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颱風要來西北太平洋?颶風赫克特已進入中太平洋

2021-01-14 中國氣象愛好者

這兩天,一個低調的颶風正在靠近夏威夷。它不聲不響地加強到了我國標準中的超強颱風強度,以「平西王」的姿態划過幾乎整個東太平洋,進入中太平洋。這個名叫赫克特(Hector)的颶風不知道,美國空軍已經盯上了它,即將派出飛機飛進它的颶風眼;它更不知道的是,它很有可能進入西北太平洋地盤,從颶風改名為颱風。

8月6日颶風Hector雲圖,來自FNMOC

為了命名和發報方便,現在世界氣象組織把太平洋一分為三:西北太平洋、中北太平洋和東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叫颱風,中北太平洋和東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叫颶風。雖然太平洋沒加蓋,三個洋區的熱帶氣旋也不用看人類的臉色老死不相往來,可以來去自由、轉換身份,但畢竟,太平洋深處有很多洋中大槽,它們切開副高,勾走熱帶氣旋,因此中北太平洋尤其是東北太平洋來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非常少。在赫克特之前的,就是2014年的颶風/颱風吉納維芙。

1994年以來由東北太平洋進入西北太平洋的颶風路徑匯總,中氣愛根據JTWC數據繪製

而赫克特,還要比吉納維芙神奇的多。它生成的比吉納維芙還要偏東,未來西進的深度還有可能超過吉納維芙,甚至可能直逼1994年的颶風/颱風約翰。當年,約翰走了1.34萬公裡,活了整整一個月,是世界上路徑最長、壽命最長的熱帶氣旋之一。赫特克會像它一樣,甚至接近我國沿海嗎?

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太平洋兩個超強颱風共舞,兩個颱風眼蔚為壯觀
    到今天(10月2日)上午中、日、美三大專業氣象機構對康妮的分別給出了:60米/秒,105節(55米/秒)和140節(72米/秒)的強度評價,颱風康妮成為了我國標準的17級超強颱風、日本氣象廳分類中的「猛烈」級別和薩菲爾-辛普森颱風分級法中的最高等級-五級颱風。與此同時,中太平洋也有一個颶風活動,它是中太平洋1號颶風(01C)瓦拉卡。
  • 伴隨著6號颱風「康森」的生成,西北太平洋海域進入颱風盛行季
    正如我在分析1605號颱風「奧麥斯」的時候提醒大家需要將關注的重點轉移到東海上空的氣旋一樣,從目前的天氣形勢來看,我們暫時無需關心1606「康森」,而是要將目光聚焦在可能於八月中下旬生成的今年第7、第8....號颱風。為什麼?
  • 菲律賓受颱風「環高」肆虐,該國是西北太平洋颱風危害最重的國家
    正所謂「天災人禍」,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無時無刻不在受著各種各樣「天災」的威脅,所謂「天災」只不過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發生的一些自然事件,但是這些自然事件卻造成了我們人類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些「天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然災害」。
  • 為什麼太平洋產生的颱風比大西洋要多?
    為什麼太平洋比大西洋更容易製造颱風?近日,隨著夏季末的到來,颱風們也在蠢蠢欲動,尤其來自太平洋的颱風更是躍躍欲試。黑格比、米克拉的形成毫無疑問向世人宣告了颱風季的到來。到目前為止,每隔兩天就會產生一個熱帶氣旋。與此同時,大西洋一直非常安靜。這是夏季常見的模式,那麼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颶風和颱風在太平洋比大西洋更常見?
  • 颱風"雲雀"從太平洋自東南向西北方向移動
    原標題:隨著颱風「雲雀」的接近 日本已取消412架航班颱風"雲雀"從太平洋自東南向西北方向移動【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截至當地時間下午4點半,12號強颱風「雲雀」已致使日本412架航班取消,而這個數字仍有可能繼續攀升
  • 西太平洋七氣旋共舞 2018年颱風季迎來巔峰時刻
    您可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天氣說」進入小程序。對公眾號有什麼建議,歡迎留言。雖然16號颱風強度不強,但是移速慢、水汽含量豐富,對廣東中西部、海南東部沿海地區造成大範圍的降水影響。先來回顧下今年最怪颱風的"醉酒"之旅:8月09日上午,「貝碧嘉」前生南海低壓生成8月10日中午,第一次登陸瓊海8月11日中午,第二次登陸廣東陽江8月12日下午,中央氣象臺將其升級為16號颱風8月13日上午,正式命名「貝碧嘉」終於,「貝碧嘉」將於今日(8月14日)結束在廣東近海海域打轉
  • 颶風和颱風的區別 颶風和颱風有什麼不同
    最近,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受到了颱風「米拉克」的影響,各地出現了明顯降水,溫度也逐漸降低。但也有部分地區出現了暴雨、洪澇災害等。這裡有一個知識點那就是——颱風,與颱風相似的還有颶風。那麼,颶風和颱風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看看吧!
  • 「吉納維芙」移入西北太平洋 編為第13號颱風
    「吉納維芙」移入西北太平洋 編為第13號颱風 2014-08-07 18:01:48 來源:中國天氣網
  • 2020年首個颱風「攪動」太平洋,不會影響我國
    一般來說,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颶風季節要到6月份才能正式開始,但是2020年似乎要提前了,5月12日,今年的第一個颱風正式生成,颱風「黃蜂」是2020年第一個在西太平洋命名的風暴,目前正在登陸菲律賓東部沿海。
  • 又一颱風生成!第二場怪獸風暴加入超級颱風「康妮」橫掃太平洋
    目前,兩個強大的熱帶氣旋正在穿越太平洋地區,西部的超級颱風「康妮」和東北部的「瓦拉卡」也在其中。超級颱風康妮(左)和颶風瓦拉卡(右)。在昨天的某一時刻,這兩個颱風的強度都達到了5級,這是10多年來地球第一次同時發生兩次風暴。
  • 11號新颱風要生成?或為颶風胚胎轉世,正在我國萬裡之外醞釀
    8月15日下午,隨著10號颱風羅莎正式登上日本,大風大雨開始在日本的九州、四國等地肆虐,這也意味著自從8月初以來的颱風活躍期已經要到了結束的時候。雖然颱風羅莎已經遠走,但在低緯度更廣闊的西太平洋上,關島附近正在活動的颱風胚胎97W則正說明著西太平洋的颱風活躍期可能還尚未結束。
  • 七月颱風要「輪空」?
    每年約有80個左右颱風級別的熱帶氣旋在各個海洋的熱帶海域上生成,其中西北太平洋最多,約為全球生成數量的三分之一。東北太平洋、澳大利亞及西南太平洋分別每年約有15個左右生成;其他海域,如北大西洋,北、南印度洋每年生成不足10個。  西北太平洋,是影響我國的颱風生成的主要「場所」。
  • 背景資料:颱風、颶風與熱帶氣旋
    颱風或颶風是最強一級的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的風力以近中心處最大。中心附近的平均最大風力在熱帶低壓中為6級至8級,在熱帶風暴中為8級至9級,在強熱帶風暴中為10級至11級,在颱風或颶風中為12級或12級以上。  熱帶氣旋在不同地區叫法不同。對於風力在12級或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國際規定統稱颱風或颶風。颱風,原指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中國南海的強熱帶氣旋。
  • ...強度較常年偏弱 未來一周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可能有一個颱風生成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發布未來的天氣氣候趨勢預測:預計未來一周,主要降雨區位於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黃淮北部、東北地區及華南大部、四川盆地和雲南等地,降雨量較常年偏多五成到一倍;江淮、江南、華南東北部等地以高溫少雨天氣為主;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可能有一個颱風生成。
  • 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分析:沒有依據,太平洋颱風將進入低潮期
    9月9日,當颱風海神在我國東北轉化為溫帶氣旋、如今已經變成一大片凌亂雲團後,從衛星雲圖上看,它已經併入西風帶,對於我國的影響也已經趨於結束。而颱風海神的消散也意味著,這段時間以來的西太平洋颱風活躍期已經告一段落——因為從衛星雲圖上看,西太平洋和南海上雖雲團不少,但大多數都是凌亂的散雲。這個時候也有的網友要問了「不是聽說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嗎」「11號颱風紅霞會不會影響我國?」的確,最近網絡上又有流言稱緊跟著10號颱風海神之後,今年第11號颱風也要來了,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很不準確。
  • 西北太平洋有颱風?GFS模擬有颱風胚胎
    這個氣旋風暴可以說產生的影響非常的大,影響了多國地區,包括我國在內也是同樣如此,持續影響中,對我國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局地產生了暴雨,時間段「4日夜間至6日」,所以說對印度的影響我們就不用說了,肯定也是相對嚴重的,等待後期公布數據了我們再來看看。
  • 颱風和颶風的區別是什麼?
    1.颱風和颶風的定義據央視網報導,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颱風或颶風。颱風和颶風都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為颶風。
  • 高考地理小專題——熱帶氣旋(颱風、颶風)
    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颱風形成于洋面溫度超過26 ℃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洋面上。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颱風發生的頻率很高,一般發生在6~11月,因為這裡有廣闊的暖洋面,海水通過蒸發,能向大氣提供充足的水汽,還有下熱上冷的不穩定大氣層結構,促使空氣上升,水汽凝結致雨。颱風形成後,一般會移出源地,並經歷發展、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
  • 全球風暴:北半球共11個颱風、颶風和擾動一字排開
    西北太平洋目前有三個熱帶系統,分別是:超強颱風「山竹」、即將登陸雷州半島的熱帶風暴「百裡嘉」和位於遠洋的熱帶擾動91W。▲超強颱風山竹超強颱風「山竹」近中心風速已達65米/秒(風力17級以上)並逐漸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最新預測認為它將先登陸菲律賓北部呂宋島然後進入我國南海北部並於9月16日夜裡在粵西到海南東部沿海一帶登陸。
  • 西北太平洋出颱風「胚胎」,90W模擬影響印度概率高
    作者:文/鄧興菊《百家號獨家內容》按照時間來算的話,我們26號颱風「玉兔」消失的時間大約在4天左右,沒想到我們西北太平洋邊緣區域,又冒出來了一個颱風「胚胎」。該颱風「胚胎」編碼為90W,說來得快還是比較快,這消停沒有多長的時間吧,該颱風胚胎的起步位置還是比較困難,因為靠近陸地區域,所以還是有待觀察,這畢竟是一個才起步的熱帶擾動,我們來具體看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