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20大選」正如火如荼,然而臺灣網友卻發現一個怪現象:從去年底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開始,蔡英文為了掩蓋執政無能、民進黨在島內失去民心的真相,一路炮製「大陸介入臺灣選舉」論;而為了打擊政敵,今年以來蔡英文又不斷炒作「亡國感」,更不惜破壞臺灣「憲政」,於一個月內憑空弄出個「反滲透法」,理由也是大陸介入臺灣選舉。然而,與蔡英文心理形成反差的是,近期不少臺灣網友心裡多少有那麼一股失落感:為2020選舉,臺灣社會都已經被民進黨撕裂,大陸在整個選舉中「躺槍」,但大陸人和大陸媒體對臺灣即將舉行的選舉,卻無感。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反差?也許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的「我們沒有必要太關注臺灣選舉誰輸誰贏,關鍵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因為最終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是大陸」這句話給出了註解。日前,人民政協報記者就臺灣2020選舉和未來兩岸關係專訪了王在希。
中央臺辦前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
「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是臺灣選舉史上非常少見的一次選舉,選情特別複雜,鬥爭特別激烈,變化特別無常,看了令人眼花繚亂,就像好萊塢大片一樣,高潮迭起,懸念不斷。」王在希說,從民調情況來看,目前蔡英文略佔上風,因為她有執政優勢,內部比較抱團,加上美國、香港因素。
不過,王在希同時也認為,從造勢現場來看,韓國瑜場場爆滿,蔡英文場子冷冷清清,「韓國瑜的優勢是比較接地氣,關鍵看他能否把絕大多數的底層庶民動員起來,國民黨內部最後能否整合。所以到時實際投票結果如何,還存在諸多變數,對韓國瑜的最後衝刺能力和爆發力,不能低估。」
「但我認為,我們沒有必要太關注臺灣選舉誰輸誰贏,關鍵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因為最終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是大陸,連臺灣內部包括綠營人士都承認,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在大陸一方,即什麼時候解決臺灣問題,用何種方式實現統一,關鍵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實力,我們的決心,以及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到位。」對於臺灣網友感覺到大陸方面對於本次臺灣領導人和「立委」選舉無感,王在希表示,從宏觀來看,國民黨選舉獲勝,兩岸關係會趨向緩和,但統一的時間可能更長。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關係可能會緊張,但有可能會加速兩岸統一的進程。因為民進黨當局現在配合美國對華遏制戰略,支持「港獨」分子鬧事,不斷給大陸製造麻煩,將迫使中國大陸不得不下決心及早解決臺灣問題,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講,明年一月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不僅對未來的兩岸關係和島內政局,也對祖國的統一前景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王在希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1月2日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明確指出:「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2020年中國將全面進入小康社會,這在中國走向現代化進程中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兩岸走向統一已是大勢所趨,指日可待。原因有三:第一,大陸現在已經基本具備解決臺灣問題的實力和條件。第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已經明確把祖國統一作為新時代的三大任務之一。第三,大陸14億同胞的民情民意強烈要求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美國越是放肆打「臺灣牌」,就越會促使中國大陸方面越早解決臺灣問題。
「而且歷史也證明,隨著中國大陸的發展強大,統一是歷史必然。」王在希說,在臺灣問題上我堅信有兩個「絕對不可能改變」:一是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地位絕對不可能改變;二是兩岸最後走向統一的大趨勢絕對不可能改變。中國發展到今天,臺灣「獨立」已經絕對沒有可能,臺灣內部最新民調也表明,儘管現在民進黨執政,「臺獨」聲浪甚囂塵上,但依然有五成的臺灣民眾認為將來兩岸應會走向統一。
無論是炒作「亡國感」,還是強推「反滲透法」,在王在希看來,蔡英文搞得那套所謂的「抗中保臺」,製造兩岸緊張對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用來騙取選票。
對於蔡英文當局不斷挑起的兩岸對抗,王在希喊話臺灣當局:第一,千萬不要低估大陸14億同胞追求祖國統一的堅強意志和決心。第二,以為依靠美國這個後臺就能抗拒大陸統一,是不現實的。美國可以對臺灣問題施加某種影響,但無法阻擋兩岸最終走向統一的腳步。
王在希說,中央對臺大政方針非常明確,即堅持和平統一,但絕不會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未來五年,可能是一個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時刻。無論將來是和平統一,還是迫不得已用非和平方式統一,我們都必須把爭取臺灣民心,爭取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認同,作為我們對臺工作的一項重任,作為衡量我們對臺工作成績的主要標準。幾十年來中央一直強調,解決臺灣問題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當前臺灣、香港出現的一些亂象,更加說明爭取民心的極端重要性。」
記者:高楊
編輯:魏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