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指戰員轉送病患、駐點守護、轉運醫療廢水 「火焰藍」衝鋒...

2021-01-09 天眼新聞

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三級消防士汪磊在武漢市礄口區沿河大道轉運密切接觸者。本報記者申少鐵攝

武漢火神山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李長春在進行洗消帳篷搭建訓練。資料圖片

荊州市洪湖消防救援大隊正在進行醫療廢水轉運作業。楊秋攝  在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中,有這樣一群消防救援指戰員,他們身披「火焰藍」,始終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這些消防救援指戰員不計安危、日夜奮戰,積極承擔涉疫救援救助任務、主動服務防疫重點單位場所。本期產經版帶您走近這群可敬可愛的「火焰藍」。  ——編者  武漢礄口消防救援大隊病患轉運小組  開大巴也是救人  本報記者申少鐵  3月10日清晨8點,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三級消防士汪磊麻利地登上大巴車,拿起噴灑瓶開始給車內消毒,從座椅到腳踏板,汪磊忙個不停,「要確保轉運過程萬無一失,就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汪磊口中的「轉運」,是疫情期間在醫院、隔離點和社區之間轉運接送病患的工作。對此,武漢礄口區消防救援大隊組建了30人的「119黨員突擊隊」,擔任康復患者、隔離點觀察人員、疑似病例轉運和洗消殺毒工作,其中病患轉運小組任務最重、風險最大。  「當時沒想太多,作為一名消防員,救人是我的職責,這個時候理應衝上去!」汪磊和其他三名隊友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申請加入病患轉運小組,一幹就是20多天。  「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45名康復患者需要轉運到指定場所隔離觀察,請迅速出動!」2月28日中午1點,身背三四十斤消毒噴霧設備,忙碌四個多小時剛完成小區消殺任務的汪磊和隊友們,來不及拿起碗筷就接到了緊急指令。  引導登車、搬運行李、核對信息……那是轉運小組第一次出任務。雖然是陰雨濛濛,他們卻在患者臉上看到了「陽光」,「我已經好了,勝利了!」一位康復者興奮地留影。  頭一回的任務也鬧出了點誤會。「當天晚上,隊裡安排我們四人單獨居住,我還以為要隔離14天,這還沒咋使上勁就要歇著了?」湖北伢馬超內心有些「不甘」。直到第二天,隊裡指派了新的任務,馬超才感覺渾身有勁。  這群病患轉運人,每一次都耐心細緻,每一天都竭盡全力。有一回接到緊急任務,需要接送70多名疑似患者做核酸檢測、拍CT,從晚上8點出發一直忙到深夜1點多,回來時汗水早已浸溼了作訓服,鼻梁上勒出深深的血痕。  「最多時一天跑了8趟,轉運了111人。」但他們並不覺得疲憊,「每多送一個人,就多一分好轉的希望,想到這裡就覺得渾身有力氣!」  轉運工作考驗心力。汪磊擔任司機,他說,有時候轉運患者,眼罩會起霧、影響視線,但又不能取下來擦拭,「我們就在網上找『竅門』,發現鏡片塗抹洗潔精水不會起霧。」  最讓汪磊難忘的,是3月7日上午他趕赴武漢市肺科醫院,將一批康復者轉運到武漢華夏理工學院隔離點。  當時,一位94歲的老奶奶坐著輪椅等在醫院大門口。「我來背您上車!」汪磊沒有絲毫猶豫,將老人穩穩背在背上。  「謝謝你,小夥子!真是麻煩你了!」老人穩穩地坐到車上,激動地抹起了眼淚。  汪磊說:「奶奶,今天您治癒出院,是大喜事,得高興!」  抵達武漢華夏理工學院隔離點時,工作人員反映隔離點的醫療條件無法治療老奶奶的基礎疾病。汪磊又立即將老奶奶的情況上報礄口區防疫指揮部,決定將她迅速送往武漢現代女子醫院隔離點。  「分別時,老人拉著我的手,不斷叮囑我要小心。」汪磊被老奶奶的話激出了淚花。  從消防員變身轉運員,「90後」汪磊坦言崗位變了,初心始終沒變。「以前,我開的是消防車,要以最快速度到達火場;現在,我開的是大巴車,就要確保每個『乘客』都安全抵達目的地。二者本質一樣,都是救人!」  前幾天,汪磊接到母親電話,問他在武漢做什麼工作。電話裡,汪磊只說在幫忙轉運康復的患者,很安全。其實汪磊不僅轉運康復患者,還要轉運更多的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  汪磊的父親因病去世多年,母親在安徽老家獨自生活,汪磊是家中獨子。受疫情影響,這個春節汪磊沒能回家。「疫情結束後,我要第一時間回家看媽媽!」  武漢火神山消防救援站  火場沒有「補考」  本報記者韓鑫  清晨6時許,天微微亮,距離武漢火神山醫院400米處的消防救援站裡,消防隊員已整裝待發。進入院區,沿著環形車道,逐個檢測室外9個消防栓和室內100多個消防軟盤……火神山醫院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一圈巡檢下來需要40多分鐘,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李長春抬手一看,手機步數已跳上萬步。  「一線醫護人員在前方竭盡全力救人,我們在後方必須盡最大努力守護好他們和患者的安全,火災隱患排查容不得半點閃失。」李長春說。  一個多月前,為組建火神山消防救援站,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召開動員部署會,全市3600多名消防指戰員及政府專職消防員踴躍向組織遞交決心書、請戰書。作為一名有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李長春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經過層層選拔,成為8名隊員之一。  1月31日上午,李長春和隊員們開拔前往火神山醫院。當時,醫院正處於建設的最後關頭,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們都在搶工時搞建設。按照要求,2月3日醫院將接收第一批患者,這意味著必須在48小時內完成消防布局工作。  來到現場,浮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廢棄的超市,欄杆、鋼架堆得滿滿當當,要在短時間內改建成作戰指揮部。「一邊調試裝備器材,一邊規劃執勤地點,為了儘快完成,大伙兒幾乎不吃不睡,餓了吃碗泡麵接著幹!」  1000具滅火器轉運完成、1167個煙感探測器安裝完成、聯勤聯動秒級響應機制建立完成……48小時的馬不停蹄工作,在與時間的賽跑中,一項項任務接連完成,最終救援站與火神山醫院同步投入使用,保證了醫院一投入使用即具備火災預防及處置功能。  「醫院建好了,我們的消防救援任務才剛剛開始。」李長春說,醫院內有大量的供氧裝置,電氣設備都在高功率不間斷運行,一旦有火星產生,後果將不堪設想。「為此,不僅要每天兩次排查醫院內所有的電氣電路和火災風險點,更要未雨綢繆,制定各種風險應急預案。」  2月19日,火神山醫院進行屋面加固施工,2.9萬平方米的施工作業面上,施工焊點多達1800個,這對於消防保障來說難度很大。  「我們要求施工方在每個焊點安排一人手持滅火器,萬一出現事故,第一時間滅火。」與此同時,李長春和隊友來回巡查督導,連續4天在院內值守,為防止材料陰燃,每天施工完畢後,他們堅持多駐守一個小時。「每次都不厭其煩,才能真正堵住『萬一』。」  像這樣的消防應急預案,自駐站以來,李長春和隊友們已經制定了115份,囊括了火神山醫院每一個病區的每一個重點部位。翻開一份預案,分工細化到了每一個水帶接口如何接,具體由誰來協調人員疏散、控制火勢等各項工作。  「每天都會抽時間對一到兩份預案進行模擬推演,熟練掌握處理程序,確保時刻處在戰備狀態。」如今,這些書寫成文的預案已在李長春的腦海中演練了成百上千次,卻一次都沒有真正發生過。  「火場沒有『補考』,必須一次『達優』。」李長春帶領隊員堅持把每一次檢測都做到最好,截至目前,火神山消防救援站共採集有關火神山醫院數據5700個,深入火神山醫院內消防巡查50餘次,對輪休的醫護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10餘次,協助醫院防疫消殺1.2萬平方米。  「火神山消防救援站的使命就是守護火神山醫院的消防安保。」如今,武漢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李長春選擇繼續堅守崗位,「出徵的時候早已下定了決心,不等到最後一個病人出院,絕不撤退!」  荊州洪湖消防救援大隊轉運突擊隊  危急關頭沒想太多  本報記者丁怡婷  攀爬6米多高的槽罐,與含有大量細菌和病毒的醫療廢水「交戰」——這是荊州市洪湖消防救援大隊7名「90後」消防員的抗疫戰場,他們不直接接觸患者,卻每天與病毒「同行」。  「設置在洪湖市人民醫院老院區的定點收治醫院,排汙系統設備老化,醫療廢水急需人工轉運。」2月16日晚上,洪湖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王勤接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緊急電話。如果廢水外溢,將造成環境汙染和病毒擴散風險。  「轉運任務非常危險,找哪些人去?」王勤一時舉棋不定。  得知情況後,消防員金鑫等7名隊友主動寫下請戰書,組成轉運突擊隊,「召之即來、戰之必勝,絕不讓一滴醫療廢水洩漏!」他們中年齡最大的29歲,最小的才21歲。  面對隨時可能被廢水噴濺的風險,防護工作馬虎不得:醫用防護服外再套上橘色的消防二級防化服,口罩和手套都戴雙層,隊員們「全副武裝」。  在老院區的院後,6米多高、容量約25噸的槽罐立在一旁。「一、二、三,起!」兩名消防員爬上槽罐頂部,固定好近80斤重的機動泵。水帶的一端連接到機動泵上,另一端接入環保汙水運輸車內。一切準備就緒後,機動泵開始抽水。  「每一個環節都得小心細緻,容不得半點紕漏。」金鑫告訴記者,轉運廢水最危險的環節,在槽罐連接口和運輸車連接口,稍有不慎水帶脫離,極容易發生廢水洩漏和噴濺。  金鑫就經歷了這樣一次「驚險時刻」。機動泵悶響了幾聲後劇烈抖動,突然的增壓讓水帶猛烈向後抽動,眼看著就要從運輸車接口脫離了!  危急關頭,站在車頂的金鑫迅速撲倒,雙手緊緊地抱住帶口,雙腳死死地壓住水帶,整個身體幾乎挨到了罐口。儘管戴著口罩和面罩,但強烈的刺激味仍然直衝腦門。持續20多秒後,機動泵恢復正常。此時,金鑫上半身已經沾滿濺出的廢水,所幸全身消毒後身體沒什麼問題。  「撲倒那一瞬間有擔心嗎?怎麼想的?」記者問。  「當時顧不上那麼多,腦子裡想的就是肯定不能讓廢水噴得到處都是,還有同志在下面呢!」金鑫說,上了「戰場」就絕不能退縮。  還有一次,機動泵剛剛啟動不久,消防員鄢聖學突然發現眼罩上面掛著水珠,心頭猛地一緊,水從哪兒漏的?  他和隊友趴在罐口,順著水線在水帶上找到一個芝麻大的漏點,迅速補救,成功排除隱患。此時,臉上的汙水已經順著口罩和護目鏡邊沿往下流。  為了安全起見,兩名消防員回隊後主動提出隔離觀察,「我倆如果有一個人出問題,整個隊可能都得隔離,到時候救火、洗消這些出勤都沒保障了。」面對被病毒感染的風險,這些「90後」消防員首先想到的,還是工作和職責。  這樣的醫療廢水轉運任務,每天要進行兩到三次,每次兩小時左右,18天來連續輸轉醫療廢水500多噸。「經常是上午九點幹到下午兩三點,顧不上吃飯更不能上衛生間。」金鑫說。一趟任務下來,渾身溼透,衣服都能擰出水來。   對於正在執行的任務,7位消防員沒有對家人「坦白」,只說在配合隊裡進行消殺工作。「我們都習慣了,經常是任務結束後才和家人說,不想讓他們擔心。」金鑫說。

來源 人民日報

編輯 王媛

編審 肖慧

相關焦點

  • 「火焰藍」衝鋒抗疫一線
    2020年03月18日,《人民日報 》18版刊發《「火焰藍」衝鋒抗疫一線:消防救援指戰員轉送病患、駐點守護、轉運醫療廢水》,版面如下:請看具體內容在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中,有這樣一群消防救援指戰員,他們身披「火焰藍」,始終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
  • 「疫」線閃耀「火焰藍」——記奮戰湖北抗疫一線的消防救援隊伍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在疫情肆虐的荊楚大地,廣大消防救援指戰員擎旗而進,有災必救、有難必幫,「火焰藍」閃耀在戰「疫」前沿。在戰「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火神山消防救援站的黨員突擊隊在開展防疫洗消訓練前集合(2月5日攝)。
  • 大寫的擔當——記閃耀「疫」線的「火焰藍」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身處主戰場、主陣地湖北消防救援隊伍擎旗而進,迎難而上他們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與「病魔」較量他們在烈焰滾滾的火場上與「火魔」鏖戰他們在爭分奪秒的救援現場與時間賽跑人員轉送、物資轉運、洗消殺毒排水排澇、緊急送水、高空救助……
  • 江蘇消防「火焰藍」:我們的這一年!
    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立即調派22輛消防車、135名指戰員趕赴現場處置。經過參戰消防指戰員一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成功撲滅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119前夕,常州市武進消防救援大隊開辦「藍精靈」消防特訓營,「藍精靈」寓意「火焰藍」和「小精靈」,「火焰藍」代表英勇頑強的消防指戰員,「小精靈」則代表可愛靈動的孩子,百餘名小衛士參與其中,在119啟動儀式上,團區委、區教育局和消防大隊聯合開展了「藍精靈」消防小衛士品牌活動的揭幕儀式。
  • 丨《精彩火焰藍》電子雜誌2020年·榜樣的...
    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勇挑重擔、衝鋒在前,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採,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隊伍掀起學習熱潮消防救援局全體黨員幹部: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向全國應急救援人員等群體致以敬意,是對全國消防救援隊伍的鞭策和鼓勵,是對消防救援隊伍在此次抗疫中的表現給予的充分肯定和認可。
  • 精彩火焰藍:火焰藍與國旗紅
    >介紹了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唯一的黨的十九大代表、福建消防史上首名一級消防長——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二站塗顏淼。為您講述29年的風雨下依然紮根基層、苦練本領、革新技術、衝鋒在前、身懷絕技的消防「王牌教頭」。紅門黨建
  • 「火焰藍」在千年古巷綻放福州市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為民服務譜新篇
    原標題:「火焰藍」在千年古巷綻放福州市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為民服務譜新篇 陳逢洲 攝 □ 本報記者 侯建斌 2021年1月1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指戰員按時升起了位於福州市五一廣場的那面國旗。從30年前的1991年1月1日起,時至今日,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每天升降福州市五一廣場國旗任務已經承擔了整整30年。21000餘次升降旗「零失誤」,被福州市民盛讚為「國旗下的消防衛士」。
  • 抗疫一線耀眼的「火焰藍」
    他們是抗疫一線耀眼的「火焰藍」,是永遠在逆行的消防指戰員。當得知轄區內醫院將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時,他們深入醫院開展消防安全上門服務,築起安全的屏障;當醫院的收治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時,他們主動扛起了轉運醫療廢棄物和轉移康復患者的重擔,與病毒「零距離」同行;當城市逐漸甦醒,他們又擔起了洗消殺毒和助力企業安全復工復產的任務。
  • 火焰藍「一直在|孝感消防戰「疫「十二時辰
    猝然而至的新冠疫情仿佛給孝感按下了暫停鍵,而孝感迎來了一道世所罕見的難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惟其艱難,方顯勇毅,這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一張張意氣風發的臉龐,一個個勇往直前的身影……危難之時,責無旁貸,有警必出、聞警必動,一如既往的衝鋒在前,十二個時辰,記錄著「消防人」的點滴……1、巳時 9點--中午11點「生產時一定要注意用電安全,及時清理廠區內可燃雜物
  • 一枚口罩的戰地日記:閃耀抗「疫」戰場的「火焰藍」
    我隨主人走出了房間,一輛印著「消防救援」字樣的車停了下了,兩名身穿「火焰藍」制服的人在為所有乘車人員測量體溫,並對車輛進行消毒。主人叮囑:「疫情期間,務必加強營區看管,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隨後又道:「中隊長,支隊配發的防疫物資送過來了,馬上組織登記入庫,規範疫情期間保護措施。」對方答道:「是!大隊長。」此時,我的疑惑終於得到了解答,原來他是消防救援隊伍的一名大隊長。
  • 永寧消防:「火焰藍」不是一種顏色 而是一種責任
    人民網銀川3月13日電 疫情發生以來,永寧縣消防救援大隊緊密結合職責任務,擔使命、鑄忠誠,舍小家、為大家,書寫了「火焰藍」的責任。 奮勇擔當,「疫」不容辭 自抗擊疫情戰役打響以來,本應休假陪妻子回家的馬強強果斷放棄了休假。
  • 紅土地上「火焰藍」 黨建先鋒譜新篇——永新縣消防救援大隊當好黨...
    黨的十九大以來,永新縣消防救援大隊以黨建促隊建,全面深化「三爭一創」主題實踐活動,通過爭建紅旗黨支部、爭當優秀共產黨員,創建人民滿意國家消防救援隊伍系列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消防救援隊伍「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譜寫了新時代「火焰藍」的璀璨華章。
  • 「火焰藍」 亮相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
    10月15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在武漢客廳開展。據悉,此次全國性抗疫展覽在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下,由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為主題。用 3 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奪取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取得顯著成效的偉大曆程,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在此次抗疫專題展中不乏展現疫情期間一線消防救援力量「火焰藍」的元素。於此同時,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立即號召全市消防指戰員成立「119黨員突擊隊」,並配合醫院建設成立「火神山消防救援站」、「雷神山消防救援站」,為醫院消防安全環境築牢生命防火牆。
  • 喜訊:消防救援隊伍5名指戰員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喜訊:消防救援隊伍5名指戰員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2020-11-24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消防日】我是中國火焰藍
    2014年9月,20歲的李偉東成為呼倫貝爾市消防救援支隊扎蘭屯大隊的一名消防員,這是他從小的夢想。別人練完之後他繼續練,別人沒開始練的時候,他偷偷練,最終李偉東成為隊中有名的訓練尖兵,擔任消防救援站一班班長。工作中,他認真學習和執行單位的條令條例和各項規章制度,積極投身於中隊的各項建設中去,始終以一名優秀消防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真正把熱愛消防、獻身消防事業的崇高信念自覺地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訓練中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苦和累,摔倒了爬起來再練!
  • 淄博最美「火焰藍」 點燃消防青春夢
    這身「火焰藍」穿上了身,責任就扛上了肩,雖然不是無所不能的超人,但他可以竭盡所能地做到最好,用青春用熱血乃至生命去守護作為一名消防員的初心和誓言:為了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刀山敢上、火海敢闖!他就是淄博市臨淄區雪宮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李龍坤。
  • 消防故事 | 東極之地,「火焰藍」的守護之路!
    消防故事 | 東極之地,「火焰藍」的守護之路!這裡有一支被譽為「東方消防第一隊」的英雄集體。他們是一群「堅守平凡、守護平安」的最美逆行者。在這裡青春為鑑隊旗為證代代相傳這就是撫遠消防人的精神力量。
  • 有一種責任,來自「火焰藍」,我們稱呼他們為「藍朋友」
    」,我們稱呼他們為「藍朋友」  2019-02-20 15:27 |新昌消防
  • 追夢火焰藍|壯懷激烈奮鬥 真情永遠相守 提升新技能 勇攀新高峰
    11月6日到11月15日,記者隨2020「追夢火焰藍」採訪團採訪,見到了許多既平凡又偉大的消防指戰員。他們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地詮釋著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
  • 「獻禮五四」「火焰藍玫瑰」馮晶:在火場,是不會想著自己是女人的
    【編者按】在湖南消防救援隊伍裡,有這樣一群不一樣的人,她們沒有寬厚的肩膀,卻用微笑和工作贏得社會尊重;面對災情,她們與男消防員們一同堅守在一線上,她們就是火焰藍中的「玫瑰」。五四青年節期間,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聯合紅網一起推出「火焰藍玫瑰」系列報導,帶領大家走進紅門,看一下不一樣的「消防小姐姐」。詮釋「雷鋒精神」,傳遞愛的溫暖女子本弱,向火而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