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有這幾個特質的人,往往有潛能

2020-12-04 小凡姑娘

1

潛能,是一種潛在的能力。有潛能,往往就意味著你是一個可造之材,雖然你當下還很平凡,但只要你有一顆不安於現狀的心,就一定會讓自己的人生實現強勢反彈。

那麼,怎樣判斷出一個人有沒有潛能呢?首先看這幾點。

一,有沒有責任感。

在我們從小的教育中,就被教育著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從本質上來說,責任感既是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存在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而喪失責任感的人,往往很自我,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缺乏抗挫的能力。

具體來說,責任感也可以說是人與人之間的依賴感。

就拿工作上的事來說,領導給你安排了某一項任務,但是存在一點難度,這個時候你也許會猶豫要不要去執行。從你的職責來說,這是你必須要去接受的,可你又害怕自己做不好,也許你會選擇逃避,也許你會選擇接受。

如果是換在一個有責任感人的身上,必然會選擇接受?為什麼他會出現這樣的心理,因為他內心產生了一個念頭,這就是我需要做的,我不去做的話,只會顯得我太沒責任感了。

在這樣的心理情境下,就會驅使你產生內在的動能,去接受它,解決它。即便失敗了,你多多少少會有點落寞,但你積攢到了經驗。

對於沒責任感的人,恰恰相反,他會畏懼,覺得自己沒能力做不來,不是那塊料。歸根結底,害怕未知事物給他帶來的傷害,更深層次一點,害怕失敗後,被人會否定他的能力,很典型的就是自卑心作祟。

為什麼說,有責任感的人有潛能呢?用林肯的話來說,「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鍊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二,有沒有學習力

對於每個職場人來說,想要升職加薪,必不可少的就是,你需要硬實力,比如說,你在這個領域是行家,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別人還能請教你的,這就是你的硬實力。

當然了,你想要有硬實力,並不是光嘴上說說就能夠有的,而是在於去學。生活有個慣性,你只有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才能養成思考的習慣,積攢別人的經驗。

我們每個人在職場中,都會遇到一些讓你困惑到的地方,當你有這個經驗存在的話,就能有信心,遊刃有餘地去面對問題,再去解決問題,潛移默化中自然能提升你個人的業務能力。

倘若說,你不去學的話,一來會讓你大腦退化,二來你在需要解決的事時,會害怕,然後逃避。漸漸地,你就落後於他人了

職場其實就是一個賽場,你只有努力奔跑,才不會被人追上。

認識一個朋友,他中專畢業,是一名編導,在少年的時候,由於家境不好,選擇了輟學。但他並沒有放棄去學,當他成為一名編導後,依然在學,並自學了英語。

去年的時候,他們公司跟一家國外的電視機構進行合作,拍一個綜藝片,由於他口語能力不錯,這個項目就由他全權主導了。

雖然他學歷低,但是他有自學的精神。在他們公司,比他學歷高的人多之又多,為什麼會偏偏選中他了,就在於他有過硬的英語口語技能,他學習力強。

與其說他運氣好,不如說他足夠努力,才得到了這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通過這一點,也能看出一個人是否有潛能。

三,是否有過硬的人品

人品好的人,人緣也會好。在職場中,衡量一個人是否有能力,不是看學歷,看的是過硬的人品。

在網上刷資訊的時候,會看到有的人吐槽,有的人學歷高卻處處自傲,看不起學歷低的人。坦白說,當你身邊存在這樣的人,別打交道了。

為什麼呢?在他的心理,欠缺同理心,不懂得尊重別人,始終覺得自己學歷高就高人一等,從而忽視了什麼是謙卑,什麼是天外有人。

試問?他又怎會尊重你,你們之間的相處模式,又如何能愉快地進行下去。

與其如此,還不如及時止損。

人品差的人,即便能力學歷出眾,但得不了人心,那這些都是虛的。俗話說,人幫人,才會成就人,你人品差,只會得罪人,試問?誰願意義無反顧的幫你呢?

當你有過硬的人品,哪怕你實力不夠,學歷低。別人會欣賞你,而不是詆毀你。人品好,意味著多條路,激發更多的內在潛能。

PS:你認為有哪些特質的人,身上有潛能?歡迎一起聊一聊。

作者:小凡姑娘,分享職場正能量,讓你擺脫困擾,趕走壞情緒。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註定是「窮命」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質,很真實
    但是,生活中也常常有這樣一種人,覺得奮鬥和努力都只是人的一廂情願,有時候,並不能得到相匹配的回報。有很多人,都希望通過不勞而獲或是捷徑想獲得更輕鬆的人生和更容易得到的財富。但是殊不知,這樣的心理,會讓多少人的人生走入歧途,一事無成。註定是「窮命」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質,很真實。
  • 你身上有什麼潛能,能讓你在職場快速成長?
    大多數人都像初入職場的她一樣,做著重複的工作,很少會思考自己有什麼潛能;就算思考了,也都不了了之,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發展自己的潛能。國外有學者根據一個人行事的快慢(直接或間接),以及他行事時關注的重點這兩個維度,將人的行為風格分為4種:支配型、影響型、謹慎型、穩健型。
  • 職場中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具有這3大特徵,為人處世有一套
    在職場中,有工作能力強的,也有弱的,但是能力強的不一定混得好,而能力差的也不一定混得不好,混得好的人往往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往往具有這三大特徵,為人處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1.適時保持沉默人人都要獨立思考,不要受別人想法的影響。和別人交流時,可能可以聽取一點不同的想法,但別人的話,未必適合自己。
  • 職場上,辭職的為什麼往往是有能力的,留下的是各方面一般的人?
    職場上,大家可以發現一個現象,辭職的那一批人要麼就是習慣性地辭職,要麼就是很有能力的,而長期留在一個公司的往往是各方面一般的人,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1.老闆不會用人任何一個有全局觀念的領導,都不會犯人才流失的錯誤,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人才是其成功的重要動力來源之一。企業可以沒有底層員工,他們只能做機械工作,但不能沒有人才。
  • 幾個小建議,讓我們成為孤獨症\自閉症的職場支持者
    如果在職場中遇到患有輕度孤獨症  他們的特質與其他人之間就像隔了一道屏障  但如果我們用理解的角度與他們溝通,其實很大程度就能化解問題  在新的觀念中漸漸地傾向於把輕度孤獨症視為一種人格特質  人本身是多元且複雜的,對於與我們不同的人們  我們選擇以平常心去對待,用同理心來理解差異  為我們身邊擁有這樣特質的人提供一個友善的社會環境
  • 在單位上,被領導器重的人往往有以下幾個優點
    人在職場,你一定會發現,有的人在單位上混一兩年就得到了提拔,有的人在單位上混十多年還是老樣子。同樣的起點,同樣的文化水平,為什麼在職場上就混得不一樣呢?俗話說:「師傅引入門,修行在個人。」在學校,老師教會了你很多知識,但是如何把知識應用起來,推動自己的事業發展,還得靠你自己去想辦法。在單位上,被領導器重的人往往有以下幾個優點。
  • 「養貓的人往往更聰明」:聰明人具備的8個特質,看看你中了幾個
    這就不好說了。所以分辨的標準不應該是針對特定領域的,而應該是普適的。再比如學歷越高也不一定越聰明。我們拋開蓋茨、賈伯斯這些輟學的不談,一個本科生和一個博士生哪個聰明?這也不好說,說不定本科生本科期間就做出了不錯的科研成果,但是本科畢業沒有繼續做科研而直接去工作了,那他一定比博士生笨或者聰明嗎?不一定。
  • 職場上,越窮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種特徵,很準,希望你沒有
    每個人或許都幻想著自己什麼時候成為富人,或者幻想著成為富人是什麼樣子的,幻想不好,得有理想才行。有理想才能更好地去實現富人夢,過富人生活。但有些窮人行為你清楚嗎?你存在這些行為嗎?趕緊來看看,要是有,趕緊改掉。一、藉口總比方法多典型的窮人行為——愛找藉口。」
  •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要想在職場上有大的發展,領導的提拔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整個公司那麼多位員工,老闆不會每個員工都了解,知道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一來,提拔員工的任務自然就交到了領導的身上,要是無法得到領導的喜歡,肯定就難以往前再進一步。所以,怎麼和領導處好關係,就成為了職場上的一大學問。
  •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徵
    一個人,能否成為大器,通過這個人的外形特這,往往很難看出來。而一個人能否成為大器,主要跟我們的以下幾個方面關係緊密,在他們身上,往往有著一些高於普通人的特徵,特別是這五個特徵,尤為明顯:第一個特徵:有一定的學識修養
  • 大器晚成的人,往往具備這4個特質,有一個,運氣就不差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只要你身上擁有這4個特質,或許,下一個大器晚成的人,就是你!一、格局大,氣量大,不斤斤計較,不在小事上糾纏「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志存高遠的人,是根本不在意眼前道路的泥濘的。他們不會在小事上糾纏,不會在小的得失上計較。
  • 十種在職場中最令人厭煩的女性,看看你身邊有幾個
    有人說女孩子就是好,出來上班也會受到照顧,不會給你太累的事情,但是有誰知道,如今職場上的競爭永遠是激烈的,沒有誰會一直給你照顧,你若是不思進取,早晚會被淘汰,女性的職場學問很多,能在社會裡生存的女人,沒有一個好的人脈是前進不下去的,那怎麼樣的人在職場會被人厭煩呢1、多嘴八卦者:喜歡在辦公室裡說一些所謂的獨家消息
  • 職場上,這幾種性格的人,在未來更有可能成為領導!
    一個人成為領導,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的歷練,這其中既有人際關係的處理、領導思維的培養,又有個人形象的樹立,管理能力的提升。這些能力很多是書本上學不透的、需要碰一碰釘子,吃一些虧才能體會。職場上,這幾種性格的人,在未來更有可能成為領導!
  • 激發潛能,職場上最靠譜的努力方式 | 長江讀書224期
    大多數人的潛能其實從上學開始就被限制了。 從上學第一天開始,我們被教導要獨立自主、勤奮學習,這樣才能在考試中拔得頭籌。 如果在考試中尋求他人的幫助,便會因為作弊而受到懲罰。 我們每天都要花好幾個小時來做作業,我們不得不放棄和他人相處的時間,從而有更多的個人時間完成任務。
  •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質,他也許是一個天才
    事實上,一些天才的確從小就有很明顯的表現。哈佛大學的霍華德·加德納教授還曾做過深入研究,並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人的智慧與能力是廣泛且多元性的,能在多個領域有卓越表現的人如鳳毛麟爪,大多數天才只能在某個特定領域發揮所長。
  • 薪水高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特質,看看你自己具備嗎
    張琪說他是他們寢室混的最差的那個,工作五年,兩個室友都月入過萬了,還有一個八千多,而自己連六千都不到,張琪想不通,明明大家一起進入的職場,而且在相同的行業,怎麼收入差距就這麼大了。雖然大家都在職場,但是職場人彼此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高收入者多,但是低收入者更多。
  •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在現在的職場中,有很多人都把長輩說的「會說話,要討領導喜歡」看成是自己的職場標本,但是在很多時候確實這句話相反的。很多時候這些事情在職場中反而不受人待見,對於有些領導來說甚至是非常反感。
  • 職場孤獨症:其實有解 - 職場 - 世界經理人網站
    人在組織中,孤獨感正如同在池塘中放入幾十隻小小的摺紙船,看似一片船在一起,也都同時隨著水波而上下起伏,但它們卻都無力相助,潑去一碰水打翻幾隻,剩下的依然蕩漾著。你在組織中有這樣的體會嗎?老胡希望帶著更多的企業和職場人改變這一點,孤獨有解,千萬不要把「負責」當成為孤獨的理由。
  • 職場上,這五種人不能深交,教你6招職場新人生存法則,教你成長
    如今這個社會,想要在職場中混出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職場心理學不僅能讓你避免不必要的紛爭,也可以讓自己的職場生活變得更順暢,下面為大家揭密職場中哪5類人不可深交的。1、交淺言深者,對於剛進公司的你,是否想抓住任何的機會與同事們接近關係呢?這種想法沒有錯,但有一種人你不能深交,就是那種,剛認識你不久,便向你傾訴自己所有事情的人。
  • 《灌籃高手》手遊:清田信長特質、潛能推薦,將灌籃發揮到極致
    《灌籃高手》手遊:清田信長特質、潛能推薦,將灌籃發揮到極致 2020-02-03 23:24  遊戲兵長霧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