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首次把個人品德與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並列,作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四個著力點。持續強化個人品德建設的教育引導和實踐養成,是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關鍵和基礎。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邏輯起點是個人品德養成教育,榜樣教育是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的牽引點,守正創新是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的重難點,培養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的落腳點。
以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為基礎,養小德才能成大德。這要求我們每一位公民要踐行以愛國奉獻、明禮遵規、勤勞善良、寬厚正直、自強自律為主要內容的個人品德。以此為基礎,踐行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裡互助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踐行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熱情服務、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踐行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以個人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為起點,開啟新時代培育良德之人才、美德之家園、文明之社會、禮儀之國家的新徵程。
新時代公民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的牽引點:榜樣教育
我們黨歷來重視道德榜樣的引領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帶頭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模範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眾、帶動群眾。新時代的榜樣教育更是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的牽引點。《綱要》明確指出,要抓好重點群體的教育引導作用,黨員幹部的道德操守直接影響著全社會道德風尚、修身立德的青少年是國家希望和民族未來、社會公眾人物的良好形象可以引領社會道德風向。
新時代的榜樣教育要堅持挖掘、評選、培養、宣傳、教育五個方面的統一,持續發揮新時代道德榜樣教育養成個人品德的獨特作用,激勵黨員先鋒和優秀幹部成為道德「排頭兵」,帶頭踐行忠誠老實、公道正派、艱苦奮鬥、清正廉潔等品格,做社會主義道德示範者;鼓勵優秀少先隊員、共青團員和學生黨員成為道德「生力軍」,學習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道德風範,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和好青年;發揮社會公眾人物道德「風向標」作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爭做新時代德高望重的科研工作者、「四有」好老師和師德標兵、國家英雄模範和時代楷模、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形成人人嚮往的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美好生活氛圍。
新時代公民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的重難點:守正創新
中華文明的延續與進步,既需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也需要積極創新。必須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保持社會主義道德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和社會主義道德觀、倡導共產主義道德,自覺傳承以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為主要內容的中華傳統美德,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道德,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譜系,把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內化為個人品德修養,立根塑魂方能守正,這是新時代公民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的重點。
新時代公民個人品德養成教育要以習近平關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為遵循,以個人品德建設為基礎,統籌兼顧,全員全程全方位參與,系統協調推進《綱要》的落地落實。難點在於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的「創新」。為此,要促進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齊心協力,創建新時代「學校教育+宣傳教育和+自我教育」一體化新模式,進一步增強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系統化、接續性和實效性,落實大中小幼道德教育一體化,縱向接力、一以貫之。過往經驗證明,只要個人品德養成教育堅持守正創新,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水平就能更上一層樓,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就永遠充滿希望。
新時代公民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的落腳點:培養和造就時代新人
新時代個人品德養成教育任重道遠,其目的在於不斷提升我國公民道德素質,促進14億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和造就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其中的關鍵在於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築牢理想信念。新時代青少年個人品德養成教育顯得極為重要又十分緊迫,既要堅持養成教育常態化,又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讓青少年在實踐中養成,在歷練中成長。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應勢而謀、順勢而為,激活社會主義道德力量,老中青三代「逆行者」彰顯了社會主義的道德優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行各業青年挺身而出,奔赴戰「疫」一線。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1.2萬多名是「90後」「95後」「00後」青年,另外還有無數默默無聞的青年黨員、青年團員、青年軍人、青年警察、青年公務員、青年社區工作者、快遞小哥等生力軍,他們響應號召、服從安排、同心同德,在各條戰線上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最美的微笑、堅定的眼神,詮釋了新時代新青年破繭成蝶的青春故事。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在國內外各種形勢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加強個人品德養成教育得民心、順民意,正當其時。把握養成教育的規律,加大個人品德養成教育的工作力度,全面提質增速,激發14億中華兒女嚮往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強大道德內驅力。增強明德修身意識、堅定崇德守德信念、養成明德守禮習慣、提高個人品德修養,滿足「美德」之需,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積小流而成江河,推動新時代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執筆人:戴劍飛,系四川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