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發現!章魚吃搖頭丸也會上癮:神經傳遞素在進化上較為保守

2020-12-01 前瞻網

神奇發現!章魚吃搖頭丸也會上癮:神經傳遞素在進化上較為保守

 Connor Feng • 2018-10-11 11:18:58 來源:前瞻網 E1327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這個奇怪的實驗旨在探索章魚行為的進化史。

如果你給章魚一些搖頭丸,它可能會要求你給它一個擁抱。

這就是一對科學家希望發生的事情,他們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測試MDMA(也被稱為精神藥物搖頭丸)對章魚的影響。

今天(9月20日),這項研究的目的發表在了《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這項奇特研究的目的不僅在於觀察章魚是否能在搖頭丸的影響下變得興奮(劇透:它們確實能),還在於探索章魚行為的進化史。眾所周知,章魚是獨居動物,性情乖戾,只有一個例外——在交配的季節。根據這項新研究的作者的說法,這種行為上的轉變表明,章魚可能有某種神經機制,在空氣中瀰漫著愛(或者至少是生殖)時,會抑制反社會行為,放大性衝動。

順便說一句,服用MDMA的人在社交能力上也出現了類似的變化。這是因為MDMA是一種安非他命藥物,能增加大腦中幾種情緒調節神經傳遞素的產生,包括血清素——一種幫助調節快樂、食慾和睡眠的化學物質。與清醒狀態下的人相比,服用了MDMA變得興奮的人更傾向於社交,更有活力,更有同理心,更欣快。(當然也有很多負面的作用,有時是永久性的健康影響。)

研究人員想知道,這會可能是因為章魚進化出了一種類似的血清素吸收系統,允許其社會行為的切換嗎?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小組首先對章魚(Octopus bimaculoides,通常被稱為加利福尼亞雙斑章魚)的基因組進行了研究,以確認血清素傳遞基因的存在。然後,他們成功使幾隻實驗章魚在搖頭丸的作用下變得興奮。

在實驗的第一階段,4隻雄章魚和4隻雌章魚(都是清醒的)被逐只放在一個分成三個隔間的水箱裡。第一個隔間裡總是有一個固定的物體(有時是塑料花盆,有時是楚巴卡(Chewbacca)或帝國衝鋒隊隊員(Stormtrooper)的人物像),中間的隔間裡總是空著,最後一個「社交」隔間裡要麼有一隻陌生的雄性章魚,要麼有一隻陌生的雌性章魚,被關在一個塑料籠子裡。這些關在籠子裡的章魚可以伸出手去觸摸其他的章魚,但是沒有足夠的空間離開籠子或者打架。

每次一隻,這些測試章魚被放置在空的中央房間裡,讓它們在不同的房間裡探索30分鐘。在這些過程中,當一隻陌生的雄性章魚被關在籠子裡時,大多數測試章魚都避開了社交隔間,而是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楚巴卡身上。

然後,研究人員將每條測試章魚浸入人工海水中,加入液化MDMA。每隻章魚都在搖頭丸液中浸泡了10分鐘,通過鰓直接吸收相當於「低劑量口服」的搖頭丸到它們的血液中。在此之後,每條章魚在20分鐘的鹽水浴中慢慢變得放鬆,然後在幾個小時內返回社會測試池。

現在借著少量搖頭丸的勁,同樣的章魚被一個接一個地送回了實驗室,並被允許再用30分鐘進行探索。這一次,每隻章魚與籠子裡的章魚呆在一起的時間比它們在其他房間呆的時間要長得多。根據作者的說法,被下藥的章魚也「傾向於擁抱籠子」,甚至用它們的嘴摩擦籠子,顯示出人類服用MDMA後出現的相同情感衝動。

所以,是的,你可以用搖頭丸讓章魚變得興奮。但在你思考和八隻爪子擁抱會是什麼感覺之前,研究人員希望你考慮一下這個特殊實驗的含義。

研究作者Gul Dolen,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的助理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相比於人類,章魚的大腦更類似於蝸牛的大腦,但我們的研究證明它們可以表現出一些和我們相同的行為,我們的研究表明,某些大腦化學物質,或者在神經元之間傳遞這些社會行為所需的信號的神經傳遞素,在進化上是保守的。」

如果這些結果是準確的話,那麼章魚進化出的情緒調節機制似乎與人類相同,儘管它們的進化譜系比人類早了5億年。這表明血清素在生物體內的社會功能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並且指出了一種極其重要的神經遞質的古老根源。至於MDMA的使用是否也能提高章魚對電子舞曲的鑑賞力,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為了證明章魚和人類是近親,專家給它們吃搖頭丸,果然high了
    根據國家地理的消息稱,科學家們為了做研究,讓章魚吃搖頭丸,以便測試章魚大腦的活動行為。而這麼做的目的,竟然是因為發現章魚的身上,有和我們人類相同的基因? 難怪人們喜歡觸手系,原來這是基因裡的東西在作祟。
  • 採用搖頭丸的章魚可以讓彼此充滿喜愛
    一項小型研究發現,給章魚服用搖頭丸藥物會變得更社會化,並試圖擁抱其他章魚。章魚以類似人類的方式作出反應這一事實表明,社會行為的分子基礎已經在我們共同的祖先身上進化了5億多年。   章魚通常是獨居動物。馬裡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居爾·多倫(Gul Dolen)研究社會行為的神經基礎,他說:「在生殖過程中,它們交配三分鐘,然後想要殺死對方。」   她把水族館分成三個房間,由敞開的門道連接起來。
  • 科學家給章魚餵了搖頭丸之後,竟然和人類一樣變得社交活躍
    當人類服用 MDMA,也就是我們熟知的 搖頭丸(ecstasy) 時,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會對他人產生更親密的感覺。Dolen 和同事做了一件所有科學家都會做的事:給章魚餵搖頭丸。 章魚是一種不合群的動物,它們與人類的最後一種共同祖先生活在 5 億多年前,因此章魚成了上面這個問題非常好的一個研究對象。
  • 章魚又進化了?眾多章魚聚集建造「城市」,科學家困惑不解
    章魚是一種很神秘的生物,一直以來就有聲音說,章魚其實就是被彗星帶到地球上的外星生物,對地球生命的演化起到的重要作用。奇怪的是,章魚在地球上存活的時間已經有好幾億年,但卻基本沒有進化,憑藉軟體動物的結構竟然繁衍到了現在,實在是無法用科學來解釋。
  • 三個心臟,滿身「大腦」,「外星生物」章魚又有一神奇能力被發現
    我們的神經元集中在腦部,而章魚的神經元在每一隻觸手上都有分布,這意味著每一隻觸手都有專屬的「大腦」,可以獨立行動,甚至在章魚整體死亡後觸手仍可以存活1個小時;每一隻章魚有3個心臟,其中一個較大的心臟為全身的血液循環貢獻力量,另外兩個小的心臟為鰓供血;
  • 十大神奇美麗的透明動物:玻璃章魚很難發現
    玻璃章魚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動物之一,它是一種深海章魚,很難被發現。事實上,除了消化器官和眼睛,玻璃章魚全身透明。2011年,人們在巴西的裡奧內格羅省發現了這種魚,它的最大長度只有17毫米。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因為科學家認為它的棲息地—亞馬遜最大的支流,已經被徹底探索過了。
  • 搖頭丸沒有成癮性?那是您對合成毒品認識的誤區!
    隨著吸食合成毒品群體的低齡化加快  不少青少年認為搖頭丸能使人玩的開心、盡興  能吃上搖頭丸是時尚、有品位的表現  是富有、氣派的象徵  這些錯誤的認識與海洛因剛泛濫時  在部分人群中流行的講法幾乎如出一轍  處於身心發育不穩定期的青少年  往往會被這些錯誤觀念所左右  走向吸毒—戒毒—復吸的路  毀滅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  誤區二  搖頭丸等興奮劑沒有成癮性,因此他們不是毒品
  • 科學家發現章魚建造的「城市」,小小軟體類動物,為何這麼聰明?
    自然界關於章魚的傳說數不勝數,著名的章魚保羅就是一個傳奇,它會預測世界盃,還預測的非常準,預測的14場球賽只有一場預測錯誤,其餘全中,準確率達到92.85%,要是一次兩次可能還能說是巧合,這麼多次全對了就太神奇了,於是很多人都以章魚保羅的事跡推測章魚有智慧,會看電視還會思考,不過這都是人們的猜測而已,科學上並沒有數據能證明章魚是真的會思維的
  • 絕頂聰明的章魚,能否進化出高等智慧?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章魚這個物種的確非常聰明,而且它懸浮在水裡的時候,其發達的大腦和靈活的肢體真的像極了達爾文進化論對於外星人的想像。在科學界,章魚一直被認為是海洋中最有可能進化出智慧的生物,科學家們認為章魚就是「海洋中的靈長類」,甚至認為他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外星生物」。科學界對章魚有這樣的判定,那都是有依據的。
  • 章魚知道自己的觸手在幹嘛嗎?觸手會打結嗎?
    章魚遍布世界各地水域,以偽裝大師著稱,十分聰明,形態奇異,經常成為科幻電影中外星生物的原型。最讓人稱奇的是它的八根觸手,強壯有力,觸手下方密布幾百個吸盤,看起來像一隻隻眼睛。章魚有5億個神經元,其中3.5億分布在八條手臂上。人們一直很好奇章魚的觸手會不會相互打結,答案是不會,它的觸手能相互識別,即便沒有大腦,觸手依舊不會抓住另外的觸手。
  • 章魚難不成是地外生物嗎?科學家:研究表明章魚或來自於外星球
    魷魚的內鰭位於尾部,呈三角狀雖然,魷魚和墨魚都比章魚多兩條腕,但是比起智商,它們遠遠低於章魚,而且,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章魚不僅會變色以外,還會擬態,據了解,在章魚種類中,有一種章魚可以模仿15種不同物種的動作形態,達到躲避天敵的效果
  • 章魚聚集建造「帝國」,難道它們再次進化?科學家:我們小瞧它了
    章魚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生物,一直有人說,章魚其實是由彗星帶到地球的外星生物,在地球生命進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令人好奇的是,章魚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卻根本沒有進化,以軟體動物為基礎的構造竟然繁衍至今,實在是無法用科學來解釋。
  • 擁有5億個神經元的章魚,被發現「毆打」其它魚類洩憤,太神奇了
    如果說地球上哪一種生物最像是「外星來客」,答案不是人類而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章魚」,這種擁有3個心臟、2套記憶系統和5億個大腦神經元的「奇葩」生物,儼然和地球上其它的已知生物都格格不入,甚至一些科學家也認為,章魚不是「本地魚」。
  • 擁有5億個神經元的章魚,被發現「毆打「其它魚類洩憤,太神奇了
    章魚不是「本地魚」?章魚是地球上除了人類之外,最聰明的生物之一,章魚有多聰明呢?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逃跑章魚」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在紐西蘭的國家水族館中,一隻章魚從半開的水族缸中爬了出來,通過水管返回了海洋。如果不是監控記錄下來了這不可思議的一幕,估計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條章魚離奇失蹤了,認為它可能還隱藏在水族館的某個角落。
  • 章魚"偷"了翼龍牙齒?《方舟生存進化》遊戲為你還原翼龍食譜
    ,科學家竟然發現1.5億年前章魚化石上卡著翼龍牙齒!這個發現也是令生物學家大為感興趣:陸地生活的翼龍的牙齒,怎麼被深海的章魚給"偷走"了?正是因為翼龍來獵食章魚,才令自己的牙齒嵌進章魚體內。這才形成了1.5億年前的"攜帶翼龍牙齒的章魚化石"。
  • 章魚:地球上的異形大腦
    但所有人都認同一個觀點:其中過半腦細胞都分布在章魚的8個觸手上。相比而言,人類擁有850億個神經元,多數都位於顱骨內。一隻章魚全身約有4000萬個受體,多數都位於吸盤邊緣,章魚不僅會利用這種獨特的器官觸摸周圍的物體,還能以類似於人類味覺和嗅覺的方式探測周圍的化學物質。可以想像你身體的多數部位都由舌頭組成,能夠通過觸覺和味覺感受整個世界,這樣一來,你或許就能夠更好地理解章魚的生活。
  • ...聰明藥』,我被送進了戒毒所...」這個「神藥」,娃吃了會上癮...
    文:七月文章配圖:來自網絡很早之前,國外就流行「聰明藥」,傳說它具有提升注意力、降低疲勞感的神奇功效。英美一些名校學生服上幾粒,就能熬過考試密集的final week,甚至取得優異成績。曾經原來風靡全國的「生命一號」這聽起來就像藍胖子口袋裡變出的「記憶麵包」,只要大雄吃上幾片,就能輕易記住書本上的知識。那麼,真的能讓人變「聰明藥」?
  • 會上癮的「聰明藥」
    田靜對這種藥並不了解,也不清楚媽媽知道多少,只記得媽媽說:「有人吃了成績就變好了,你試試。」吃了藥,攤開書,田靜的心思還是扎不到課本裡。尤其是最難學的物理,做題時還是沒思路。最初,她每天早晨上學前吃一片,覺得變化不大。兩三個月後,服藥量變成了每天兩片、三片,早上出門前、晚上回家後各吃一次。
  • 為何說章魚是外星生物?科學家:章魚構造很強大,或違背進化論!
    文/仗劍走天涯為何說章魚是外星生物?科學家:章魚身體構造很強大,或違背進化論!章魚是地球上非常奇特的一種生物,甚至很多科學家們都認為,其實章魚可能就是實打實的外星生物。如果說到章魚,可能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畢竟章魚的鮮美是公認的,雖然章魚長得非常的奇特,但是它的美味卻是人類不可以去質疑的。
  • 光葉水菊 蝴蝶搖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