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中我們提到了任正非的一句話,「幹部的個人品德、素質是企業進步的最重要的要素!」
這是任正非在《不做曇花一現的英雄》中提到的觀點。
做企業要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但有才能的人未必在道德品質上過關,實際上,很多有才的人都是做人做事不能讓人放心。
人才如利刃,如果沒有措施,就會傷到自己。
有人說可以通過規章制度和文化價值觀去監督、控制、改變,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能夠想出辦法鑽空子的人才比比皆是。任正非對此洞若觀火,所以他才那麼重視華為管理層,特別是高級管理幹部的個人品德和素質,以此來掌控組織的平穩發展。
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要有個核心班子,其成員必須是才德兼備,因為你要靠他們去管理千軍萬馬。
從某種程度上說,企業最大的危機就是幹部不行。
老闆很英明睿智不算什麼,除非你甘心做個小老闆,就帶領二三十人的小隊伍,每天都能親自盯著他們,這沒問題。但如果你是要把事業幹起來,或者企業規模必須擴大,因為在多數情況下規模就等於競爭力,那你必須是通過管理層去實現你的意志和目的。
如果把企業比作一個人,那麼老闆是腦袋,員工是手腳,而管理幹部就相當於心臟和軀幹。大腦不能繞過軀幹去指揮手腳,而軀幹要是有問題,手腳也談不上作用。
所謂以身作則、上行下效,老闆是管理幹部的準則,管理幹部則是員工的示範,幹部要是做不到的,那憑什麼要員工去做?
管理幹部通常都是老闆的親信舊部,他們往往是創業初期的功臣,可在創業取得一定成功之後,這些功臣基本獲得了穩定的位置和收益,於是開始懈怠、怠惰了,這是自然規律,人之常情。
比如我們說傳統企業必須是要進行數位化升級,老闆也認識到了必要性,可當他引進人才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卻發現「老臣子」們成了阻礙。職業經理人為什麼難以融入傳統企業,這也是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