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x"最新"與"最舊"的華為老闆──中國科技教父任正非

2020-11-28 網易科技
  


華為的創辦人與CEO任正非,是當今中國企業界最傳奇的人物,他一手打造最新銳的網絡技術,闢建透明而現代化的企業總部,催生高度競爭的組織文化,但用的卻是中國Style「家父長」式的垂垂叮嚀,和團結大動員、唱軍歌的管理模式。了解任正非這個人,也就解開華為神秘面紗的一半……。

2001年1月,當時擔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出國訪問,指明要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跟團隨訪。稍早的2000年11月,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訪問非洲,同樣指明任正非跟團,目的是讓隨行的多位部長認識他,並了解中國政府能提供那些協助,幫華為開拓海外市場。

對一位來自民營、而非國營企業的負責人來說,國家領導人這樣罕見的高規格對待,其來有自。最近幾年,貼著「Made in China」卷標的球鞋、玩具和成衣等各種產品充斥世界各地,多是廉價代工或仿製品,真正掛著中國自有品牌的是鳳毛麟角,其中能以技術實力打進歐美科技市場的,只有華為。

今年58歲的解放軍退役軍官任正非,用創業為自己的人生開啟第二春,也為中國構築了一個夢:「與世界平起平坐」。

因文革經歷一場人生洗禮

中國媒體和同業好以任正非的軍人背景做文章,評斷華為因此和政府關係良好,所以拿到許多公家機關的訂單。但是對前往中國投資及對當地市場有興趣的業者來說,一位中年退役的軍人,如何在一個實行共產主義逾半世紀、現代化商業基礎薄弱的傳統社會中,建立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才是最引人好奇之處。

這與他極為特殊的人生歷練有關。任正非出生於1944年,家中排行老大,下有6個弟妹,一家九口靠著父母在學校當教員的微薄薪水過活。他形容當時「天天都是飢腸轆轆」,家中嚴格控制糧食,不能有人多吃一口,「否則有一、兩個弟妹就活不下來。」這位名列《富比士》中國50大富豪的企業家,終其高中三年渴求而未遂的心願,是「吃一個白面饅頭」。

後來任正非到外地讀大學時,文化大革命爆發,他的父親因曾經在國民黨的兵工廠做過事,被扣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紅衛兵把他父親揪到牛棚中批鬥,關在裡面很長一段時日,後來還下放去河裡篩沙及修鐵路。任正非聽到友人轉述消息後,連夜冒險回家探視,但父親怕連累他,第二天一早逼他趕緊離開。

一生大半輩子,他的雙親因為沒有通過思想檢核,錯失發展機會,雖然這種思想檢核並沒什麼標準。目睹這一切,任正非學到寶貴經驗:一個人再有本事,也得通過所在社會的主流價值認同,才能有機會。「文革對國家是一場災難,但對我是一次人生的洗禮,使我政治上成熟起來,不再是單純的一個書呆子。」

這應該和他後來從軍、以及投入熱門的電信業有關。當時的中國,主流價值由農民、勞工和軍人所主導,這三種身分對受過大學教育的任正非來說,軍方的研究單位是最好的選擇。加入解放軍後,任正非表現良好,33歲成為軍隊代表,參加全國科學大會。在連串優異表現下,任正非被長官推薦加入共產黨,連帶使他父親延宕多年的入黨申請,終獲批准,並且恢復職業成為一所中學的校長。

就在惡運逐漸遠離之際,1982年無預警的大裁軍,再次給他多變的人生一記重擊。失業離開軍隊,任正非到一家電子公司當經理,卻因為沒有商業經驗而受騙,再次丟了工作,後來才被迫創業。創業初期,任正非和父母以及侄子擠在一個小房間生活,煮飯得到陽臺上。

矛盾和衝突是好事

經歷多次大環境起伏,任正非對危機特別有警覺,既然危機總是會來,就必須先做好準備。儘管華為已是年營業額220億人民幣的大企業,但任正非仍然經常提醒華為員工,冬天已經不遠。「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來到,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任正非是革命的忠誠信仰者,把許多新觀念帶進華為,確保華為保持革命的意志並贏得革命。他認為矛盾和衝突是好事,解決矛盾和衝突,是成長動力的來源。

共產主義強調資本家掌握生產工具(土地、設備和資金等),因而掌握生產過程創造的大部份剩餘價值,與勞工形成對立。在中國南方改革開放中心深圳接觸資本主義後,任正非看到科技業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知識,存在工作者的腦袋,而非資本家手上,雙方的關係對等,生產過程的剩餘價值,要讓工作者參與分享,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創造更大價值。

因此,華為付高薪找一流人才,並且配股票,把習慣吃大鍋飯的社會主義環境,植入追求利益的資本主義基因。「沒有促成自己體面生活的物質欲望,沒有以勞動來實現欲望的理想,就會因循守舊,故步自封,進而滋生懶惰。」

有進攻的狼
也有精於算計的狽

另一方面,華為又創造矛盾,不像國營企業承諾工作保障,而是實行「末位淘汰」制,讓員工繃緊神經拼戰,表現不好隨時換掉,表現好的立刻提拔。任正非強調,「企業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企業要擴張,必須有這三要素。新機會點出現時,自然會有一批領袖站出來爭奪市場先機。每個部門都要有一個狼狽組織計畫,既要有進攻性的狼,又要有精於算計的狽。」

1996年1月,華為進行一波組織改革,要求每一位幹部交出兩封信,一封是辭職信,一封是新職就任信,讓公司視組織改革後的人力需要,個別決定接受那一封。「什麼叫成功?經九死一生還能好好活著,這才是真正的成功。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華為經過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會構成我們的災難。」

儘管有離職員工批評任正非冷血、好鬥爭,但他從刻苦生活所累積的智能,與許多西方企業管理的概念不謀而合。任正非從不響應外界對他及華為的批評,也不接受媒體採訪,更不準華為員工出去和別人辯論。華為的高層領導不設專車,在公司吃飯和看病一樣排隊,付同樣的費用,公司裡沒有人有形式上的特權,讓人不得不服氣。

任正非讀大學時參加過紅衛兵活動,他深信群眾可以被動員。在華為,他透過演講、辦內部的《華為人報》和一年一度的大合唱等活動,持續動員員工邁進到下一個目標。每年年終,華為都租下體育館,舉辦全公司的大合唱活動。現場貼滿各式慷慨激昂標語,比方「亞美歐非,壯志未酬誓不休」,然後每個部門員工輪流起來唱歌,本質是激勵士氣的誓師大會。

1998年,華為開始進攻海外市場,內部免不了又是一連串造勢活動,鼓勵有志男女出國拓荒。原本在華為上海研究所做研發的呂曉峰,因受感動而請調銷售部門,前往非洲的阿爾及爾及突尼西亞開拓市場。呂曉峰後來在突尼西亞一場空難中倖存,任正非特別抽空去醫院探視他,並惦記著呂曉峰的外衣毀損,還帶他上街去買新衣服。呂曉峰後來把整段經歷寫成文章,發表在2002年6月的《華為人》報上,許多員工看了都熱淚盈眶。

「唯有偏執狂才能倖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是英特爾董事長葛洛夫(Andy Grove)的名言,任正非卻在中國實踐了這句話。葛洛夫和英特爾已具有世界知名度,而任正非和華為的世界之路才剛起步。從國家領導人到一般員工,都對華為期許很高,任正非則是平常看待。「我沒有遠大的理想,思考的是這兩、三年要幹什麼,如何幹才能生存下來。活下去永遠是企業的硬道理。」轉載自《數字時代雙周》第52期

華為vs.思科,比一比

中、美兩家網絡巨人不僅在法院打起產品抄襲官司,連企業文化都近似,是網絡產業的特性使然,還是華為學得太像?

華為與思科不僅在市場上競爭,在許多做法上也都有相似之處,讓這場全球龍頭控告中國霸主的戲碼,更增添幾分精採。

兩家都是科技公司,在各自地盤都以技術見長,但都不沉迷於鑽研技術,而是以「做出客戶需要的產品」為第一優先。思科執行長錢伯斯(John Chambers)是超級業務員,大部份時間都在拜訪客戶,甚至把家裡電話號碼給他們,半夜兩、三點客戶打電話來錢伯斯照接。客戶把需求告訴思科,思科再根據這些需求形成研發部門的工作方向,或者直接購併擁有這些產品的公司,節省產品開發時間,一切以市場為重。

華為的任正非雖然有技術背景,而且公司裡有1500位博士和總計1萬名研發人員,但任正非一天到晚都告誡研發人員,開發純技術是「幼稚的」,研發人員要「反幼稚」,技術的好壞不是看難度,而是客戶願不願意花錢買。

從理念到硬設備都像

為了確保客戶至上的理念被落實,華為和思科都有專門的客戶滿意度量表,當客戶來公司拜訪,不管是聽演示文稿、上課學習新技術或進行座談會等,結束後都會請客戶填寫滿意度表。華為在這方面才剛開始,思科已是行之多年,而且量表已制式化,分成多項問題,從1到5分,5分代表最滿意。量表經過整理統計後,列為個人和部門年度績效考核的項目之一。

另外,兩家公司也都花大錢興建教育訓練中心,讓來訪客戶留下好印象。思科在聖荷西總部的第十號大樓(Building 10,錢伯斯的辦公室所在)一樓的展示室和訓練中心,規畫和陳列有如美術館。深圳華為總部裡的訓練中心更氣派,一樓挑高光線直接穿過透明玻璃天板照下來,而旁邊的階梯教室聲光配備齊全,燈光一暗就像進了華納威秀影城。

更別提華為的員工宿舍,裡面遊泳池、健身房、購物中心和醫院一應俱全,這可是思科沒有的。也難怪華為員工那麼拼命,而思科會開始擔心這個小老弟是否學得太像甚至過頭了。轉載自《數字時代雙周》第52期


相關焦點

  • 華為重發任正非2012年講話,談為何搞晶片,員工:老闆穿越了
    作者 | 市界 秦海清編輯 | 老拿「2012實驗室」堪稱華為最神秘的存在。11月25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與2012實驗室座談會紀要,令華為員工的不解的是,這次座談會發生在2012年7月,其中的內容不但在華為內部而且在外網早已多次刷屏。華為如今重發有何深意?
  • 任正非「炒掉」30%的幹部,「鯰魚效應」在華為的首秀,真漂亮
    談到華為,說起任正非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從負債200萬開始創業,到今天任正非和華為已經走過了30餘年,在這個過程中有過喜悅,有過糾結,當然也出現了多次危機。在1995年末,華為研發的程控交換機大獲成功,導致整個市場部的員工出現懈怠和鬆散的情況,同期雖然引進了大量的新人來到華為,但因為招聘的機制不完善,進來的新人能力也是良莠不齊。任正非意識到這個情況採取了非常關鍵的一步。這也被稱為「鯰魚效應」在華為歷史上的「首秀」。
  • 任正非:華為不需要熱血沸騰
    看看華為就知道了。不可否認,現在的華為絕對是中國企業群體當中最強大、最有競爭力的群體,三十多年的厚積薄發,讓華為成為了行業的絕對王者。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華為的組織機制創新,正是有了強大的組織能力,華為才能「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向著自己的戰略目標進攻,實現偉大的崛起。實際上,華為的秘密任正非都說清楚了,真傳一句話,就看你懂不懂。
  • 華為任正非看待未來是鋪滿鮮花還是荊棘遍布?
    三星的老闆前不久陷入到了桃色事件中,接班問題也撲朔迷離,公司的管理自然出現紕漏。蘋果在賈伯斯去世之後餘留的風光也在逐漸散盡,庫克是合格的CEO,但卻不是賈伯斯一樣的神仙,蘋果也不可避免的步入科技企業的周期率。 對於華為來說,任正非絕對是主心骨,在幾十年發展的大潮中,處處給予企業信心與勇氣。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不收錢,希望中國多幾個華為
    曾經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特意派人去請李小文院士給華為代言,並支付肖像權和代言費。以華為在業內的地位,這筆代言費一定不少。但李小文卻表示,不收錢,希望中國多幾個華為。
  • 任正非解讀華為「狼文化」:包含三種精神 華為沒有996和007!
    摘要 【任正非解讀華為「狼文化」:包含三種精神 華為沒有996和007!】5月11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接受《南華早報》的採訪紀要,任正非在採訪時稱:華為沒有「996」,更沒有「007」,最基層的員工想多加一點班也不行。
  • 任正非:華為是世界上最窮的高科技公司
    4月24日消息 華為心聲社區公布了任正非接受CNN採訪紀要。當被問及是否對華為未來的生存及盈利擔心時,任正非表示,我們對華為的生存是不會擔心的。在一、二月份,華為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5.8%,而且我們感到今年的增長很猛的,要控制合理的增長。
  • 中國芯利好!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聯手任正非,為麒麟晶片做後盾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製程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晶圓製造作為半導體國產化鏈條中的核心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因此,中芯國際堪稱中國內地版臺積電。臺積電作為行業大牛,近十年在製程工藝遠遠引領行業,其7納米與5納米等製程更領先三星半年以上量產。2019年,臺積電營收346.3億美元。
  • 任正非:華為幹部的個人品德、素質是企業進步的最重要的要素!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了任正非的一句話,「幹部的個人品德、素質是企業進步的最重要的要素!」這是任正非在《不做曇花一現的英雄》中提到的觀點。做企業要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任正非對此洞若觀火,所以他才那麼重視華為管理層,特別是高級管理幹部的個人品德和素質,以此來掌控組織的平穩發展。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要有個核心班子,其成員必須是才德兼備,因為你要靠他們去管理千軍萬馬。從某種程度上說,企業最大的危機就是幹部不行。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
    摘要:李小文被親切譽為科技界的「掃地僧」、「布鞋院士」,任正非要請李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還說: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被網友親切成為」掃地僧」、「布鞋院士」的李小文,不收一分錢代言華為,卻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這樣的公司,也算是對華為是一種英雄惜英雄了。
  • 華為「生死局」: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中國能稱得上商業教父的人物不超過兩位,一位是名聲在外的柳傳志,另一位就是埋頭苦幹的任正非。,還屬任正非——當然有一個國家是例外(準確說是「相反」),那就是美國。教父任正非,應該已經反覆在腦海中推演過這個問題:華為生死局,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 任正非2019語錄:2020年依舊會是華為艱難的一年
    「對全中國的財經記者來說,華為的任正非是最難採訪到的企業家之一。」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在其著作中如此表示。然而,從2019年開始,任正非不斷走向「臺前」,向外界傳遞華為的經營發展理念和技術創新能力,以及應對諸多挑戰的態度和舉措。據華為心聲社區披露數據,截至2019年12月18日,任正非在2019年共接受總計37次國內外媒體專訪。
  • 任正非重磅講話!原來,這才是華為事件的真相!
    謝謝在敘利亞、葉門……奮鬥的員工,至今我、徐直軍、陳黎芳、彭中陽……都認為葉門飯是世界最好吃的飯。 這一番話,有理有義有情!讀罷,讓人不禁心生風蕭蕭兮易水寒,恨不得把欄杆拍遍,慨然出徵之心! 最讓人感動的是任正非那句話: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去英勇奮鬥!
  • 柳傳志說搞科研死路一條,任正非卻這麼說
    聯想柳傳志只想「短平快」,華為任正非卻埋頭「長累慢」 比如我國兩大著名「企業教父」柳傳志和任正非在進軍核心科技上有著不同的態度,從而使得當下兩人獲得了截然不同的成就。
  • 從任正非童年經歷探秘:為何華為自稱土狼文化?土狼又代表什麼?
    任正非還同時給華為高層人員都下了一道命令:「除非重要的客戶或者合作夥伴,其他活動一律免談,誰遊說,就撤誰的職!」整個華為從上到下幾乎處於封閉狀態,任正非這樣刻意為之,到底有何打算?華為及領頭人任正非為何要如此沉默?背後華為人又為何自稱「土狼」呢?究竟土狼代表著什麼含義?我們來一探究竟:01、面對喜人的成績,華為人選擇沉默,任正非有何打算?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任正非曾說過,「華為遲早要面臨接班問題,人的生命總要終結。華為最偉大的一點是建立了無生命的管理體系,技術會隨著時代發展被淘汰,但是管理體系不會被淘汰。」 在任正非心裡,華為成功靠的不是能人,不是英雄,靠的是體系,是平臺支撐。任正非與華為諸多高管面對外界提及頻次最多的詞彙,也是人才體系、商業本質以及對人性的洞察等。
  • 任正非:美國政客可能低估了華為的力量,我們準備好了!(全文實錄)
    任正非:如果外面不屈服的人多了,後面跟著不屈服的人就更多了,我們不要太操心這些,畢竟沒有發生。記者:Google事件,歐洲地區用戶很擔心,未來華為手機不能用安卓最新的系統。在這方面,如何去應對?任正非:那我的小孩用蘋果,就是不愛華為了?不能這麼說。我經常講這樣的話,餘承東很生氣,認為老闆總為別人宣傳,不為自己宣傳。我講的是事實,不能說用華為產品就愛國,不用就是不愛國。華為產品只是商品,如果喜歡就用,不喜歡就不用,不要和政治掛鈎。
  • 任正非的2019:對不起孩子,無愧於華為,浮沉於民心
    「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小孩」沒有意外,孟晚舟要在溫哥華度過第二個中國春節。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小孩。」即便如此,在孟晚舟戴著電子腳鏈、在保安公司嚴密監控下被軟禁的近400天中,任正非沒有選擇與加拿大和美國方面進行私下談判。「我們有信心,我們沒有犯罪,相信加拿大的法律可以讓我們打贏官司。」「(中國)現在還有幾千萬人沒有脫貧,如果我們要對美國讓出更大貿易條件,那就是拿窮人的錢去換取孟晚舟的自由……從良心上過不去。」
  • 任正非最深的憂慮
    他關注的問題表面看起來是華為如何應對當下所遭遇的困境,實際上內心深處所憂所慮者,卻是國家的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科學創造、科技創新、對外開放、以及全球人才競爭。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請允許我詳細引述任正非先生的訪談,以證實上述所言不虛。文章來源:【衛國一兵】對原文作者表示敬意!
  • 華為與美國和解路線圖是什麼?任正非這樣說
    加拿大這個中心之前也測試過華為的4G設備,這個中心有沒有開始測試華為的5G設備?任正非:目前還沒有在加拿大設立網絡安全測試中心的打算,但加拿大和英國是盟國,可以到英國去測試。10,Nathan VanderKlippe:9月,您提出可以向其他國家許可5G技術。上個月初,您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美國電信公司表示感興趣,請問這個事情有無最新進展?華為提出5G許可是認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