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對越親密的人態度越差」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原因

2020-12-03 騰訊網

對於喜歡的人,我們希望和他的關係更加親密,但是兩個人變得親密後,對彼此的態度卻會越來越差。

以至於有一種說法,我們總是把最差的一面留給了我們最親密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如此,我們總是不能和父母、愛人好好說話。

人為什麼對越親密的人態度越差?這個問題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

客觀原因

關係越親密的人,待在一起的時間會越長,產生衝突和矛盾的可能性就越大。

從生物學的角度上來講,人雖然是群居動物,但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由於每個人成長的環境不同、經歷不同,導致每個人的性格、脾氣都會有所差異。當兩個人相處的時候,這些差異點就是衝突點,相處的時間越長,觸及這些衝突點的可能性越大。

與那些關係不親密的人,我們大多只是泛泛之交,不會有太多的接觸,在一起的時間比較短,觸及衝突點的可能性很小,也就不會有矛盾產生。

正常人不會無緣無故地對一個人態度很差,所以對於那些無關緊要的人,我們態度不會很差。

而關係親密的人,一起相處的時間比較久,觸及矛盾點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

我們常說「小別勝新婚」,夫妻之間分別幾天,兩人再見面的時候感情會好很多,為什麼會這樣?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點是因為分開之後,思念的情緒會累積,再次相見時,這些累積的思念會讓你們更愛對方。

第二點就是因為分開之後,你們分隔一方,觸及衝突點的可能性很小,你們之間的矛盾也會少很多。

平時在家,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分開後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少了,也不再為這些小事爭吵。矛盾少了,情緒經過積累更濃烈了,感情自然比之前更好了。

與關係親密的人,相處的時間長,觸及衝突點的可能性更大,一旦衝突產生,受到情緒的影響,我們的態度也就會變差。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對親密的人態度更差的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

1.內心的安全感

有句話叫做「有恃無恐」,當我們底氣十足的時候,行為和態度也會受到影響。

比如我們剛開始追求女生的時候,會特別小心翼翼,很在意她的感受,說話的時候也比較注意自己的措辭。

因為我們擔心自己的態度不好,惹女生生氣,她會離開我們。

但是結婚以後,大多數人對妻子的態度會有明顯的不同,說話也不再考慮她的感受,我們美其名曰「不見外」,但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知道她們不會為了幾句話沒說好就離開我們。

有了婚姻,有了孩子,彼此之間的羈絆很多,覺得彼此的關係足夠牢固,足夠安全,所以我們敢把最差的一面留給她。

不僅是夫妻之間,我們與父母之間同樣如此,我們知道父母不會離開自己,會包容自己的壞脾氣,所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他們。

2.習慣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對方

心理學表明,人對另一半的選擇通常是,選擇一個最接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目標,然後改造她。

在婚姻關係裡,我們經常喜歡對另一半提出要求,如果他沒有按你期望地作出更改,你就會生氣,態度就會變得很差。

比如一對年輕的情侶走在馬路上,女孩低著頭在看手機,這時候一輛車從女孩後側方駛來,男孩看了一眼車,提醒女孩,「別玩手機了,小心看著,後面會有車過來」。

在男生看來,走路應該注意安全,不能玩手機,要注意看著過往的車輛。

但女孩卻沒好氣地說,「有你在我還看什麼車,你幫我看著啊,別人男朋友可都是把女朋友護得好好的」。男孩被女孩懟得啞口無言。

在女孩看來,男孩應該幫她看著,應該保護好她,因為別人家的男朋友就是這樣。

當我們想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對方的時候,必然會引起對方的牴觸,因為人沒有人喜歡被別人改造。

越是親密的人,越喜歡改造對方,因為他們覺得這是為了對方好。

這一點在我們父母身上最為明顯,他們經常喜歡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我們身上。

對於親密的人,我們習慣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對方,遭到對方的牴觸後,矛盾就會發生,我們的態度會變得很差。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客觀因素我們無法改變,如果夫妻之間為了減少矛盾而分居,只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所以要從主觀上作出改變,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對方身上。你所謂的為他好,很多時候不一定對他好。

嘗試去接受對方,而不是改造對方,這樣你們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好,你對他的態度也會更好。

-End-

文/唯情唯心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無論主觀和客觀都具有非實有性
    我們要不偏事、要不偏理,人就是這樣,對整個世界的看法、身心狀況清楚了,對整個人才會清楚。比如法界變化,主觀因素變化、客觀現象肯定會發生變化,當心性能夠體會到中道義,什麼叫中道義?符合這個事情的現實(它基礎特質)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變化,因為心站道位上、而這個道位是什麼?
  • 為什麼有的人經歷失敗就一蹶不振,有的人越挫越勇,原因在這裡
    我們從積極的一面來說,競爭就有競爭的好處。因為競爭可以使人們克服慣性,從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而且競爭可以使人們充滿希望和活力。這是一種人類心理學。然而,由於主觀欲望和客觀性之間的巨大差距,加上一些人的心理壓力。競爭也就具有了消極的一方面,比方競爭在長期的壓力生活中,讓人容易引起焦慮,心理失衡,情緒失調,身心疲勞和其他問題。
  • 為什麼性格越黑暗的人,看起來更有人格魅力?
    腹黑的魅力:為什么女人偏愛壞一點的男人?人們常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我們同樣找到了心理學依據。一項研究發現,初級精神病態是親密關係的正向預測指標。(Ali&Chamorro-Premuzic, 2010)這類人往往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主動、熱情與承諾,並具有操控伴侶的能力,在初步交往中給人留下「有能力、有魅力、好交際」的第一印象。
  • 主觀和客觀的區別 主觀和客觀有什麼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我們在學習哲學的時候,要學會辯證的看問題,同時還要區分主觀和客觀,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以及什麼是世界觀其中,主觀和客觀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它們有什麼區別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少找客觀原因多從主觀分析才是科學發展觀
    日前湖南省召開政府第六次全體會議,分析湖南案面臨的複雜局面,提出了清醒分析,給人一種務實、勤勉的印象。  和全國大多數地區一樣,會議分析認為湖南下半年也面臨著兩大挑戰,穩定物價水平和防止經濟出現大的下滑。要求從五個方面自我加壓,確保全年任務完成。
  • 客觀與主觀有什麼區別
    我們時常會聽到做人不宜過於主觀、新聞報導應該客觀、保持客觀的態度對待問題。這些說法要求我們判斷或做事時,不應該攙雜個人情緒、成見或喜好,這種做法或判斷才稱得上客觀。那麼主觀和客觀的區別是什麼呢?
  • 為什麼有人在失敗後越挫越勇,而有的人卻一蹶不振,因為性格不同
    做任何事情,都會面臨著2個結果,成功和失敗。然而,去嘗試一個新鮮事物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有100%的把握可以成功。當面臨失敗的時候,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反應。我想,經常能見到的一個場景,就是許多人在失敗後,一蹶不振。有些人可能還會再嘗試一次,發現又失敗後,就放棄了。
  • 幸福:在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中感悟
    趕公交車和闖紅燈的寶馬撞了,說明這個城市的交通秩序和部分駕駛員的法規意識出了問題,不幸福的感受就這樣與客觀存在、與他人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因領導批評或表揚而情緒變化,說明人際關係可以影響幸福感受;為孩子得了金獎而感到幸福,這也說明個人幸福與教育質量、教育公平有關。    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幸福需要用幸福指數來測量?我們應當如何感悟幸福?
  • 在這三個方面大氣的人,越活越順
    大氣,是一種魅力,是一個人處事的態度,是一種胸襟。心有多大,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眼光就有多遠。在以下這三個方面大氣的人,越活越順。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個先來,當你可以從容應對的時候,意外的,也會變成驚喜的,逆境也是順境。1.在樂善好施方面很大氣,做善事,得善報。
  • 有個星座極其考驗人的智商,關係越親密距離感越強|水瓶篇
    只有水瓶對其有一定習慣的人,才是水瓶座真正的朋友。其他類型的朋友對水瓶來說只是走了一個友好的過場,水瓶座也根本不會去關注他們什麼。所以對於不親密的關係而言,水瓶座根本沒有什麼問題,怎麼開心怎麼來,不開心就不玩,這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別人不跟自己玩,這有什麼值得傷心的?睡一覺起來什麼都過去了。
  • 小區環境越差越擔心霧霾危害
    原標題:小區環境越差越擔心霧霾危害     報告指出,緊挨著馬路的受訪者認為霧霾的危害性和可怕性更大。其中,鄰近馬路的受訪者,64%認為霧霾危害很大,58%認為霧霾很可怕,而不靠馬路者這兩項的比例分別為46%和48%。這也可以間接說明,為什麼同一住宅區,靠近馬路邊的房價要略低於小區裡面的,當然不僅是因為噪聲和安全等因素,室外空氣品質的好壞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 心理學:為什麼越「優秀的人」,反而越沒人「表白」?本能反應!
    前不久,一位新來的女同事跟我說,一路走來讓我最困擾的事有兩件:一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家裡人催婚的手段越來越高明、催婚的暗示也越來越頻繁。二是"其實,有好多男人向我表白"。我問她,那你怎麼沒有接受其中一個?她說:追我的男人大都二三十歲,可這哪是男人戀愛的年紀?二三十歲的男人不應該一心扎在提升自己的才華、業績和工資上嗎?我想了想,倒也挺有道理。於是問她:你一定很優秀的吧?
  • 在職場上,一個人越「聽話」,在職場上反而越受排擠,原因很真實
    職場上越聽話的人反而越受排擠,這是什麼原因呢?按道理來說,越聽話的人處處讓著別人,應該會比其他人更受歡迎才對,但是為什麼反而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呢?原因有以下三點01 自尊心強,開不起玩笑聽話的老實人的自尊心往往會很強,會開不起玩笑。在與格局低的老實人日常交流的時候,我們總是要注意自己用詞、說話的語氣和方式,擔心自己的一個不小心的行為或者態度會讓他們不開心。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命案的背後都是由平常悶不啃聲的老實人一手造成的。
  • 往往混得差的人,都有這5個特點,混得越差特點越明顯,你有嗎?
    ,但是為什麼現在就混得風生水起了呢?其實一個人的成功,固然和運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也同樣和努力掛鈎,今天我們就用易經的思維來解讀,為什麼你混的比別人差,或者說混得不好的人,有這5點特徵。第一 總是過分依賴別人,不獨立一個成功者,遇到事情總是想辦法自己去解決,很少去尋求別人的幫助,因為通過自己去解決問題,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的強大,而那些一遇到問題就求救別人的人,他們實際上是缺乏獨立的。
  • 為什麼越喜歡獨處的人,越不孤獨?
    1喜歡獨處的人,都不孤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越喜歡獨處的人,越不會覺得孤獨。就拿我朋友小文來說,她原本是個特怕孤獨的人,剛畢業的一兩年,每次周末來臨之前,她都會找人安排好周末行程,生怕到時一個人會無聊、孤單。偶爾,因為朋友臨時有事,不得不一個人過時,她就會覺得失落、不安。
  • 太重感情的人,註定會越愛越孤獨
    曾有人說過:「一個成年人與人交往最好的態度就是,做好自己,然後親疏隨緣。」 是啊,人與人之間,誰知誰的難,誰念誰的好?現實的社會,難猜人心。 越長大,越孤獨。大部分感情在靜悄悄的死去,只留下一個輕微痕跡。
  • 越努力越幸運?為什麼有些人越努力考研反而考不上,原因你知道嗎
    越努力越幸運?為什麼有些人越努力考研反而考不上,其中原因你知道嗎考研即將結束,一年的辛苦付出也即將有了結果,然而這也意味著2020到2021的春節,將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春節,幾家歡喜幾家愁,結果是通過比對得出的,有勝出者就必然有落選者,那麼在大家都十分努力的情況下,為何仍然會有不盡人意的情況出現呢?都說越努力越幸運,為什麼有些人努力反而考不上,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嗎?
  • 客觀歸責還是主觀歸責?
    關鍵詞: 客觀歸責,主觀歸責,結果歸責,禁止的風險  內容提要: 客觀歸責論的兩大核心原理均有缺陷:風險的創設與實現原理不可能在客觀要件中展開,因為禁止的風險須以行為人的主觀能力為判斷根據;風險的降低與變形原理以假想的結果為參照,本質是假設因果關係的運用。
  • 時間是客觀存在,還是人類主觀產物?
    時間大家都不陌生,因為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時間,有了時間我們就能夠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時間的測量和計數也給我們生活帶來巨大的幫助,但是有個問題需要弄清楚,那就是時間到底是客觀存在,還是人類主觀產物?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 飯局上,越是混得差的人,越容易有這3種「吃相」,十有八九準
    飯局就像是一面鏡子,可以看出每個人內心的想法,只要用心觀察就能卡暗處對方屬於哪種人,這也是為什麼吃飯應酬的時候有這麼多規矩的原因。領導參加飯局不僅僅是為了吃飯,還有可能是為了公司選拔人才。一般來說越是混得差的人,飯桌上越容易有這3種吃相,很準別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