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公民道德建設刻上中華文化的時代印記_國際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2021-01-15 湘潭在線

「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文明素質,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新時代的美好生活需要公民道德境界提升來保障,公民道德建設又為公民道德境界躍遷創造條件。

探賾索隱:公民道德建設汲取中華文化精華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民眾社會行為具有較高的道德規範性。古人提倡進德修業,注重對人進行禮儀教導,注重傳授為人的道理、行為的準則。中國傳統的蒙訓、家風、家規傳承,是極具特色的道德養成實踐體系,代表中國傳統道德教育成就。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是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立足點,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要堅持在繼承傳統中創新發展,為當代公民道德建設指明了方向。

大連六度入選「全國文明城市」,一貫重視公民道德建設,湧現出一大批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楷模,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中體現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七個一」家文化建設、幸福家加油、歡樂家庭節等一系列家活動的開展,彰顯出傳統家庭道德教育中環境薰陶、榜樣示範、慈威並濟、躬身踐行相結合的特點。大連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提升至全國第5,是用「信」的思想進行社會治理取得的顯著成效。

別開蹊徑:講好公民道德建設的當代中國故事

全面分析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特點,結合新形勢下的社會道德需求,充分挖掘傳統道德教育在新時代公民道德培育中的價值,在繼承傳統道德教育基礎上進行轉化創新,講好公民道德建設的中國故事是重中之重。

公民道德建設的中國故事需要從歷史和現實的雙重維度,闡釋中華傳統美德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價值,並在各種情境中將其傳承實施下去。大連82歲的少將李光祥被授予「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無私奉獻背後閃耀著革命家庭家風傳承、率先垂範的愛國精神,是當代中國的道德楷模。李光祥將軍40年學習雷鋒精神、講雷鋒精神的歷程,凸顯雷鋒精神作為當代公民道德建設內容的重要性,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是新時代講好公民道德建設中國故事的成功典範。

鍥而不捨:促進公民道德生發

踐行公民道德的前提是在民眾頭腦中培育出公民道德意識。公民道德培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既要強化價值認同,又要構建起基於價值認同的行為規範。通過持續教育宣講,讓民眾了解生活在身邊的榜樣形象,認識到榜樣在平凡中蘊含的偉大,認可榜樣代表的精神,對公民思想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通過教育啟迪公民道德,讓公民識別出哪些是違背道德的現象,促使其反思和審視自身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公民道德意識便已生成。

大連一直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抓實抓好,公民道德教育由政府部門、群眾團體、行業協會和個人共同發揮作用,大大提升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實效性。成德於行、潤德於心的大連公民道德建設,正穩步持續向前推進。

知行合一:踐行公民道德成為自覺

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特徵在於實踐性。公眾要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識,能夠進行各種問題的是非判斷,最終落實到行動中。知行合一,避免認知與行為的分裂,通過行動踐履美德,是道德養成的最高境界。道德問題的產生不僅在於知識不足或判斷錯誤,還在於明知故犯、知而不行。

為了避免道德認知層面與行為層面的斷裂,建立起公民道德行為規範,有必要以法律法規等正式制度,對於違反道德規範的行為給予一定處罰,這是規範公民社會行為的有效手段。大連相繼出臺《大連市志願服務條例》《大連市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實施意見》《大連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一系列政策,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有助於推動公民道德實踐成為自覺行為。

公民道德建設一直在路上,保留傳統道德中的有益養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建設富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道德文明,是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大連正開拓進取,積極作為,在公民道德建設之路上行穩致遠。

(作者:李曉蕙,系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四色文化」賦能新時代應用型人才培養_教育新聞_教育_湘潭在線
    湘潭縣職業技術學校創建於1984年,坐落於有著「小南京」「湘中明珠」之譽的湘潭縣城,是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湖南省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湖南省示範性縣級職教中心的牽頭學校。一直以來,學校的全部教育實踐,都歸結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
  • 以個人品德養成教育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首次把個人品德與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並列,作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四個著力點
  • 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重在三看
    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教授、倫理學教研室副主任 王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就抓好新時代領導幹部等重點群體的道德建設發表重要論述。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公民道德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陸曉禾會長表示,自2001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發以來已有13年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新動力,有必要從倫理學的角度深入探討。  趙修義教授認為,在討論如何使人們遵守規則之前,首先要問「規則是否合理」。
  • 讀懂載人航天精神中的「特別」_國際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載人航天精神,是「兩彈一星」精神的發揚光大,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載人航天事業的成就,充分展示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讀懂載人航天精神中「特別」二字的豐富內涵,意義十分重大。
  • 新時代公民培養的五維空間
    關鍵詞:新時代;公民培養;五維空間人的根本屬性莫過於公民性。今日中國,作為東方文明古國,她正以和平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將為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大同世界作出更大的中國貢獻。而美麗中國的建設,是智慧的洗露,也是文明的行走,更是厚德的載物,體現在一個國家、一個地方全體公民自覺的行動當中。
  • 沈壯海: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光明日報-光明網
    【專家觀點】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將偉大抗疫精神概括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今天,我們應當怎樣理解偉大抗疫精神,將其轉化為前行的強大動力?如何在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的同時,深化公民道德建設?
  • 「北京時間」的奧秘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目前與國際標準時間偏差小於5納秒的5個國家中就有中國,且遠優於100納秒的國際要求。北京時間採用的是「協調世界時」,即原子時和基於地球自轉的世界時「協調」的結果。20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國際合作等原因,和大多數國家一樣,我國中止了世界時的測量。近年來,圍繞新的應用需求,國家授時中心建立了基於數字天頂筒和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等多手段融合的世界時測量系統,實現了世界時亞毫秒級自主測量。
  • 登錄極光新聞,分享最美故事:黑龍江省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典型...
    登錄極光新聞,分享最美故事:黑龍江省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典型巡講活動開始啦!>由省委宣傳部和省婦聯共同開展的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三好」(好公婆、好兒媳、好母親)學習宣傳活動,經過層層推薦遴選,共評選出271名先進典型。
  • 第二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高端論壇在南京召開
    隨著《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頒布實施,如何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思考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9月25日至27日,由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新時代中華傳統美德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仲英道德講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道德與文明》雜誌社共同主辦的第二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高端論壇在南京舉行,6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圍繞「中華傳統美德與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主題展開研討交流。
  • 山東大學兩個項目獲第四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
    [本站訊]3月1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獲獎項目名單,山東大學兩個項目獲獎,分別為:新聞傳播學院謝錫文教授為團隊負責人的項目《浸潤式人文教育 體驗式博雅課堂——山東大學「文學生活館」文化育人創新實踐》和儒學高等研究院顏炳罡教授為團隊負責人的項目《
  •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陳來: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看看文化史會發現人類的文化裡充滿衝突,充滿鬥爭、流血。但中國文化更強調和諧。西方的文化強調個人,總以自我為中心,克服別人、佔有別人,排斥異教。所以西方歷史上的宗教戰爭非常殘酷,但中國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宗教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它的根源都是在西方和西方文化。近代日本也是接受了西方的帝國主義文化,在東方侵略。所以我們從價值觀來講,因為中國傳統「和」的理念,也體現在處理和周邊國家關係上。
  • 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截至目前,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正常,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平均高度約200公裡的環月軌道上飛行並等待上升器交會對接,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
  • 價值觀與倫理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
    以此自然觀為理念,中國古人所秉持的儉約自守、愛物惜物的生活理念,對於今天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生態良好的永續發展之路具有深刻的啟迪、借鑑作用。  中華文化之所以被國際上的許多有識之士看作是解決人類在21世紀眾多重大問題的精神資源和東方智慧,就在於它的和而不同的文化觀是我們形成彼此尊重、多元文化、文明共享的思想方法前提。
  • 淺談新聞報導中新聞倫理的缺失
    縱觀當今媒體發展,我們已經迎來一個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相互融合、共同發揮作用的「全媒體時代」,傳播更加迅捷、資訊日益發達,與此同時,新聞傳播中新聞倫理的缺失問題也隨之凸顯。 新聞倫理概念的界定與內涵:   按照倫理學觀點,無論是從倫理道德思想發展史還是從「倫理」、「道德」的詞源角度考察,二者沒有根本的區別,大多數情況下被認作是同義詞。倫理學家羅國傑闡述:道德較多地指人們之間的實際道德關係,倫理則多指這種關係的道理。所以,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倫理」概念,一般就是用於表示道德倫理。
  • 深刻認識新型基礎設施的特徵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供給的同時,也對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新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我們要深刻認識新型基礎設施的特徵,科學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當前,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應用融合和創新發展正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應用演進。
  • 瞭望|為偉大復興匯聚強大道德力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
    2019年10月,《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印發;11月,《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印發。這兩個綱要的制定出臺,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大舉措,既是新時代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共同思想道德基礎的必然要求,也是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
  •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貧困縣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準,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2016年至2019年已有780個貧困縣脫貧摘帽,今年國家對剩餘的52個貧困縣實施掛牌督戰,各地區各部門集中精力、加大投入、攻堅克難,近期通過省級專項評估檢查達到退出標準。
  • 在傳承和創新孝文化中弘揚核心價值觀——全國孝文化學術研討會...
    日前,由光明日報編輯部、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孝文化傳播工作委員會等單位主辦,湘潭大學發起並承辦的全國孝文化學術研討會暨首屆中國大學生孝文化節在湘潭大學啟動,來自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湖南省委宣傳部及有關高校的領導和專家,就新的時代條件下如何繼承、創新和弘揚傳統孝文化進行了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