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每年吞噬數億噸海水,為何海平面沒有下降,反而上升?

2020-12-08 騰訊網

地球水循環

在地球上,有個著名的水循環,說的是水在各個圈層中相互交換和轉移,某種程度上說,人類其實也屬於水循環的一部分。

在數千年來,地球的總水量大概維持在1.37 X 10^9 (km^3),這些包括了海洋當中的水,以及水循環當中的水。雖然,水循環中的水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但是地球的總水量幾乎是維持不變的。這個數字在眾多行星中算是不錯的成績了,不過在整個太陽系來看,含水百分比並不算高。

不過,以上說的這些,其實基本上都屬於地球表面的水,或者說屬於聚集在地表附近的水。實際上,地球不僅僅地表附近有豐富的水源,地球的內部其實也是含有豐富的水資源的,而且這個含量要比地球表面附近的水要多得多。

科學家就曾發現在距離地球表面200km深處,存在著一種石頭,我們如今稱為尖晶橄欖石,也被叫做林伍德石。這類礦石中富含水,據估算,林伍德石的水分子達到了每100萬個晶體分子就大概含有2000個水分子。

當深度達到410千米~660千米時,林伍德石中的水分子濃度,就可以達到每100個晶體分子中含有1.5個水分子。

而且科學家還發現,在地幔層中富含著大量的林伍德石,即便是往少了估算,這裡也大概含水量也達到了4.485*10^9(km^3),是地表附近總水量的3倍左右。

按照目前的主流理論,無論是林伍德石中的水分子,還是地表附近的水,都是來自於地球形成之初,以及地球形成之後外太空的小行星和彗星送來的水。那麼,除了地表附近的水循環之外,還存不存在其他的水循環呢?

海水正在被吞噬

實際上,地球確實存在一個另類的水循環,而且這個水循環是伴隨著整個地球的演化史在進行的,尤其是在板塊運動時尤為明顯。

有科學家曾經針對馬裡亞納大海溝進行仔細地分析,他們發現馬裡亞納大海溝每年都會吞噬數億噸的海水。

但是,你發現沒有無論馬裡亞納大海溝如何吞噬海水,我們如今要面對的卻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現實,而且未來有一些國家還會因為海平面上升。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實際上,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但同時,這些被吞噬的海水,並沒有因為被吞噬後就消失了,而是從另外一個「水循環」回到地球表面,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這就要從46億年前說起,當時在現在太陽附近的位置有一片2光年的分子雲,在引力坍縮下,逐漸形成了太陽。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邊角碎料,就形成了如今的太陽系其他天體,其中包括地球。

在形成地球的過程中,水以氫離子,羥基等形式在水化作用下,被所在了分子雲的晶格之中。起初地球形成時,溫度是非常高的,晶體中的水以氣體的形式存在於地球上,因地球引力的存在,它們沒有飄走。後來,隨著地球溫度的下降,地球下起了一場跨越千萬年的大雨,到了距今38億-40億年,大規模的小行星和彗星撞擊了地球,並且帶來了許多水。如今,我們地球上的水就是來自於這場大雨和這場「送水運動」,這也形成了地球的原始海洋。

最早地球是一片陸地,一片海洋,而不是如今這樣的有幾個大陸板塊和幾大洋。那地球到底是什麼時候變成如今這樣的呢?

板塊漂移

科學家通過研究如今海洋底部的地質情況就發現:現代海洋的形成不早於2.2億年。那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呢?

我們其實可以簡單粗暴地把海洋看成是一個「坑"加上「海水」,科學家發現如今的海洋的「坑」的年齡不超過2.2億年。所以,其實地球的陸地和海洋處於一個動態演化的過程,只是這個過程特別慢,以至於我們不太能夠感受到。那這個演化是咋來的呢?

這就要從板塊漂移說起了。按照目前的主流理論,在距今2.2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一起劇烈的地質運動。在這個過程中,原本整塊的大陸被分裂開來。

我們都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結構的。地表之下是地殼,地殼之下是地幔。

大洋的地殼很重,同時還很薄;大陸地殼正好相反,很輕,卻很厚。說白了,就是兩者密度不同。而在地殼下面是地幔,地幔的溫度非常高,而且很黏稠。地幔會在熱對流的作用下緩慢流動。地幔的流動會帶

因為大洋地殼要比大陸地殼更重和更薄,以至於在重力的作用下,大洋板塊會被地幔帶動著往下俯衝,這時候就會有大量的海水湧入到地幔當中。這也就是我們上文提到了吞噬水的過程。但是並不是說,海水就會一直存在於地幔當中。實際上,它們會隨著巖漿而回到地表,然後再度參與到地球表面的水循環當中,這也就保證了地球表面的總水量是維持在一個區間內的,不會導致海平面下降。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地球表面的大陸和海洋變成了如今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地球內部每年吞噬幾十億噸海水,海平面為什麼沒有下降反而上升?
    馬裡亞納海溝剖面圖,最低處像一條裂縫吞噬海水海水被不斷吞噬最近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考察的時候,聽到海底傳來神秘的聲音,經過深入的探測分析,科學家竟然發現馬裡亞納海溝像一個漏鬥一樣不斷的吞噬著地球表面的海水,每年吞噬的海水總量高達數億噸,後來科學家還發現,不僅是馬裡亞納海溝吞噬海水,
  • 地球內部每年吞噬數十億噸海水,海平面為什麼不降反升?
    馬裡亞納海溝剖面圖除了發現獅子魚這種新物種,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該海溝竟然在不斷地吞噬海水,這個海溝就像一個漏鬥一樣每年吞噬數億噸海水,受到馬裡亞納海溝的啟發,科學家在世界各地也同時發現很多海溝在吞噬海水,據估算這些海溝每年吞噬海水的總量高達幾十億噸,按照每年吞噬10億噸計算,地球海洋存在的時間至少超過
  • 地球上有個「縫隙」,每年吞噬數億噸的海水,這些水去哪裡了?
    ,每年都會吞噬數億噸地球海水中的海水,馬裡亞納海溝為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深達11034米,是目前所發現的地球上最低的地方,為地球的最低點。,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探測到會有大量海水通過板塊運動進入地球內部,更有些科學家研究其吞噬量高達幾十億噸,若按照這樣的區域,地球海洋的海水早已被吞噬完畢。
  • 世界最深的海溝,一年能吞掉3億噸海水,為何海平面卻不下降?
    世界最深的海溝,一年能吞掉3億噸海水,為何海平面卻不下降?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就是著名的馬裡亞納海溝,位於日本島東部,它平均深度達到8000米,距離日本列島近達200公裡,而日本也以每年10釐米的速度向馬裡亞納海溝移動。
  •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每年吞噬3億噸海水,為何海平面沒有下降呢?
    在《自然》雜誌上曾經發表過一篇論文,講述了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也就是馬裡亞納大海溝正在吞噬海水。 那麼問題就來了,馬亞裡亞大海溝每年這麼吞噬海水,為什麼海平面沒有下降,反而是要上升呢?
  • 世界最深的海溝,一年能吞掉3億噸海水,為何海平面沒有下降?
    這麼深的海溝,世界上肯定有不少的科學家,學者都對這個馬裡亞納海溝進行過研究,有科學家就表示:當板塊運動的時候,那裡有大量的海水會進入地球的內部,並且一年能「喝掉」三億噸水,那這麼大的吞噬量為什麼海平面卻沒有下降呢?
  • 地球每年吞下上百億噸水,為何海平面卻不降反升,最終都去哪裡?
    試想一下,如果真的地球觸發了類似關鍵的原因,那麼就目前地球現狀而言,確實不能確保。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地球每年吞下上百億噸水,為何海平面卻不降反升,最終都去哪裡?由於全球變暖,氣溫在急劇升高,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當科學家發現海洋竟然每年都在瘋狂吞水,並且吞水的含量已經達到數百億噸,但海平面卻沒有下降的跡象,反而還在不斷反生。
  • 地球每年吞噬30億噸水,海平面從來沒有下降過,這是為什麼?
    但是即使是這樣每年都有30億噸的海水在被地球吞噬著,不過非常厲害的是,即使有那麼多的海水在被大量吞噬,但是海平面卻從來沒有下降過,這其中又是有怎樣的原因呢?雖然在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地球的形容都說它是一個球體,但是其實在真正意義上,它並不是理論上的圓球形。
  •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一年能「吞掉」3億噸海水,為何海平面沒有下降呢?
    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確實能一年「吞掉」數億噸海水。
  • 地球在瘋狂喝水,每年吞噬數億噸的水!這麼多水都去哪了?
    不少人知道,人類所在的地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球,因為地球的表面被超過70%以上的水覆蓋著,正因地球擁有這般大量的水資源,生命才得以存在,你知道嗎?在地球這顆蔚藍的星球上,地球上的水有97%都是不可以直接飲用的海水,而人類可以飲用的水僅為2%,其中還包括很多難以飲用的冰山積雪和地下水等,可以說人類的水資源是非常有限的。
  • 地球正在瘋狂喝水,每年吞噬數億噸的水!這麼多水究竟都去哪了?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星球,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地球上的70%都是被水給佔有了,所以地表上的水還是非常的多的。水的存在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畢竟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也是維繫生命的重要條件,不過我們也發現了一個現象,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地球在瘋狂喝水,每年吞噬數億噸的水!這麼多水究竟都去哪了?
  • 地球正在「喝水」,有人說一年達3億噸,為何海平面不降反而升?
    地球正在瘋狂的「喝水」,一年能「吞掉」3億噸海水?
  • 地球正在瘋狂「喝水」,海平面卻沒有下降,這些水究竟去哪了?
    有一個問題困惑了我們很久,地球最深處究竟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如果是實心的話,海上或江面上的巨大漩渦把水又卷到哪去了呢?科學家研究表明,地球正在瘋狂地「喝水」,每年都要吞噬數億噸的水,這些水到底去哪兒了?海平面沒有出現下降,反而是在不斷的上升,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我們都知道地球的板塊是一直在運動的,由此就會造成板塊之間出現裂縫,地球的水也隨之不斷流入到地球內部。
  • 地球瘋狂「喝水」,為啥海平面不降反升?科學家:還沒有定論
    近期,有科學家表明,地球正在瘋狂的「喝水」。每年甚至要吞噬掉地表數以億噸的水,可這些被吞噬掉的水去哪裡了?為什麼海平面不但沒有出現下降,反而每年還在不斷上升呢?我們知道,地球的板塊是在不斷運動的,因此就會造成地球板塊之間出現裂縫,地表水也會有一部分因為這些裂縫而流入地球內部。
  • 每年吞噬30億噸海水,並傳出未知怪叫聲,馬裡亞納海溝藏著什麼
    筆者:三體-小遙 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本身就蘊藏著無限的奧秘,在各種各樣奇特的地形中,海溝同樣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而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自然而然地存在於人類探索的行列中。
  • 地球一直在瘋狂喝水,每年吞水量達到百億噸!但最終都去了哪裡?
    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水,那麼地球萬物都沒有辦法正常的生存棲居,即便是綠色植物也會完全凋零。地球上的第一顆生命大物質分子就是從海洋中孕育的,可見水對於生命來說都是根本。從衛星傳回來的地球俯瞰圖可得知,地球看上去更像是一顆水星球,原因是地球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給佔據了。
  • 科學家發現每年有數億噸海水倒灌地球內部,這些水都去哪了?
    在2018年底,有研究機構在《自然》雜誌上發了一篇文章,指出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存在著大量海水倒灌進入地球內部的情況,這個數量達到了每年數億噸之巨,這篇文章在世人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有些人甚至擔心如果長此下去,地球海洋中的水會不會全部倒灌那個「無底洞」中,地球也因此會變為一個「乾涸」之球。
  • ()NASA詳細解讀海平面上升原因(組圖)
    來自NASA海平面變化小組的專家稱海平面上升趨勢已經不可避免,但是並不能確切知道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研究人員指出導致海平面上升最主要的因素是海水的熱膨脹。  全球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加劇了海水熱膨脹,其中海洋吸收了超過90%的熱量。
  • 南極冰川又出事了,這次海平面上升多快了?
    這塊和英國差不多大小的冰川每年退縮約半英裡。科學家估計,冰川將在約200至600年內失去所有的冰,這將使海平面上升約0.5米。為什麼叫「」末日冰川」「末日冰川」這個綽號來源於它完全融化將要發生的事情——末日,這塊冰川南極最大、移動速度最快的兩個冰川之一,它的作用是氣候變暖條件下的海洋與其他冰川的緩衝帶。
  • 研究稱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紅樹林在2050年之前消失
    根據一項新研究,紅樹林的適應速度不夠快,無法擺脫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到2050年可能會消失。 這是因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有增無減,這些森林將無法跟上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這些樹木在儲存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保護社區免受風暴和海岸侵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