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鱉子又被人叫做為番木鱉,民間常稱老鼠拉冬瓜。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其主要藥用部分是它的成熟種子,功效有很多,可以消腫止血,消毒等。在我們國家,它主要分布在江蘇,臺灣,廣東,雲南等地。那麼對於一些不熟悉木鱉子的人來說該怎麼種植木鱉子呢?它的種植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下面就隨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大田選整。木鱉子和別的植株不同,它對土壤的要求並不高,可種植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粘度適中的砂壤土或粘性土中。播種前,每畝先施土雜肥500千克,磷肥100千克,廄肥2000千克,然後進行整地,把土壤和基肥混合均勻,接著把土壤做成一米寬的壟狀,四周開溝,相互交通。最後在進行整地,平整壟面,等待種植。
2、播種育苗。木鱉子和很多植物相同,在播種前都需要進行育苗,它的育苗方式有兩種,分別是溫床育苗和營養缽育苗,播種時間為每年2月下旬至3月初。播種前先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24小時後收穫,然後置於溫度約28至32度的環境中,最後分批播種。在育苗的過程中,為了保持苗床或營養缽的溼度,最好建一個拱棚,使其能起到保溫和保溼的作用。當木鱉子的幼苗出土後,必須及時進行通風降溫,在幼苗出苗後一周左右要拆除拱棚,並且在它生長出第一片真葉時,適當的進行追肥,可以用糞尿水進行澆灌,加快它們的生長速度。
3、移苗定植。當木鱉子幼苗生長3到4片真葉後,可在3月底至4月初移植。移植時要注意不要傷害植株,否則會影響苗木的成活率,最好是附著一些底土,使栽植的苗木更容易成活。在種植時,一般按行距60cm和株距40cm進行種植。
4、田間管理。在木鱉子的生長過程中,其需水量和肥料需求量較大,因此要進行合理的追施和澆灌,必要時進行排水。特別是在木鱉子的開花期和果實期,應予以重視。在苗期,追肥通常用糞尿或尿素澆灌,當它開花後可施用一次或兩次磷鉀肥,滿足它對營養的需求。最後為了使木鱉子能安全過冬,還必須施用以農用肥料為基礎的越冬肥料,每次追肥後要記得澆水。另外,移植後約半個月,應進行中耕除草;當木鱉子長到30釐米左右時,應建造支架或腳手架,以便它們攀爬生長;當它長到50釐米左右時,應進行修剪並且要整枝摘心,以提高它們的坐果率。
5、病蟲防治。木鱉子在生長過程中也會受到病蟲害的危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白粉病,瓜實蠅等。我們必須首先做好田間管理工作,這對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非常有效。病蟲害發生後,我們可以使用粉鏽寧、敵百蟲和速殺丁來預防和控制。
好了,這期糰子要和大家介紹的內容已經說完了,相信朋友們都和糰子一樣聰明,都有個大致了解了,我們下期再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