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藍」衝鋒抗疫一線

2021-01-09 中國應急管理報

2020年03月18日,《人民日報 》18版刊發《「火焰藍」衝鋒抗疫一線:消防救援指戰員轉送病患、駐點守護、轉運醫療廢水》,版面如下:

請看具體內容

在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中,有這樣一群消防救援指戰員,他們身披「火焰藍」,始終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這些消防救援指戰員不計安危、日夜奮戰,積極承擔涉疫救援救助任務、主動服務防疫重點單位場所。本期產經版帶您走近這群可敬可愛的「火焰藍」。

——編 者

武漢礄口消防救援大隊病患轉運小組

開大巴也是救人

本報記者 申少鐵

 

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三級消防士汪磊在武漢市礄口區沿河大道轉運密切接觸者。本報記者 申少鐵攝

3月10日清晨8點,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三級消防士汪磊麻利地登上大巴車,拿起噴灑瓶開始給車內消毒,從座椅到腳踏板,汪磊忙個不停,「要確保轉運過程萬無一失,就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汪磊口中的「轉運」,是疫情期間在醫院、隔離點和社區之間轉運接送病患的工作。對此,武漢礄口區消防救援大隊組建了30人的「119黨員突擊隊」,擔任康復患者、隔離點觀察人員、疑似病例轉運和洗消殺毒工作,其中病患轉運小組任務最重、風險最大。

「當時沒想太多,作為一名消防員,救人是我的職責,這個時候理應衝上去!」汪磊和其他三名隊友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申請加入病患轉運小組,一幹就是20多天。

「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45名康復患者需要轉運到指定場所隔離觀察,請迅速出動!」2月28日中午1點,身背三四十斤消毒噴霧設備,忙碌四個多小時剛完成小區消殺任務的汪磊和隊友們,來不及拿起碗筷就接到了緊急指令。

引導登車、搬運行李、核對信息……那是轉運小組第一次出任務。雖然是陰雨濛濛,他們卻在患者臉上看到了「陽光」,「我已經好了,勝利了!」一位康復者興奮地留影。

頭一回的任務也鬧出了點誤會。「當天晚上,隊裡安排我們四人單獨居住,我還以為要隔離14天,這還沒咋使上勁就要歇著了?」湖北伢馬超內心有些「不甘」。直到第二天,隊裡指派了新的任務,馬超才感覺渾身有勁。

這群病患轉運人,每一次都耐心細緻,每一天都竭盡全力。有一回接到緊急任務,需要接送70多名疑似患者做核酸檢測、拍CT,從晚上8點出發一直忙到深夜1點多,回來時汗水早已浸溼了作訓服,鼻梁上勒出深深的血痕。

「最多時一天跑了8趟,轉運了111人。」但他們並不覺得疲憊,「每多送一個人,就多一分好轉的希望,想到這裡就覺得渾身有力氣!」

轉運工作考驗心力。汪磊擔任司機,他說,有時候轉運患者,眼罩會起霧、影響視線,但又不能取下來擦拭,「我們就在網上找『竅門』,發現鏡片塗抹洗潔精水不會起霧。」

最讓汪磊難忘的,是3月7日上午他趕赴武漢市肺科醫院,將一批康復者轉運到武漢華夏理工學院隔離點。

當時,一位94歲的老奶奶坐著輪椅等在醫院大門口。「我來背您上車!」汪磊沒有絲毫猶豫,將老人穩穩背在背上。

「謝謝你,小夥子!真是麻煩你了!」老人穩穩地坐到車上,激動地抹起了眼淚。

汪磊說:「奶奶,今天您治癒出院,是大喜事,得高興!」

抵達武漢華夏理工學院隔離點時,工作人員反映隔離點的醫療條件無法治療老奶奶的基礎疾病。汪磊又立即將老奶奶的情況上報礄口區防疫指揮部,決定將她迅速送往武漢現代女子醫院隔離點。

「分別時,老人拉著我的手,不斷叮囑我要小心。」汪磊被老奶奶的話激出了淚花。

從消防員變身轉運員,「90後」汪磊坦言崗位變了,初心始終沒變。「以前,我開的是消防車,要以最快速度到達火場;現在,我開的是大巴車,就要確保每個『乘客』都安全抵達目的地。二者本質一樣,都是救人!」

前幾天,汪磊接到母親電話,問他在武漢做什麼工作。電話裡,汪磊只說在幫忙轉運康復的患者,很安全。其實汪磊不僅轉運康復患者,還要轉運更多的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

汪磊的父親因病去世多年,母親在安徽老家獨自生活,汪磊是家中獨子。受疫情影響,這個春節汪磊沒能回家。「疫情結束後,我要第一時間回家看媽媽!」

 

武漢火神山消防救援站

火場沒有「補考」

本報記者 韓 鑫

 

武漢火神山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李長春在進行洗消帳篷搭建訓練。  資料圖片

清晨6時許,天微微亮,距離武漢火神山醫院400米處的消防救援站裡,消防隊員已整裝待發。進入院區,沿著環形車道,逐個檢測室外9個消防栓和室內100多個消防軟盤……火神山醫院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一圈巡檢下來需要40多分鐘,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李長春抬手一看,手機步數已跳上萬步。

「一線醫護人員在前方竭盡全力救人,我們在後方必須盡最大努力守護好他們和患者的安全,火災隱患排查容不得半點閃失。」李長春說。

一個多月前,為組建火神山消防救援站,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召開動員部署會,全市3600多名消防指戰員及政府專職消防員踴躍向組織遞交決心書、請戰書。作為一名有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李長春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經過層層選拔,成為8名隊員之一。

1月31日上午,李長春和隊員們開拔前往火神山醫院。當時,醫院正處於建設的最後關頭,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們都在搶工時搞建設。按照要求,2月3日醫院將接收第一批患者,這意味著必須在48小時內完成消防布局工作。

來到現場,浮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廢棄的超市,欄杆、鋼架堆得滿滿當當,要在短時間內改建成作戰指揮部。「一邊調試裝備器材,一邊規劃執勤地點,為了儘快完成,大伙兒幾乎不吃不睡,餓了吃碗泡麵接著幹!」

1000具滅火器轉運完成、1167個煙感探測器安裝完成、聯勤聯動秒級響應機制建立完成……48小時的馬不停蹄工作,在與時間的賽跑中,一項項任務接連完成,最終救援站與火神山醫院同步投入使用,保證了醫院一投入使用即具備火災預防及處置功能。

「醫院建好了,我們的消防救援任務才剛剛開始。」李長春說,醫院內有大量的供氧裝置,電氣設備都在高功率不間斷運行,一旦有火星產生,後果將不堪設想。「為此,不僅要每天兩次排查醫院內所有的電氣電路和火災風險點,更要未雨綢繆,制定各種風險應急預案。」

2月19日,火神山醫院進行屋面加固施工,2.9萬平方米的施工作業面上,施工焊點多達1800個,這對於消防保障來說難度很大。

「我們要求施工方在每個焊點安排一人手持滅火器,萬一出現事故,第一時間滅火。」與此同時,李長春和隊友來回巡查督導,連續4天在院內值守,為防止材料陰燃,每天施工完畢後,他們堅持多駐守一個小時。「每次都不厭其煩,才能真正堵住『萬一』。」

像這樣的消防應急預案,自駐站以來,李長春和隊友們已經制定了115份,囊括了火神山醫院每一個病區的每一個重點部位。翻開一份預案,分工細化到了每一個水帶接口如何接,具體由誰來協調人員疏散、控制火勢等各項工作。

「每天都會抽時間對一到兩份預案進行模擬推演,熟練掌握處理程序,確保時刻處在戰備狀態。」如今,這些書寫成文的預案已在李長春的腦海中演練了成百上千次,卻一次都沒有真正發生過。

「火場沒有『補考』,必須一次『達優』。」李長春帶領隊員堅持把每一次檢測都做到最好,截至目前,火神山消防救援站共採集有關火神山醫院數據5700個,深入火神山醫院內消防巡查50餘次,對輪休的醫護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10餘次,協助醫院防疫消殺1.2萬平方米。

「火神山消防救援站的使命就是守護火神山醫院的消防安保。」如今,武漢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李長春選擇繼續堅守崗位,「出徵的時候早已下定了決心,不等到最後一個病人出院,絕不撤退!」

 

荊州洪湖消防救援大隊轉運突擊隊

危急關頭沒想太多

本報記者 丁怡婷

荊州市洪湖消防救援大隊正在進行醫療廢水轉運作業。  楊 秋攝

 

攀爬6米多高的槽罐,與含有大量細菌和病毒的醫療廢水「交戰」——這是荊州市洪湖消防救援大隊7名「90後」消防員的抗疫戰場,他們不直接接觸患者,卻每天與病毒「同行」。

「設置在洪湖市人民醫院老院區的定點收治醫院,排汙系統設備老化,醫療廢水急需人工轉運。」2月16日晚上,洪湖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王勤接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緊急電話。如果廢水外溢,將造成環境汙染和病毒擴散風險。

「轉運任務非常危險,找哪些人去?」王勤一時舉棋不定。

得知情況後,消防員金鑫等7名隊友主動寫下請戰書,組成轉運突擊隊,「召之即來、戰之必勝,絕不讓一滴醫療廢水洩漏!」他們中年齡最大的29歲,最小的才21歲。

面對隨時可能被廢水噴濺的風險,防護工作馬虎不得:醫用防護服外再套上橘色的消防二級防化服,口罩和手套都戴雙層,隊員們「全副武裝」。

在老院區的院後,6米多高、容量約25噸的槽罐立在一旁。「一、二、三,起!」兩名消防員爬上槽罐頂部,固定好近80斤重的機動泵。水帶的一端連接到機動泵上,另一端接入環保汙水運輸車內。一切準備就緒後,機動泵開始抽水。

「每一個環節都得小心細緻,容不得半點紕漏。」金鑫告訴記者,轉運廢水最危險的環節,在槽罐連接口和運輸車連接口,稍有不慎水帶脫離,極容易發生廢水洩漏和噴濺。

金鑫就經歷了這樣一次「驚險時刻」。機動泵悶響了幾聲後劇烈抖動,突然的增壓讓水帶猛烈向後抽動,眼看著就要從運輸車接口脫離了!

危急關頭,站在車頂的金鑫迅速撲倒,雙手緊緊地抱住帶口,雙腳死死地壓住水帶,整個身體幾乎挨到了罐口。儘管戴著口罩和面罩,但強烈的刺激味仍然直衝腦門。持續20多秒後,機動泵恢復正常。此時,金鑫上半身已經沾滿濺出的廢水,所幸全身消毒後身體沒什麼問題。

「撲倒那一瞬間有擔心嗎?怎麼想的?」記者問。

「當時顧不上那麼多,腦子裡想的就是肯定不能讓廢水噴得到處都是,還有同志在下面呢!」金鑫說,上了「戰場」就絕不能退縮。

還有一次,機動泵剛剛啟動不久,消防員鄢聖學突然發現眼罩上面掛著水珠,心頭猛地一緊,水從哪兒漏的?

他和隊友趴在罐口,順著水線在水帶上找到一個芝麻大的漏點,迅速補救,成功排除隱患。此時,臉上的汙水已經順著口罩和護目鏡邊沿往下流。

為了安全起見,兩名消防員回隊後主動提出隔離觀察,「我倆如果有一個人出問題,整個隊可能都得隔離,到時候救火、洗消這些出勤都沒保障了。」面對被病毒感染的風險,這些「90後」消防員首先想到的,還是工作和職責。

這樣的醫療廢水轉運任務,每天要進行兩到三次,每次兩小時左右,18天來連續輸轉醫療廢水500多噸。「經常是上午九點幹到下午兩三點,顧不上吃飯更不能上衛生間。」金鑫說。一趟任務下來,渾身溼透,衣服都能擰出水來。

對於正在執行的任務,7位消防員沒有對家人「坦白」,只說在配合隊裡進行消殺工作。「我們都習慣了,經常是任務結束後才和家人說,不想讓他們擔心。」金鑫說。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應急管理報 新媒體中心 編輯:龐舒月

相關焦點

  • 抗疫一線耀眼的「火焰藍」
    他們是抗疫一線耀眼的「火焰藍」,是永遠在逆行的消防指戰員。當得知轄區內醫院將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時,他們深入醫院開展消防安全上門服務,築起安全的屏障;當醫院的收治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時,他們主動扛起了轉運醫療廢棄物和轉移康復患者的重擔,與病毒「零距離」同行;當城市逐漸甦醒,他們又擔起了洗消殺毒和助力企業安全復工復產的任務。
  • 精彩火焰藍:火焰藍與國旗紅
    精彩火焰藍:火焰藍與國旗紅 2020-09-29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火焰藍」 亮相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
    雷神山醫院內的牆壁上,醫務工作者用漫畫的方式向「逆行者」致敬在雷神山醫院的走廊內,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牆壁漫畫」,鼓舞著來自五湖四海支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們。
  • 「疫」線閃耀「火焰藍」——記奮戰湖北抗疫一線的消防救援隊伍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在疫情肆虐的荊楚大地,廣大消防救援指戰員擎旗而進,有災必救、有難必幫,「火焰藍」閃耀在戰「疫」前沿。在戰「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火神山消防救援站的黨員突擊隊在開展防疫洗消訓練前集合(2月5日攝)。
  • 為什麼他們是抗疫英雄?丨《精彩火焰藍》電子雜誌2020年·榜樣的...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奮力奪取抗疫鬥爭全面勝利,這讓我感受到,抗疫之戰並未完全結束,「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勇挑重擔、衝鋒在前,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採,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
  • 火藍印記|我們是「火焰藍」
    是明知危險我們仍要上 是衝破一切我也仍要來 是「火焰藍」並肩奮戰的暢快 是把「火焰藍」披在身上的驕傲 我們被賦予烽火驕陽的意志 我們被寄予除危解難的希望
  • 有一種責任,來自「火焰藍」,我們稱呼他們為「藍朋友」
    有一種責任,來自「火焰藍
  • 夜讀|武交院抗疫故事2:學生志願者衝鋒在抗疫一線
    這裡是每周日晚間的夜讀電臺 給心靈片刻寧靜 讓夜讀成為習慣 我是今晚的主播李如男 今年的春節被突如其來的新型病毒肺炎打亂了節奏,全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數每天都在增加,在與病毒戰鬥的關鍵時期,不僅有無數的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
  • 江蘇消防「火焰藍」:我們的這一年!
    這一年,救民於水火  這一年,不斷衝鋒在前  這一年,不斷衝鋒在前  演練中,戰勤保障分隊作為遂行保障任務的中堅力量,克服重重困難,在廢墟中挑起重擔,遂行出動、靠前服務,全方位、無死角為一線指戰員提供優質後勤保障。
  • 雨衣噴上酒精 他衝鋒在抗疫一線
    衝鋒疫情防控第一線 捨我其誰疫情,從武漢蔓延到全國;支援,從全國集中到武漢。機場成為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戰略高地」。在49人黨員突擊隊宣誓中,有湯健高亢的聲音;在101名青年突擊隊報名簿上有湯健的籤名。「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國難之際,他用行動彰顯了新時代青年民警的責任擔當。
  • 吉林省發起 「抗擊疫情、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關愛抗疫一線醫務...
    吉林省發起 「抗擊疫情、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關愛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和因疫致困青少年特別行動 作者:張爽    編輯:王佳堯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 消防救援指戰員轉送病患、駐點守護、轉運醫療廢水 「火焰藍」衝鋒...
    楊秋攝  在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中,有這樣一群消防救援指戰員,他們身披「火焰藍」,始終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這些消防救援指戰員不計安危、日夜奮戰,積極承擔涉疫救援救助任務、主動服務防疫重點單位場所。本期產經版帶您走近這群可敬可愛的「火焰藍」。
  • ...助力疫情防控(十五)|抗疫一線「娘子軍」--市人民醫院醫務科...
    懷仁巾幗行動 助力疫情防控(十五)|抗疫一線「娘子軍」--市人民醫院醫務科抗擊疫情記實 2020-03-05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鬥爭一線的「航天抗疫神器」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中,航天科工黨組帶領廣大幹部職工踐行偉大抗疫精神,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科技突擊戰的部署要求,緊急部署研製「航天抗疫神器」,為我國建設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提供了「一攬子」解決方案。
  • 「火焰藍」的告白
    我愛這一身的「火焰藍」,它讓我肩負起神聖而偉大的責任。我愛這一份職業,愛身邊並肩作戰的戰友。日夜相伴,水火共舞,赤子之心,錚錚鐵骨,蘊含著對「火焰藍」的赤誠柔情。「2018年11月,消防退出現役,『橄欖綠』變成了『火焰藍』。我們退伍軍人可以通過國家招錄成為消防員,這一政策讓我很心動,我又可以繼續『戰鬥』下去了。」面對機會,王國帥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經過培訓考核,如今他已被授予二級消防士救援銜,正式入列「火焰藍」。談起自己在消防的未來,王國帥充滿信心。他說:「我會不斷增強自己實施救援的硬本領,加快從「戰場精英」到「救援尖兵」的轉變。」
  • 「獻禮五四」「火焰藍玫瑰」馮晶:在火場,是不會想著自己是女人的
    【編者按】在湖南消防救援隊伍裡,有這樣一群不一樣的人,她們沒有寬厚的肩膀,卻用微笑和工作贏得社會尊重;面對災情,她們與男消防員們一同堅守在一線上,她們就是火焰藍中的「玫瑰」。五四青年節期間,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聯合紅網一起推出「火焰藍玫瑰」系列報導,帶領大家走進紅門,看一下不一樣的「消防小姐姐」。詮釋「雷鋒精神」,傳遞愛的溫暖女子本弱,向火而剛。
  • 來自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一線職工的抗疫心聲
    超級航天年,重疫之下,我們依然信心滿滿,戰疫情保生產,一樣都不能少,一起來聽基層一線工作者的抗疫心聲。11所行政保障處 嶽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行政保障處防控人員積極落實六院和所領導的號召,牢記醫務人員的職責和使命,迎難而上,衝鋒在前。目前疫情還在繼續,我們會沉著應對,嚴加防控,確保打贏防控疫情攻堅戰。
  • 【消防日】我是中國火焰藍
    火場上,他勇於衝鋒的同時也時刻保持著冷靜的頭腦,在一次次與烈焰進行零距離的接觸的同時,還時刻注意著戰友們的安全。然而,對他來說最愧疚的是不能常伴在父母身邊。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制服被汗水浸溼,在24小時的堅守中,火焰藍見證著他們的情懷。火焰藍承載著生命之重,同樣承載著他們的驕傲。
  • 南方科技大學:將科研教學事業「書寫」在抗疫一線
    在疫情防控戰中,南科大科學家們刻苦科研攻關打造戰疫「利器」,一系列成果應用於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持續貢獻南科大智慧。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驗著全社會面對公共危機時的治理體系與應急能力,對於南方科技大學這座新興大學同樣如此。
  • 永寧消防:「火焰藍」不是一種顏色 而是一種責任
    人民網銀川3月13日電 疫情發生以來,永寧縣消防救援大隊緊密結合職責任務,擔使命、鑄忠誠,舍小家、為大家,書寫了「火焰藍」的責任。 奮勇擔當,「疫」不容辭 自抗擊疫情戰役打響以來,本應休假陪妻子回家的馬強強果斷放棄了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