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矚目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傳來好消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航站樓房建工程和民航專業工程通過竣工驗收,標誌著機場工程建設全面竣工。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效果圖
這座膠州灣畔的「大海星」,即將倚陸面海,一飛沖天。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效果圖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青島膠東」)的「海星」造型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北京大興」)極為形似。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這是巧合還是抄襲?今天我們就來細細研究一下。
2010年,青島就明確提出遷址建設青島新機場的戰略構想;2013年,新機場選址報告獲國家民航局批覆,從墨華山、即墨溫泉、萊西姜山、城陽羊毛溝、膠州膠東五個選址中,確定膠州市膠東街道辦事處北作為新機場場址;2014年1月,青島新機場航站樓 &34;設計方案勝出。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1993年,北京在《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1994—2004》修編中預留了北京新機場場址;2014年,機場場址確定為北京市大興區與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交界處,同年12月26日,北京新機場正式開工建設;2015年,民航局、北京市、河北省聯合評審通過北京新機場總體規劃方案,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由法國ADP Ingenierie建築事務所和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工作室設計的航站樓。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從時間點上來看,青島膠東的「海星」設計方案是早於北京大興的,所以說膠東抄襲大興的說法不成立。
2015年6月26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奠基開工;2020年6月,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航站樓房建工程和民航專業工程通過竣工驗收,標誌著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工程建設全面竣工;2020年7月18日,空管自動化完成校飛。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2014年12月26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開工建設;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可以看到,北京大興的開工時間比青島膠東早半年左右,同樣是歷時五年的建設,北京大興已於去年9月通航運營,而青島膠東也將於今年下半年通航。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我相信青島膠東應該比現在預計的時間更早開始運營。
青島膠東以連續曲面將五個指廊與大廳融為整體,這是國內首次採用單體五指廊航站樓構型。「海星」造型優美而獨特,也有深刻寓意:「海星」造型,關聯青島地域文化;遠期「齊」字總體布局,回應齊魯悠久文明。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北京大興也是五指廊的造型,當時還產生了各種版本的解讀。其中,既有反應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報導:這個新機場的外形如同一隻蟄伏的大海星,也不乏深諳華夏文化之道地解讀。
新加坡《聯合早報》:從高空俯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宛若鳳凰展翼」、「新機場與婉若遊龍的首都國際機場相呼應,呈現出龍鳳呈祥的寓意」
我們國內媒體幾乎一致地以「展翅欲飛的鳳凰」、「鳳凰展翅」、「金鳳」來報導。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不管是「海星」還是「鳳凰」,不可否認的是,青島膠東和北京大興在造型上還是極為相似的,為什麼都採用這種設計?
從已運營的北京大興來看,這種造型以旅客為中心,整個航站樓有79個登機口,旅客從航站樓中心步行到達任何一個登機口,所需的時間不超過8分鐘。
相比於國內動不動就要走上半小時才能登機的大型機場來講,這種設計更加人性化,出行效率提高不少,我想這是我們普通旅客都願意看到的。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內部設計
如今,北京大興已經開通了快一年時間,青島膠東也將迎來它的蓄勢待發。且不論它們的設計多麼的相似,能方便我們普通人的出行更重要。當然我們也希望看到更加多元化的機場設計,因為機場也是一座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