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家庭日」「筷」來加入 「筷」樂新生活~

2021-01-09 寧波鎮海區婦聯

最近一段時間

大街小巷熱鬧起來了

久違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在大飽口福的同時

如何吃得安全、健康?

鎮海區各級婦聯陸續開展了

「公勺公筷」推廣行動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蛟川街道婦聯開展「大手牽小手 共『健』幸福家」主題活動,本次活動在保億生活廣場和沿江社區廣場同時進行。活動現場,蛟花志願者們為居民們宣傳公勺公筷的知識,並分發公筷。

駱駝街道深入開展「公勺公筷」推廣行動,倡導居民共同參與「使用公筷公勺,從我家做起」。以街道新晉網紅「駱駝俠」為代言人,積極引導更多家庭一起爭當文明餐飲的倡導者、踐行者,讓家庭「筷」樂又健康,用「小餐桌」彰顯「大文明」。

發放公筷

莊市社區婦聯請來老婦女主任們,社會組織莊市夕陽紅藝術團以及社區居民家庭,在莊市老街牆繪下宣傳公勺公筷使用,開展文明餐桌新風尚。

陳倪路社區聯合莊市街道婦聯組織開展「5·15國際家庭日」主題活動,通過「夾彈珠運桌球」的趣味遊戲,生動地向居民們宣傳了公筷公勺的文明生活方式。

思源社區婦聯組織轄區家庭開展「倡健康生活,做文明家庭,享舒適環境」家庭日主題活動。「文明餐桌宣傳」隊的志願者們,為社區文明家庭送上「公筷」,希望他們帶頭「曬餐桌」,帶動社區家庭養成使用公筷公勺、文明餐桌的好習慣。

永旺村組織志願者在轄區內的餐飲店開展「文明餐桌 公筷公勺」宣傳志願服務活動。

西門社區開展「秀出我家的公筷公勺」線上徵集活動。

公筷公勺、舉手之勞

讓我們共同努力

倡導吃飯新風尚、健康好習慣!

End

相關焦點

  • 健康家庭生活「必備神器」——鈦筷
    本網8月14日訊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越來越注重餐具的安全性,開始從環保、健康角度重新審視那一日三餐不離手的餐具了。要說最近幾年,健康餐具中最火熱的,鈦筷子絕對有實力爭奪「c」位。目前,鈦筷子已經遠銷國外,慢慢進入尋常百姓家。那麼鈦筷為何如此「受寵」呢?
  • 從百度筷搜看搜索的未來
    記得在一年多前,Google 推出了一款叫做「Google 靈鼻子」的服務,比如搜索「蘋果」的時候,點擊「聞一聞」按鈕就能聞到蘋果的香味,而背後支撐它的是 Google 百味庫所收集的超過千萬個氣味單元。聽到這是不是想立刻試一試?不過,這是 Google 在愚人節給大家開的一個玩笑。
  • 珍稀三鑲銀紅珊瑚筷
    ◆ 藍翔  珊瑚筷極少極少,而仿珊瑚筷在清代卻很流行,以獸骨制筷,再染紅色,公開標明仿珊瑚筷上市。
  • 昆明瑞鼎城愛琴海「一筷涮江湖」火鍋節暖冬開席
    11月14日-15日,瑞鼎城愛琴海購物公園第二屆火鍋節「一筷涮江湖」火熱開啟,這兩天火鍋節可以說是誠意滿滿、創意十足。在這漸涼的初冬,瑞鼎城愛琴海火鍋節再一次點燃了一把火,照亮了雲南人靈魂深處對於火鍋的熱愛。
  • 這個臺灣大叔發明的稻殼筷,解決了一個全球問題.
    小小一雙筷,也有改變世界的可能。
  • 牢固精美易打理,客滿多合金筷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筷子是每家每戶必備的餐具,從古至今,筷子也在隨著時代在不斷的發展,從早年間的竹筷、木筷已經蛻變成了各種新型材料甚至是合金的筷子。要說如此多材質的筷子,那麼哪種筷子最好用呢?在我看來,還是合金筷子要更勝一籌。
  • 這個臺灣大叔發明的稻殼筷,讓千萬棵樹木不再哭泣
    ···稻殼筷前段時間,我們被印度大叔的勺子刷屏。一個不小心,木筷上的毛刺還會刺到手或嘴。這樣的筷子在臺灣一經推出,迅速風靡,桃園市甚至全面禁用竹筷,改用鐵筷或稻殼筷。而稻殼筷還受到了小吃店業者的歡迎小小的一雙稻殼筷,同樣有轉變健康生活方式的力量。
  • "雙槍"鐵木筷經水煮後褪色 消費者質疑"環保漆"
    吳女士說,7月9日,她在杭州家樂福湧金店花18元購買了一包10雙裝的「雙槍」牌鐵木筷,回家後拆開包裝,覺得筷子有股奇怪又難聞的氣味,就用溫水洗了一遍,攤開放著晾乾。「第二天,我發現筷子表面顏色斑駁,像是上的漆部分脫落的樣子。我覺得這筷子很不可靠,拿溫水洗一下就成這樣,將來顏色掉到湯裡怎麼辦?」
  • 臺灣大叔發明了稻殼筷,讓千萬棵樹不再哭泣
    拍照發發朋友圈,還能吸引小夥伴們投來「你真有品位」的欣賞目光。一次性筷子不知不覺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收到外賣,掰開它們之後,總會免不了相互摩擦這個動作,以免大吃時傷及嘴唇。上海的外食族終於「有救」了,這兩隻能夠拯救地球的稻殼筷今夏悄悄現身魔都!它的出現,就像天使降臨人間,曼妙舒適的稻穀香,讓外食也充滿儀式感。取材自稻米
  • 鳳凰社區開展「傳承文明 實木公筷製作」的活動
    鳳凰社區開展「傳承文明 實木公筷製作」的活動 2020-12-02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像蚯蚓一樣的海鮮,女生表示不敢吃,潮汕人稱它為油筷
    鰻魚 潮汕沿海地區有一種類似蚯蚓的鰻魚,學名叫做蚓鰻,看起來長得像蚯蚓,又很像小蛇,掰直了又像一根筷子,潮汕人稱它為油筷。市場上油筷魚的價格很貴,因為它的產量很少,都是純野生的。蚓鰻生活在泥質淺海底,秋冬季節是產量最多的旺季,是一種罕見魚種。捕撈方法也是很古老,是漁民用工具一條條從泥沙海底撈上來的。
  • 你知道免洗筷的頂部為什麼被設計成這樣嗎?
    ▼其實早就有人教過可以摺紙來放筷子,但吃飯都已經餓到來不及吃了,誰還有心情去慢慢折。▼其實有個更簡單的方法,要是下次使用免洗筷時,不妨試試看。每樣生活用品可能都不止一個功能,如果大家集思廣益、物盡其用,即使某樣物品原本不是設計來照自己的方式,但只要能稍微便利一點,不但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樂趣,說不定還可以成為和朋友交談的有趣新話題。
  • 漲知識 | 幾張表格告訴你,鍋、碗、筷、杯子哪種材質最好
    漲知識 | 幾張表格告訴你,鍋、碗、筷、杯子哪種材質最好 2019-02-20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飯上立筷!盤點仙遊令人無法理解的奇怪禁忌
    眾所周知,民間祭祀亡者的時候會在飯上上三炷香,而在飯上立筷的行為像極上香,在大人眼裡看來非常不吉利。於是,一些大人為防止小孩惡搞,就會恐嚇道:「這樣日後要當乞丐!」這個禁忌,目前在仙遊依然存在。話說回來,飯上立筷確實也不美觀。留餘福,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禁忌。
  • 中法廚房研究所重新定義廚房設計,推動現代廚房新升級!
    法國司米櫥櫃X中法廚房研究所「減少廚房體力消耗學」,從人體工程學出發,以個性定製操作臺高度,解決下廚疲憊的問題。法國司米櫥櫃X中法廚房研究所「降低下廚溼身概率學」,通過臺下盆工藝和人性化的設計實現全方位防水防潮,讓廚房更經久耐用。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究竟寓意著什麼?要引起重視
    所以,我國對此還有一套十分完善的餐桌禮儀,比如上席的位置要留給家裡的長輩坐;在入座的時候,要從椅子的左邊進入;進餐時也一樣,要先請長輩動筷子;進餐後儘量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比如打嗝、打噴嚏這種,要說一聲「對不起,不好意思」等話語來表示自己的歉意。像這樣的餐桌禮儀還有很多,也是彰顯我國禮儀之邦,文明之邦的重要組成部分。
  • 能抑菌還不發黴,筷子界的高顏值來了
    說起筷子,大多數人對它的態度都是「你不斷我就不換」,嗯我也是,然後皮叔叔又來嚇唬我說,小心「病從口入」!想想這可是每天要入口的東西,想想最近的病毒,和潮溼得人都快發黴的天氣,頓時渾身打個激靈,想起自己家的筷子也確實是好幾年沒換過了。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能抑菌,不發黴的新材料的筷子,不貴,放手入吧!歡迎大家掃碼,回復特賣,來特賣群裡看看吧!
  • 知道什麼是「蹦蹦跳」嗎,如何烹製才能讓家人食不停筷,看過來吧
    知道什麼是「蹦蹦跳」嗎,如何烹製才能讓家人食不停筷,看過來吧這道菜選用的食材就是青蛙,市場上售賣的青蛙,都是養殖場飼養的產品,和養雞養豬一樣,都是工廠化養殖,可以放心食用。青蛙買回家後,把青蛙用力摔幾下,剪開肚子,摘除內臟,撕去皮,放入盆裡, 加入清水浸泡十多分鐘,期間換一兩次水,然後撈出瀝乾水分待用。爆炒青蛙食材:青蛙300克,糖1克,鹽2克,生抽3克,姜,料酒,青椒,洋蔥油,生粉(各適量)。
  • 「國際家庭日」世界很大,家就在身邊!
    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1993年紐約特別會議提出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以此提高各國政府決定和公眾對於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