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一個人越「聽話」,在職場上反而越受排擠,原因很真實

2020-12-05 第一營銷學派

職場上越聽話的人反而越受排擠,這是什麼原因呢?按道理來說,越聽話的人處處讓著別人,應該會比其他人更受歡迎才對,但是為什麼反而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呢?原因有以下三點

01 自尊心強,開不起玩笑

聽話的老實人的自尊心往往會很強,會開不起玩笑。在與格局低的老實人日常交流的時候,我們總是要注意自己用詞、說話的語氣和方式,擔心自己的一個不小心的行為或者態度會讓他們不開心。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命案的背後都是由平常悶不啃聲的老實人一手造成的。究其原因,大多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關於自尊心的原因。

小王也一樣,兢兢業業的活了40多年,平常也不太說話,一直踏踏實實的幹著自己事情,平常鄰裡都覺得他老實忠厚,是個容易一起過日子的人,但是就是這麼一老實忠厚的人,悶聲地把鄰居家的60多歲的老大爺給殺掉了,因為老大爺老愛開妻子小茹的玩笑,小王與小茹向來恩愛,終於在有一天氣不過老大爺的調侃,把老大爺殺了。殺人償命,最後只留下了小茹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帶大,兩人走到哪兒都會受到指點。

02 擅於隱忍,心思縝密

有些人雖然會不愛說話,但是人的心理活動是存在的。那些沒有說出口的話語和心思會在心裡慢慢成形發酵,將心中所想編製成為密布的網,然後在適時地時候給拋出來。

小李就是這種人,是個作家。平常也不太愛講話,但是內心活動很是豐富,寫出來的懸疑推理小說,邏輯縝密,人物情節豐富。雖然小李性格溫和,但是當他靜靜的不說話的時候,身邊的朋友總覺得他在構思什麼詭異的東西,這種感覺通常容易讓人感到害怕。

03 扮演「老好人」,有過分討好之嫌

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有的時候是不太喜歡和老好人相處的。不管是親子之間、朋友之間或是其他關係之間,人和人之間都應該是有距離的,各自獨立的的,距離保持得不清常常會危險到各自的獨立性和自力性,使得干係趨於嚴重。回到老好人的場景,老好人之所以讓我們覺得好,必然在某種程度上是以衝破本身的邊界為代價的,邊界感不清晰很容易讓我們陷入混亂,沒有邊界的互相互幫往往會讓雙方都很累。也不能產生持久的朋友關係

另外,在結交一段親密關係裡,我們想要獲得什麼,又是怎麼做的呢?我們通常想要和我們相同類型的人去結交成為朋友,我們知道人性中固有的缺陷,並且願意正式自己的缺陷,不論是性格上的缺陷還是心理上缺陷。而老好人把這個缺陷的刻意的隱藏起來了,我們很難的找到與他們相同的地方。人們偏向於喜好在立場、世界觀、樂趣、品德等方面與本身類似的人,老好人們不太發表自己的觀點,我們也不知道他們的心裡想的什麼,於是就自然而然的沒有辦法去與他們交朋友了。

總結:我們都希望身邊的人能夠有自己的觀點和主見、能夠活得肆意而自我一些,希望能夠相互袒露,一起討論著一些好玩的事情。對於以上,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在評論討論。

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社會常識全知道》

只有掌握這些社會常識,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形象,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人際關係,建立廣闊的人脈,輕鬆應對各種職場問題。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我猜,你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職場大忌:和老闆關係再好,這3件事也不能透露,否則將自斷前程

在職場上,一個人越愛「偷懶」,職位反而越高!

升職越快的人,這3個特點越明顯,希望你也有!

你或許不知道,月入過萬的高收入人群,往往喜歡向這些方面發展

這3點職場經驗,我花了三年才明白,希望你別走我的老路

相關焦點

  • 富人定律:越富有的人,越愛幹這3件事
    我們努力賺錢,就是想要過上一個輕鬆點兒的生活。所以,對自己好一些,不要把自己整得那麼累。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社會常識全知道》只有掌握這些社會常識,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形象,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人際關係,建立廣闊的人脈,輕鬆應對各種職場問題。
  • 格局越小的人,越容易說出這3種話,職場中要儘量躲開他們
    格局越小的人,越容易說出這3種話,職場中要儘量躲開他們在職場中,說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論是與同事溝通,還是與老闆溝通,都必須要做到謹言慎行。與其天天抱怨世道不公,還不如在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抱怨只會對身邊的人造成影響,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好處可言。不如勇敢面對,找出自身的原因,再加以改正。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減少自己在生活當中所遭遇的苦難。張口閉口就是錢在職場上,有些同事,張口閉口就是錢。
  •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其實這個道理在職場中也是一樣的,那些在職場上膽大妄為的,往往都是進入職場不久的,而那些在職場待了多年的呢?基本都是要多慫有多慫。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是個慫人,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剛」,什麼時候更適合「慫」起來。
  • 人在職場丨不受重用,升職總輪不到自己:你正在經歷職場冷暴力?
    小林感覺自己在公司裡被排擠,被當成透明人一樣對待。 新人遭遇職場冷暴力,幾乎是所有白領都曾遭遇過的階段: 有些老員工覺得新人工作沒有經驗,凡事都不熟悉,因此視而不見;也有一些老員工認為新人會在未來構成對自己的威脅,影響自己的權力,因此會採用冷暴力不理睬的方式施威。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職場冷暴力。
  • 職場上,碰到性格怪異的老闆該怎麼辦?職場大講堂有妙招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除了遇上男女老闆不同的弱點,不同的類型,你可能還會碰到性格怪異的老闆。遇上一個性格怪異、脾氣惡劣的領導,卻又難以擺脫,整日受其精神摧殘,那麼是太痛苦、太悲慘了。
  • 面對領導排擠,情商高的人用這3招反擊,領導反而慫了
    職場有一條黑暗法則:先確認安全後再逆襲。在單位,最好不要惹領導生氣,讓領導排擠你。在夾縫中生存是最難的,即使你有能力,沒有領導的支持,做很多事情都會不方便。但是生活中有很多無奈,難免會遇到那種「垃圾領導」,沒事就愛找茬,總想排擠打壓你。到時候,千萬不能自己吃虧,三招教你快速化解!
  • 職場上,辭職的為什麼往往是有能力的,留下的是各方面一般的人?
    職場上,大家可以發現一個現象,辭職的那一批人要麼就是習慣性地辭職,要麼就是很有能力的,而長期留在一個公司的往往是各方面一般的人,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1.老闆不會用人任何一個有全局觀念的領導,都不會犯人才流失的錯誤,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人才是其成功的重要動力來源之一。企業可以沒有底層員工,他們只能做機械工作,但不能沒有人才。
  •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大家在生活中一定非常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有些聰明人在生活中因為自身夠圓滿,處理事情也很巧妙不會得罪人,所以說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只要不與其有過多的交心環節,其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我們良好的相處氛圍和體驗。但是當這種人處在一個不同環境中的時候,就有了不一樣的效果。
  • 職場潛規則: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
    近日,在論壇上,看到一個已經畢業的研究生,現在透露自己的月薪還不到1萬元。他覺得工資真的太低了,他很困惑。他不知道如何工作,但他不敢輕易辭職,因為他擔心辭職後找不到更高的薪水。實際上,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1、不要靠感覺做事通過手段而不是通過感覺的意識是什麼?
  • 工作中遇事不亂:培養穩重氣質,是職場上得到信賴認同的隱性要素
    首先,穩重的人能夠不受情緒影響或者能夠快速調適情緒,這對於工作是一種強大的技能。經理第二次收到下屬B提交的方案報告,檢查仍舊是有不少錯字,而且一些錯誤是第一稿時候就指明的,顯然B沒有改或者忘記了。經理很注重權威、性子又很急,因為這些錯誤大動肝火,把下屬叫過來批評,經理越講越氣最後直接說了句:做不好,你就走人吧。
  • 一個人在職場應酬上的表現,很有可能決定了這個人的前途!
    其中有更深刻的原因。這裡的知識更是深不可測。有時候,久未解決的問題,可能在這頓飯之後就解決了。但對你們所有人來說,在社交中你能帶來什麼好處呢?怎樣才能有好的表演呢?一,學會結交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社交場合,有些是義務性的,客戶有特別的宴會;我們邀請客戶吃飯,彼此更親近;領導讓他們陪伴我們等等。
  • 職場上,越窮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種特徵,很準,希望你沒有
    無論是來自同事的幫忙還是上司的任務,你所要解決的問題永遠是你自己的,解決了同事的幫忙請求,你可以收穫到同事的友好,解決的上司的問題,你會收穫到上司的讚許,大抵上都是百利無一害的。可總是找藉口,找理由,說自己做不好,久而久之會讓人對你印象非常糟糕,認為你是個人沒有擔當的人,只會逃避,你何談得到重用,如何與人共事呢?你想成為富人總免不了與人打交道,真正的現實富人就沒有交際了嗎?
  • 職場中,領導為什麼總喜歡那些沒有能力,卻很人情世故的人?
    這種說法其實有失偏頗,人情世故在職場上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也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對工作時緩解團隊分歧與衝突、調節團隊精神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職場上的能力並不是只有業務能力這一項,越往上晉階就越需要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
  • 職場中,能力越強的人,性格越孤僻?孤僻背後藏著的可能是大智慧
    其實這個跟一個人的規劃有關係吧,有的人就是喜歡跟人打交道,有的人就是喜歡跟機器打交道,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二哥,就是屬於那種能力強,但是不怎麼「合群」的人,跟同事也基本都是打個照面,匯報工作時,說說話,其他時間都是一個人在摸索。
  • 職場「凡勃倫效應」
    他覺得自己畢竟工作才3年,不敢要比較高的薪資,只敢在招聘簡歷上寫期望薪資13000,認為這是自己比較能接受的薪資。但是事與願違,他簡歷放到招聘網站上之後,一周過去了,只接到1個面試電話,面試完了之後人家還覺得他薪資要的高了。無奈之下,他找到在公司負責招聘的我,問了下行情,問我是不是價格要高了。
  • 走出職場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必須不斷求知,堅持「搶學」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不斷求知,堅持「搶學」一個有理想有目標,在職場中奮力拼殺的人,只有能力是不夠的。能力是工具,毅力是情商,情商越高你運用和駕馭工具的能力也就越強。因為文化知識不但是一個人的能力之源,而且還是深造和達到高深境界的前提。沒有知識便成就不了大事業。李嘉誠是個善於行動的人,他是這樣認為的,也是這樣做的。艱困的學習環境中,李嘉誠表現出了驚人的毅力,正是憑著這股勁兒。他做到了別人難以做到的事情,為改變此時的命運和境況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在現在的職場中,有很多人都把長輩說的「會說話,要討領導喜歡」看成是自己的職場標本,但是在很多時候確實這句話相反的。很多時候這些事情在職場中反而不受人待見,對於有些領導來說甚至是非常反感。
  • 職場人真實寫照:嘴上拒絕幫忙,背後近乎抓狂!
    最為重要的,當屬第一點,Y總會莫名的擔心,多一個人得參與,會把自己手頭上的工作搞砸。因此,他在任何一項工作面前,總會習慣性地架起自我防禦心理,凡事親力親為、事無巨細。除了在領導面前塑造「勤奮」、「上進」的「好員工」人設以外,祈求多獲得一分利。
  • 避免職場欺凌,小心被排擠——黑羊效應
    一直一個人獨來獨往,或許是沒走出心裡的傷害,或許,不願意讓別人走近她。她似乎不討人喜歡,融不進各種小團體之中,也無法參與到同事們的熱鬧之中。然而,她的自我孤立,使大家都更加的冷落、敵視她。大家說話,她從不加入,有時在單位,一天都不說一句話,默默地來,默默地走。
  • 退休老領導的忠告:越喜歡做這3件事的人,越會讓人看不起
    但後來在實際中無數次被「胖揍」後,我總算明白,身在職場大家的業務水平、處理問題的職業技術都差不多,而擺開人與人真實差距的是,職場認知和思想方式。後來我還有幸認識了在職場中對我幫助很大的一個老領導,他在退休前教了我許多職場的「軟實力」和「避坑指南」,包含認知、思想、情商、人際交往等,讓我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