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軍718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首艦882鄱陽湖艦在寧波舉行了退役儀式,該艦服役了近41年,至此中國海軍的第一代補給艦全部退役。
該型補給艦一共造了四艘,但最後一艘是為巴鐵海軍建造的,因此中國海軍自用的只有三艘。然而作為首艦的882鄱陽湖艦卻是該型號補給艦中最後退出現役的,它的退役使得中國海軍的補給艦進入了新艦期。
718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這是正式的叫法,該型艦是為了執行580任務而專門建造的,也就是為了保障中國的東風-5運載火箭全程發射試驗,中國海軍派出了龐大的艦艇編隊前往南太平洋打撈運載火箭的數據艙。由於往返南太平洋的距離十分遙遠,因此建造一型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迫在眉睫。因為在此之前中國從未建造過補給艦,於是該型補給艦經過了多輪的論證之後最終選擇了15000噸級補給艦這個方案(裝載量)。
然而在建造的時候為了動力的可靠性還專門引進了丹麥產的主機,在其後續艦的建造上還進行了修改部分外形和調整淡水艙容量等設計進行了必要的優化。由於718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的性能良好,使得其贏得了出口了巴鐵海軍一艘的訂單,該出口型甚至可以補給彈藥和為直升機提供燃料,甚至還裝了個直升機伸縮機庫,這一些優化設計後來部分也用在了中國海軍自用型補給艦的改裝上。
然而此型補給艦也是命運各不相同,其二號艦X915船於1989年退出了現役,轉而改裝為民用油船繼續使用。具體是為了什麼而軍轉民?其中的說法很多,據稱有人知道謎底而目前又不好公開,所以只能作罷。但一艘服役才9年的補給艦就此匆匆退役,給當時的南海艦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真是讓人嘆息不已。
因為如此,中國海軍最後只剩下了兩艘補給艦,但它們依然為中國海軍1990年代的出訪提供了遠航的後勤保障。隨著中國海軍的發展,對於補給艦的需求也更加強烈,於是在2003年中國海軍開始了建造新一代的補給艦,因此在後來的亞丁灣護航上就見不到第一代補給艦的身影,這也說明它們的確老了。
2018年8月,我們迎來了其三號艦881洪澤湖艦退役的消息,它是該型第二艘退役的,如今它作為紀念艦而被海軍贈送給泰州的海軍博物館收藏。更值得一提的是881洪澤湖艦竟然是靠自身的動力開去泰州的,可想而知中國海軍第一代補給艦的動力和平時的維護能力是多麼令人敬佩。
如今中國海軍的903/903A和901遠洋綜合補給艦的數量達到了11艘,再加上885青海湖艦總數也達到了12艘。目前它們是中國海軍遠海編隊出行的保障,為中國海軍艦艇能走得更遠而忙碌著。隨著第一代補給艦全部退役,其光榮的艦名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再次命名在新的補給艦上,繼續發揚其光榮的傳統,為中國海軍更多的遠航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