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鱉子是一種比較冷背的中藥材,主要產自南方,作為北方人很難見到其植物的生長狀態。在出差巡遊時,偶爾見到了它,正趕上其花開,感覺它的花朵特別奇特,初似綠色蚌狀的花託,漸漸伸展出黃色的花冠,花託斜向,既美麗又異樣,因此就拍下來分享給同仁了。如果沒有見過的,可算獵奇了。
先介紹一下木鱉子的基本情況:
木鱉子的性狀也較古怪,因其形似鱉蓋,又為種子,故稱木鱉子。
【來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木鱉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乾燥成熟種子。冬季採收成熟果實,剖開,曬至半乾,除去果肉,取出種子,乾燥。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質藤本,具膨大的塊狀根。莖有縱稜;卷鬚粗壯,與葉對生,單一,不分枝。葉互生,圓形至闊卵形,長7~14釐米,通常3淺裂或深裂,裂片略呈卵形或長卵形,全緣或具微齒,基部近心形,先端急尖,上面光滑,下面密生小乳突,3出掌狀網脈;葉柄長5~10釐米,具縱稜,在中部或近葉片處具2~5腺體。花單性,雌雄同株,單生葉腋,花梗細長,每花具1片大型苞片,黃綠色;雄花:萼片5,革質,粗糙,卵狀披針形,基部連合,花瓣5,淺黃色,基部連合,雄蕊5,癒合成3體;雌花:萼片線狀披針形,花冠與雄花相似,子房下位。瓠果橢圓形,成熟後紅色,肉質,外被軟質刺災,種子略呈扁圓形或近橢圓形,邊緣四周具不規則的突起,呈龜板狀,灰棕色。花期6~8月。果期9~11月。
下圖:木鱉子橫縱剖面
【生境分布】生長於山坡、林緣,土層較深厚的地方。也有栽培。分布廣西、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浙江、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地。主產廣西、四川、湖北。此外,湖南、貴州、雲南、廣東、安徽亦產。
【性狀】本品呈扁平圓板狀,中間稍隆起或微凹陷,直徑2~4cm,厚約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網狀花紋,在邊緣較大的一個齒狀突起上有淺黃色種臍。外種皮質硬而脆,內種皮灰綠色,絨毛樣。子葉2,黃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膩氣,味苦。
下:木鱉子種仁
下:木鱉子種仁橫切面
【別名】木蟹、土木鱉、殼木鱉、漏苓子、地桐子。藤桐子、鴨屎瓜子、木鱉瓜。
【性味】苦、微甘,涼;有毒。
【歸經】歸肝、脾、胃經。
【功能主治】散結消腫,攻毒療瘡。用於瘡瘍腫毒,乳癰,瘰癘,痔漏,乾癬,禿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