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AI「big bang」,百度撬動技術奇點進行時防疫2.0時期,AI還能夠...

2020-11-30 雲掌財經

史學家李約瑟很喜歡用自己的老本行——生物化學,來解讀宏大敘事的社會學問題,還為此引入了一個有趣的名詞——「滴定」(titration)。

所謂「滴定」,就是將試劑滴在溶液中,隨著中和的發生,通過指示劑的顏色變化來觀察該事物。而李約瑟眼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也是一個「滴定」的過程。

這是一個形象的比喻,來探尋不同文化之間的滲透和融合。從某種角度來說,「AI抗疫」這件事,也是一種「文明的滴定」:

一來,計算科學與現代醫療防控體系前所未有地緊密聯繫在了一起。AI這組「試劑」,出現在抗疫過程的方方面面,顯露出整個社會的科技基本面;

另一方面,病毒本質上就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背景雜音」,人類與之戰鬥或許有階段性的尾聲,但永遠不會終止,這意味著科技與抗疫這件事,必須像「量子糾纏」一樣長久地捆綁在一起,直至產生「中和效應」。

那麼,記錄並聆聽這段AI的抗疫史詩,就成了後來者求索的必經之路。

AI抗疫1.0中的「李約瑟難題」

既然提到了「滴定」,不妨就用它來回答一個「類李約瑟難題」:此前為什麼沒有出現如此大規模的AI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治理?

腦極體曾在《史上第一次大規模AI抗疫》一文中,解讀過AI抗擊疫情相結合的種種姿勢,從中不難看出幾個趨勢:

1.「參與感」的上探。

所謂上探,指的是AI已經擺脫了「錦上添花」的定位,開啟了從「工具人」到「智囊團」的轉變,在大型防疫工作中體現出了高屋建瓴的價值,這是技術在公共事務中第一次展現出了左右事態進程的「參與感」。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決定了治療進展的病毒篩查、藥物研發等工作,都在高性能計算的輔助下得以加速推進。醫療專家組與科技企業、超級算力的結合前所未有的加強。

騰訊、百度、阿里等企業也紛紛開放了自家的基礎算法以及億級計算資源,為抗擊疫情爭奪寶貴的時間。

比如百度免費開放的線性時間算法 LinearFold,結合世界上現有最快的 RNA 結構預測網站,就將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提速120倍,節省了兩個數量級的等待時間。

2.普及度的下沉。

AI的價值提升並不僅僅表現在成為科研工作者手中的利劍,也能讓一線基層的防控人員從大量重複性勞動中解脫出來,實現效率升級。

就拿電話普查來說,這是一個極為簡單、同時又壓力山大的工作,數億人的排查工作難以靠現有外呼中心和志願者來完成,依靠AI智能外呼來自動詢問和採集居民疫情信息,就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

2月9日的央視《新聞聯播》中,百度免費開放的智能外呼平臺就因提升社區疫情防控效率而吸引了大眾的目光。

而類似的故事在「網格化」抗疫的各個埠隨處可見, 無論是用智能體溫測試取代社區人員手裡的體溫槍,還是AI識別人群口罩佩戴規範度,無不展現著AI正在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向全社會的基底下沉。

3.認知度有待提升。

AI能力的快速鋪設,是否說明已經形成了較高的認知度呢?答案或許不盡人意。

可以看到,第一階段的AI抗疫主要是由BAT這樣的科技巨頭來引領的,這既讓AI賦能防疫工作有了較為完整的支撐,卻很難快速滲透給千行萬業的場景和需求中去,而後者顯然需要與眾多垂直開發者、醫療一線人員等合作,才能將AI的潛力最大程度釋放。

而許多產業人員對AI的能力、算法、作用並不熟悉,這就限制了AI在這場試煉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結AI抗疫1.0階段的收穫,我們發現,在這樣的大型公共事務治理中,人類社會已經迎來了一個新的選擇、一條新的道路。

如果說醫護人員是在用知識和生命在抵擋病魔前進的腳步,那麼AI則是投身到建構和提升全社會防控效率的工作中去,孕育長久作戰的戰鬥力。

抗疫2.0:AI都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防疫戰的疾風暴雨已經小有平歇,沒有在這場廝殺中被病毒擊中的人,也即將投身到恢復生產的現實生活中去。

這背後則會面臨一系列盤根錯節、複雜長遠的現實問題——有序返工、復工復學、生產防控……這也標誌著防疫工作進入了防止二次擴散、倒灌的2.0階段。

在這場長期的「軍備競賽」中,AI都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為了不紙上談兵,我們不妨以中國AI產業技術發展代表百度為錨點,來看一看AI想要在「防疫2.0」中加速,平臺企業都需要扮演好哪些角色?

1.技術的布道者。

在前一階段,我們看到了AI在核心區域的價值輸出,如何深化AI的賦能場景,發揮更大意義,就需要激活社會各界的AI開發者、研究者、使用者,來共同探尋抗疫需求中的特殊場景,實現AI的價值加乘。這就需要平臺化企業以開放的姿態向開發者賦能,共同利用AI來解決那些可深化的細分場景。

擁有國內最大AI開放生態的百度,就已經開啟了積極調動開發者的行動,上線了AI開發者『戰疫』守護計劃,為疫情期間有需要的企業、機構和開發者,提供免費的技術服務和線上AI培訓課程。

前面提到的AI口罩識別模型,就是百度大腦的EasyDL定製化訓練和服務平臺相關工程師所開發的,而在2月12的直播課中,工作人員也帶領學員們詳細訓練了該模型。

同時,該模型也隨後在百度飛槳上免費開源,開發者和企業廠商得以快速搭建起個性化的監測方案。想必在未來的公共場所中,我們將有機會看到,利用AI高效檢測口罩是否佩戴正確,將成為保障通行效率、減少人群交叉感染風險的有利武器。

2.經濟的護旗手。

AI如何護航社會的有序「重啟」,面對諸多產業、各方需求,依靠幾大科技企業的親力親為顯然不太現實,如何快速實現AI能力的釋放,雲服務就成為一個最佳的埠。

目前我們看到,百度智能雲已經打造了多個AI產品和解決方案,來為各行各業的返工復產提供技術支撐。

比如為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全面提供技術保障支持,助力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百度Hi企業智能遠程辦公平臺也對外開放,通過高清語音電話、企業雲盤加密傳輸、web視頻會議等遠程辦公協同功能,幫助企業快速恢復生產能力。

在勞動力密集的工廠,百度也藉助雲服務與合作夥伴共同創新,解決工人無法返廠的誤工難題。比如和微億智造聯合打造的智能自動化檢測設備——「表面缺陷視覺檢測設備」,1秒內對零部件6個面30多種缺陷進行準確的檢測,保障工廠能夠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順利開工。

除此之外,針對已經開工的實體企業,百度智能雲也針對性地推出了降本增效的相關服務。

比如結合大數據、物聯網技術以及人工智慧分析與預測算法實現電費優化,減少人員日常用能抄錄成本,通過合理用能來加快市場競爭力的回覆。

總而言之,利用AI來保衛下一個防疫周期的經濟戰,已經迫在眉睫。

3.人類的防禦者。

在防疫一線,我們看到了無人駕駛、機器人等在代替人工執行作業、防止交叉感染上,起到了重要的安全防護意義。

那麼面對防疫2.0階段更大規模的人員流動、更高強度的作業壓力,無人化能否更進一步呢?

百度自動駕駛平臺Apollo就聯合合作夥伴,打響了機器作戰的第一槍。

在疫情期間,針對抗疫情場景的自動駕駛作業車企業,都可以免費獲得百度Apollo平臺提供的自動駕駛雲服務矩陣支持。

比如百度Apollo生態合作夥伴智行車,就得以快速將無人清掃消毒車/無人配送車,部署到全國16個重點新冠患者收治醫院。

此外, Apollo還將對無人化設備的研發,提供一系列的軟體、服務、硬體、落地提供資金支持,讓走上工作崗位和街頭的人們多一分安心。

技術之槳與人文彼岸:論AI企業的基本修養

從疫情的殘酷底色中,我們也眼見了那些英雄人物與企業的勇氣和擔當。

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是,為什麼百度能快速反應、扮演好這三種角色,在防疫戰和經濟戰中同時輸出自身的技術能力?它存在哪些值得挖掘的特質?

我想有三點是必不可少的:

1.技術信仰力。

在與百度人的接觸中,不難從各種細節感受到百度文化對科學家、技術專家的尊重,這使百度在AI的技術穹頂上得以代表中國AI產業的頂級實力。與此同時,百度也對開發者、用戶的需求保持敬畏,許多合作夥伴都曾告訴過我們,他們有了想法和需求之後,百度的技術人員都是快速行動、無私合作、隨時支持,這種海南百川、技術信仰的追求,使得百度得以聚集起眾多細分場景的垂直模型,因此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抗疫前線。

2.大數據積澱。

我們知道,要讓AI在基層實踐中發揮精準、高效的作用,除了模型性能之外,還需要利用相關數據集進行調校,才能保障可用性。

大數據的積澱與及時調用,就成為百度AI抗疫快速發揮作用的基本保障。

舉個例子,利用AI追蹤流行病學史,就需要調用交通、支付、旅行等方面的大數據進行分析,然後建立起傳染模型。

在抗疫過程中,百度地圖的遷徙大數據平臺就不斷升級,用戶可以直觀明了地掌握全國熱門路線、熱門目的地、熱門出發地。這與其時空大數據及分析技術的能力密不可分。

3.產業化願景。

另一個百度AI抗疫的不同之處,則在於對眾多複雜場景的滿足與綜合。

一方面,這源於百度自身業務場景的多領域覆蓋,搜索、地圖、輸入法、翻譯、至無人駕駛、智能語音等等,這些業務都已處於百度AI技術的支撐下,也成為快速釋能給全社會的價值窗口;

同時,藉助飛槳、Apollo、百度大腦等技術開放平臺,百度之外的行業用戶也能夠快速找到所需要的AI能力。

目前為止,百度大腦已經實現開放語音、語義、圖像、視頻、知識圖譜等多種AI能力,在硬體層面則通過全新的AI計算架構,提供百萬TOPS的強大算力。這也使得全社會完成了一次以百度為中心、軟硬體協同的「AI大爆炸」。

從案例級別的AI,到千行萬業真實觸發的產業智能化,百度已經帶領智能技術來到了新的產業周期中,這也促成了百度與其他科技公司壁壘分明的分野。

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是此時、此刻、此景,AI得以與人類社會發生一次前所未有的「滴定」,並將影響長遠的未來。

最後,想跟大家聊一聊瘟疫與人類文明的關係。

在諸多報導中,時不時會有人將此次新冠疫情與與1918年的大流感事件相比較。

如果說二者有什麼相似之處的話,一是人類必須接受與病毒長期作戰的現實,就像100年後的今天人類仍然沒有完全消滅流感病毒一樣,新的疾病大流行幾乎無法避免,正如一位流感專家所說:只聞鐘聲滴答,而我們卻不知道時間。

二是重新審視手中的技術工具。正如1918年是現代科學和自然力的第一次大對決,也為整個社會建立起了現代醫學體系,為了防止此後再遭厄運,除了靠信念來直面挑戰之外,讓一次次「技術的滴定」,來達成全社會與災難的和解,進而迎來下一場繁榮。

戰鬥未有窮期,疫情不只關於摧毀、死亡和重生,它同時還是一個科學和探索的故事,一個人類應該怎樣審視與應用技術的思維方式的故事。

可以肯定的是,百度依然會推動著AI,讓人類和病毒的博弈時間,能夠更早一點,輕鬆一點,贏得更快一點。這一點上,百度在中國AI產業上的耕耘不輟和點滴寸進,是所有人慶幸的存在。

相關焦點

  • 聽歌學英文 |The Big Bang Theory Theme
    bang!bang!都是爆炸惹的禍i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or astronomy, encarta, deuteronomy 宗教天文 百科舊約申命記i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
  • 戰疫「在線」進行時|江蘇首個5G智能測溫防疫機器人投入使用
    在南通市通州區公安局的5G智慧警務創新實驗室內,公安幹警通過移動5G雲端智能巡邏測溫防疫機器人現場巡邏反饋的畫面,向通州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匯報查控監測點情況。 2月27日,在通州區國省道進城道口的防疫查控檢測點,江蘇首個5G雲端智能巡邏測溫防疫機器人(以下簡稱防疫機器人)正式投入使用。
  • 百度「 AI 抗疫」啟示錄
    意識到在春節假期和疫情交疊的時期,社會對人群流動數據的需求會更高的情況時,團隊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遷徙大數據平臺的籌備。歷經12個小時的連續開發,平臺的第一個版本在1月22日火速上線。隨著後續政府、媒體的關注度持續增加,用戶對於遷徙大數據平臺的期待值越來越高,百度地圖團隊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需要每日持續快速地升級這個平臺。
  • 「雙節」防疫大考來臨,多點AI紅外測溫儀升級助力待命
    當地時間20日,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接受採訪時發出警告,稱變異新冠病毒毒株引發的疫情「已經失控」。他表示,倫敦等被升為第四級防控的地區要嚴陣以待,大量民眾扎堆「逃離倫敦」過聖誕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行為」。北京市也在今日發布了「雙節」防疫提醒。防疫的重點檢查項目是什麼就是體溫檢查。所以我們現如今不管走到哪兒,機場、車站、醫院、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都已經將體溫檢測作為常態化防疫手段。
  • 夏日專刊AI產品上新升級集錦,50餘項軟硬能力加速場景落地
    世界大會上百度大腦6.0的發布,持續引領 AI 技術高速發展。七八月50餘項能力的開源開放及升級,是夏日火熱的積澱,希望可以幫助您更高效實現產業智能化應用落地,快來一同閱讀您最關心的內容吧。&hmsr=aibanner&hmpl=8.18 智能招聘方案新增簡歷畫像功能,開放邀測依託百度 TIC 團隊在招聘方向的深耕,同時結合百度自然語言處理、百度文字識別的 AI 能力,提供多項招聘功能。
  • 從2020百度地圖生態大會,看懂AI地圖技術演變的因果與新機
    對了,如果你的記性夠好,大概還記得一句廣為流傳的順口溜:無網不問路,問路找百度。但如果你以為地圖產品只能做導航這件事,那真的是「村裡斷網」太久了。早在幾年前,地圖產品就已經在萬物互聯、處處皆數據的大背景下,開始了技術導向的「無聲進化」,爭相點亮AI生產、時空大數據、語音交互、圖像識別等等「技能點」。在智能技術的加持下,各個地圖平臺之間也進一步拉開體驗差距。
  • 10米超遠距測溫,最大誤差在±0.2攝氏度!長安推熱成像防疫車
    不得不說,車企在這次「抗疫保衛戰」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先有各大車企相繼捐款、捐物,再有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改造生產線,生產口罩、消毒液、生產負壓救護車再到近日,長安汽車推出了熱成像防疫車。2月18日,長安汽車宣布其搭載了軍工級的AI智能熱成像測溫系統的長安CS75 PLUS即將投入使用。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警察保安,因為與過多的人員相接觸,就算防護措施做的再到位,也難避免被感染的危險。
  • 歐姆龍攜手SK電訊,成功研發基於5G的新冠肺炎防疫AI機器人
    5月2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韓國最大的移動通訊運營商SK電訊和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歐姆龍共同研發了一種5G防疫AI機器人,可用於進行新冠病毒防疫工作。這款機器人搭載了AI、5G、機器人自動控制等尖端技術,例如機器人自動駕駛和物聯網(IoT)感應等功能也都能運用自如。
  • 吳恩達悄然發布 AI 維基,另外他的技術崗已經招滿了-虎嗅網
    虎嗅註:似乎從百度離職之後,吳恩達回歸教育事業老本行,施展更加自如了。本文轉載自量子位,作者問耕。吳恩達又有新動作。wiki首先來說第一個。直到10月2日,這個維基才又甦醒。現在這個項目的成員帳號共有8個,其中大部分是在最近一周創建的。從ID上推測,至少有兩個看似是印度裔的名字,有一個是中國風的名字。還有一個新建的ID叫:「capsulecorp」,最近一提到capsule,量子位就想到Hinton……
  • 你每天三刷的防疫地圖,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
    疫情期間,包括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搜狗地圖在內的多家網際網路公司先後上線了該項功能,擁有億級的用戶量。部分軟體甚至還能追蹤確診患者的行動軌跡。回溯2003年的非典期間。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統計,彼時,中國還身處撥號上網的時代,上網用戶總數僅為5910萬,智慧型手機還未出現。大數據、人工智慧更是無從談起。
  • 人工智慧還能為人類做些什麼(一) ——AI助力抗「疫」
    據外媒報導,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呼籲研究人員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約2.9萬篇學術論文,以更好地解讀有關新冠病毒的重要問題。這不是人工智慧技術第一次使用在防疫戰場上,除了學術文獻解讀,人工智慧在人群篩查和監控、電話防疫摸排、遠程宣傳、輔助醫學診斷、精準防疫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 Roadstar.ai又添砝碼:自建模擬器,邁向運營深水區
    此前在深圳、矽谷等等地進行了多次路測的Roadstar.ai,在攻克了現實路測的難題後,又往前邁進一步——自建模擬模擬器。雷鋒網新智駕對話近期加盟Roadstar.ai 的劉軒,了解這家年輕的無人駕駛銳意進軍模擬器背後的意圖以及更深層次的技術理解和技術如何轉化為商業的思路。此前劉軒在百度、景馳都曾負責自動駕駛仿真器的相關研發。
  • 人工智慧還能為人類做些什麼(一)|AI助力抗「疫」
    據外媒報導,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呼籲研究人員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約2.9萬篇學術論文,以更好地解讀有關新冠病毒的重要問題。這不是人工智慧技術第一次使用在防疫戰場上,除了學術文獻解讀,人工智慧在人群篩查和監控、電話防疫摸排、遠程宣傳、輔助醫學診斷、精準防疫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 百度地圖智能化蛻變:AI技術如何讓導航更加準確、易用?
    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集團首席信息官(CIO)李瑩12 月 29 日,百度地圖舉行生態大會,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集團首席信息官(CIO)李瑩總結這一年:百度地圖實現了「從國民出行工具到新基建數字底座的重要躍遷」。 那 2020 年了,地圖還能向什麼樣的方向進化呢?
  • 科技防疫者,再次定義科技防疫:遂寧雲
    科技防疫者,再次定義科技防疫——全新一代「遂寧雲」AI人臉識別測溫智能疫控門禁一體機系統,科技加持,AI賦能,堅決打贏疫情防疫阻擊戰。硬體升級,性能硬核全新一代「遂寧雲」AI人臉識別測溫智能疫控門禁一體機測溫感應總成採用軍轉民用級熱感應總成,完全淘汰落伍的紅外熱感應,具備遠距離喚醒、大角度識別、高精度人臉識別算法,測溫精度±0.5℃,支持0.3-1m遠距離測溫
  • Roadstar.ai 自動駕駛樣車上路,深度融合技術路線能否超越Waymo?
    我們的車按照 30 英裡的時速在蘋果的後花園 Cupertino 行駛了一圈,然後回到了出發時的車庫門口。你或許已經猜到了,這是一輛自動駕駛原型車。這輛車來自Roadstar.ai,這是一家今年5月成立,橫跨矽谷與深圳兩地的自動駕駛公司。
  • 百度為自動駕駛申請多個apollai 商標 ,阿波羅計劃背後的AI技術...
    據網友曝料,「百度申請了多個apollai 商標,新創名詞apollo+ai=apollai」。2018年2月,Apollo無人車亮相2018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廣東珠海分會場。在春晚直播中,百餘輛Apollo無人車跨越港珠澳大橋。
  • 百度AI的2020
    ——百度 CTO 王海峰一、AI 新型基礎設施2020年,百度 AI 的四個剪影,描繪出 AI 進入工業化大生產,成為堅實的 AI 基礎設施。1.百度大腦6.0勾勒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第一個剪影,百度大腦6.0勾勒的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 手把手教你使用百度大腦地址識別API
    最近筆者在某小程序上購物時發現,不管公司大小、客戶多少,凡是涉及到電商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下單系統,業務十分成熟。想到各家快遞公司,都有獨立的下單平臺,出於好奇筆者在網上搜索了下,發現百度大腦竟然有地址識別接口,趕緊來試一波。測試後發現,這個接口能大幅提升地址文本的處理效率,非常適合物流、快遞、電商、貿易行業,有了它就可以自己搭建快遞下單平臺了。
  • ai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_ai文件怎麼打開
    打開APP ai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_ai文件怎麼打開 胡哥 發表於 2012-10-16 11:31:57 後輟為ai的文件是illustrator軟體(在廣告、印刷包裝方面使用的軟體)製作的矢量圖文件,而矢量圖的優點是如何放大圖像都不會產生馬塞克現象,即不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