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泛亞各國在歷史上人員交流頻繁,在泛亞地區有眾多的華僑,僑緣優勢明顯。《海外華僑華人與反法西斯戰爭》一文的作者廖小健提到:雲南是全國第五大僑鄉,昆明是雲南省歸僑、僑眷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據資料顯示,雲南共有歸僑、僑眷、港澳同胞眷屬、外籍華人眷屬約10萬餘人,主要分布在全球的58個國家和地區,昆明市僑資企業數量達到1021戶,僑資企業投資額約為3.91億元。
昆明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員尹峻在總結昆明與泛亞地區經貿文化的合作現狀時提出了兩點:一是昆明與泛亞地區經貿合作的趨勢良好,二是文化產業基礎紮實。從他提供的數據來看,昆明與周邊國家貿易快速增長,對緬甸、越南、柬埔寨、寮國等國的貿易增長趨勢明顯。2010年,昆明市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了100億美元,在雲南省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保持在75%以上,在西部省會城市中僅次於成都和西安;2011年,昆明市進出口總額繼續攀升至120.22億美元,與東協貿易額增幅達50%以上,在昆明前10位貿易夥伴中,東協國家佔據六席。而昆明文化產業的發展勢頭良好,昆明市在「十一五」期間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從85.48億元增至180.87億元,年增長19%,總體規模處於西部領先位置。
尹峻表示,昆明發揮僑緣優勢的外部環境條件日趨成熟,宏觀環境向好。去年3月底,雲南省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出訪了緬甸、越南、柬埔寨等國家,而緬、越、柬三方均傳遞出積極的信號,表示雙方可在水電站、鐵路建設、木材加工、翡翠玉石、農產品出口等方面達到有效合作,互利共贏。
昆明市社科聯科研部部長張學瓊也提到,昆明涉僑項目加速發展,主要體現在昆明市加大了招商引資的力度,通過「昆交會」、「旅遊文化節」等活動邀請了六千多人次的海外華人、華僑參加。為鼓勵海外華人、華僑在昆發展,昆明市高新區、經開區、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石林臺灣農民園區等紛紛成立了高科技研發機構和創業扶持平臺,而涉僑權益的相關政策法規也在逐步完善之中。
華僑、僑眷、僑屬在昆明與泛亞地區各國的聯繫與交往中可以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其熟悉泛亞地區各國的風土人情、政策制度,能幫助昆明市在泛亞地區開展好經貿文化活動,讓政府或民間機構少走彎路,能提高合作發展的效率。尹峻建議,充分發揮昆明市商務部門的作用,鼓勵各縣市區、開發區在符合國家政策的情況下,結合實際,探索創新以歸僑、僑眷、僑資企業為媒介的促進對外經貿合作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僑資企業與政府的定期會晤機制和民間交流合作,密切僑資企業與東南亞、南亞各國商務主管部門、工商企業界、行業協會等各類團體之間的聯繫。
當前,園區經濟已成為昆明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尹峻建議,可與面向泛亞地區的僑務人士和涉僑企業規劃建設「昆明泛亞僑緣園區」,園區建成後輻射西南,面向東南亞、南亞,重點發展外向型經濟。同時,還可藉助「華創會」、「海外華商中國投資推介會」、「華人華僑經濟合作論壇」、「華商企業科技創新合作交流會」等會展活動和學術交流項目,開展以海外華人華僑為主的文化項目活動。(張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