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領導點名讓講兩句,別再說「沒什麼想說的」,職場高手都這麼說

2021-01-08 松蝴蝶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

參加工作會議,領導突然點你名,讓你說說某個問題的看法;

部門培訓後,老闆讓你當眾談談這次學習的心得體會;

晚會上抽中了獎,領獎的時候,主持人要求你發表一段獲獎感言;

朋友婚禮上,大家起鬨讓你代表親友團送祝福;

家長會上,被班主任老師指名給大家講兩句介紹自己孩子……

遇到這類沒有事前準備的臨時發言,大多數人會突然懵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有些可能隨口說兩句場面話或者祝福,更」厚臉皮「的或許就直接說」沒什麼想說的「倉促收場。

在演講專家和職場高手看來,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為自己加分場合,如果利用好了,都能為自己提高形象,甚至升職加薪打好基礎。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即興發言真的很困難,因為這類講話往往沒有任何準備,意味著需要我們有非常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

更多人每次遇到這類被動發言,都沒有什麼好思路去演講,自然也就沒有信心去做一個效果好的發言。

這裡教給大家一個通用的即興演講模板,下次再遇到類似場合,都可以一招鮮,吃遍天。

第一步,表達感謝

首先,我們要對邀請我們發言的人表示感謝,比如領導、主持人、主辦方、臺下的觀眾等等。

這是基本禮貌,也是給自己留後路(說自己沒有準備,可能說得不好)。

在說客套話的同時,也可以給自己接下來的重點演講留時間思考內容。

具體可以這樣說:

比如「感謝主持人給我這次發言的機會,我對這個問題不是特別了解,說得不對還請大家原諒。「

也可以這麼說「感謝各位領導、各位同行參加今天的會議,聽了大家剛才的發言,我深受啟發。「

如果是家長會或者孩子的文藝表演,記得感謝一下小朋友

「首先,感謝班主任老師為我們這些家長創造的溝通機會。其次,感謝各位家長在這次溝通會上的真知灼見。最後,尤其要謝謝各位小朋友們的精彩表現!「

第二步:緊扣主題

感謝完了,接下來就要進入主題了,就算是比較隨性的公開場合,我們說的核心內容也要緊扣主題,不能滿嘴跑火車,畢竟那麼多聽眾,也許改變我們人生的重要貴人就在他們之間。

這一步的說話技巧就是,重複之前領導和演講者發言中提到的與會議主題相關的重點。

具體可以這樣說:

比如「剛剛經理一直在強調復工後,員工的防護和健康問題,還有包括公司的衛生和食堂的配餐要增加品種,這些關注點都體現了管理層對員工的愛護。「

也可以這麼說「今天大會的主題是XX。我想分享一下我們公司是怎麼樣做到這個的」

或者這麼說「這次會議上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的銷售團隊在經濟不利,外部競爭壓力大的情況下,實現了銷售額翻倍。必須為你們鼓掌喝彩!「

第三步:點燃情緒

中心內容說完了,接下來就要準備把發言權交還給領導或者主持人。

很多人在第二步說完了,就直接說,」我就說這麼多了「,殊不知,只需要加幾句很短的話,他就可以把全場氣氛點燃,讓自己在大眾心裡留下一個非常好的印象!

很多人只差這最後一把火,浪費了自己的形象展示機會,非常可惜。

那麼應該怎麼點燃情緒呢?

還是舉三個例子:

比如可以說」最後我想說的是,這個項目確實是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從過往多次打硬仗的經歷來看,我們一定可以順利完成任務!大家加油,期待我們捷報頻傳的那天!「

或者這麼說」希望各位代表和我一起,共同努力。現在的百家爭鳴,一定會換來以後的百花齊放!「

也可以這樣說」最後,我祝願在座的各位都能持續精進,讓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能力,過上自己最理想的生活!「

結束語:

現在的職場工作環境,離不開溝通和談話。

在這個人情世故的社會裡,有時候不經意之間,我們一句得體的話,或許就能為我們爭取到一個難得的工作機會,而一旦哪句話沒說好,或許就會讓我們的職場之路寸步難行。

人生就像一個大舞臺,而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就是在舞臺上表演說的臺詞,有人因為會說話獲得更多站在聚光燈下的機會,也有人因為吞吞吐吐只能永遠縮在角落,混得一攤糊塗。

這些關於溝通和交際的潛在技巧,沒有人會主動在明面上教你。

可能我們運氣好,有時候遇到好心的前輩願意指點,但對大多數人,在大多時候,都只能自己摸索,有時候還在現實裡四處碰壁,卻不知道為什麼。

求人不如求己,如果沒有高人幫忙指點,我們就自己主動去讀高人寫的書,學習他們的智慧。

如果你需要增加一些像這樣如何應酬和溝通的潛規則知識,又或者想學習一些人際交往的智慧,我建議你不妨讀一讀這套叢書:《學會應酬,半生不愁》、《中國飯局裡的潛規則》和《中國式場面話大全》。

這三本書囊括了職場裡各種溝通場景,也把各類場景下的潛規則為你一一解釋清楚。是一套不可不看的人際溝通實用智慧之書。

能得體說場面話有多重要,看了這些書你就會明白,不光說明重要性,還實打實手把手教會你技巧,讓你在職場上說話才能如魚得水,如虎添翼,讓自己充滿魅力。

這三本書原價需要上百元,而現在在百度只需要68元,一頓飯錢,就能讓你掌握職場、社會應酬的潛規則,幫你贏得更多機會,何樂而不為呢?需要的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除了學會交際,其實我們還應該掌握一些社會常識,再向你推薦一本職場百科全書《社會常識全知道》。

這本書裡,為我們介紹了如何識人、結交人脈、辦事宴請禮儀、社交的人際心理學、如何創業、怎樣職場生存等多方面的社會常識,方方面面,應有盡有。

不管我們從事什麼工作,有怎樣的職業發展,都可以從這裡學到不少智慧,少走很多彎路。

書中涉及到2000個社會職場相關知識,全都是實打實幹貨,買回來隨便翻一翻,哪怕只學會10%,相信也能讓我們在職場中更加遊刃有餘。

這本書原價59元,下方的連結只需要39.9元就能買到,一頓飯的價格,就能買到用70萬字寫成的職場社會智慧之書,比那些雞湯哲學更有營養。

2021年的升職加薪計劃,不妨從悄悄努力學多一點知識開始,需要的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給自己定個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機會來了,你才不會錯過。

相關焦點

  • 太突然了,領導在年會上點名讓我說兩句,怎麼辦?|百家故事
    老闆在臺上自己說嗨就算了,臨下臺時還不忘拉一個員工下水,講年終體會!可能是老闆覺得我長得帥吧,他看著我就指著我說,就這位同事,來,分享一下你的感受,站在那說也行!我當場就腿抖了,上臺語無倫次,我都忘記自己說啥了……」我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心有餘悸。
  • 別以為大領導更和善,被打壓後你才會知道職場有多麼殘酷
    網上有個熱門問題:為什麼感覺大領導要比小領導更和藹可親?如果你也有同樣想法,證明你還帶著學生思維在混社會,還沒有經歷過毒打。建議看看下面這本寫得最真實、最血淋淋反映殘酷現實的《滄浪之水》。這本書被稱為職場教科書的小說,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人生如戲,全靠演戲。」
  • 不懂這幾種職場利益交換法則,你活該還在底層,更別談升職加薪!
    職場就是個賺錢的場所,你和同事有共同利益時是團隊夥伴,當利益衝突時就變成競爭對手,但最終的目標很一致,都是為了權力和金錢。公司的本質就是商業交易,職場就是利益交換的場所,不應該摻雜任何個人的情感。更誇張的說,職場不是你尋找尊嚴的地方,越是可以找到尊嚴的職場,它能給你帶來的薪酬往往越低。
  • 決定離職時,就別再說這3句話了,對你沒多大的好處,早知早受益
    決定離職時,就別再說這3句話了,對你沒多大的好處,早知早受益大家在職場中的發展,經常會有離職和被離職的情況出現。這都是因為想要在日後得到更好的發展,想要去更好的平臺。但是在職場上,很多事情都是比較複雜的,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在離職時,公司領導和人事往往會詢問你為什麼要離職,出於什麼原因想要離開公司。
  • 這三個職場「生存法則」,不知道讓多少職場人掉進了火坑裡
    最近一年多他的團隊銷售業績一直墊底,老闆每次都給他機會,畢竟也是公司的老員工了。可當老張給下麵團隊開會的一席話被領導聽到後,領導當天就找老張,讓他捲鋪蓋滾蛋。老張這樣跟他的團隊說:「業績上不去,倒沒什麼,但是你們能不能在其他事情上別讓銷售團隊抓住把柄啊?我給你說下我的生存法則:幹得過就幹,幹不過把屁股擦乾淨了就走,擦乾淨了成嗎?
  • 別讓「我先說」成為會議上的「封口膠」
    我先說兩句」,似乎不先講話就不能體現大權在握,不先定調子會議就會跑偏。(8月26日《人民日報》)    會議的召開原本是為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而開,但在會議上若領導幹部提出「我先說兩句」,在大家發言之前就定出問題解決的方向和步調,那必然影響後來發言者的言論,甚至是貼上了「封口膠」,大家必然想,既然領導一開始就決定了的問題,再繼續討論又有何用?所以,「我先說」這話,還真不能隨便說。    「我先說兩句」不利於民主平等。
  • 職場黑話知多少,領導說話背後的含義是什麼?偷偷看,別分享!
    表面上:最近下班都很準時啊實際含義:怎麼大家工作都完不成就你跑得最快啊?當領導覺得你工作不飽和了,一般情況下他就會……經常問問你「在嗎?在忙嗎?」實際含義:馬上有個PPT要交給你做,往後餘生的PPT也都歸你。老闆突如其來的誇獎,是不是受寵若驚?別擔心,後面才是重點,高帽子一戴就別想摘下來。同事黑話表面上:方案終於出來了?
  • 職場小陷阱:領導問你,單位有沒有人說我啥?到底是在問什麼?
    領導也是人,還是自尊心更強、更在乎顏面的人,又怎會真心接受別人背後的議論和批評呢?二、不管領導說得多好聽,真實動機都是想知道誰對他不滿有的領導問你時,往往會說只是問問,不會往心裡去,或者說是想改進自己的缺點。不管說什麼,你一個標點符號都別信就對了。
  • 職場潛規則:天崩地裂都不向同事說的話!禍從口出,小心引火燒身
    職場上,就算天崩地裂都不能和同事說哪些話?古人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現代人也說「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口舌之間多是非,更何況身在職場中,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哪怕天崩地裂、心態炸了、對領導和甲方有一萬個不滿,也千萬不能和同事說這些話:01 在背後議論領導最最重要的一條,也是職場交流首要的規則——不在背後議論領導,哪怕同事們聚在一起開「那些人領導有哪些毛病」的吐槽大會,也儘量不要參與進去。
  • 那些說領導欺軟怕硬的段子,大多是杜撰的
    在一個單位時間長了,經常聽說有誰跟領導發生了衝突,甚至,很多單位都存在這樣一些段子:XX吃軟怕硬,別看他整天牛哄哄的對我們發火,你看小李跟他頂了一次之後,他對小李多好;今天跟張經理吵了一架,吵到他無地自容,領導就是不能慣著,看他以後還敢欺負我;王科長以前每天都把最累的活交給我,自從上次跟他摔了一個水杯以後,3天都沒有具體工作,現在真懷念那樣的日子
  • 領導對你說「謝謝」,低情商才說不客氣,高情商會這樣回
    領導怎麼能說「謝謝」?回答你不客氣真的可以嗎?說實話,如果你只是想糊裡糊塗過日子,回答也可以。但如果你想被重用,迅速升職,加薪,你仍然需要在這些回復上下功夫。情商低的人不會禮貌地回答,而情商高的人不會不禮貌地回答。
  • 職場法則,這3點職場經驗要知道,別把職場想得太簡單
    職場是一個小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規則和慣例,這需要我們的智慧和一些手段。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頭腦和心態去做得更好。即使你有成千上萬的變化,你也有無數的陰謀論。如果你想在工作中站穩腳跟,工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是最重要的。如何成為一個社會人,如何在工作場所更好地生存,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 領導對你說「辛苦啦」如何接?低情商說「應該的」,高情商這麼說
    當你工作很累很辛苦的時候,領導對你說「辛苦啦」!是不是感覺到很溫暖,很值得,心裡喜滋滋的,再苦再累都值得,付出被領導看到了。在老闆心裡一定是對你認可的,於是你不好意思地回領導:「不辛苦,應該的!」 並且為了回報領導,接下來更加賣力地幹活。
  • 職場裡面能力強不一定能當上領導,情商高的人往往在哪裡都吃香!
    ,但是有個小夥情商特別高,和領導同事關係都好,我能競爭得過他嗎?誰實話,我很難告訴他說,放心,別擔心,你是穩穩的晉升!在職場裡面,工作能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則是考察一個人的情商,人際交往能力。所以我們會發現為什麼很多你見過的領導旺旺能力不如手底下的員工,但是還是能夠當主管的原因所在!在我們中國是人情味十足的國家,古時候就有禮尚往來之說,不管在哪裡都會有遇到看關係,看人情的時候。所以高情商的人都懂得經營自己的自己人脈的關係!
  • 「我都這麼努力了領導怎麼就是看不到」:方向不對,努力都白費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苑燕兒」。自從我身邊的朋友們開始工作了,基本上每次跟他們聊天,話題都是吐槽工作、吐槽領導。肖琳已經在入職一年了,但是這一年裡,她從來就沒有一天,是心甘情願上班的。每次上班時間,她都會給我發一堆消息:「我那個領導好討厭啊,今天開會又點名批評我!」「我從不遲到早退,他還要我多努力?」「要不是我還沒找到下家,誰還來看他的臉色!」肖琳每次都跟我說,自己多麼多麼努力,每天都在忙工作,領導卻一直都不給她升職的機會。這讓我想起了我最近看的一部日劇,裡面有那樣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那些強調自己多麼努力的人,都是做不好工作的、沒有用的人。
  • 酒桌上領導說:你為啥敬我酒?別說「先幹為敬」,學學這3個話術
    回來的路上,在樹林不明白的領導,「張為什麼這麼說?」領導人面臨的黑線,不耐煩地敲擊樹林「這屁不會回應,也是你怎麼混職場?真的沒有對狗的座位,怎麼對得起任務的?」鬱悶樹林裡三天三夜沒希望明白了,我怎麼忍心再利用?其實,很多企業職場工作小白就是不怕乾重活,就怕參加酒局。遇到一個這樣的尷尬場面,真的學生感到很委屈很打臉很傷自尊。
  • 員工說:公司倒閉就走人,去哪裡還不是打工。作為領導的感想如何
    這樣的情況也不在少數,在別人都羨慕他們生活狀態的時候,這些人只是為了不讓自己閒著,或者是說被規劃的人生,不需要自己做出選擇。領導心裡的感想1.員工的忠誠度不夠作為領導,聽到員工說這樣的話,心裡感覺一定是員工的忠誠度不夠。忠誠度是每個組織,每個領導希望下屬達到的狀態,強求不來,但希望如此。
  • 「領導說辛苦了,我怎麼回答?」讀懂這5個潛臺詞,讓領導高看你
    最近有一位快畢業正在公司實習的粉絲,後臺私信我,說之前有一次公司活動,是她和其他幾位實習生一起負責的,任務結束以後,領導跟實習生說「辛苦了」,結果這位粉絲想都沒有想,就脫口而出到「不辛苦,不辛苦,領導最辛苦。」,結果辦公室的人都笑了。她跟我說:當時好尷尬呀,感覺自己真的太菜了,真想找個地洞鑽下去!
  • 別人問你工資多少,單純的直說還挺自豪,高情商的讓人語無倫次
    2、學會轉移話題:職場上,同事之間不能說沒有友誼可言,但確實是摻雜了太多的利益,工資多少獎金多少,能不說還是不要說為好,免得給自己添加不必要的麻煩。你通過一個人的能力就能估摸出來他的工資,在你之上還是在你之下,那就差不多說一個低於他的工資範圍。3、先反問,再說大概:每當通知我工資,我都會客氣地先反問回去,通常會這樣說:問別人名字之前,要先介紹自己才對。
  • 掌握DISC,巧妙影響領導,成為快速調頻的溝通高手
    工作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開會時,領導提出了一個方案,可是你有更好的方案。當你提出時,卻被領導當眾否定。此時你會怎麼想?有人可能會想:「領導太武斷了,我該怎麼改變他?」還有人則可能會想:「好了,那以後你說A,我也不說B了,以後哪怕有想法,我也不會講出來了。」第一種想法很難實現,因為想要改變一個人,尤其對方還是領導,估計有點難。第二種想法則更不可取,因為這不僅是一種被動選擇的逃避方式,也讓自己失去了許多展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