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A.-P. Li課題組--直接在金屬氧化物表面上合理合成原子精確的石墨烯納米帶

2021-02-25 石墨烯雜誌

原子精確石墨烯納米帶(GNRs)由於其高度可調的電子、光學和輸運特性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但是,GNRs的表面合成通常基於金屬表面輔助的化學反應,其中金屬基質強烈限制其設計的電子性能,並限制了進一步的應用。在這裡,我們提出了一種表面合成方法,可以直接在半導體金屬氧化物表面上形成原子精確的GNRs。我們前體設計中預先編程的熱觸髮式多步轉化,取決對C-Br,C-F鍵和環脫氫的高度選擇性和順序活化。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光譜學研究證實了其末端為鋸齒狀的平面可形成扶手型GNRs,這也表明GNRs與金紅石TiO2基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較弱。 

 Fig. 1. 納米石墨烯的表面合成策略。

 

Fig. 2. 低聚蒽酮轉化為石墨烯納米帶。

Fig. 3. 有限7a-GNR中的自旋極化終態。

 

Fig. 4. 電子結構特徵。 

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由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A.-P. Li課題組,發表在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bb8880)上。原文:Rational synthesis of atomically precise graphene nanoribbons directly on metal oxide surfaces。

相關焦點

  • 『石墨烯 合成』新方法能夠在金屬氧化物表面上合成納米石墨烯
    德國、美國及波蘭、盧森堡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在金屬氧化物表面形成納米石墨烯的方法。基於碳的納米結構是用於納米電子學的有前途的材料。然而,它們通常需要在非金屬表面上形成,迄今為止,這一直是材料學的一個挑戰。
  • 石墨烯納米帶合成方面取得突破進展,半導體、存儲領域的新福音
    「石墨烯納米帶的生產可能很快就會變得容易」。 由馬丁路德大學哈雷-維滕貝格(MLU)、田納西大學和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成功地在半導體表面直接生產出了這種多功能材料。 到目前為止,這只能在金屬表面上實現。 這種新的方法還使科學家能夠定製納米帶的屬性。 儲藏技術是該材料潛在的應用領域之一。
  • 一個idea衍生兩篇Science:石墨烯納米帶的有機合成
    GNR合成的研究背景。圖片來源:Science那麼,能不能在絕緣或者半導體金屬氧化物上直接合成GNRs呢?化學家不是沒有想過這麼幹。不過,雖然過渡金屬氧化物具有廣泛的化學活性,可用於多相催化,但對於分子內環化而言,金屬氧化物的表面缺乏脫氫環化反應催化活性。也就是說,目前用於金屬基底上的兩步合成策略並不適用於在非金屬基底上直接合成平面GNRs。
  • 石墨烯納米帶近年來成果集錦:7篇Science/Nature
    Science:金紅石TiO2基底上合成石墨烯納米帶原子級上精確控制的石墨烯納米帶GNR(graphene nanoribbon)材料目前由於其高度可調控的電子學、光學、載流子傳輸性能獲得了廣泛關注,但是目前合成石墨烯納米帶材料的方法一般基於在金屬表面上進行化學反應得到,由於金屬基底遮蓋了其電子結構,限制了其應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A.-P.
  • 石墨烯納米帶再登《Science》!劍指石墨烯電路
    近年來,原子級精確控制的石墨烯納米帶(GNR)因其具有特殊的電子結構、磁性邊緣狀態和載流子傳輸特性而備受關注。無論是探究合成方法還是物理特性,相關研究成果屢屢發表在《Science》、《Nature》上,成為當前炙手可熱的納米材料。2020年6月25日,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A.-P. Li教授和德國埃朗根-紐倫堡大學K.
  • 半導體表面高效的石墨烯納米帶生產方法
    據國外媒體報導,石墨烯這種神奇的材料可以以各種形式用於各種用途,從可以驅蚊的透明膜到可以提高電池安全性的顆粒。科學家們對用於能量存儲和計算的納米帶特別感興趣,但生產這些超薄石墨烯帶被證明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然而,幾天前,一些科學家聲稱他們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突破,他們首次發明了一種可以在半導體表面直接有效地製造石墨烯納米帶的方法。
  • 納米科學:製造原子級納米帶!
    石墨烯由單原子厚的碳片製成,保持冷卻得更快,但必須更小,稱為納米帶,以充當半導體。儘管在納米帶的製造和表徵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將它們乾淨地轉移到用於晶片製造的表面上已經是一個重大挑戰。最近研究人員在貝克曼研究所高級科學技術在伊利諾伊大學化學在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的系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對原子的精確整合的第一個重要步驟石墨烯納米帶(APGNRs)到非金屬基材。
  • 《Science》重大突破:石墨烯納米帶實現金屬性調控
    為了要賦予單層石墨烯某種電性,會按照特定樣式切割石墨烯,形成石墨烯納米帶(Graphene nanoribbon)。切開的邊緣形狀可以分為鋸齒形和扶手椅形。採用緊束縛近似模型做出的計算,預測鋸齒形具有金屬鍵性質,又預測扶手椅形具有金屬鍵性質或半導體性質;到底是哪種性質,要依寬度而定。可是,近來根據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得到的結果,顯示出扶手椅形具有半導體性質,其能隙與納米帶帶寬成反比。
  • 《Science》重大突破:石墨烯納米帶實現金屬性調控!
    為了要賦予單層石墨烯某種電性,會按照特定樣式切割石墨烯,形成石墨烯納米帶(Graphene nanoribbon)。切開的邊緣形狀可以分為鋸齒形和扶手椅形。採用緊束縛近似模型做出的計算,預測鋸齒形具有金屬鍵性質,又預測扶手椅形具有金屬鍵性質或半導體性質;到底是哪種性質,要依寬度而定。可是,近來根據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得到的結果,顯示出扶手椅形具有半導體性質,其能隙與納米帶帶寬成反比。
  • 日本全球首次精確合成出石墨烯納米帶
    」 以平面狀鍵合物質,開發出了通過精確控制結構將其合成為帶狀的方法,並成功製作了較寬的 「石墨烯納米帶(GNR)」,GNR作為半導體具有非常優異的電氣特性。此次製作的GNR寬約2納米,相當於17個原子,與電流易流動性相關的 「帶隙」 僅0.6eV左右,作為既可以成為絕緣體也可以成為導體的半導體材料,表現出了最佳性質。石墨烯是碳原子以單層原子的厚度呈六角形晶格狀連接的二維材料。從理論上預測,石墨烯在正常情況下具有導體的性質,但製成細長生長的數納米寬帶狀GNR後會形成帶隙,成為半導體材料。
  • 物理所觀測到鋸齒形石墨烯納米帶邊緣導電
    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已經驗證了石墨烯鋸齒形邊緣處存在局域電子態,這種電子態會沿著邊緣方向一直延伸,但在垂直邊緣的方向迅速衰減;隨著石墨烯納米帶寬度的減小,兩個鐵磁性的邊緣局域電子態呈現反鐵磁耦合,進而伴隨著納米帶從金屬性向半導體性轉變。
  • 哈工大於淼課題組Nat Chem:石墨烯功能化的重要進展
    該工作開創了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先河,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盤點新材料全球最強十大實驗室:美國上榜5家橡樹嶺觸摸三大類別...
    這十個實驗室分別是坐落於美國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麻省理工大學和史丹福大學;而中國的中科院,以其化學研究所、物理研究所、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金屬所所構建的科研體系,研究範疇全面涵括新材料的各個領域,實力在國內毋庸置疑首屈一指,再次就是清華大學;在歐日韓的則有歷史悠久的英國的劍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實驗室以及德國的馬普學會。
  • 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哈工大報訊(化工/文) 近日,我校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為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的首例,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科學:納米帶從底部向上構建,為石墨烯的開關狀態鋪平了道路!
    科學:納米帶從底部向上構建,為石墨烯的開關狀態鋪平了道路!一種生長窄帶石墨烯的新方法,一種輕質且結實的單原子厚碳原子結構連接成六邊形,可以解決阻礙材料在電子應用中實現其全部潛力的缺點。石墨烯納米帶,僅十億分之一米寬,表現出與二維材料片不同的電子特性。
  • 功能納米材料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納米零價鐵雖然可以高效去除重金屬,但是它易團聚、不穩定、易氧化而且會造成二次汙染,因此,其發展受到了限制。為了克服上述問題,開始在納米零價鐵表面增加官能團或者將其附著在穩定劑上進行改性。其一,在納米零價鐵表面摻雜第二種金屬來避免其表面氧化。例如Yan等在納米零價鐵中摻雜Pd來防止其表面氧化,以此來提高其活性。
  • 納孔石墨烯的合成及其在分離分析中的應用
    在高分辨顯微鏡裡,石墨烯是由一個個六角型呈蜂巢狀晶格組成的二維碳納米材料。儘管石墨烯如此薄,但是它卻非常的「強」。首先石墨烯的機械強度是鋼的100倍,其次單層石墨烯幾乎是透明的,在室溫下就具有遠高於所有已知材料的導電性,因此在石墨烯表面可以製造出一個個的微納器件。更為重要的是,這是人類已知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二維材料,它的發現打開了人類認識二維世界的大門。
  • 原位生長+氫刻蝕:石墨烯納米帶陣列的快速、高質量製備方法|NSR
    最近,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於貴課題組和清華大學徐志平課題組合作,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快速、高質量製備石墨烯納米帶陣列的方法:以液態金屬為催化基底,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原位生長石墨烯薄膜
  • 研究人員在大面積基板上獲得原子上薄的二硫化鉬薄膜
    二維材料家族包括金屬,半金屬,半導體和絕緣體。石墨烯也許是最著名的二維材料,它是碳原子的單層。迄今為止,它具有最高的載流子遷移率。然而,石墨烯在標準條件下沒有帶隙,這限制了其應用。 與石墨烯不同,二硫化鉬(MoS 2)中帶隙的最佳寬度使其適合用於電子設備。每個MoS 2 層都具有三明治結構,鉬層被擠壓在兩層硫原子之間。
  • 廈門大學徐俊&南洋理工劉彬課題組Angew無定形CoFe氧化物@二維黑磷...
    成果簡介近日,廈門大學徐俊課題組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劉彬課題組合作,通過在二維(2D)黑磷(BP)納米片上生長無定形過渡金屬(鈷和鐵)氧化物,設計出了一種雙功能電解水催化劑(CoFeO@BP),該催化劑能夠在鹼性電解液中高效催化析氫(HER) 和析氧(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