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諾優達攜手中科院遺傳所召開基因組學前沿技術應用研討會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2020年12月5日,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肖軍研究員的大力促成及鼎力支持下,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安諾優達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籌辦的基因組學前沿技術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圓滿落幕。在疫情防控新常態形式下,為了讓更多對基因組學研究感興趣的科研工作者能夠同步學習各位報告嘉賓的科研成果,此次會議特採取了線下會議&線上直播的形式召開。

會議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黃勳研究員和安諾優達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佳先生熱情的開幕致辭中拉開帷幕。本次大會吸睛點頻現,13位專家圍繞基因組進化和多倍化、趨同和適應性化、協同進化、轉錄調控、表觀修飾調控等基因組學研究方向就最新研究進展及經驗、技術突破、應用展望進行了專題報告。

嘉賓報告精彩回顧

浙江大學的張亮生教授以「花卉基因組與開花植物的進化」為題分享了藍星睡蓮基因組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早期被子植物的進化特點和特徵,解析了睡蓮的花香和花色合成途徑,對園藝植物分子育種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西湖大學的李小波研究員,以Understanding photosynthetic energy metabolism using high-throughput genetic tools為主題分享了以單細胞藻類為模式系統探究了光合能量代謝過程中所涉及的分子成分及其相關的調控和進化機制。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焦遠年研究員以Whole genome duplications and plant adaptive evolution為主題分享了植物多倍化的起源研究和近期的研究成果,發現了植物進化過程中一些難以被發現的古基因組加倍事件。基於對加倍進化歷程中保留基因的分析基礎上,探討了植物多倍化的進化意義,進一步說明了物種的進化過程中的趨勢。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魯非研究員以Adaptive evolution of wheat: convergence within divergence 為題主要分享了小麥不同來源染色體亞型進化歷程和遺傳多樣性。通過構建小麥全基因組遺傳圖譜以及基因滲入分析,為小麥的育種和科研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礎,並且揭示了AB和D亞基因組的遺傳多樣性差異。

廣西大學的劉慶友研究員以水牛種質資源與多組學研究為題為大家分享了中國沼澤型水牛和印度河流型摩拉水牛的參考基因組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發現沼澤型水牛OXTR基因及其所屬的的催產素通路(Oxytocin signaling pathway)受到選擇性富集,推測可能是稻田耕作中牛響應人類命令的結果。同時,還結合比較轉錄組、比較蛋白質組等手段對水牛產奶性狀、肉質性狀形成的遺傳基礎進行了系統解析。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響研究員以單細胞DNA甲基化測序的那些事兒為主題分享了自己近期在單細胞甲基化領域所做的一些嘗試及其相關研究成果,圍繞自主開發scBRIF-seq方法展開了詳細闡述,為單細胞甲基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建庫測序和分析方法。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基因組研究所的張興坦研究員以基因組學研究揭示榕樹進化之謎為題分享了近期在榕樹基因組中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通過比較基因組、群體遺傳學、轉錄組和代謝組等組學研究,揭示了榕樹氣生根發育、性別決定的未解之謎,並在基因組水平上揭示了榕樹-榕小蜂在形態和生理方面的協同演化對雙方類群的協同多樣化的重要影響。

作物性狀改良的基礎是對決定性狀形成的遺傳基礎的解析,其中,決定器官分化的基因時空特異表達的調控元件的分離和調控網絡的構建是未來作物改良的基礎。此次會議中,華中農業大學的鄢文豪教授以基因轉錄調控與精準育種為題,主要圍繞調控元件動態圖譜和轉錄因子作用網絡的構建展開了詳細的介紹。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的徐煒研究員以R-loop測序技術開發與應用為題進行了分享,基於單鏈 DNA 連接技術,開發了穩定可靠且提供 R-loop 鏈特異性信息的全基因組 R-loop 檢測方法——ssDRIP-seq,為DNA的轉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通過研究發現RNA的m6A 修飾是通過影響R-loop的結構,來調控基因轉錄的終止過程。

北京大學的周嶽研究員以H2AK121ub in Arabidopsis associates with a less accessible chromatin state at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hotspots為題分享了通過整合不同擬南芥中PcG突變體的染色質可及性、組蛋白標記和表達分析,證實了PcG活性的喪失導致了染色質可及性的增加,但這並不一定伴隨著轉錄激活,表明了可及性染色質並不總是預測基因表達。

南京大學的陳迪俊副教授以ChIP-Hub: an integrative platform for exploring plant regulome為題圍繞自主開發的ChIP-Hub調控組學大數據平臺展開了詳細的闡述,利用ChIP-Hub探索了超過40種植物的8000多個ChIP-seq相關數據集並進行全面的重新分析和比較,同時指出了利用這一資源將允許來自不同領域的生物學家全面使用所有可用的調控基因組信息,以獲得更多針對其特定問題的新見解。

安諾優達的生物信息中心總監劉濤博士以三代測序技術助力多組學研究進入新時代分享了三代測序在各個組學上的應用以及安諾優達在這些應用上的優化。隨後通過對Pacbio數據的比對分析,展示了安諾優達三代多組學數據應用方向進行的數據利用率、檢測效果、資源消耗等問題上的優化,表明將更好、更高效服務於科研工作者的三代測序多組學研究。

每場報告結束掌聲雷動,每一次熱烈的掌聲都是對報告嘉賓及分享內容最直接、誠摯地認同和讚嘆。

結束了精彩紛呈的報告環節,各位專家學者又針對以下4個主題進行了熱烈地圓桌討論:1)多倍體與二倍體材料相比在基因組研究中有哪些異同;2)針對複雜基因組中存在的大量高重複、高雜合區域,是否有新的技術手段或者分析策略可以提升組裝質量;3)期望測序技術未來在基因組學研究中有哪些方面的突破;4)農業基因組研究領域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有哪些。在本次討論中,各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理性科學地想像讓討論變得極其生動有趣,同時也給大家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讓人受益匪淺。

至此,在各位專家以及與會嘉賓的鼎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下,本次基因組學前沿技術應用研討會圓滿落幕。再次衷心感謝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肖軍研究員對於此次會議的襄助。錯過在線直播和現場參會但對會議報告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們不要遺憾,我們會在爭取報告嘉賓同意的基礎上對報告視頻進行剪輯後分享至視頻網站,更多報告視頻信息請及時關注公眾號信息以及微信交流群消息。

相關焦點

  • 會議邀約-基因組學前沿技術應用研討會誠邀您相聚
    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迅猛發展,基因組學在基礎生命科學以及醫學領域均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基因組學領域相關研究成果更可謂是大放異彩,為進一步推動基因組學新技術的應用,加強基因組學領域專家的技術交流,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安諾優達生命科學研究院特籌辦《基因組學前沿技術應用研討會》,邀請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主題報告及前沿技術分享。
  • 《BMC Plant Biology》:安諾優達攜手海南大學,探究椰果發育轉錄組
    近期,安諾優達攜手海南大學,在椰果轉錄組研究方向取得重大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BMC Plant Biology》上。海南大學生物工程所李東棟教授團隊多年來致力於椰果發育相關基因研究,積累了深厚的科研經驗。該團隊與安諾優達聯手,選擇3個不同的椰果發育階段,建立4個SSH(抑制消減雜交技術)文庫,測序後進行KEGG信息分析,TR-PCR驗證基因表達量,同時用氣相色譜-光譜對代謝產物進行分析。
  • 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標準正式...
    精準醫學大會」上正式發布,該標準致力於NIPS篩查基因組病的遺傳諮詢和報告的標準建設,以規範推進我國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的臨床應用。該團標的發布標誌著我國在先進技術標準制定方面的領先地位,使NIPS的臨床應用更有理有據。安諾優達在檢測範圍、質量優化、創新技術等方面為此次標準的制定作出重要貢獻,這也有力的證明了安諾優達在無創產篩方面雄厚的技術實力。未來,安諾優達將持續在技術研發與質量控制方法上發力,帶來更多更好更可靠的臨床產品。
  • 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NIPT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精準醫學大會」上正式發布,該標準致力於NIPS篩查基因組病的遺傳諮詢和報告的標準建設,以規範推進我國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的臨床應用。該團標的發布標誌著我國在先進技術標準制定方面的領先地位,使NIPS的臨床應用更有理有據。安諾優達在檢測範圍、質量優化、創新技術等方面為此次標準的制定作出重要貢獻,這也有力的證明了安諾優達在無創產篩方面雄厚的技術實力。未來,安諾優達將持續在技術研發與質量控制方法上發力,帶來更多更好更可靠的臨床產品。
  • 中山大學生物信息專家謝志教授來訪安諾優達
    訪問期間,陳重建博士首先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研發方向及成果,隨後謝志教授與陳博及安諾優達技術團隊進行了近三小時的溝通交流。雙方就共同感興趣的大規模數據處理、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三代測序和雲平臺展開了深入地探討。謝志教授詳細介紹了今年發表在Nature Methods上的三代測序數據分析軟體MECAT的技術原理和優化方向。
  • 喜訊 | 安諾優達滿分通過「染色體基因組結構異常」室間質評
    近日,國家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NCCL)發布了關於《2020年染色體基因組結構異常第1次室間質評結果》,本次室間質評項目包括「性別」、「與表型相關的結構變異」和「變異的致病性分類」。安諾優達基於低深度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技術(CNV-Seq)的實驗及生物信息分析平臺,所有樣本結果均通過認定
  • 國際熱帶生物多樣性及基因組學專題研討會在版納園召開
    6月27日至7月1日, 國際熱帶生物多樣性及基因組學專題研討會(Workshop on Tropical Biodiversity and Genomics, WTBG@XTBG)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召開,來自十多個不同國家的三十餘名科研人員參加了研討會。
  • 安諾優達通過「遺傳病高通量測序檢測生物信息學分析」室間質評
    近日,國家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NCCL)發布了關於《2020年遺傳病高通量測序檢測生物信息學分析第1次質評結果》,安諾優達以滿分成績順利通過。作為國家衛健委首批高通量基因測序臨床應用試點單位,這一滿分成績的獲得,再一次證明了安諾優達在遺傳病基因變異高通量測序檢測生物信息學分析方面的能力。
  • 首屆中國計算蛋白質組學研討會在京召開
    蛋白質組學的興起帶動了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而質譜技術的進步則拓寬了蛋白質組學研究問題的廣度。隨著蛋白質組學的興起,特別是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產生的數據規模越來越大。
  • 武漢物數所舉辦第六屆國際磁共振波譜學前沿研討會
    武漢物數所舉辦第六屆國際磁共振波譜學前沿研討會 2017-06-23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小】 語音播報   6月16日至18日,第六屆國際磁共振波譜學前沿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 美格基因助力土壤生態學前沿研討會圓滿落幕!
    朱永官院士進行精彩報告美格基因作為本次會議的重要贊助企業,派出核心技術服務團隊全程參與本次研討會,並攜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研究,單菌基因組及轉錄組研究,病毒組學研究,代謝組學研究,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GeoChip功能基因檢測
  • 國內首個無創產前基因篩查技術標準發布
    原標題:國內首個無創產前基因篩查技術標準發布   11月28日,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NIPT團體標準——《基於孕婦外周血漿游離DNA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美國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
    據悉,基因測序儀GENETRON S5是國內首款獲批可應用於臨床的全新一代半導體高通量測序平臺,具有檢測快速、通量靈活、起始樣本量低、應用範圍廣等特點,極具針對性地解決了臨床應用中檢測周期長、通量難調整、起始樣本量不足、儀器應用範圍有限等難題。
  • ---記2015基因組學前沿研討會之單...
    2014年,單細胞測序的應用被列為《自然—方法學》(Nature Methods)年度最重要的方法學進展。2015基因組學前沿研討會將單細胞組學單獨列為一個單元,可見單細胞測序在當前基因組學前沿研究中的熱度。
  • 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會議在北京召開
    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會議在北京召開 2015-09-16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會議主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所柴之芳致開幕詞。「金屬組學」概念提出者、金屬組學研討會發起人、日本名古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H. Haraguchi,中科院院士、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法國國家科學中心教授R. Lobinski等42位金屬組學領域科學家受邀作了會議重點報告。大會還為青年科研人員安排了36個口頭報告、63個牆報。
  • 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
    東北網7月24日訊(記者姜姍姍)24日,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哈爾濱市舉辦,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智利、日本等國家與地區的370餘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現場。
  • 2020中俄等離子技術及材料應用研討會召開
    2020中俄等離子技術及材料應用研討會召開 2020-12-31 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12月21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俄羅斯科學院大電流技術研究所/俄羅斯託木斯克國立大學決定舉辦中俄等離子技術及材料應用研討會,會議以線上方式召開。
  • 年中喜報|安諾三代測序助力微擬球藻基因組發布~
    其中,安諾基因承擔了該研究中的三代測序、Hi-C輔助組裝等相關實驗和信息分析工作,安諾基因信息分析人員並列為文章共同作者。N.oceanica中與red algae同源的基因所佔百分比與其他Chromista物種中相似,而與Haptophytes和Cryptophytes同源的基因所佔百分比相比明顯低,表明一部分的N.oceanica基因來自於共生核。
  • 基因編輯技術及應用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近期,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組織召開了基因編輯技術及應用發展戰略研討會。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梳理國內外基因編輯技術及主要研究的最新進展,認真分析對比,並結合我國實際,提出相應的發展戰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