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草木】
這個欄目作者是我的朋友五重,他對植物比對人類更感興趣。人情始終難懂,草木雖然總是無情,但或許真的更有趣。(今天是本欄目的第3篇)
2014年夏天,我在哈爾濱的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園裡,看到了一種灌木。當時它正值花期,花蠻漂亮的。
復傘形花序,花白色,花瓣四,長長的花絲。有點像白丁香。
繼續觀察,又會發現小絨球狀的花苞。
以及綠色的果實——
這果實橢圓,有點扁,摸上去結實,所以不是漿果,而應該是核果。
且慢,我又在其它植株上,發現了它完全成熟後的果實,是白色的,在綠葉中很醒目。可見剛才的綠色果實是未成熟狀態。
隨後我又觀察它的葉子:對生,卵圓形,無齒無裂,漸尖,偶有葉尖俏皮地歪向一側。
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則是它的葉脈——是弧形葉脈。弧形葉脈並不常見,毛棶(讀音同「來」)就是這種葉子。
看來我很幸運,雖然不認得這種植物,但是正好趕上了它重合的花果期,所以有諸多線索供我找出它的真實身份。
四片花瓣,先看看它是不是十字花科的?查閱了一下,未見蹤影。
花有點像丁香,會不會是丁香所在的木犀科?再查,還不是。
葉子像毛棶,我記得毛棶的花也是白色的——但毛棶是喬木——但說不定毛棶也有一些枝條栽植的灌木形式呢,不管怎樣,試試吧,去查閱毛棶條目。
可惜,又不是——花和葉子都像,但是毛棶的果實是黑色的。
我有點灰心了。忽然,毛棶介紹裡的幾個字給了我點靈感——山茱萸科!毛棶是山茱萸科的,那麼我前些日子在紫竹院看到的山茱萸肯定也是山茱萸科的嘍——山茱萸的葉子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瞧下面這張用手機拍攝的照片——
看到了嗎?山茱萸也是弧形葉脈。
既然毛棶和山茱萸都是山茱萸科的,而它們的葉子都是對生、弧形葉脈,那麼同樣葉子為對生、弧形葉脈的這種神秘植物,是不是也是山茱萸科的呢?
(由上至下分別為毛棶、山茱萸和神秘植物葉子)
植物圖書和內行的專家們一再提醒:植物分科的依據在花、它的生殖器官!不要老盯著葉子樹幹這些營養器官!但是我依然相信,相似之處必有線索。
在百度百科中輸入「山茱萸科」,有趣,在分類植物中第一欄就是紅瑞木。點進去——哇,真的就是。我一眼就看到了那白色的果!
紅瑞木的簡介中說它的枝幹都是猩紅色,是少有的賞莖植物,在深秋葉子掉光後尤為明顯。
我想我之所以沒注意這一點,是因為現在正值盛夏,它紅色的枝條被濃密的綠色遮蓋住了。
驗明正身後,我再次拿著相機出發了。這次有的放矢,專門觀察紅瑞木的枝莖。果然,我在一些葉子稀疏的部位拍到了它鮮紅的枝條,並且發現,即便在盛夏,有些葉子就已經開始變紅了,相信入了秋,紅瑞木一定是另一番好看。
紅瑞木是第一種我不靠詢問專家和網友、不靠拿著圖譜對比瞎矇,而是憑著自己那點有限得可憐的植物學知識推導出來的植物。它當然不是我「發現」的,它一直就在那裡。但這個只發生在我內心的發現之旅,還是讓我充滿了喜悅。
【電臺】扯淡加音樂,滿足我心底一千零一夜的怪趣味。回復第一夜、第二夜(以此類推)即可收聽;
【閨蜜時間】希望是一杯文字下午茶,有點趣味,有點談資。回復閨蜜01(以此類推)即可查看;
【無情草木】好朋友五重的專欄,看他四處拈花惹草。回復無情01即可賞玩。
另外還有一些難以歸類的散碎內容,歡迎閒著沒事查看歷史消息玩玩……
還會有新的欄目,一定會有噠!
還有幾個關鍵詞別忘了
「水在說」還有一批好夥伴,我們組成了一個有趣的小組織叫文藝連萌,大家回復文藝就能收到所有夥伴的信息。當然,不要拋棄我啊。
許多人問我的工作是什麼。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詩歌島和今天文學,這就是我的工作內容之一。
還是歡迎無節操轉發,還是歡迎誇我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