了,只要體溫稍微有點升高,就開始自我懷疑了。即便現在有的人已經開始復工了,在進單位前還是要測量一下體溫的。那麼,體溫與免疫力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體溫保持在哪個範圍,說明免疫力還比較不錯?體溫的正常範圍到底是多少呢?
  • 為什麼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小夥伴們有過在孟夏時節爬山的經歷嗎?孟夏時節,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登山遊覽,忽然發現四月的山頂居然盛開著明豔的桃花,因此發出「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讚嘆。我們都知道,平原地帶的桃花,一般來說是在三月份盛開的,而到了四月份,桃花則會漸漸凋落。
  • IQ越高睡得越晚!終於知道為什麼我總是失眠了
    今天看到一條微博說「IQ越高,睡得越晚」,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失眠了,哈哈!  其中一則報導是:  科學家發現,晚睡晚起的人比早睡早起的人更聰明、記憶力更好。科學家推測,因為遠古時代夜晚常有野獸出沒,能在晚間保持警覺的人較容易逃過野獸襲擊而生存下來。如 果科學家推測是正確的話,則基因的確會影響人類起床的時間。  另一則報導:  夜貓子比一般人聰明的原因終於找到了。我們緩慢進化的腦子對世上的新玩意兒並不熟悉——汽車、電視、熱狗……世界產生了太多新事物,而聰明的人更適應。
  • 哲思|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物質極簡五色亂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亂耳,能令耳失聰;五味濁口,能令口味敗。人之所以有很多不快樂,有嫉妒、不滿等情緒,很大的原因是物慾太強,想要的東西太多。最新款的衣衫、限量版的包包、新出的手機......就算沒錢可花,或者買到的東西全無用處,也忍不住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