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槐花開、螻蛄鳴、食三鮮

2020-12-04 旖歆看世界

2020年5月5日為立夏時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古時候,立夏當天是三陽開泰的日子,要舉行盛大的迎夏儀式,君臣出行佩戴朱色玉佩,著朱色禮服,馬匹、坐騎、車旗均使用朱色,這象徵著對豐收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立夏時節的到來,意味著氣溫逐漸升高,植物生長茂盛,雨量增加,農作物快速增長,農民們又到了忙碌的時節。

賞古詩

立夏

長卿

南疆①日長北國春,螻蛄聒噪②王瓜茵。

新嘗九葷十三素, 誰家村西不稱人。

①疆:疆界;邊界。②噪:許多鳥或蟲子亂叫

參考譯文:立夏時節,南方日照時間長北方氣溫升高,螻蛄在鳴叫,王瓜正在迅速攀爬。品嘗立夏時節的「九葷十三素」的美味佳餚,家家戶戶都在村裡體驗「稱人」的習俗。

賞美景

正如陸遊在《立夏》詩句中提到「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五月槐花香是立夏前後槐花盛開的時節,花期一般持續10-15天,一串串槐花綴滿整個樹枝如繁星點點,空氣中都瀰漫著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槐花除了觀賞價值以外,還有其藥用價值,槐花能降血壓、擴張冠狀動脈、涼血止血,清肝瀉火。

觀物候

《禮記》中記載,立夏的物候,在農村的田間能聽見螻蟈的叫聲,在土地上能看到蚯蚓在挖土,王瓜開始快速地攀爬生長。

一侯螻蟈鳴(立夏一侯:2020年5月5日-2020年5月9日)。《淮南子》:「螻蟈鳴,邱螾出,陰氣始而二物應之」。螻蟈是一種小種子,也有部分史料中記載指的是青蛙,螻蟈隨著夏季的到來,一般在初夏的夜晚歡快的展示歌喉。

二侯蚯蚓出(立夏二侯:2020年5月10日-2020年5月14日)。蚯蚓喜歡在潮溼、疏鬆的土壤中生活,因為立夏時節,雨水較多,雨水滲入土壤中,使土地的含氧量減少,蚯蚓在土壤底部無法呼吸,就爬到土壤表面上來透透氣。

三侯王瓜生(立夏三侯:2020年5月15日-2020年5月19日)。王瓜藤蔓跟隨者陽光與雨露迅速攀爬生長。王瓜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主要功效是清熱,生津,化瘀,通乳。

品美食

立夏時節,吃「立夏飯」,搭配時令「三鮮」--蠶豆、竹筍、青梅。

1、立夏飯

用赤豆、黃豆、綠豆、黑豆、白米飯一起做成五色飯,營養豐富、清熱解毒,後來根據各個地區習慣不一樣也有相應的演變。

2、蠶豆

立夏時節蠶豆普遍已經成熟,吃蠶豆能健腦強身,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對大腦的神經調節起到關鍵的作用,能夠提高記憶力,適合腦力勞動者和即將考試學生食用。

3、竹筍

《綱目拾遺》中記載,竹筍「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夏季炎熱,竹筍性涼,立夏吃筍節節高,竹筍口感柔嫩清香,味道鮮美,被譽為「蔬中第一品」。它是低糖低脂肪高纖維食物,含粗纖維多,促進腸道消化、對通便有特效。所以,立夏食竹筍既美味又營養,適合減脂保健愛美食朋友們。

4、青梅

當梅子由青變黃的時候,就是梅雨時間的到來。立夏吃脆青梅,酸甜生津,活血化瘀。 宋代晏殊寫過極具品格的小令,「青梅煮酒鬥時新」,就是在春末夏初之時,用青梅煮酒,提取酸味醒胃 。

知習俗

鬥蛋:立夏時節,煮熟的雞蛋用線編制好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進行鬥蛋遊戲,雞蛋兩端一頭尖一頭圓,尖端是蛋頭,圓端是蛋尾。鬥蛋的時候,頭碰頭,尾碰尾。蛋頭獲勝為大王,蛋尾獲勝為小王。

稱人

立夏「稱人」的習俗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後,諸葛亮將其兒子阿鬥交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給阿鬥秤體重,決定在來年立夏之時再秤一次體重看增減後,再向諸葛亮匯報,慢慢演變形成了民間的風俗。據說立夏當天稱體重之後,不怕夏季炎熱,不會疾病纏身。,所以,吃完立夏飯後,大人們在家中橫梁上掛一大秤,雙手託住秤鉤,讓小孩們雙腳懸空或者坐在籮筐內稱體重。

溫馨提醒:立夏時節,氣溫不斷升高,容易加劇緊張情緒,由於「暑易入心」導致心煩意亂,心火過旺。建議飲食清淡,多吃新鮮的時令瓜果(黃瓜生津止渴、冬瓜消暑降火、絲瓜美容護心),多吃谷薯類食物,它富含維生素纖維素,如蓮子、小麥、黑豆、玉米、紅豆,這些食物都有助於心臟養護。另外,疫情期間適當在家健身,提高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悅,切忌大喜大悲。尤其是老年朋友們要格外注意對心臟的保護,避免氣血瘀,謹防心臟病的發作。

相關焦點

  • 立夏三候什麼意思 臨沂立夏要吃什麼
    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夏季分為孟夏,仲夏和季夏,立夏還分為三候,那麼立夏三候是什麼意思呢?   立夏分為哪三個物候?   【立夏第一候:螻蟈鳴】立夏第一候,螻蟈鳴。螻蟈,螻蛄也,適宜溫暖潮溼的環境中,隨著螻蛄的鳴叫,夏天的味道濃了。
  • 節氣|立夏 青島終於迎來觀山賞海的最好時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二十四節氣裡的青島之立夏/《二十四節氣裡的青島》系列短視頻由中共青島市委網信辦青島市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立夏》長卿南疆日長北國春,螻蛄聒噪王瓜茵今日立夏《曆書》有言: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是時候擁抱明媚夏日了!
  • 立夏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立夏?立夏三候是什麼 立夏的含義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 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
    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時間:2019-05-06 09: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 立夏物候 一候螻蟈鳴 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蛄(即:螻蟈)在田間的嗚叫聲(一說是蛙聲)。
  • 立夏|夏木陰陰可人處,黃鸝飛上碧枝頭
    夏之生《禮記·月令》之中曾如此描述立夏:「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逸周書·時訊解》中亦有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而「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此三景,又被古人稱為「立夏三候」。一候螻蟈鳴。關於此一候中的「螻蟈」具體指的是什麼,古今學界中一直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這是一種又名「螻蛄」或是「蜊蜊」的小昆蟲,又有考證出這鳴叫實來源于田野和池塘之中的夏蛙聲。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節氣養生水果蔬菜+10種常見美食
    君踏菜  寧波人立夏還有吃君踏菜的傳統,君踏菜是立夏前後上市的一種時令蔬菜,據說吃了君踏菜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君踏一樣光滑。  麥蠶  立夏節,上海郊縣農民取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用立夏時青嫩的草頭和入米粉,油煎成餅,叫做「攤粞」,為上海和浦東地區人民所喜食。
  • 今日立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立夏,作為夏季的開始,也稱「春盡日」。 由春到夏,便是繁華落盡,芳草叢生。「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古人在暮春初夏的宜人時節,可以有如此的閒情。「抱琴看雲去,枕石待鶴歸」,可以慢生活,可以悠閒地與自然風物對視和對話,這是現代人既羨慕,又無法回歸的生活狀態。
  • 夜讀|立夏:一夜薰風帶暑來 閒看槐蔭滿亭臺
    四月節為立夏。|立夏·三候|一候,螻蟈鳴立夏之日「螻蟈鳴」。按東漢鄭玄的解釋,「螻蟈」為蛙類,非螻蛄(lóu gū)。立夏鳴的據說是一種色褐黑的蛙。此王瓜又名「土瓜」,「瓜似雹子,熟則色赤,鴉喜食之,故稱『老鴉瓜』」,非黃瓜。|立夏·詩詞|《立夏日憶京師諸弟》【唐代】韋應物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 關於立夏的含義是什麼 臨沂人知道古代立夏有哪些習俗嗎
    立夏到來,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夏除了是夏季第一個節氣之外,還有什麼含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立夏的含義   公曆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度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 立夏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立夏·三候    我國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    一候 螻蟈鳴    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蛄(即:螻蟈)在田間的嗚叫聲    三候 王瓜生    王瓜的蔓藤在立夏時節會快速攀爬、生長,於六、七月更會結出紅色的果實。
  • 害蟲螻蛄也能吃嗎?
    螻蛄,我們家鄉叫做蝲蛄、地蝲蛄,有的地方也叫土狗,螻蛄棕褐色的體表,有鏟狀的巨大前腳,尾部有尾須,是一種地下害蟲,喜歡啃食植物的嫩莖和根部,也會吃新播下的種子,嚴重危害農作物的生長,螻蛄長期生活在地下晝伏夜出,白天潛伏在洞穴內休息,在夜間會用兩個如同鏟狀的前腳在地表下面挖掘隧道,使剛種下的幼苗脫離土壤失水而死,如果剛剛灌溉農田裡的水,特別是水稻田,就會順著螻蛄鑽的隧道白白的流掉
  • 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夏天是立夏還是夏至
    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夏天是立夏還是夏至時間:2020-05-05 10: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夏天是立夏還是夏至 一說到夏天映入腦海的第一幅畫面就是陽光,因為立夏節氣的來臨,我們也即將開始邁入炎熱的夏天,而關於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 話說螻蛄
    螻蛄,俗稱地拉蛄、耕狗、拉拉蛄、扒扒狗等等,屬於直翅目螻蛄科昆蟲,是農業害蟲。我國僅分布有螻蛄亞科螻蛄屬種類,共11種。螻蛄體長圓形,淡黃褐色或黑褐色,全身密被短小軟毛。螻蛄在我國北方2-3年生1代,南方1年1代,以成蟲或若蟲在地下越冬。螻蛄有趨光性,白天多潛伏於土壤深處,夜間到地面活動,喜食植物幼嫩部位,剛發芽的種子,危害幼苗。夜晚用燈光可誘捕到大量螻蛄。螻蛄乾燥成蟲可入藥,有利尿、消腫、解毒的功能。華北螻蛄Gryllotalpa unispina
  • 《詩經》中的碩鼠竟然是一種叫螻蛄的昆蟲
    《廣韻·下平聲十九·侯》:「螻,螻蛄。一名仙蛄。一名石鼠。」宋範成大所著,記載廣西地區地理風俗書《桂海虞衡志·志獸》:「石鼠專食山豆根,賓州人以其腹幹之,治咽喉疾效如神,謂之石鼠肚。」《方言》:「蛄,詣謂之杜蛒。螻螲謂之螻蛄,或謂之蟓蛉。南楚謂之杜狗,或謂之蛞螻。」《爾雅·釋蟲》:「螜,天螻。郭璞注『螻蛄也。《夏小正》曰螜則鳴』。」所以「石鼠」應即「螻蛄」,其異名的存在或是方言原因。
  • 螻蛄雖無毒 食之要慎重
    東北網伊春8月30日電(記者 王玉梅)28日,市中心區居民劉先生給本報編輯部打來電話詢問:螻蛄有藥用價值嗎?可以吃嗎?  據劉先生介紹,他的妻子耿女士近日聽單位的同事說螻蛄可以治腎病,想到自己的父親腎臟不太好,便發動親戚朋友幫她抓螻蛄。她把抓到的螻蛄用細鐵絲串起來,掛在北陽臺上晾乾。打算把晾乾後的螻蛄研成末,佐以黃酒,讓父親每日吃7個。
  • 美味的蟲子,還能治病——螻蛄
    螻蛄螻蛄螻蛄為節肢動物門動物螻蛄GryllotalpaafrioanaPa1.deBeauvois、大螻蛄G.unispinaSaussure。螻蛄在我國的分布很廣,我國各省均有分布,為多食性害蟲,喜食各種蔬菜,對蔬菜苗床和移栽後的菜苗危害尤為嚴重。
  • 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
    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時間:2020-05-05 2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 說起立夏,很多人都知道是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在生活中,立夏之後的天氣會有明顯的變化,但民間很多人說立夏就是夏天,
  • 立夏插秧丨從春社日到立夏的農耕圖譜
    據醴陵官莊山區的一些老人介紹,所謂火土肥,是等到每年農曆八月份左右,山坡上的柴草長到較為茂盛的時節,人們將草皮連根刨起,連續幾個大晴天,柴草就被曬得焦幹,再堆成一個大堆,點上火。這夾雜在土壤中的草皮就慢悠悠的燃燒起來,不緊不慢,一連三五天都往外冒著絲絲縷縷的青煙。
  • 「土狗子」螻蛄
    這個蟲子,我們的家鄉話俗稱為「土狗子」,叫這個名字,因為它是生活在泥土裡又會刨土的緣故,它的名字叫螻蛄、拉拉蛄、天螻、石鼠。螻蛄主要在晚間活動,晚上的鄉下野外,除了青蛙叫、蟋蟀叫,螻蛄的聲音也是經常得到的,它發的是「咕咕咕——」的鳴聲,因為只有雄螻蛄才能叫,所以鳴叫的雄螻蛄其實是在唱情歌,以引誘螻蛄姑娘前來幽會和生兒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