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概括與補充:繩文時代(40000-2300年前)的日本男性與西藏人的主體人群同源,都是父系Y染色體D單倍群,所不同的是他們來到日本列島之後Y- DNA產生了新的SNP突變。日本在此領域研究較多,他們的研究提示,大約4-3萬年前,D單倍群的人陸續從中亞向遠東遷徙,並通過遠東半島進入北海道,或經由南韓到達九州。也有人提出,冰河時代D單倍群的人從東南亞經陸橋來到琉球。然後,這些東亞最早的智人,在日本列島特殊的環境下演化出新的單倍群D-M55。也可能是由於封閉的環境下基因漂變的作用得意放大,淘汰了其他等位基因。
今天介紹繩文時代日本人母系基因來源的相關研究。
一具3800年前的女性遺體,位於北海道最北部的島嶼,與俄羅斯佔領的遠東島嶼很近。https://www3.nhk.or.jp/nhkworld/en/news/backstories/555/出土地點
骨骼保存完好
她的線粒體基因組保存非常好,研究人員還進行了一些特殊基因的測序,發現她是天然捲曲的頭髮,深色皮膚,酒精完全耐受(也許她本人不喝酒),比現在的日本人更能代謝脂肪。這些特點符合北極環境,說明他們是狩獵採集生活方式。
3800年前的北海道女性
線粒體DNA測序結果表明,他們與毛俄遠東烏爾奇人、韓國半島以及臺灣原居民泰雅族、阿美族有高度的親緣關係。不過,他們於3.8萬年前就已經與歐亞大陸人分離,說明遺傳上很早就處於孤立於其他大陸人的狀態,這與繩文人父系基因(Y-DNA)的起源是一致的。
他們從哪裡來?可能是經由北部沿海遠東島嶼進入北海道,以及從南韓半島、對馬海峽(冰河時代有陸橋)進入九州,當然從臺灣到琉球的路線也是可能的。
日本母系遺傳(線粒體DNA)可能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