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上的致辭
劉奇葆
(2010年10月22日)
尊敬的王岐山副總理,各位貴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首先,我代表四川省9000萬各族人民向蒞臨本屆西部國際合作論壇的各國政要、政府部長、知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在座各位在四川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過程中,給予的熱情關心和無私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是泛亞地區各國增進各方了解和共識、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論壇以成都為會址,以中國西部為泛亞合作的紐帶和主要載體,以共商泛亞區域經濟發展的熱點和難點為主要內容,推動泛亞各國經濟、貿易和交通網絡建設方面的合作,促進泛亞地區共同發展與繁榮。本屆論壇,以「構建立體交通體系,促進泛亞合作發展」為主題,旨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通過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將不同的經濟體更加緊密聯繫在一起,實現各種經濟要素的便捷流通、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
女士們,先生們!
泛亞地區是全球經濟最具潛力和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泛亞各國地域相通、文化相融、市場相依、產業互補,面臨著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迫切要求。深化區域經濟合作,是泛亞地區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復甦和可持續發展。構建泛亞現代立體交通體系,是促進經濟交流、貨物貿易、邊民往來、口岸互通的基礎工程,是泛亞區域經濟合作的首要任務,也是泛亞區域經濟發展的百年大計。
中國政府歷來重視同泛亞各國的深度交流與合作,高度關注並一貫支持以泛亞鐵路、航空、水運和公路為骨幹交通網絡的泛亞立體交通物流體系建設。在新一輪西部大開放中,中央政府把加快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要任務,提出全面加強鐵路、公路、民航、水運建設,強化與東中部地區和周邊國家的交通聯繫,大力建設東北亞、中亞、南亞、東南亞「四出境」國際通道。泛亞國際出入境大通道的形成,將有力地消除泛亞區域交通運輸瓶頸,夯實泛亞區域合作基礎。
四川的區位條件、人口規模、經濟總量、資源稟賦、市場空間、生態地位等在中國西部地區具有獨特的地位。近年來,四川加大交通建設力度,制定實施《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到2020年,全省鐵路運營裡程將達到8000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達到8200公裡,民用機場將達到17個,形成包括18條鐵路、21條高速公路和2條水運航道的進出川通道,形成成都至重慶等地1小時交通圈,至西安、貴陽等地2小時交通圈,至蘭州、武漢、昆明等地4小時交通圈,至北京、廣州等地6小時交通圈,至瀋陽、上海等地8小時交通圈。目前,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重大項目全面鋪開,形成了集中會戰態勢,全省鐵路和高速公路在建裡程均超過現有的通車裡程。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二跑道已投入使用,將成為中國第四大門戶樞紐機場。宜賓、瀘州港口建設取得新進展,長江黃金水道將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四川正逐步成為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的中國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依託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我們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近年來,四川已成為中外物流企業投資西部的熱點地區,全省物流企業近5000家,在成都建立西部地區分撥中心或分公司的外資物流企業達到40多家。成都綜合保稅區已經獲得國家正式批准。交通物流體系的逐步完善,大大降低了各類企業的生產和物流成本,增強了四川的投資吸引力和發展競爭力。
女士們,先生們!
構建泛亞國際大通道,是泛亞區域經濟合作的首要任務,是中國政府建設出境大通道、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規劃建設合作。加大跨區域、跨國境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規劃協調力度,共同編制綜合交通建設規劃,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和組織實施。重點加快建設跨境高速公路和鐵路,打通各國及各區域間的斷頭路,逐步實現跨區域、跨國境互聯互通。加快國際機場網絡和港口建設,打造泛亞立體交通網絡。
二是創新投入體制機制。加強國際合作,拓寬投資融資渠道,歡迎更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泛亞交通建設。鼓勵區域內相互投資和融資。爭取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支持,促進投資渠道多元化。鼓勵國際非政府力量參與合作。
三是推動通關便利化。降低貿易往來門檻,逐步建立泛亞地區共同的物流政策與標準。持續推動電子口岸建設,加強現代物流信息化合作。加強泛亞區域海關和出入境檢驗檢疫合作,加快跨境手續便利化進程,將交通走廊變成經濟走廊。
女士們,先生們!
加快交通建設,是泛亞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四川將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與中國西部省區市、與泛亞各國密切協作,積極為建設泛亞現代立體交通體系,推動泛亞合作、國際合作,採取務實行動,承擔更多責任,貢獻更大力量。
我堅信,通過與會領導和嘉賓的共同努力,本屆論壇一定會在深化交流、擴大合作上達成新的共識,取得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