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應該說所有的企業都是在人來人往的流動中發展壯大的,畢竟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有聚就有散。
雖然理是這個理,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
老闆與下屬、員工之間,有共事的緣分,有眾志成城、戰友一樣的情誼。特別是創業隊伍,老闆與團隊都是朝夕相處,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從共處時間和思想、情感交互上說,比家人更親密許多。
華為三十多年來,前後離開的員工大約有十萬左右。他們有的進入別的企業,有的自己創業,但不管是幹什麼,身上多少都帶有華為的印記,有人說華為是為社會輸送了人才和華為文化。
任正非對此並不認同,他表示華為沒有輸送文化,員工只要一離職,就跟華為就沒有關係了。
這話聽起來何其無情,如果再聯想到當年華為打李一男港灣網絡時候的霹靂手段,任正非一個鐵石心腸的評語是跑不了的。
但任正非又是一個愛才如命、愛兵如子的人,我們看他給新員工的信,給海外員工的講話,無不體現了一個長者對年輕人的愛惜和培養。
比如他經常勸年輕人要去除自己的「幼稚病」,正確對待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儘快提升自己。他承諾只要自己還飛得動,就一定會到艱苦地區看望員工,他對員工在海外的住宿條件、飲食衛生、交通和安全等各個方面都非常關心。
一個能考慮到海外員工平常出門身上要帶點現金(避免遇到打劫時候劫匪惱羞成怒)的老闆,你能說他是鐵石心腸嗎?
人都是複雜的,實際上,任正非在華為有其太多不得不為的地方。
看似無情卻有情,所謂慈不掌兵,老闆帶隊伍顧不得太多兒女情長。華為背負的理想太高,責任太大,任正非的一言一行都干係到華為一二十萬人的命運,由不得他流露太多的情感。
情有大小之分,輕重之別,老闆對企業和團隊最大的貢獻就是帶著大家贏得成功,不然的話,再多的噓寒問暖和兄弟情義也是無根之木,沒有太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