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代補給艦全部退役,執行580任務,為出遠洋立下汗馬功勞

2020-12-06 騰訊網

近日,中國海軍718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首艦882鄱陽湖艦在寧波舉行了退役儀式,該艦服役了近41年,至此中國海軍的第一代補給艦全部退役。

該型補給艦一共造了四艘,但最後一艘是為巴鐵海軍建造的,因此中國海軍自用的只有三艘。然而作為首艦的882鄱陽湖艦卻是該型號補給艦中最後退出現役的,它的退役使得中國海軍的補給艦進入了新艦期。

718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這是正式的叫法,該型艦是為了執行580任務而專門建造的,也就是為了保障中國的東風-5運載火箭全程發射試驗,中國海軍派出了龐大的艦艇編隊前往南太平洋打撈運載火箭的數據艙。由於往返南太平洋的距離十分遙遠,因此建造一型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迫在眉睫。因為在此之前中國從未建造過補給艦,於是該型補給艦經過了多輪的論證之後最終選擇了15000噸級補給艦這個方案(裝載量)。

然而在建造的時候為了動力的可靠性還專門引進了丹麥產的主機,在其後續艦的建造上還進行了修改部分外形和調整淡水艙容量等設計進行了必要的優化。由於718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的性能良好,使得其贏得了出口了巴鐵海軍一艘的訂單,該出口型甚至可以補給彈藥和為直升機提供燃料,甚至還裝了個直升機伸縮機庫,這一些優化設計後來部分也用在了中國海軍自用型補給艦的改裝上。

然而此型補給艦也是命運各不相同,其二號艦X915船於1989年退出了現役,轉而改裝為民用油船繼續使用。具體是為了什麼而軍轉民?其中的說法很多,據稱有人知道謎底而目前又不好公開,所以只能作罷。但一艘服役才9年的補給艦就此匆匆退役,給當時的南海艦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真是讓人嘆息不已。

因為如此,中國海軍最後只剩下了兩艘補給艦,但它們依然為中國海軍1990年代的出訪提供了遠航的後勤保障。隨著中國海軍的發展,對於補給艦的需求也更加強烈,於是在2003年中國海軍開始了建造新一代的補給艦,因此在後來的亞丁灣護航上就見不到第一代補給艦的身影,這也說明它們的確老了。

2018年8月,我們迎來了其三號艦881洪澤湖艦退役的消息,它是該型第二艘退役的,如今它作為紀念艦而被海軍贈送給泰州的海軍博物館收藏。更值得一提的是881洪澤湖艦竟然是靠自身的動力開去泰州的,可想而知中國海軍第一代補給艦的動力和平時的維護能力是多麼令人敬佩。

如今中國海軍的903/903A和901遠洋綜合補給艦的數量達到了11艘,再加上885青海湖艦總數也達到了12艘。目前它們是中國海軍遠海編隊出行的保障,為中國海軍艦艇能走得更遠而忙碌著。隨著第一代補給艦全部退役,其光榮的艦名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再次命名在新的補給艦上,繼續發揚其光榮的傳統,為中國海軍更多的遠航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大海才是遠望的「母港」 ——紀念580任務40周年
    580任務航測直升機在測量船隊的精確引導下, 迅速發現了數據艙染色海域而中國首枚遠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的消息,更是驚動了全球。 新生的遠望號測量船隊在大海「母親」17天的快速鍛鍊下,創造了中國航天的新紀元,實現了我國海上測量從無到有的歷史跨越。以此為標誌,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遠程運載火箭、第四個擁有航天遠洋跟蹤測量能力的國家。
  • 遠望6號遠洋測量船滿載通信光學氣象儀器 遠赴太平洋執行探測任務
    航天測量船的主要任務是在海上進行跟蹤、遙測戰略飛彈的飛行軌跡及彈著點;測量人造衛星、太空梭、宇宙飛船等在宇宙空間的飛行數據,並進行遙控和傳輸指令等。隨著我國運載火箭和衛星技術的發展,早在1965年,就研究論證建設我國遠洋靶場測量船的問題。根據我國國情和適應運載火箭、應用衛星的試驗需要,我國航天測量船直接定位於採用單船精確定位體制的大型綜合航天測量船。
  • 「遠望7號」航天遠洋測量船正式亮相
    、衛星、飛船等各類太空飛行器的海上跟蹤測控任務,並與航天任務中心進行實時通信和數據交流,準確測定火箭、衛星、飛船的著落點。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表示,從船舷舷窗可以看出,對比前型船隻,「遠望7號」加高了船身,提高了在高海況下的抗風浪能力,為在大洋上進行航天測量作業提供了更加穩定的平臺。
  • 科學一號成功回收深海6000米潛標 數據為國際首次
    為中國海洋研究立下「汗馬功勞」的科學一號(本網資料圖片)  齊魯網青島8月4日訊(記者 譚文寶 通訊員 劉洋)8月4日,中科院海洋所「科學一號」海洋科學考察船圓滿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共享航次夏季科學考察任務
  • 遠望7號船紀念「580任務」40周年
    什麼是「580」?「580」是一個任務代號。1980年5月18日,我國首次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運載火箭試驗,被稱做"580任務"。今年5月18日,是"580任務"40周年紀念日,「遠望7號」船員們在大洋上舉行了紀念活動。
  • 「重慶」號驅逐艦退役 新家落戶天津公園供參觀
    「重慶」號驅逐艦為我國051型飛彈驅逐艦,該艦曾在1985年執行攔截監視蘇聯海軍「伏龍芝」號飛彈巡洋艦任務,當時日本攝影師拍攝反應這一事件的照片《中國海軍之勇姿》中,記錄了我「重慶」艦不畏比自己噸位大數倍敵艦,與之鬥爭的形象。「重慶」號是中國海軍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艦名。1949年,原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官兵起義,加入人民海軍,成為我海軍第一艘巡洋艦,後因遭國民黨空軍轟炸沉沒。
  • 中國海軍已具備深藍作戰,那終極目標是什麼?
    ,被俄羅斯繼承了總計70%的整體實力,然而俄羅斯海軍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卻開始迅速衰敗,如今俄羅斯四大艦隊拼湊起來,可能實力都不及前蘇聯的一支太平洋艦隊,但如今中國海軍卻已經具備深海作戰的特質,美國和日本寢食難安:俄羅斯做了20年的夢,卻要被中國實現了,如果問那中國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 與水下機器人彰顯中國實力
    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的「藍鯨1號」是目前全球最新一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我國首次成功試採可燃冰,「藍鯨1號」立下了汗馬功勞。由光啟集團研發的蘇武系列遠洋衛星通信系統今年剛剛上市,比國際允許出售給中國的同類產品尺寸縮減50%,適用於不同類型的艦艇,標誌著我國在海洋科技領域的最新自主創新成果。超材料863項目首席專家 趙治亞: 蘇武系列遠洋通信系統是具有我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並且達到了這個領域的設計極限。
  • 中國監測人員赴呂宋海峽執行放射性預警監測任務
    據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5月17日,南海分局下屬的南海環境監測中心16名監測人員搭乘「向陽紅14」號船從汕頭起航,赴呂宋海峽及周邊海域執行放射性預警監測任務。這是國家海洋局提出加強西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後,南海分局派出的第一個專項航次。
  • 令人無奈,美女專家為美國立下了輝煌戰績,究竟因何奔赴海外?
    正所謂「科學無國界」,因為不管是哪個國家研發專研出出來新的科學技術,其他的國家都可以學習,這種話真的是對的嗎?我們心裡都沒底。美女專家「棄國赴美」的選擇例如「棄國赴美」的美女專家,她就這樣出現在大眾視野,為美國立下輝煌戰績,為美國贏得前所未有的掌聲,但是其科研成果也讓各國乃至全世界都爭議不休,這讓人該高興還是該難過呢?
  • 海軍3艘053H1型飛彈護衛艦退役
    7月13日,海軍在三亞軍港舉行退役儀式,053H1型台州艦(533)、金華艦(534)、臨汾艦(545)正式退出海軍戰鬥序列。金華艦退役後,將啟程運回金華,作為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平臺。同時,文章配圖文字顯示「台州艦,金華艦,臨汾艦退役儀式」,證實上述3艦均於13日退役。
  • 中國也有太空梭了?美媒:類似於美國X37B,可執行在軌轟炸任務
    自從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研發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獵鷹之後,國內外一片驚嘆聲,人們在感嘆這個私人公司有能力有技術的同時,忍不住要問,我國是否也有研發重複火箭或者重複使用飛船的能力呢?現在一則消息似乎給出了一個準確答案。據新華社6日消息稱,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已經於6日成功返回著陸場。
  • 中國也有太空梭了?美媒:類似於美國X37B,可執行在軌轟炸任務
    據新華社6日消息稱,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已經於6日成功返回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雖然這次透露的細節不多,但引發了大量的猜測。
  • 遠望6號測量船今日再赴太平洋,後續將執行火星探測等任務
    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5月20日上午9時許,遠望6號船緩緩駛離碼頭,奔赴太平洋某海域執行多次海上測控任務。遠望6號船駛離碼頭。高超 攝遠望6號船是中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於2008年4月建成下水,按照國際慣例,遠洋測量船每10年就要進行一次大修改造,主要維護動力系統、開展舾裝維修、進行船體結構保養以及加裝新型測控設備。2018年7月,遠望6號船圓滿完成嫦娥四號中繼星等2次任務後停靠碼頭,先後經過修船改造、海上綜合校飛等一系列檢驗。遠望6號船組織吊放救生艇應急演練。
  • 遠望6號船赴太平洋執行多次海上測控任務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南京5月20日電(李國利、高超)完成能力升級的遠望6號船20日上午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太平洋某海域執行多次海上測控任務。這是遠望6號船時隔22個月後再赴太平洋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遠望6號船是我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2008年4月建成下水,2018年7月圓滿完成嫦娥四號中繼星等任務後停靠碼頭,先後經過修船改造、海上綜合校飛等一系列檢驗。
  • 我國測量船開赴太平洋執行嫦娥二號觀測任務
    本報兩名特派記者分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遠望六號」,將在發射現場和太平洋上發回「嫦娥二號」飛天報導  隨著「嫦娥二號」發射任務進入倒計時,為奔月承擔測控關鍵環節支持的中國航天遠洋測量船隊,已經在相關海域部署就位。作為唯一獲邀的地方媒體,本報特派記者焦哲已登上遠望六號測量船遨遊太平洋,將零距離接觸這艘我國最新型測量船,以及擔任此次海上測控的中國航天精英。
  • CBA歷史上第一個被退役外援球衣的積臣去哪兒了?現狀如何?
    甚至有一外援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奪冠,現在雙外援正是某些球隊的引進計劃,這也是現在CBA的發展趨勢,球隊不僅要引進外援,而且還要引進合適的外援,正因為一些球隊找不到合適的外援,才年年進行外援調換,而廣東宏遠管理層就有著獨特的眼光,當年引進積臣給球隊立下汗馬功勞,功不可沒!至此也成為了CBA歷史上首位被退役球衣的外援!
  • 中國退役戰機為何遲遲不銷毀?秘密改造之後,美國航母背後一涼
    圖為中國退役戰機隨著新型戰機的不斷服役,中國越來越多的老式戰機正在退役,但最近有軍迷發現中國戰機在退役之後沒有被銷毀,不僅沒有被銷毀反而還神秘消失了,並且有消息稱它們被隱藏起來進行了秘密改造,那麼中國退役戰機為何遲遲不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