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辭職的為什麼往往是有能力的,留下的是各方面一般的人?

2021-01-09 第一營銷學派

職場上,大家可以發現一個現象,辭職的那一批人要麼就是習慣性地辭職,要麼就是很有能力的,而長期留在一個公司的往往是各方面一般的人,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1.老闆不會用人

任何一個有全局觀念的領導,都不會犯人才流失的錯誤,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人才是其成功的重要動力來源之一。

企業可以沒有底層員工,他們只能做機械工作,但不能沒有人才。一位才華橫溢的人才,放在不會用人的領導手中,也不會發光。

就例如員工明明擅長做策劃,老闆卻偏偏讓他去做推銷,這就是在埋沒人才了,就像千裡馬如果沒有遇到伯樂,那也只能一輩子待在馬廄裡吃草,無法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一位老闆,除了會管理人才外,如果放錯了地方,不會用正確的激勵方法來鼓勵,也同樣不會留住人才。

管理領域裡,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個選擇問題是:「聽話但無能的員工,以及不聽話但有能力的員工,該用哪一個?」

這一問題真正反映出的現實是管理者不會用人,「沒有無用的員工,只有不會用人的管理者」。

一位不聽話但很有能力的員工,如果老闆善於運用激勵手段,把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交給他,那麼相信他一定能勝任。

2.人際關係複雜

一些家族企業、國有企業,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是,關係非常複雜。一個普通的員工是領導者家庭的親屬,這是很可能的。

不僅這一關係複雜,而且在人際關係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會變得更為複雜。比方說,誰和誰關係好,誰和誰關係不好,關係是好還是壞,是不是互相重疊的。

而且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對工作也沒有什麼積極的幫助,反而對於那些有本事想把工作弄好的人來說是一種負擔,還要分心應付複雜的人際關係。

即使是你周圍的人際關係也會被擺平,有一天,還會有人在背後說你的壞話給你捅刀。許多有能力,想幹事的員工,都是因為這種原因離開的公司。

3.反人性的公司制度

有能力的人一般都比較自信,從來就沒有很難找工作的煩惱,而沒有能力的人,普遍缺乏自信心,離開安樂窩後,擔心自己的生存。

儘管說公司一定要建立制度,對員工進行約束,對員工進行管理,但很多時候,那些反人性的規定和制度,不但沒有真正起到約束作用,反而成了強迫員工的手段。

既然有實力、足夠優秀的員工,為什麼還要呆在這樣的公司裡,時刻提心弔膽地待命呢?體制能管住人,但不一定能留住人,那些反人性的體制,只能逼走人。

總結:一個好的老闆必須明白,員工才是企業的靈魂,企業的發展不能只靠你一個人,沒有一群優秀而能幹的員工,你什麼都不是,你的企業也什麼都不是。

別害怕你的員工賺的錢多,更別認為給他們發工資就是施捨,只有讓他們有了高收入,才能換來更高的效率和戰鬥力。只有讓員工明白,他們的努力將獲得高回報,他們才能爆發出無窮的潛能和動力,創造價值。

特別是創業型企業的老闆,真正不應以員工拿錢少為榮,而應以員工拿錢多為榮,對員工的重視程度直接反映於你給員工的薪水。

老闆發錢給員工,發多少錢,這不只是良心問題,而是對員工勞動價值的尊重與敬畏。員工獲得足夠的金錢和尊敬,有實現個人價值的感覺,自然會留在公司努力奮鬥。

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職場精英寶典》

本書收集了現實職場中會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大家學習如何在職場中生存、提升自己、快速晉升。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我猜,你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真正的老油條,在公司裡大部分是無欲無求的嗎?背後原因很扎心

領導收拾人的陰招,不知道的還對領導感恩戴德,實際上背後是個坑

決定辭職時,不要跟領導說的3句大實話,那樣對你沒什麼好處

工作中,那些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主要有4個目的

工作不爽就想要辭職?單純的人直接離職,聰明人會這樣做

相關焦點

  • 職場中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具有這3大特徵,為人處世有一套
    在職場中,有工作能力強的,也有弱的,但是能力強的不一定混得好,而能力差的也不一定混得不好,混得好的人往往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往往具有這三大特徵,為人處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1.適時保持沉默人人都要獨立思考,不要受別人想法的影響。和別人交流時,可能可以聽取一點不同的想法,但別人的話,未必適合自己。
  • 職場裡面能力強不一定能當上領導,情商高的人往往在哪裡都吃香!
    文 | 職場白話百家號| 原創首發 · 抄襲必究就在前兩天不同車間的朋友老王問我這樣一個問題,他說:老梁呀,你覺得我有機會被評選上車間的主管嗎,我現在做事能力是車間第一在職場裡面,工作能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則是考察一個人的情商,人際交往能力。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在他寫的那本《人性的弱點》中說道: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專業技術決定的,另外的85%則要靠人際關係。
  • 職場中,有這幾個特質的人,往往有潛能
    1潛能,是一種潛在的能力。有潛能,往往就意味著你是一個可造之材,雖然你當下還很平凡,但只要你有一顆不安於現狀的心,就一定會讓自己的人生實現強勢反彈。那麼,怎樣判斷出一個人有沒有潛能呢?首先看這幾點。一,有沒有責任感。
  • 心理學家:當代職場人太難了!職場厭倦或許是「溫水煮青蛙」
    如果你不及時的找到問題的原因,那麼你的工作效率就會大打折扣,職場認知也會受到阻礙,如同「溫水煮青蛙」般隨時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為什麼在工作中我們會產生這種厭倦情緒呢?從心理學上可能存在以下五種原因第一種原因:可能是因為好高騖遠,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清醒的認知!
  • 別猶豫: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出現這3種糟糕情況,你可以儘快辭職了
    我們之所以會在職場上工作,就是為了依靠公司的平臺來賺更多的錢。由此可見,一個平臺好還是壞,往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財富」。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公司,只要能讓你賺到更多的錢,那麼它就是一家好公司。然而,如果你你所在的公司出現這3種糟糕情況,你可以考慮辭職了,別讓這種糟糕的公司影響你賺錢的速度。一、你的工作能力很強,公司卻沒有給你相應的回報。
  •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
    在這方面出色的員工,自然能夠得到領導的重視和喜歡,很多資源也會往該員工傾斜,而不善於交際的員工,就只能繼續不起眼下去,職場上難得到上升的機會。一般來說,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會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1、工作能力突出對於員工來說,要想在職場上生存下去,工作能力是必備的條件。領導在提拔員工的時候,肯定會先考慮工作能力的問題,其次再去考慮其他方面。
  • 為何現在很多90後都加入了辭職大軍?原因是這3點,很真實
    為何現在很多90後都加入了辭職大軍?原因是這3點,很真實 隨著現在時代的進步,我們能發現,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在職場上越來越多地變成「辭職專業戶」特別是那些90後?他們中很多人在職場中,將自己的感覺看到非常重要,對他們來說。要是感覺這個公司不是很令自己滿意的話,他們就不會勉強自己繼續待在這個公司。對他們來說,公司工作並不是說一個非常固定的東西。
  • 辭職流程及注意事項有哪些?謹記5個方面的手續,讓辭職更加順利
    在辭職的時候,至少需要注意5個方面的手續:遞交辭職報告,順利交接工作,結清應得工資,辦理檔案社保,獲得離職證明。這些事項缺一不可,如果不注意,有可能損失自己的合法權益,也可能會對今後找工作帶來影響。01.辭職流程第一步:撰寫辭職報告,交給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同事要拍照留存,以防止出現意外情況。辭職報告要寫明辭職原因和遞交時間,並籤上辭職人的名字。第二步:等待審批,在這段時間內,一定要正常進行工作,並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梳理總結,對自己持有的辦公設備、文件等進行登記造冊,準備交接。
  • 職場中,領導為什麼總喜歡那些沒有能力,卻很人情世故的人?
    這種說法其實有失偏頗,人情世故在職場上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也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對工作時緩解團隊分歧與衝突、調節團隊精神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職場上的能力並不是只有業務能力這一項,越往上晉階就越需要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
  • 這屆職場人,總想「被升職」:關於晉升的3個誤區
    結果年初晉升名單上的人不是她,而是同組成績並不突出的傑妮。她非常懊惱:「為什麼領導看不到我的努力,反而提拔不如我的人?」 其實,辛迪的疑惑在職場中覆蓋率極高,但能成功破局的人卻少之又少。 大多數人往往陷入抱怨「為什麼」、「憑什麼」以及「這不公平」的認知泥沼,直至與上司撕破臉一拍兩散,也沒搞清楚自己不能升職的原因。
  • 職場潛規則: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
    在工作場所中,有許多已經畢業多年但沒有找到高薪工作的員工。實際上,他們非常困惑。近日,在論壇上,看到一個已經畢業的研究生,現在透露自己的月薪還不到1萬元。他覺得工資真的太低了,他很困惑。他不知道如何工作,但他不敢輕易辭職,因為他擔心辭職後找不到更高的薪水。實際上,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
  • 職場中,哪種能力會比較重要?
    大公司工作職能比較明確,除了專業的能力之外和各部門之間的關係顯得更為重要一些,小公司一般指責劃分比較模糊,往往是一個人幹幾個人的活,這時候明確自己的職能邊界更重要一些。下面我來具體說一說。一、小公司什麼能力最重要這裡說的小公司一般指的是20-90人規模的小公司,這類公司由於規模比較小,盈利能力比較弱,業務單一,這時候老闆更關心的是公司如何活下去,簡單說就是賺更多的錢,在這種條件下什麼能力更重要一些呢?
  • 老總說90後的職員「虎」,為什麼年輕的職場人學不會做貓了?
    也就是因為這個導火線讓小王覺得自己在公司沒有話語權,選擇了辭職。項目是由小王負責的,小王的離開也就意味的損失,老闆再三挽留也沒有讓小王留下來。所以,老總就問:為什麼現在的90後這麼虎呢?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會一言不合的辭職?其實這是個很普通的現象,回想我們父母那一代,大部分人都是踏踏實實地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了一輩子,中間換工作的也是極少數人,其中有一些人還是因為之前的工作不景氣,不得不離開再去重新找工作的。但是年輕的一代在思想上是接受不了父母一輩的工作狀態的。
  • 想辭職當自由職業者,真的有那麼自由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那種困擾,在一個企業拿著不高的工資,做著雜七雜八的工作,還會受到各種條例的約束,甚至時不時被頂頭上司指責批評。隨著職場環境的風雲變幻,很多人選擇自由職業,做一個不被朝九晚五上班生活所束縛的自由職業者。
  •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大家在生活中一定非常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有些聰明人在生活中因為自身夠圓滿,處理事情也很巧妙不會得罪人,所以說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只要不與其有過多的交心環節,其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我們良好的相處氛圍和體驗。但是當這種人處在一個不同環境中的時候,就有了不一樣的效果。
  • 為什麼年輕員工可以「任性」辭職
    對於現在職場現狀總結,網上有個這樣的段子:00後,領導不聽話我就離職;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80後,有收入高就離職;70後,為什麼要離職?60後,什麼是離職?的確,相比多年前的找工作難,由於現在信息化便捷,求職途徑變得越來越多,加上網際網路時代的學習途徑、賺錢路子廣,那些敢想敢做的年輕人有了「說辭職就辭職」的資本。「留不住員工」,成為很多企業的口頭禪。企業管理者甚至開始抱怨不同年齡段的年輕人,感嘆「一代不如一代」。事實真的如此嗎?95後葉強一年內換了三份工作後,決定自己專門做自媒體。
  • 被領導否定批評後需要辭職嗎?「巴納姆效應」為你揭秘
    史文明:人們在批評的篩子裡尋找一切奧秘在職場中,被公司領導批評是常有的事兒,有的人不以為然,有的人卻耿耿於懷,有些人越挫越勇,漸創佳績,而有些人卻辭職不幹,急急忙忙找下家。那麼被公司領導批評之後,為什麼會產生諸多不同的反應呢?產生這一系列的不同反應背後,又是什麼原因呢?
  • 在職場上,一個人越「聽話」,在職場上反而越受排擠,原因很真實
    職場上越聽話的人反而越受排擠,這是什麼原因呢?按道理來說,越聽話的人處處讓著別人,應該會比其他人更受歡迎才對,但是為什麼反而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呢?原因有以下三點01 自尊心強,開不起玩笑聽話的老實人的自尊心往往會很強,會開不起玩笑。在與格局低的老實人日常交流的時候,我們總是要注意自己用詞、說話的語氣和方式,擔心自己的一個不小心的行為或者態度會讓他們不開心。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命案的背後都是由平常悶不啃聲的老實人一手造成的。
  •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變?說白了,就是因為事故見多了,心裡越來越明白開車的危險性了,自然就越來越慫了。其實這個道理在職場中也是一樣的,那些在職場上膽大妄為的,往往都是進入職場不久的,而那些在職場待了多年的呢?基本都是要多慫有多慫。
  • 58同城:同樣是年前辭職,有的人無縫對接高薪,有的人空窗待業一年
    元旦過後,不少人會重新開始考慮自己的工作計劃,調整職業發展的新方向。有網友在論壇發帖稱:想辭職,但考慮到公司年底將發年終獎,對辭職時機感到不安,左右為難。「該為了年終獎延後辭職嗎」頻繁衝上微博熱門話題,引起眾人多次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