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臺灣大叔發明的稻殼筷,解決了一個全球問題.

2021-02-23 趙竹子

小小一雙筷,

也有改變世界的可能。

···

平時我們點外賣或者在餐館

為了衛生都使用一次性餐筷。

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衛生筷並不衛生。

如果你拿起來聞一聞,

還會有一點刺鼻的氣味。


一個不小心,

木筷上的毛刺還會刺到手或嘴。


而這股刺鼻的氣味,

就源自一次性筷子的生產過程,

在生產過程中經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硫進行漂白。


而二氧化硫又易溶於水,

不僅會讓腸道、咽喉的黏膜受損,

長期下來還有誘發鼻咽癌、咽喉癌的危險。


對於長期點外賣或者到小餐館吃飯的上班族來說,

每天接觸到這樣的一次性餐筷,

無異於慢性服毒。

家裡的竹木筷子同樣也有很大的問題

用過一段時間,就會滋生很多細菌

尤其是肉眼看不到的「黃麴黴素」

它是目前發現的化學致癌物中最強的物質之一,

經常攝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風險。


不僅如此,放眼全世界,

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筷高達3500億雙,

單單中國每年保守估計也450億雙,

不說別的,這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

大片森林被砍伐破壞。


等到全球變暖,

人們才意識到地球之肺的重要,

不過好像沒人太在意

這小小的一次性餐筷,

或者說一時找不到好的替代。


而臺灣有位大叔黃明星

看不下去了,

這不僅是在毀壞森林,

人的身體健康也受到威脅,

各種動物更會遭遇滅頂之災。


於是他想研發出替代木材的餐筷,
在分析研究了上百種材料之後,

他把目光放在了無人問津的稻殼上。


亞洲人的主食是米,

碾米之後的稻殼通常會被丟掉,

因此稻殼的來源不是問題。

黃明星經過長時間試驗,

將稻殼剩餘物再生利用。


先將其磨成細粉加工


再壓製成筷子的形狀


最後經過高溫殺菌,筷子出廠,

為了讓大家吃得安心,

大叔還特意將其送到最嚴格的檢測部門,

確保沒有農藥殘留。


這樣製作而成的稻殼筷,

不僅綠色環保,

無需砍伐任何樹木和竹子。

還不扎手、嘴


經過無數次的改良,

現在的稻殼筷外表光滑,質地堅硬

針對大家使用的竹木砧板

容易染色容易發黴的問題

同樣材質的砧板也研發了出來

經過高壓之後,分子結構緊密

水輕輕一衝就乾乾淨淨

一般力道切菜砧板都不會留下刀痕

並且承諾永不發黴!


最重要的是,

平時我們用的筷子,

是黴菌和大腸桿菌的棲居地,

而稻殼中含有的阿魏酸,

能達到天然抗菌作用。


這樣的筷子在臺灣一經推出,

迅速風靡,

桃園市甚至全面禁用竹筷,

改用鐵筷或稻殼筷。


而稻殼筷還受到了小吃店業者的歡迎


環境保護對很多人來說,

似乎是個很大的課題,

以至於人們總覺得:

一己之力無用,

一點點小汙染無傷大雅。


殊不知正是這

一點點小累積、小改變,

有著驚人的後果,

災難往往蘊含在不被注意的細節。


小小的一雙稻殼筷,

同樣有轉變健康生活方式的力量。

健康環保,從一雙筷子開始


購買綠色天然稻殼筷

永不發黴砧板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途中二維碼]進入購買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也可進入購買

相關焦點

  • 這個臺灣大叔發明的稻殼筷,讓千萬棵樹木不再哭泣
    ···稻殼筷前段時間,我們被印度大叔的勺子刷屏。這些創意十足又能實際解決環境問題的產品,迅速引起人們的喜歡。一個不小心,木筷上的毛刺還會刺到手或嘴。亞洲人的主食是米,碾米之後的稻殼通常會被丟掉,因此稻殼的來源不是問題。
  • 臺灣大叔發明了稻殼筷,讓千萬棵樹不再哭泣
    面對這個問題,一位叫黃明星的臺灣老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發明了用稻殼做的筷子。上海的外食族終於「有救」了,這兩隻能夠拯救地球的稻殼筷今夏悄悄現身魔都!它的出現,就像天使降臨人間,曼妙舒適的稻穀香,讓外食也充滿儀式感。取材自稻米
  • 各種辣眼睛的發明
    來源:大叔愛吐槽(ID:dashuaitucao) 之前介紹過,外國小哥Matty Benedetto擅長各種沙雕發明。 再來看這哥們其它的一些發明: 強力雪球製造器
  • 珍稀三鑲銀紅珊瑚筷
    ◆ 藍翔  珊瑚筷極少極少,而仿珊瑚筷在清代卻很流行,以獸骨制筷,再染紅色,公開標明仿珊瑚筷上市。
  • 大叔發明搬運神器,20元造一把,工人愛不釋手
    大叔發明搬運神器,20元造一把,工人愛不釋手文/動感創意網羅世界新奇,感受科技之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動感創意,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意。國外的一位大叔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於是這位大叔發明出了一款搬運神器,20元就能造一把,非常的實用,下面跟隨小意一起去見識一下吧!這個搬運神器的製作也比較簡單,首先選用一根細鋼管,將其鋸成兩截,不需要太長。然後用切割機將鋼管切割成斜面,將它們以30度左右的角度焊接在一起,然後在其上方再焊接上一截鋼管作為工具把手。
  • 臺媒:解決臺灣問題或已有時間表
    就在解放軍建軍90周年前夕,港臺媒體紛紛關注起解決兩岸統一時間表問題。 7月28日,香港網媒《超訊》的專欄作者紀碩鳴發文關注兩岸問題。文章中稱,大陸已把解決臺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還有學者建議在廈門設「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試行「臺灣特區護照」等。
  • 外國大叔發明「自行車」鐵鍬,5塊錢造一把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來自保加利亞的一位農村的大叔就發明了一種新型鐵鍬,非常省力。仔細一看,它的外觀和傳統鐵鍬有些不同,是由一個自行車的車把和一個鐵棍,一個鐵鍬片組成的。將鐵鍬片插在鐵棍上,鐵棍的頭是尖尖的,將它插在土地裡,為其後的鐵鍬片開出裂縫,鏟土就很容易了。
  • 鈦筷子有了新突破:解決筷頭硬度低、瓷器留劃痕的瓶頸問題
    近日,記者了解到,廣東博友制鈦科技有限公司歷時2年,成功研發出高硬度「微晶鈦筷」,將鈦金屬的表面硬化技術應用於鈦筷子上,實現了鈦筷頭部顯微硬度達到800HV以上。經過與瓷器表面萬次級別的連續劃擦試驗,「微晶鈦筷」在瓷器餐具上無灰色鈦屑痕跡殘留,成功解決了傳統鈦筷的工藝難題。
  • 從百度筷搜看搜索的未來
    在愚人節的百度筷搜視頻中,只需要用筷子一樣的設備接觸食物,就能很容易的獲得食物的營養成分、卡路裡等信息,甚至還能檢測油到底是不是地溝油。與 Google 不同,百度最後將這個愚人節視頻中的玩笑做成了真正的產品並且會在未來量產。無論是 Google 還是百度,搜索都是它們的核心業務,筷搜這樣的新產品也不僅僅是一款涉及健康甚至是食品安全的玩票之作,更是對未來搜索形態的一種探索。
  • 現在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時間窗口
    最近幾天,有這樣一個圖片,在朋友圈裡流傳甚廣。   這是一封發給全體員工的通知,在溫州當地享有盛譽的太陽神鞋業將會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停業。雖然這個圖片已經得到官方的「闢謠式解釋」,但外貿的寒冷,業內的兄弟應該都感覺得到。
  • 徹底解決臺灣問題的時間,近了!
    這一發展,將迫使中國政府考慮徹底解決臺灣問題,以徹底粉碎國際反華勢力利用臺灣問題羈絆中國發展的企圖。《臺灣旅行法》法案於2017年1月13日由共和黨眾議員夏波、薛爾曼和羅伊斯共同提出,共獲80名議員聯署。民主黨參議員魯比歐也於2017年5月4日提出參院版《臺旅法》,目前共有7位參議員聯署。
  • 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期是什麼時候?他點出來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明年一月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不僅對未來的兩岸關係和島內政局,也對祖國的統一前景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王在希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1月2日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明確指出:「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2020年中國將全面進入小康社會,這在中國走向現代化進程中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兩岸走向統一已是大勢所趨,指日可待。
  • 健康家庭生活「必備神器」——鈦筷
    那麼鈦筷為何如此「受寵」呢?鈦是一種「親生物金屬」,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與穩定性讓鈦在與人體長期接觸後不會產生過敏,對皮膚、神經與味覺都沒有不良影響。[1]正是基於鈦的健康特性,健康鈦筷悄然而生了。這種材質的筷子強度高、耐蝕性好、耐熱性高。非得說一個缺點的話,那就是「貴」,之所以貴是因為鈦筷具備其它平價材質沒有的優點。
  • 印度大叔發明能吃的勺子,受世界各地人們歡迎,有人當零食囤著吃
    印度大叔發明能吃的勺子,受世界各地人們歡迎,有人當零食囤著吃我們平常在家用的餐具是不鏽鋼的,或者是陶瓷的,如果在外面吃飯或是點外賣的話,則會用一次性的餐具,吃完把餐具丟掉就行了,很方便,但是就是這些給我們帶來方便的一次性餐具,對地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所以呢,就有位大叔發明出了能吃的勺子
  • 臺灣問題是該到了徹底解決的時候了
    在此範圍內,雙方同意,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繼續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在此基礎上,中美兩國關係實現了正常化。二、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的問題在兩國談判建交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解決。雙方的立場不一致,中方聲明在正常化以後將再次提出這個問題。
  • PNAS:利用回收的稻殼,可做鋰電池的正極
    一項研究報告說,稻殼中的二氧化矽可以轉化成矽並且變為高容量鋰電池的陽極,高容量鋰電池對於先進的便攜電子設備以及混合動力汽車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Jang Wook Choi及其同事著手利用全世界每年在稻米生產中作為廢料產出的多於108噸的稻殼的巨大潛力。稻殼是由獨特的二氧化矽層組成的,能保護內部的穀粒不受蟲子和細菌的侵害,但是在納米尺寸上能透氣透水。
  • 臺灣清華大學開發出多彩鈣鈦礦量子點,解決Micro LED相關問題
    臺灣清華大學開發出多彩鈣鈦礦量子點,解決Micro LED相關問題    慧聰LED屏網報導      日前,臺灣團隊研發的新技術讓顯示器的色彩效果再提升。臺灣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林皓武研發全球新技術「噴霧合成法備完美顯色多彩鈣鈦礦量子點」。這項技術適用於各顯示器技術,能解決Micro LED所面臨的問題。  林皓武教授說,這個研究成果去年獲國際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報導,這項技術已取得臺灣專利,也吸引韓國首爾大學、美國田納西大學等國際研究團隊主動合作交流。
  • 崑崙策研究院:解決臺灣問題所剩時間無幾
    18大後習近平主席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國家統一是中國發展強大的歷史必然,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重要標誌。   臺灣問題已持續67年,根據國際慣例,島嶼歸屬認定,以100年為重要時間節點,100年後,國際法庭仲裁,不看該島嶼歷史上曾屬於誰,而是看100年來實際由誰控制,要解決臺灣問題,所剩時間無幾;實現兩岸統一,可以沒時間表,但要有緊迫感。
  • 英國大叔發明了一個可摺疊的杯子,讓世界每天省下700萬個一次性杯
    不過呢,女票沒有機會撩可以創造機會撩,這杯子嘛,沒有合適的咱就自己創造一個唄。 英國大叔Andrew Brooks就秉承著這樣一個態度,當他看到巨大的松樹林被砍伐用來做一次性紙杯,再加之目前水杯有種種不便,於是就自己發明了可重複使用的pokito摺疊杯。
  • 6噸稻殼產出1噸納米級二氧化矽
    「稻殼以後不僅能當燃料用,還將用來生產納米級二氧化矽和液態肥,變廢為寶,身價倍增。」黑龍江春華秋實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雨這樣介紹他們的新項目。雖已是冬季,但位於阿城經濟開發區內的這家企業卻沒閒著,車間內堆放了很多袋稻殼,工人正在安裝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