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證實日本人是混血兒 —新聞—科學網

2020-12-04 科學網

 

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研究人員11月1日在日本《人類遺傳學期刊》網絡版上報告說,基因分析證實,現代日本人是由日本列島的當地居民繩文人和來自東亞大陸的彌生人不斷混血形成的。

 

舊石器時代後期,在日本列島生活的人由於製作繩文圖案的陶器,被稱為繩文人。繩文人的特徵是,成年男性身高不到160釐米,成年女性不到150釐米,面龐輪廓清晰,眉間(前額中央)突出,鼻根凹陷,眉毛濃重,大眼睛,雙眼皮,嘴唇稍厚,顎骨發達。

 

而來自東亞大陸(主要經過朝鮮半島)的彌生人與繩文人相比,臉較長較平,鼻根扁平。彌生人的牙齒比繩文人大,身高也比繩文人高。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日本、中國、歐美等500多人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數據。結果顯示,現代日本人是由日本列島的繩文人和來自東亞大陸的彌生人不斷混血形成的。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日遺傳研究機構稱 日本人是繩文人和彌生人混血兒
    【環球時報記者 林夢葉】日本《朝日新聞》11月1日稱,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等機構研究發現,日本人是繩文人和彌生人的混血兒。報導說,研究人員分析了500多名來自日中和歐美等國的人體樣本DNA,認為最初移民到日本列島的繩文人和彌生時代的移民經過不斷混血才誕生了現在的日本人。
  • 二戰後日本人長高11釐米,美軍製造的20萬混血兒,真改善了基因?
    最近看到網上有人討論一個話題:二戰美軍佔領日本後,因為日本政府採取了「用漂亮女人來安撫暴躁大兵」的政策,所以最後留下了15萬-20萬的混血兒。這些混血兒雖然讓日本人感到恥辱和尷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日本人的基因,尤其是提高了日本人的身高,可以說是「塞翁失馬」,一點不虧。
  • 日本史上最強籃球員?八村壘夢想激勵日本的混血兒
    日本史上最強籃球員?八村壘夢想激勵日本的混血兒 月時,八村壘(Rui Hachimura)與岡查加 (Gonzaga)大學來到南加州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比賽。八村很享受來自這邊觀眾席的歡呼聲,因為這讓他想起日本。
  • 日本研究發現脈動極光成因—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東京2月22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東京大學等機構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員利用地球空間觀測衛星發現了地球脈動極光的成因。
  • 為何東北中日混血兒最多?日本投降後,有11萬日本女人嫁到了東北
    為何東北中日混血兒最多?日本投降後,有11萬日本女人嫁到了東北文/侃侃史話事實證明,戰爭是萬惡之源,是整個人類的災難。在二戰期間,日本佔領東北長達14年之久,與此同時,日本人還將國內近200萬人口移民到中國的東三省。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關東軍俘虜被蘇軍押送到蘇聯服苦役,而滯留在東北各地的眾多日本婦女、兒童等130萬日本人瞬間淪為難民,在當時那個混亂的時期,她們無依無靠,處境非常困難,缺衣少食,人身安全也沒有保障。
  • 日本科學家abc猜想證明將發表—新聞—科學網
    8年前,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當時用共長達500多頁的四篇論文,表示自己解決了abc猜想,引發學界討論,然而很少有數學家能夠理解;8年後,從未停止奮鬥的望月新一終於得到了肯定
  • 日本東大研究員iPS細胞研究造假始末—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AP/Press Association ■本報見習記者 楊濟華 就在日本京都大學生物學家山中伸彌憑藉在2006年的研究中發現的誘導多能幹(iPS)細胞而榮獲本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幾天後,東京大學的一位客座研究員Hisashi Moriguchi
  • 一個混血兒的死,一首深情的《草帽歌》,一部日本傷痕電影
    戰後的日本人為了生存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然後經濟經過快速發展不僅解決了溫飽也再次成為經濟強國,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時,很多日本人開始反思過去,也出現了他們的傷痕文學。在反思日本戰後歷史上,做的比較好的電影就是《人證》,也就是《人間的證明》,筆者更願意叫它《人性的證明》。
  • 基因證日本人是混血兒 繫繩文人和東亞大陸後代
    現代日本人是由日本列島的當地居民繩文人和來自東亞大陸的彌生人不斷混血形成的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研究人員11月1日在日本《人類遺傳學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基因分析證實,現代日本人是由日本列島的當地居民繩文人和來自東亞大陸的彌生人不斷混血形成的
  • 日本培養出神秘單細胞微生物—新聞—科學網
    日本培養出神秘單細胞微生物
  • 日本數學家宣稱證明質數之間深層聯繫猜想—新聞—科學網
    據《自然》網站報導,一向平靜的數學界近日興奮起來,一位日本數學家宣稱解決了數論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 日本研究稱節奏感是天生—新聞—科學網
    現在,科學家首次發現,沒有接受任何音樂培訓的人也能使用可預測的音樂節拍寫歌,這表明人類天生具有某些音樂特性。 之前,日本研究人員就試圖回答音樂的哪些方面在多種文化中也始終如一。他們分析了全世界數百個音樂記錄,並鑑別出9個區域共有的18個特徵,其中6個與節奏有關。在新研究中,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認知學家Andrea Ravignani和同事聚焦了這6個特徵。
  • 日本研究機構稱太空環境不影響昆蟲變態發育—新聞—科學網
    新華網東京4月16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15日發表一份公報說,該所主持的一項實驗顯示,在國際空間站,搖蚊也是從幼蟲經過蛹再變態發育為成蟲的
  •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良性腫瘤癌變原因—新聞—科學網
    日本神戶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9月30日的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利用果蠅進行實驗,發現某些良性腫瘤發生癌變是由於良性腫瘤細胞內合成能量的線粒體功能減弱
  • 純正血統與包容多元:大阪直美的奪冠對混血日本人意味著什麼?
    大阪直美的父親是一名海地裔美國人,母親則來自日本。這位混血兒參加了去年在東京舉行的泛太平洋網球公開賽,也正是在這裡遇到了龍太郎和弟弟。「她的靈魂是屬於日本的,」尚子說道。「大阪直美的比賽風格充滿攻擊性,但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她總是保持謙遜。我喜歡這一點。」
  • 日本證實愛因斯坦的 相對論
    (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留學兒/綜合報導日本科學家研究指出,東京晴空塔每天比地面快 4 納秒(Nanosecond,1 納秒為 10 億分之 1秒),並成功證實了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所提及的「海拔越高,重力則越弱,時間會因此更加快速推進」的理論。
  • 日本科學家研究證實 七龍珠重力室鍛練是真的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如果要說哪個國家最喜愛漫畫,那一定是日本無疑。為了證實經典漫畫《七龍珠》中主角孫悟空在宇宙飛船中通過改變重力而鍛鍊肉體強度的橋段是真實的,日本中部大學工學部機械理工學科的平田豐教授通過一系列實驗,終於證明了人類在處於地面重力加速度1G的重力環境下,人體的運動學習能力會增強的理論。
  • 日本人祖先DNA證實,是兩種人的結合體,日本:我們不是「雜種」
    就日本人的語言和日語和中文語法結構完全不同。研究發現中文的語序接近於英語和法語。而日語屬於阿爾泰語系,僅從語言來看,日本人的祖先並非中國人。難道日本人的祖先有可能是朝鮮,因為日語和韓語在語法基本相似,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詞彙卻不相同。在古代,講述相同語言,難以斷言韓國或朝鮮人是不是日本人祖先。除了語言文化風俗能否判斷?
  • 日本研究小組:現代日本人基因12%來自繩文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9月5日報導,近日,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齋藤成也教授的研究小組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稱,現代日本人的遺傳基因中約有12%來自於繩文人。研究還表明,特別是生活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以及衝繩縣的琉球人,遺傳信息與繩文人尤為相近。本月1日,人類遺傳學領域的專門雜誌刊登出了該研究小組的論文。
  • 日本成功發射「向日葵9號」氣象衛星—新聞—科學網
    中新網11月2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三菱重工業公司2日在鹿兒島縣南種子町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了搭載氣象廳「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