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領導為什麼總喜歡那些沒有能力,卻很人情世故的人?

2020-12-06 葛曉惠

這種說法其實有失偏頗,人情世故在職場上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也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對工作時緩解團隊分歧與衝突、調節團隊精神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職場上的能力並不是只有業務能力這一項,越往上晉階就越需要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

01一,職場是個看結果也是看態度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在公司看業績看結果,但這種說法並不全面。一個良性生存環境的公司會非常看重員工們的工作態度,並把它作為一個重要考核指標。

這個看態度其實就是看員工對待職業的專業態度。羅曼·文森特·皮爾 寫了一本極具人生思考類的書籍【積極思考的力量】,曾在美國最暢銷書排行榜上整整待了十年時間。「態度決定一切」成為表達積極思維力量的一句口頭禪傳遍了全世界。

所以一個很懂人情世故的人,他通常會觀察入微、積極思索,懂得換位思考,懂得既在團隊中發揮自身才能又不喧賓奪主打壓或輕視他人。在該出手時漂亮亮相該收斂鋒芒時韜光養晦,明白領導的心意,會主動積極地配合領導完成團隊任務。

02二,說別人「沒有能力卻很人情世故」的人,看到只是表象或錯覺

這真是個錯覺,越喜歡說別人沒能力卻很人情世故的,越是沒看明白別人真正的實力在哪裡?

很多人喜歡高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半吊子水平的人,他看不出別人的內斂。在職場上遇到事真正能頂上去解決的絕不會是那些自以為是高估自己的人。

在公司千萬不要低估你的同事,既然他能通過層層考核進來一起工作,他也不是你看到的這麼沒有能力,只不過他們更懂得順勢而為,不處處鋒芒畢露而已。

03三,領導需要專業精湛又懂得識大體懂進退的員工

作為領導綜合管理一個團隊,他自然看重那些既業務嫻熟又識大體懂進退的員工。在公司沒有一個人會願意和「槓頭」、「刺頭」為伍,既然大家都是為工作為什麼要去難為自己的情緒,給自己添堵呢?

在公司很懂人情世故的人會很好地與團隊配合,在工作協調上會更好地從團隊的利益出發完成工作。他們往往不會一意孤行地偏執,懂得考慮大家合作時的態度,能讓大家充分調動起工作的積極性,這樣的人在公司不僅領導喜歡一起合作的同事們也喜歡。

04四,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才是真正懂職場運作的實力人士

我一直說職場是個馬拉松,在人際複雜的公司裡要想幹出成績,一定要真正懂得職場運作的內核。專業水平和實操能力只是職場人能力的一部分,隨著晉階越高就越需要你的情商、逆商等綜合能力。

當你做到一家規模化公司的高層,你會發現你每天的工作就是務虛的,綜合能力和軟實力才是真正讓你走到最後。帶領團隊、引導市場所有一切都越來越少了倚重大家所說的「能力」。反而你不屑的「很人情世故」卻越來越多的發揮功效。

總之,你要明白在公司專業水平和實操能力只是基礎,而很懂人情世故則可以不斷進化提升,逐漸轉向領導力這種高端職場能力。

我是葛曉惠,20多年的職場資深人士,每日分享我的職場經驗與案例,幫助大家走出職場困惑。分享、成長、收穫,職場上我們在一起!

相關焦點

  • 王億:埋頭苦幹的人為什麼當不了領導?
    王億:埋頭苦幹的人為什麼當不了領導?雖然工作幹的很好,但是不懂人情世故,眼前只有工作,眼中沒有領導,幹的再好也不過是任勞任怨的老黃牛而已,絕不會成為領導心中的千裡馬。2、埋頭苦幹的人,不會人云亦云埋苦幹的人一門心思幹工作,很少花精力、時間去研究怎麼動心思的問題,加上他們性情耿直,做人有原則,做事有底線,不會為了上位蠅營狗苟,面對複雜的職場,各種複雜人際關係,缺少靈活應變的能力,工作中難免與領導發生爭執,衝突,結果可想而知,他們與提拔重用是無緣的。
  •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在現在的職場中,有很多人都把長輩說的「會說話,要討領導喜歡」看成是自己的職場標本,但是在很多時候確實這句話相反的。很多時候這些事情在職場中反而不受人待見,對於有些領導來說甚至是非常反感。
  • 年輕人能力多強,都要明白三個潛規則,讓領導主動給你升職加薪
    職場中,那些能力強學歷高的年輕人往往能夠得到領導的青睞,可是在公司裡入職以後,很多公司可以說競爭非常激烈,並不是所有的公司,他們的內部都會有提拔人才的完善體系。所以在公司中,做員工更應該扛住壓力,並且在領導面前主動表現你的工作能力,讓領導心知肚明,你在職場中是死心塌地為公司服務的,並不是說在公司賣力苦幹就可以獲得領導器重,其實在職場中年輕人無論能力多強都要明白以下這三個職場潛規則,才能夠讓領導主動給你升職加薪。
  • 領導潛規則:為什麼能力強的人卻做不了領導?這3點原因你知道嗎
    一些在職場上能力最強的人往往做不了領導,做出這樣的結論,我認為這還是比較科學,比較符合實際的。事實上,在我們的職場上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有傑出商業能力的人。他們往往不能當這個單位的領導,但他最多只能當個副手。為什麼會這樣?這有很多原因。
  •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大家在生活中一定非常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有些聰明人在生活中因為自身夠圓滿,處理事情也很巧妙不會得罪人,所以說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只要不與其有過多的交心環節,其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我們良好的相處氛圍和體驗。但是當這種人處在一個不同環境中的時候,就有了不一樣的效果。
  • 職場上,辭職的為什麼往往是有能力的,留下的是各方面一般的人?
    職場上,大家可以發現一個現象,辭職的那一批人要麼就是習慣性地辭職,要麼就是很有能力的,而長期留在一個公司的往往是各方面一般的人,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1.老闆不會用人任何一個有全局觀念的領導,都不會犯人才流失的錯誤,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人才是其成功的重要動力來源之一。企業可以沒有底層員工,他們只能做機械工作,但不能沒有人才。
  • 職場上,搞定「六種關係」,讓你成為領導和同事喜歡的「聰明人」
    有人問:怎麼成為讓領導和同事都喜歡的「聰明人」?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總的感到能夠處理好「求快與求穩、埋頭與抬頭、共性與個性、服從與盲從、唯上與唯下、重才與重德」六個關係,就算是職場上的「聰明人」。第一,處理好求快與求穩的關係一般人表現:求快是職場新人的一個典型特徵,急於求成、急於表功,急於得到領導認可;求穩是職場老人的一個突出表現,喜歡四平八穩,出不出成績無所謂,但不能出問題,幹事缺少衝勁和動力。
  • 職場領導要能以德服人,不能高高在上,因為沒人喜歡命令式的語言
    真正高明的領導講究以德服人,靠自己的能力和公正去震懾下屬,只有那些沒有本事的領導,才會用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地去壓人。要知道,沒有任何人喜歡被輕視, 被高高在上地命令,即使是你的下屬,也不會總喜歡聽到那些命令式的語言。
  • 在職場中,為什麼有人不尊重年齡大的人,是什麼原因呢?
    在職場中,為什麼有人不尊重年齡大的人,是什麼原因呢?現在不管是在職場中還是在社會中,尊老愛幼這個風俗習慣都是常見的,從這當中可以看見你的素質。而且這個觀念也是像職場中不斷延伸,現在職場中還是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還是少不了一些互動和尊重,對了,這個人與人之間這個也是屬於小編自己的想法,更何況,這個觀念和在職場中人際關係等等還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不是沒有什麼相同之處,而是有差異。在職場中當然有職場中的規則、制度、法則以及規矩等,也就是從各個角度看事情,而且還有各種的可能性的分析會產生一些矛盾。
  • 職場中,那些打不敗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
    在職場中,只有做那些讓你害怕的事情,你才會越來越強大。所有的職場人都會有這樣一種體會,就是當你克服工作中的某項困難的事之後,你的能力就會上升一個檔次。1.帶給你挑戰的事情,就是增強能力的事情小雨在市場部工作了一年,經驗並不是很豐富,但是因為有一個投標計劃書特別緊急,來不及去尋找一個合適的人,於是領導就將這件事情冒著風險交給了小雨。剛開始的時候,小雨覺得很難,對於這件事情,他沒有一點頭緒。但是他還是通過請教前輩,查閱資料等方式,將投標書寫出來了。
  • 職場裡面能力強不一定能當上領導,情商高的人往往在哪裡都吃香!
    ,但是有個小夥情商特別高,和領導同事關係都好,我能競爭得過他嗎?在職場裡面,工作能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則是考察一個人的情商,人際交往能力。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在他寫的那本《人性的弱點》中說道: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專業技術決定的,另外的85%則要靠人際關係。
  • 在職場,假如你覺得領導不識人、能力無處施展,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在職場,假如你覺得領導不識人、能力無處施展,建議看看這篇文章職場,是我們絕大多數人最重要的人生階段。職場如江湖,闖蕩江湖,你得有自己的武器,行走職場,自然也不例外。在職場,假如你覺得領導不識人、能力無處施展,那麼,問題可能並不是出在公司和領導身上,而是你的武器不夠強大。
  • 被領導點名讓講兩句,別再說「沒什麼想說的」,職場高手都這麼說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參加工作會議,領導突然點你名,讓你說說某個問題的看法;部門培訓後,老闆讓你當眾談談這次學習的心得體會;晚會上抽中了獎,領獎的時候,主持人要求你發表一段獲獎感言;朋友婚禮上,大家起鬨讓你代表親友團送祝福;家長會上,被班主任老師指名給大家講兩句介紹自己孩子……遇到這類沒有事前準備的臨時發言
  • 職場中,音量的大小,暴露了領導的素質高低
    一個成功的領導必須具備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的能力,而音量的高低能夠顯示出一個人的情緒狀態。職場中,音量的大小,暴露了領導的素質高低。1 下屬犯錯,有素質的領導也不大吼大叫領導在面對犯錯的下屬時,大吼大叫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還會顯得自己素質很低。王楠在一家創業教育機構工作,團隊創業初期由於比較缺人,所以領導暫時任命,由比較有經驗的王楠擔任經理。
  • 逼下屬背黑鍋走絕路,卻穩坐領導位置,為啥自私的人更能當領導?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慢」。01逼下屬背鍋走絕路的人,居然有資格做領導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平凡的榮耀》給很多的職場人好好的上了一堂課。藝術來源於生活,我們在劇中的人物身上往往能夠在現實中找到原型,劇中發生的事情依稀也在現實中經歷過。
  • 酒桌上問領導吃什麼,對方說隨便點,此時你應該怎麼辦?
    我覺得要搞懂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理一下,職場中的點菜究竟應該注意什麼呢?首先,你點的不是菜,是情商。關於這一點,我覺得應該比較好理解。因為之前網上有過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千萬不要小看一個會點菜的人》,也就是說,作為領導來講,他可能並不看重你具體點了些什麼,但是你怎麼點或者點什麼,在領導看來這足以反應你的情商。舉個例子,桌子上有位領導喜歡吃魚,但是正好你們就餐的地方魚賣完了,那麼這個時候你怎麼圓場,怎麼讓大家在沒有魚的情況下還能吃得盡興,這就需要你用自己過人的情商來擺平了。
  • 這屆職場人,總想「被升職」:關於晉升的3個誤區
    原來,連續幾次得到領導表揚後,她篤信自己會被提升為主管。結果年初晉升名單上的人不是她,而是同組成績並不突出的傑妮。她非常懊惱:「為什麼領導看不到我的努力,反而提拔不如我的人?」 其實,辛迪的疑惑在職場中覆蓋率極高,但能成功破局的人卻少之又少。
  • 職場孤獨症:其實有解 - 職場 - 世界經理人網站
    這麼多年以來,接觸了無數的職場人,從高管到基層,老胡發現:人們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專業能力,也不在於發展空間,而是在職場上的一種孤獨,它就像一種病症,影響著我們每天的言行舉止。在許多關於職場人發展課題的實踐研究中,老胡認為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調整可以有效消除職場孤獨症。第一、找到「正念且同頻共振」的圈子每個人都有圈子,但為什麼那麼多朋友、網絡群組卻並不能消除你的孤獨感呢?
  • 為什麼現在職場中的年輕人都不去討好領導?3個原因,很現實
    是不是請領導吃個飯或者送個禮什麼的,只有這樣才能夠被領導看中,成為領導的自己人,從而獲得升職加薪的這些機會等等。但是現在這種陳舊而腐朽的觀念和行為正在逐漸被打破,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比較典型的現象,就是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再去討好領導,不願意再去溜須拍馬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要想在職場上有大的發展,領導的提拔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整個公司那麼多位員工,老闆不會每個員工都了解,知道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一來,提拔員工的任務自然就交到了領導的身上,要是無法得到領導的喜歡,肯定就難以往前再進一步。所以,怎麼和領導處好關係,就成為了職場上的一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