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仁課題組石墨烯動態可調超表面成果在光電子領域期刊《ACS...

2021-01-10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19年12月23日,光電子領域期刊《ACS Photonics》在線發表了上交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朱衛仁課題組的研究論文「Electrically tunable metasurface with independent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modulation」。該工作研究了微波頻段內石墨烯三明治結構電磁特性的調控方法並與動態可調高阻抗表面相結合,以反射性低剖面單元結構為基礎,設計一款基於石墨烯的動態可調超表面,通過外加電壓實現在微波頻段內電磁波響應幅度和頻率的大範圍獨立調控,為石墨烯在超表面的應用提供了有益指導,同時也為設計超表面帶來新的自由度。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博士生張金,通訊作者為朱衛仁。論文的合作者包括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魏興戰、雪梨大學Ivan D. Rukhlenko、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陳侯通。

相關背景

近年來,利用超表面對電磁波的動態操控在波束賦形、傳感探測、掃描聚焦、極化調控以及信號調諧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電磁超表面對電磁波的調控特性與單元結構的幾何參數和材料參數密切相關,因此特定功能的單元結構一旦被設計成型,其對電磁波的調控功能也就無法調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設計電控動態可調超表面即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傳統的動態可調超表面基於PIN管或者變容二極體等可調元件以實現相位的改變,這種方法需要設計複雜的饋電網絡以驅動每個可調元件。此外,由於受限於單一的調控方法,絕大多數的動態可調超表面難以實現幅度和頻率響應的獨立調控,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圖1. 基於石墨烯的超表面實現反射幅度/頻率獨立調控.

創新研究

此項工作基於石墨烯三明治結構設計了一款動態可調的反射型超表面,其反射幅度與響應頻率可由兩個獨立電壓源分別控制。石墨烯三明治結構是由上下兩片單層石墨烯中間加載電解液層構成。當在石墨烯層上加載電壓時,離子液層中的正負離子分別向上下兩層石墨烯聚集,形成一個超級電容器。通過這種方式,石墨烯的表面電阻可以在較低的電壓變化下實現大範圍的調控。將這種新型調控方式與可調高阻抗表面相結合,可實現幅度/頻率響應的獨立調控。可調高阻抗表面是由金屬單元加載變容二極體設計實現。為了降低加工複雜度,該設計將饋電網絡與超表面單元結合,採用平面式饋電避免了過孔對整體性能的影響。實驗測試證明,此項工作設計的超表面可以通過兩個電壓源實現反射幅度與頻率的獨立調控,且具有低剖面和大範圍可調的優點。此項工作對設計多功能超表面提供了新的自由度並且有效地推動了石墨烯在微波頻段內的實際應用。

圖2. (a)/(b)/(c)超表面結構示意圖. (d)/(e)/ (f)外加電壓調控石墨烯三明治結構費米能級示意圖.

圖3 . (a)石墨烯三明治結構加工圖. (b)動態可調超表面加工圖. (c)波導測試裝置圖. (d)反射頻率動態調控測試圖. (e)反射頻率動態調控測試圖.

資助項目

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701303,11574308)和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ZR1414300)的資助。

論文連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photonics.9b01532

ACS Photonics為光電子領域頂級期刊,中科院分區工程技術和光學類一區,目前影響因子為7.143。

相關焦點

  • 首次實現可塑性可調的石墨烯類突觸器件
    微電子所任天令教授課題組在《納米快報》發文首次實現可塑性可調的石墨烯類突觸器件  清華新聞網11月12日電 11月4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任天令教授課題組在納米領域權威期刊《納米快報》(NanoLetter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可塑性可調的石墨烯動態突觸》(「Graphene Dynamic Synapse
  •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5日電 近日,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矽晶圓集成的單晶鈣鈦礦超快光電探測器」(Ultrafast Photodetector by Integrating Perovskite Directly on Silicon
  • 基礎研究 | 我區石墨烯基礎研究領域取得新研究成果
    近日,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教授郭澤宇在納米材料國際知名期刊《碳》(Carbon)發表基於納米纖維模板法製備中空石墨烯微管及在場發射中的潛在應用(Hollow『graphene’microtubes using a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 template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field emission」)的最新成果。
  • 昆工分析測試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發表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楊喜昆課題組在非貴金屬燃料電池催化劑製備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Bottom-Up Construction of Active Sites in a Cu-N4-C Catalyst for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為題,在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上發表
  • 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哈工大報訊(化工/文) 近日,我校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為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的首例,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生物醫學研究院達林泰課題組和張延課題組在《ACS Catalysis...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達林泰課題組和張延課題組在生物化學領域著名期刊《ACS Catalysis》聯合發表了題為 「Regulatory Role of One Critical Catalytic Loop of Polypeptide N-Acetyl 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2 in Substrate
  • 【期刊名片】ACS Energy Letters爆發力十足!主編團隊都有哪些牛人?
    而今年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2020年該期刊已經發展為能源材料領域的旗艦期刊,影響因子飆升至19.003,已經遠遠超過JACS,ACS Nano,Nano Lett. 等ACS的老牌期刊(儘管影響因子並不能說明一切,但是它一定是讀者選擇目標期刊的重要參考指標)。在能源類期刊中,雖然離高高在上的Nature Energy,大勢已成的EES尚有一段距離,但距離風生水起的AEM差距已經不遠。
  • 哈工大於淼課題組Nat Chem:石墨烯功能化的重要進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於淼教授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10月19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刊物Nature Chemistry(《自然•化學》)。石墨烯在室溫下具有超高的電子遷移率,是一種被寄予厚望以取代傳統矽基材料應用於微電子和超級計算領域的超級材料。然而,石墨烯的零帶隙限制了其實際應用的可能性。
  • 清華大學科技·前沿 | 近期科研成果掃描
    論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lett.8b01241環境學院發文揭示中國工業園區碳排放情況及減排潛力7月3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2014級直博生郭揚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環境科學領域頂級期刊
  • 國產期刊五大花旦前沿動態
    近幾年來,國產的英文期刊發展勢頭迅猛,越來越多的國產英文期刊被SCI收錄。最近幾年國產的材料、化學類SCI期刊發展趨勢是非常亮眼的,其中不乏一些TOP期刊。隨著國內學術期刊團隊的辛勤耕耘和不斷努力,國內多個學術期刊已經取得很不錯的成績,大量優秀科研成果在國內優秀期刊上發表。
  • ...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環境學院張煒銘/潘丙才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09-1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寬帶太赫茲動態偏振控制的石墨烯可調諧多功能超材料
    然而,目前大多數器件的電磁響應完全依賴於幾何結構和參數,缺乏可調性,限制了其在實際工程中的進一步應用。如果能夠動態改變超材料的電磁特性,將開闢傳統設備無法提供的新應用。  近年來,可調諧超材料的開發使得太赫茲偏振主動可控成為現實,電磁響應的控制主要通過電、機械、熱和光等外部刺激。在各種可調技術中,電氣控制是實際操作中最方便的方法之一。由
  • Li課題組--直接在金屬氧化物表面上合理合成原子精確的石墨烯納米帶
    原子精確石墨烯納米帶(GNRs)由於其高度可調的電子、光學和輸運特性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 青島農業大學馬東博士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非金屬礦領域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申報開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馬東博士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鐵礦物表面的錳氧化還原循環與天然有機物分解的耦合過程,證實了土壤和沉積物中的高價錳礦物對天然有機物的非生物氧化可能是一種重要的天然有機物分解途徑。
  • 雙層石墨烯加電可調材料特性,二維材料進入2.0時代
    這意味著,等離子體可用來控制納米級的電磁輻射,它們對固體中的電子對外部磁場的響應以及超材料在負折射、超透鏡和隱身塗層等應用中的功能都起到關鍵作用。這項研究發現,石墨烯納米帶中的等離子體具有廣泛的可調諧頻率,並可與光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
  • 北大:在石英玻璃上生長的多層石墨烯作為寬帶中性密度濾光片應用
    本文要點:利用大氣壓CVD(APCVD)策略在石英玻璃上直接生長多層石墨烯成果簡介 二維層狀材料,例如石墨烯,過渡金屬二滷化物和六方氮化硼(h- BN),覆蓋了電磁波譜中的寬帶,波長範圍從幾百納米到幾毫米。
  • 綜述: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
    到目前為止,二維材料已具備卓越的光學性能,例如從紫外到微波的超快寬帶光學響應範圍(圖1),強及可調的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和大的光學非線性係數。在本節中,我們專注於二維材料的光子和光電特性,包括石墨烯,過渡金屬硫化物,黑磷,MXenes。
  • 頂級學術期刊PNAS發表本源量子與中科大合作成果
    自1914年創刊至今,PNAS提供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報告、學術評論、學科回顧及前瞻、學術論文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學會學術動態的報導和出版,收錄的文獻涵蓋醫學、化學、生物、物理、大氣科學、生態學和社會科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