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18攻堅之三】「海洋二號」衛星完成輻射計定標任務

2021-01-16 航天203所

    近期,航天科工203所圓滿的完成了中科院空間中心校正微波輻射計的地面真空定標實驗,該校正微波輻射計是「海二」B星上搭載的有效載荷之一,用於雷達高度計相關參數的修正。

    海洋二號衛星可全天時、全天候獲取海上風、浪、流、潮汐和海溫等海洋水文氣象信息,將為我國的海洋觀測開闢一個嶄新的領域。上面搭載的定標輻射計是為海洋二號雷達高度計提供大氣路徑延時校正的微波輻射計。

     隨著我國海洋系列等重大專項的陸續實施,大量業務應用型和科學試驗型微波輻射計被搭載於星基平臺之上,用於對海洋動力環境參數進行全球、全天候、全天時遙感監測,這也對微波輻射計的遙感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輻射計必須經過統一、精確、可靠的定標,輻射計通過遙感地物場景,得到了各類數據並形成曲線和圖像。為確保輻射計遙感數據的有效性,必須建立輻射計遙感數據與國際SI單位制之間不間斷的溯源鏈,定標源就是實現這個目的的途徑和手段。這就如同給微波輻射計做了一把「尺子」,這把尺子從國際上最標準的尺子傳遞而來,來校準輻射計的反演數據準確與否。

     203所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研製並擁有星載微波輻射計真空定標源的單位,也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星載微波輻射計地面真空定標試驗的單位。為了保障此次任務順利完成,203所首先是使用了自研的吸波材料,打破了美國在吸波材料上對我國的封鎖以及在國際上的壟斷地位。

     其次是由於溫度傳感器及其校準成本也是相當的高,更換為相對低價,但性能指標也滿足定標源使用要求的傳感器。在保證了技術指標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了研製成本。再次是化整為零,減小體積。拆分成三個小冷源拼裝在一起以滿足使用要求,最大限度的減小研製風險。最後是原來的定標源控制系統是專門定製的機櫃,儀器陳舊且體積龐大,出現後故障排查困難。此次203所集成了新的控制系統,儘可能的選用市場上的通用產品,確保部件出現故障後能第一時間更換,以防影響實驗進度。編寫了定標源控制軟體,提高試驗效率。

     此次定標任務的圓滿完成,得到了載荷研製單位的好評,標誌著203所定標源研製水平和載荷定標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為我國氣象信息的精確反演信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更多計量信息請關注航天203所微信平臺,期待與您互動溝通!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請多多點讚!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火箭測試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 黨的領導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並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
  • 天宮一號最快下周二升空 嫦娥二號超額完成任務
    「天宮」將與神八無人對接據介紹,中國將實施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執行任務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組合體,已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區。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已改進據介紹,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等飛行產品自6月底陸續進場後,按照飛行任務測試發射流程,相繼開展了總裝測試等技術區的準備工作。8月18日17時28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實踐十一號04星」,因火箭飛行過程中發生故障,衛星發射失利。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實現對全球海面高度、
  • 海洋二號C衛星成功發射!將大幅提高我國海洋觀測能力
    據國家航天局處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據悉此次發射的海洋二號C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生產的中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金星二號"考察船完成任務凱旋
    9月28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金星二號」考察船圓滿完成國家海洋局「區塊海底地質調查與研究」任務凱旋而歸。「金星二號」考察船自4月至9月分三個航段進行了108天的海上作業,對1781個站位開展了表層取樣、柱狀取樣、懸浮體取樣和現場測試,圓滿完成了考察任務。
  • 吉林市永吉縣突出「三個能力」 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永吉縣為答好「五年脫貧攻堅收官卷」,做好「疫情災情防控加試題」,突出「三個能力」即基層組織戰鬥力、貧困人口內生力、脫貧攻堅保障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真抓實幹,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工作舉措,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郭超凱 段遜 李晨)北京時間9月21日13時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攝影:汪江波海洋二號C星是中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衛星在軌後,主要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並具備船舶識別,以及接收、存貯和轉發中國近海及其他海域的浮標測量數據能力。
  • 海洋二號C衛星:邁出「三星組網」關鍵一步
    目前,我國發射的海洋衛星和以海洋為主要用戶的衛星已達到9顆,包括海洋一號A、B、C、D衛星,海洋二號A、B、C衛星,中法海洋衛星,高分三號衛星等。  海洋二號C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本報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張蕾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海洋二號該衛星主要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並具備船舶識別,以及接收、存貯和轉發我國近海和其他海域浮標測量數據的能力。  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6小時完成全球80%的海面風場監測
    繼海洋一號C星、海洋一號D星成功發射後,我國又有一顆海洋水色系列衛星成功發射。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可在6小時內完成全球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羅城高彩雲:折翼也要飛翔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羅城高彩云:折翼也要飛翔 2020-04-0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鬥三號部署完成 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到位
    北鬥三號部署完成 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到位原標題:太空再添兩顆「北鬥星」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12月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徵一號上面級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9月21日13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海洋二號03星是由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第2顆海洋動力探測系列業務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衛星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
  • 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到位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 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浩 攝影 郝飛)12月16日,2019年北鬥發射任務的收官之戰順利結束。隨著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順利落子於中圓地球軌道,北鬥「大棋盤」在該軌道上規劃的衛星已全部到位。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星座是北鬥三號系統的核心星座,設計由24顆衛星組成,這意味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正式完成。什麼叫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北鬥三號為何由三種軌道衛星組成?這次發射由有何意義?12月15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完成了我國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建設任務,以及北鬥三號立項和...
    【孫家棟坐輪椅見證北鬥三號開通】今天,91歲高齡的首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坐著輪椅到現場見證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儀式!孫家棟是中科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兩彈一星」元勳、首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後續還將發"D星"
    ,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實現對全球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海面溫度的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觀測,有效服務我國自然資源調查監管。
  • 北鬥問蒼穹: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重啟
    發射任務完成後,意味著北鬥三號的30顆組網衛星全部到位,北鬥三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將進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  組網收官 嚞星高照  6月22日,距離發射還有1天時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衛星已安全地置於火箭整流罩中,在塔架上整裝待發。
  • 風雲二號」收官之戰 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星
    風雲二號」收官之戰 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星 2018年06月06日 13:02:00來源:央視網   今天21時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風雲二號H星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