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葆在第五屆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上的致辭。
——在第五屆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上的致辭
劉奇葆
(2012年9月26日)
尊敬的吳邦國委員長,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相聚在不平凡的2012年,相聚在發展中的中國西部,相聚在第五屆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共同探討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的經濟平穩持續發展之路。首先,我謹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9000萬四川人民,向蒞臨本屆西部國際合作論壇的各國政要、政府部長、知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女士們,先生們!
四川是中國西部地區的人口大省、資源大省、科教大省、經濟大省,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近年來,面對「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和海內外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堅持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攻堅克難、化危為機,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用3年時間勝利完成災後恢復重建規劃任務,全省經濟在困境中劃出了一條「止滑提速—鞏固回升—高位求進」的堅強曲線。2011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均高於全國。今年上半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進出口總額增長44.6%,在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保持了高位增長勢頭。
女士們,先生們!
實體經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物質基礎。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再一次警示人們,回歸實體經濟本位才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坦途,只有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才能在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穩步前行、加快崛起。
近年來,四川堅持充分開放合作,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抓住國內外產業向西部轉移的重大機遇,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戴爾、聯想、華為、英特爾、思科、德州儀器、富士康、仁寶、緯創等全球知名電子品牌商和製造商落戶四川,大眾、豐田、現代、沃爾沃、吉利、中國重汽、北汽福田等汽車製造企業和馬士基等物流企業進入四川發展,還引進了漢能、天威等新能源企業和杜邦、聯合利華等化工企業。2011年引進利用外資規模達到110億美元,約佔中國當年引進外資規模的1/10。目前,四川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已達到243家。每年舉辦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籤約項目和貿易成交額不斷創出歷史新高。明年第12屆《財富》全球論壇將在成都召開。
隨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區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以及天府新區、新川創新科技園等一批「十二五」重點項目的規劃建設,四川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期。這將更大程度發揮四川作為中國西部最大經濟體的競爭力和帶動力,拓展四川與周邊國家及地區的產業合作空間,進一步發揮四川在中國經濟乃至泛亞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女士們,先生們!
加快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四川和我國西部發展的重點方向,也是泛亞地區共同的發展重點。藉此機會,我提出以下倡議:
一是始終堅持以實體經濟引領發展。發展實體經濟符合包括四川在內的中國西部地區的實際,也符合泛亞地區發展實際。我們要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抓住機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提升實體經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是積極探索實體經濟合作發展機制。深化泛亞務實合作,重點應加強實體經濟發展的合作,擴大雙向開放的領域,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做好。四川將充分發揮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及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等平臺的作用,加強與各方在技術、產業、管理、金融等方面的磋商和協調,積極推動建立健全各類區域經濟合作框架,以及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努力促進泛亞地區實體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三是大力營造實體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進一步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的作用,讓各類市場要素,特別是人才和資金更多地向實體領域聚集。不斷改進政府服務,降低企業稅費、物流成本,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拓寬投資空間,優化投資環境,增強實體經濟的吸引力,努力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
女士們,先生們!
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已成功舉辦了四屆。論壇的主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逐步演進。我們高興地看到,通過這個平臺,泛亞地區各國之間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在逐步拓展,合作的層面和空間在逐步延伸,產生的效應和效益在逐步顯現。四川廣闊的市場空間、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將更加堅定有力地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努力為中國經濟、泛亞經濟、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要報料(有獎報料:20元--1000元)
更多新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