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手指月亮,否則晚上睡著就會被割傷耳朵!」
相信無數仙遊人在小時候抬頭望明月,將要伸手時都被長輩如此警告過,從此留下陰影。
手指月亮當真會被割耳?當然不會。
月娘割耳的傳說最早來自於隋代的《諸病源候論》,書裡記載一種疾病名為:月食瘡候。
小兒耳下生瘡,亦名月食。世云:小兒見月,以手指指之,則令病此瘡也。
古人對月亮非常敬重,才編撰指月割耳的故事告誡後人不可對月亮無禮。現在,這個禁忌在仙遊近乎消失。畢竟,當代的孩子一般都在玩手機,少有人會對天上的月亮感興趣。
全國通用禁忌,仙遊尤其講究。
兒時,誰家小孩吃飯敢把筷子插到米飯上,必遭一頓數落。畢竟,筷子立著就像是香火。
眾所周知,民間祭祀亡者的時候會在飯上上三炷香,而在飯上立筷的行為像極上香,在大人眼裡看來非常不吉利。
於是,一些大人為防止小孩惡搞,就會恐嚇道:「這樣日後要當乞丐!」
這個禁忌,目前在仙遊依然存在。話說回來,飯上立筷確實也不美觀。
留餘福,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禁忌。
以前在沿海地區,第一次到他人家做客的時候,主人會煮出一大碗麵食,上面裝滿炸花生、炸紫菜、肉片、炒雞蛋等配料。
這時,作為客人再餓也只能吃掉一半,剩下的一半當還給主人。民間管這種行為叫做「留餘福」。如果全吃,就等於把主人一半的福氣也吃掉,十分不吉利。
現代人當然無法理解這樣的行為。
其實,當時沿海地區的居民生活拮据,食物有限。倘若讓客人吃飽,自己就得挨餓。為得周全,才有「留餘福」一說。客人吃一半,主人吃一半,有福同享,既不會冷落客人,也不會虧待主人。
後來,當地人日子慢慢富裕起來,福氣如山,招待客人巴不得對方吃兩碗,哪裡還講究什麼餘福。
客人吃撐,主人臉上才有光。
在莆田,婦女懷孕期間,不能觀看木偶戲,否則生出的孩子會得軟骨病。
此禁忌鮮有人知,原因是莆田木偶戲本就不多,屬於文化遺產。那為何會有如此一說呢?
莆田木偶戲多為祭祖拜神。戲臺搭得小,觀看角度受限,觀眾席也少,大家基本都是站著看,經常出現人擠人的情況。如此環境,自然不適合孕婦。
因此,為避免孕婦腆著大肚子湊熱鬧,「有心人「便想出如此禁忌,著實滑頭好笑。
民俗禁忌看似匪夷所思,千奇百怪,但仔細琢磨,卻內有乾坤。掰開文化的外殼,裡面藏匿的恰是複雜難懂的人性。
把一些無法放在檯面上明說的事情,偽裝成民俗禁忌,以此來發洩一些情緒,達到一些目的,有時才是禁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