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提出來中國在軍事方面越來越發達,那比如臺灣問題上或者南海問題上中美兩國會不會發生軍事變化?
金:我覺得對中國大陸來講,最敏感的問題仍然是臺灣問題,南海還要放到後面,南海沒有那麼敏感,南海對中國來講也是主權範圍的事,我們也不會放棄。但是就敏感度來講,臺灣排第一,臺灣絕對排第一。所以以後中美發生軍事衝突可能性最大的還是臺灣。臺灣問題上,我的感覺是這樣的,中國大陸的政策並沒有變化,中國大陸到今天為止,我們講話的時候仍然是「一國兩制,和平統一」,這個沒有變,政策目標沒有變,然後方法也沒有變,就是軟的一手、硬的一手。軟的就是儘量兩岸交流,贏得人心,硬的就是軍事威懾。所以我們這邊其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政策目標沒變,手法也沒有變。變化的是什麼呢?變化的是臺灣和美國。臺灣民進黨當局現在臺獨的步伐在加快,美國現在打臺灣牌的意願更強,所以他們兩個在不斷的切香腸,就是漸漸切到中國大陸的底線。這就是危險所在,大陸這邊其實是很忍讓的,它有個前提就是中國大陸相信時間對我們有利,再拖個五年,拖個十年,我們解決起來就更容易。大陸這邊有這麼一個belief,一個信仰,時間對我們有利,我們可以等,沒事。我剛才講了,大陸這邊的政策目標沒有變,方法也沒變。問題在於臺灣和美國方面在變化,臺獨在加快,美國打臺灣牌的意願在加強,這就使得局面非常地危險。不排除在某一個時間點引發一場危機。那麼危機呢,我現在相信中國大陸肯定是贏家。
我前面講中國大陸工業化,工業化以後,軍事現代化的基礎就很好。如果你沒有現代製造業,你再多的錢也買不來一個軍事現代化,比如說沙烏地阿拉伯很有錢,它買了很多好武器,他不會用,印度也是這樣,印度買了很多好武器,但是它自己的生產能力不行,所以它也不會用。必須是在工業化基礎上的軍事現代化才是很紮實的。而中國大陸現代的軍事現代化就是在工業化基礎上實現的,所以中國大陸現在的軍事現代化非常好。所以我剛才講,我們大陸應該講綜合的軍事能力已經排第二了。然後排第二的結果是什麼呢?如果在臺海這個地方發生軍事衝突,中國大陸這次肯定會獲勝,肯定會獲勝。我們現在不僅對臺灣有壓倒性優勢,現在我們肯定可以在第一島鏈之內擊敗美軍。
我不是個軍事專家,但我是軍迷,我很喜歡軍事。我個人的觀點是這樣,美國打我們中國,常規武器有三個手段,這個地方我們先把核武器排除。如果動核武器,中國也動核武器,那人類就沒了,中美要打核戰,大戰的結果是讓人沒了,但它沒有意義。所以核武器我們排除。我們看那個Conventional Weapon,就是常規武器。常規武器是這樣的,中國可以做到美國打不了,我們中國國家的戰略從來不追求打美國,但美國不一樣,美國是要打遍全球無敵手。美國追求的是我想打誰打誰,但中國不是,中國從來不追求打美國,中國只追求一個目標,那就是你打不了我。這個目標我覺得達到了,因為我認為美國打中國是三個手段:第一個就是前沿基地,在中國周邊它有幾十個基地,特別在日本多,它在日本有幾十個基地,在韓國也有一些,在澳大利亞有一些,然後再加上關島。在中國周邊還有幾十個基地,這個是它攻擊中國的前沿基地,這是最厲害的,上面有飛彈有飛機;第二個是什麼呢?航空母艦。它現在有十一條航母,但是有一條「福特號」要2024年才交,所以現在還用不上就能用上的有十條,十條裡有幾條過不來,要修理,要在別的地方執勤。它可能最多,吃奶的勁全拿出來,可能能夠放個五條六條到中國,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就是它有四條叫俄亥俄核潛艇。以前是戰略飛彈核潛艇,它現在改裝了,上面放了157枚戰斧飛彈,叫武器庫。這是美國打中國的三個手段:前沿基地、航母和核潛艇。但是我覺得中國現在完全都可以化解了,全部都給解決了。因為中國的飛彈很好,去年國慶閱兵,你們看到了東風-17和東風-100,這兩個飛彈是世界上最好的,所有美國日本的防禦體系都是失靈的。這些飛彈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如果美國進攻中國,中國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把美國的前沿基地全部摧毀。而且中國是不是還有隱形飛機叫殲-20,飛彈殲-20就意味著我們是可以摧毀這個基地的。然後(是)航母,假設美國來六條航母,但是中國現在打航母的能力是世界第一的。我們的東風-26,東風-21D,這是太空,空中有殲-20。然後水面我們有055,055上面配的鷹擊-18,是地球上最好的反艦飛彈。然後我們有水下潛艇,中國是唯一有太空、空中、水面、水下四層反航母體系的國家。航母在中國面前就是一個「活棺材」。好,這兩個手段沒了,死基地、活動基地都沒用了,就剩下四條潛艇。四條潛艇的實際上,第一個,作戰能力不怎樣,第二個,他們從潛艇打其實打不遠的,必須在一千公裡的地方打,才打得到中國大陸。可是中國大陸有航母了,有055型驅逐艦,有遠洋艦隊可以在四個核潛艇可能出現的地方在那站著等它,你來了,我就打你。
所以結論是什麼?結論就是從氣勢上講,美國已經沒有手段,所以我的感覺就是,臺灣問題如果最後發生軍事衝突,中國大陸一定會獲勝。我是屬於中國學者裡比較坦率的,我是希望用坦率的信心告訴美國及其盟友,要正確認識中國。正確認識中國就包括很多方面:中國不是簡單的「專制國家」,中國是很開放的、很多元的、很有活力的一個國家,然後中國工業化,這是我最看重的觀點。工業化是現代國家的核心能力,而且中國工業化的規模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然後在工業化基礎上,中國真的是軍事現代化。如果這幾個觀點西方不同意,然後再到時候跟中國發生衝突,西方一定是吃虧的。
本期責編:陶沙
來源:政委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