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剪刀」獲諾貝爾化學獎,革新與爭議同行

2020-10-07 新京報

兩位女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發現高效基因編輯工具。 新京報「動新聞」出品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女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和法國女科學家艾曼紐爾·夏彭蒂耶,以表彰她們發明基因編輯方法CRISPR/Cas9。

CRISPR是成簇規律間隔短回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英文術語的首字母縮寫,是基因組DNA上的一段特殊的序列,源於細菌及古細菌中一種獲得性免疫系統,能夠識別出入侵細菌的病毒,並通過一種特殊的酶破壞入侵的病毒,而Cas9就是一種特殊的酶,也即蛋白。實際上,CRISPR/Cas9就是一種特殊的而且功能強大的基因剪刀。

諾貝爾獎委員會對二人的創造性工作進行了概括。夏彭蒂耶首先是在對人類造成很大傷害的細菌化膿性鏈球菌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以前未知的分子tracrRNA。通過研究表明,tracrRNA是細菌古老的免疫系統CRISPR/Cas的一部分,該系統通過切割病毒的DNA,從而讓病毒不再具有毒性。

2011年夏彭蒂耶發表了她的研究結果。同一年,夏彭蒂耶與具有豐富RNA知識的資深生物化學家杜德納合作,成功在試管中重建了細菌的遺傳剪刀,並簡化了剪刀的分子成分,因此更易於使用。

在此之前,研究人員也發現和發明了一些基因剪刀,但都沒有CRISPR這麼鋒利和快速。利用特定的CRISPR/Cas9基因剪刀,可以有效剪切動物、植物、微生物多種生物的DNA,從而以極高的精度改變生物的基因,獲得人們所需要的生物產品或結果。

一方面,如果發現人體內某一癌症的致病基因,就可能利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剪掉致癌基因,以預防和治療癌症。尤其是很多罕見病和遺傳病,如苯酮尿症、重型地中海貧血等,都是由基因突變和基因編碼產生的,如果能利用基因剪刀去除致病基因,就有可能從根本上治癒這些疾病。

另一方面,人類也可利用這一基因剪刀生產創新作物以滿足人類的需求,例如研發能夠抵抗黴菌、害蟲和乾旱的農作物。2019年,肯亞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IITA)科學家雅因達拉·特裡帕斯團隊就採用基因剪刀CRISPR/Cas9使一種大香蕉不再出現條文病毒症狀。

儘管基因剪刀CRISPR/Cas9被視為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但對它的應用也在探索之中,而且容易產生倫理爭論。尤其是對人使用時,可能對健康和生命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原因在於,CRISPR/Cas9有脫靶效應,可能會在DNA錯誤的位置進行剪切,造成意外傷害,或脫離原有的設計目標。如果是治療疾病,就有可能產生不可預控的嚴重後果。

進一步看,採用基因剪刀治療人類的遺傳病有的需要從胚胎期進行基因剪切,其中一個微小的基因序列就可能包含許多不同功能的基因,如果脫靶,將對未來的生命和個體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因此,利用基因剪刀在胚胎期治療地中海貧血和愛滋病等的試驗已經叫停。目前,防止脫靶的一系列研究正在推進當中。

CRISPR/Cas9基因剪刀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背後也有華人科學家的貢獻,如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鋒,但他無緣此次諾貝爾獎。有科學家預測,有可能把生理或醫學獎授予張鋒,因為他在活體細胞中成功應用CRISPR,為臨床治療疾病和基礎應用奠定了基礎。

這一預測還有待未來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基因編輯技術還將在爭議聲中不斷向前推進,對生命密碼的「破譯」和「改寫」仍是生物化學領域的重要課題。

□張田勘(科普作者)

編輯 孟然 校對 劉越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兩名女科學家因「基因剪刀」獲諾獎
    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兩位獲獎者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這項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並有望更改某些生物的生命周期。
  • 這把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基因剪刀將把人類帶到何處?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伊曼紐爾·夏彭蒂耶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杜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兩名科學家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2萬美元)獎金。在諾獎的加持下,基因編輯將走向何方呢?
  • 2020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張鋒錯失諾獎,CRISPR三巨頭「恩怨」落幕?
    Doudna博士因發現了CRISPR / Cas9基因剪刀這一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而斬獲該獎項。在為兩位女科學家祝賀的同時,不少人對於另一位基因編輯巨頭張鋒「落選」諾獎感到惋惜。事實上,一直以來對於這位最早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的華人科學家是否該獲諾獎的爭議不斷。
  • 女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開發了「基因剪刀」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兩名獲獎者均為女性,她們的研究為生命科學創造出革命性影響。這項研究到底是什麼?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在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時表示,「今年的獎項是關於重寫生命準則的」。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諾貝爾獎自然科學類中被譽為「理科綜合獎」的化學獎正式揭曉!10月7日,諾貝爾委員會官方網站公布,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因「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史上第一次諾貝爾化學獎由兩位女性科學家獲得。
  • 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與爭議同行的「魔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今天揭曉,法國生物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美國化學家詹妮弗·杜德納獲得該獎,諾獎委員會給出的理由是「她們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
  • 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與爭議同行的「魔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今天揭曉,法國生物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美國化學家詹妮弗·杜德納獲得該獎,諾獎委員會給出的理由是「她們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
  • 2020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張鋒錯失諾獎,CRISPR三巨頭...
    2011年,Charpentier將研究成果公諸於世,並在同年與具有豐富RNA知識的資深生物化學家Jennifer Doudna達成合作,二人成功地在試管中重建了細菌的基因剪刀,並簡化了其分子成分,使之更易於使用。更為重要的是,她們開啟了基因編輯史的新篇章:人工設計的嚮導RNA可以讓Cas9蛋白切割任意指定的片段DNA序列。
  • 兩學者獲諾貝爾化學獎 這位華裔科學家卻成遺珠
    Charpentier)及美國科學家杜德納(Jennifer Doudna)憑開發」CRISPR / Cas9″基因剪刀(一般簡稱CRISPR剪刀)獲獎。 3人曾同獲唐獎 卡彭蒂耶及杜德納開發
  • 這是一把怎樣的「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憑啥獲諾貝爾化學獎
    這是一把怎樣的「基因剪刀」呢?——CRISPR / Cas9「基因剪刀」。首次同時授予兩位女性科學家今年,諾貝爾化學獎首次同時授予兩位女性科學家。在這之前,只有5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性是大名鼎鼎的居裡夫人,她於1911年與丈夫一同獲獎,第二位獲獎女性則是他們的女兒。作為一位女性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王穎教授為此感到自豪。
  • 2020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基因編輯原來是這樣的
    這幾天,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陸續出爐,小時候曾經做過科學家夢的童媽免不了還是會關注一下的。今年最引人關注的是諾貝爾化學獎,一是頒給了兩位女科學家,二是背後的故事也很精彩。一起來看看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CRISPR/cas 9會獲得諾貝爾獎。
  • 「基因剪刀」獲2020年化學獎,我們會如何看待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科學家現在德國工作的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獲獎,原因是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這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俗稱為基因剪刀。
  • 因發明「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首次同時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發(魏學超攝)  百年諾貝爾化學獎10月7日首次由兩位女科學家分享。北京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理綜獎名不虛傳!基因編輯為什麼能拿諾貝爾「化學」獎
    兩位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Marie Charpentier)和珍妮弗·道德納( Jennifer Doudna)成為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贏家。在許多吃瓜群眾眼裡,基因編輯獲得化學獎而不是生理學或醫學獎,更坐實了諾貝爾化學獎「理綜獎」的身份;不過專業人士介紹,基因的本質就是化學,基因編輯拿化學獎實至名歸。
  • 2020諾貝爾化學獎 | 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Doudna發現了基因技術最鋒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她們做了一把銳利的「剪刀」 分享...
    Doudna),以表彰這兩位女性科學家「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cas9基因剪刀」,她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根據他的意願,其中一部分頒給「做出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的人」。  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發是在1901年,獲獎者是荷蘭化學家雅各布斯·亨裡克斯·范託夫,表彰其在發現溶液中的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以及對立體化學和化學平衡理論作出的貢獻。
  • 2020 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編輯技術!「基因剪刀」專利如何重寫生命密碼?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法國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這一技術被稱為「基因剪刀」技術。研究人員利用這項技術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它不僅徹底改變了基礎科學,可以創造新型作物,還開創了新的醫療方法。」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為何沒有華人科學家張鋒的名字?
    在《科學》雜誌發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論文僅僅八年後,這對女搭檔就斬獲了諾貝爾化學獎。當然,在此之前,她們已經因為這把神奇剪刀,獲得了多個重量級獎項。八年時間,基因剪刀已經攪動風雲,對整個人類社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 這位法國女士憑「剪刀」喜提諾貝爾化學獎 熱門女作家陪跑文學獎
    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法國)和珍妮弗·道德納(美國)因為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CRISPR/Cas9「基因剪刀」,雙雙獲獎!這下,法國人激動了!看,我們法國人又拿下了一個諾貝爾獎!
  • 因開發「基因剪刀」成就基因工程兩名女學者獲諾貝爾化學獎
    基因是生物最基本的遺傳單位,可視為構成地球所有生命的材料。由不同基因組合的說明書指示著各種蛋白質的生產及運作,最終構成不同細胞、不同生物,人類亦不例外。 要研究不同基因組合,也就是生命內部的運作原理,往往需要通過修改基因實現,但這在過去是一個非常耗時且困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