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重在三看

2021-01-09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教授、倫理學教研室副主任 王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就抓好新時代領導幹部等重點群體的道德建設發表重要論述。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在新時代,如何圍繞《綱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是踐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使命任務的內在要求,是貫徹落實《綱要》的重要方面。《綱要》指出,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程。要堅持積極倡導與有效治理並舉,遵循道德建設規律,堅持重在建設、立破並舉,聚焦重點、抓住關鍵,加強組織領導。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結合具體工作實際,著眼育德於心、成德於行、弘德於治,把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任務落細落小、落地落實,需要著重在主體責任、主題意識和主線思維的「三看」上用足功夫。

  重點看主體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書記要強化政治擔當、履行主體責任,把每條戰線、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綱要》指出,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公民道德建設的正確方向。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擔負起公民道德建設的領導責任,將其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全局工作謀劃推進,有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而且對各級黨政部門和群團組織在新時代就如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工作責任、明確任務分工、統籌各方力量、深化制度保障、切實精心實施等方面提出許多「真招」「實招」和「狠招」,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推動公民道德建設與實際工作同部署、共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方面的實踐和經驗都啟示我們,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能不能落到實處,其關鍵在於能否抓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為此,各級黨政部門和群團組織不能當「甩手掌柜」和「檻外人」,要按照中央要求自覺擔負起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主體責任,不僅要種好看好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且要主動對接、主動擔當、主動施為。只有真正做到「黨委抓、書記抓、各有關部門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緊密結合工作職能,積極履行公民道德建設責任,才能將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不斷引向深入,為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篇章提供強有力的道德支撐。

  重點看主題意識

  《綱要》指出,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要不斷提升公民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是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所聚焦的主題。在公民道德建設的實際工作中,不斷加強培養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主題意識,切實增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主題意識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鞏固提升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儀式感、參與感、現代感,是檢驗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創造力、凝聚力的時代標誌。通過樹立這一主題意識,不僅可以將廣泛組織動員和引導群眾自我教育結合起來,而且能夠以多層次、多形式、有節奏的主題活動覆蓋不同的受眾群體,放大主題教育的傳播效果,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從一個單純的高頻詞成為流行語、新熱詞,轉化為一種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社會氛圍,從而讓道德的力量在廣大幹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在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豐富實踐中,需要強調清晰明確的主題意識,始終自覺地聚焦培養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時代主題,進而在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方面出實招、練實功、見實效,使「育新人」成為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各方面建設力量凝匯磅礴合力的出發點、落腳點和交匯點。

  重點看主線思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體現著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等科學的思想方法,對許多問題高屋建瓴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闡釋令人豁然開朗。我們要認真學習運用這些思想方法觀察事物、分析問題,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質而言,這些思維都圍繞著「以人民為中心」的主線,是這一主線思維的具體呈現。「以人民為中心」的主線思維,不僅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而且是認識把握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和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必然要求。堅持主線思維,就需要在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不同領域,以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指導,以《綱要》為根本遵循,自覺緊扣「以人民為中心」這一主線思維,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作為著力點,開展豐富多樣的道德建設實踐,在理論上突出堅定的政治要求,在內容上突出教育教化和實踐養成,在載體形式上突出創新的價值導向,始終以「以人民為中心」這一主線思維引領貫穿、整體協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國家價值目標、社會價值準則和公民價值規範,有機地融入公民道德建設諸領域、各方面和全過程,積極深化新時代公民道德宣傳闡釋,廣泛深入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實踐養成,紮實抓好重點群體的教育引導,凝心聚力、立德鑄魂,始終確保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不掉線、不斷線、全在線。

[ 責編:李貝 ]

相關焦點

  • 以個人品德養成教育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首次把個人品德與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並列,作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四個著力點
  • 為公民道德建設刻上中華文化的時代印記_國際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文明素質,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新時代的美好生活需要公民道德境界提升來保障,公民道德建設又為公民道德境界躍遷創造條件。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公民道德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陸曉禾會長表示,自2001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發以來已有13年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新動力,有必要從倫理學的角度深入探討。  趙修義教授認為,在討論如何使人們遵守規則之前,首先要問「規則是否合理」。
  • 新時代公民培養的五維空間
    新時代公民培養問題,已成為了當代話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公民的品質培養,已成為了時代的考量。新時代公民培養的一維空間  公民培養不可能簡化為一個點,一個人的公民性是有空間與時間縱橫穿梭的。點,意味著空間與時間通通不存在。簡單的點點間形成不了公民社會,因為點點間只是一個零維空間。
  • 新時代公民科學素質指標十問(三)
    新時代公民科學素質指標十問(三) 2020-08-23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揮黨員幹部在道德建設中的關鍵作用(新知新覺)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強調:「抓好重點群體的教育引導。公民道德建設既要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開展,也要聚焦重點、抓住關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勇挑重擔,為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發揮了關鍵作用。
  • 沈壯海: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光明日報-光明網
    如何在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的同時,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偉大抗疫精神展現了新時代黨和人民的風骨與氣概    疫情發生後,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怎樣加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思政課建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怎樣加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徐川:現實地看,小學就有《道德與法治》,中學開始有政治課,大學有思政課,重要的問題講三遍,但這三遍要講得不一樣,要讓學生覺得解渴,目前看還有空間。一是要釐清邊界。避免階段間、課程間內容過度重複,確保各階段課程各有所為、各盡其力、各有所獲、各見其成。二是要層層遞進。按照教育教學規律,優化大中小學思政課課程設置,科學制訂各階段思政課教育教學目標。
  • 新時代公民科學素質指標十問(八)
    新時代公民科學素質指標十問(八) 2020-11-08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代表建議開展公民教育增加「道德血液粘稠度」
    全國人大代表、升華集團董事長夏士林等向正在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建議,加大公民道德建設,完善公民道德教育體系,提升「道德血液黏稠度」。全國人大代表、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表示,現如今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範,一些人身上沒有「道德血液」,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行為時有發生,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象嚴重存在。「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將損害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損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 加強科學道德建設 摒棄學術不端行為
    北京市科協曾就北京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的成就、問題和對策作過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    根據問卷調查,北京市科技工作者普遍認為加強管理、制度建設、法制環境是抑制學術腐敗和科學不端行為的主要措施,其次為道德教育與自律、輿論宣傳與監督。我們認為,促進科學道德建設需要道德建設、制度與法制建設、輿論宣傳同步推進。以下是我們初步的想法,尚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09年修訂版)
    目錄  緒論 珍惜大學生活 開拓新的境界  第一節 適應人生新階段  一、認識大學生活特點  二、提高獨立生活能力  三、樹立新的學習理念  四、培養優良學風  第二節 肩負歷史新使命  一、認識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 瞭望|為偉大復興匯聚強大道德力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
    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黨歷來重視培養什麼樣人的問題。進入新時代,為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迫切需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全社會道德水平。
  • 深度|精神文明建設全國表彰,江蘇為何「先進」這麼多?
    快跟隨「瞭望君」一起來看。各領域各地方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也是全省紮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突出主流價值引領,從「愛、敬、誠、善」入手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強化公益傳播、文化滋養和道德講堂涵育,推進志願服務、誠信建設和文明新風行動,持續開展「八禮四儀」養成教育、「童」字系列美育活動,大力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
  • 確立現代社會道德基準
    倫理和道德就是人類為了和諧共處、各得其所而建立的最一般的規則體系。從人與人交往關係的視角看,它被稱為倫理規則;從主體的視角看,它被稱為道德規則。在道德規則體系中,有一種最基本、最起碼的標準,它凝聚和體現著社會共同體成員的道德共識,這就是道德基準。  道德基準是檢驗其他道德規則是否值得設立、設立得是否合理的基本參照。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的思想道德與和諧倫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我國和諧倫理建設必須應對各種類型的"趨同-對立"之悖論,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制訂我國和諧倫理發展戰略。  3.當前中國和諧倫理建設要解決兩個具體的精神"情結",即道德教育的合理化與主流意識形態的統領地位。從《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實施的經驗看,中國和諧倫理建設要從回歸"精神"文明的意義上解決這兩個精神之"結"。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時代文化建設
    這一明確要求和基本方略,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引領新時代社會文化建設、發展大眾文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國家需要先進的價值觀導航定向,社會需要凝聚的共識引領發展,大眾需要明確的準則規範行為。
  • 星光不問趕路人 青島市道德模範基層巡講城陽專場活動舉行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即將啟程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回答了進入新階段、開啟新徵程、續寫新篇章面臨的重大實踐問題。全會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文化軟實力。
  • 生態道德建設應立足三重結構
    生態道德的養成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經由從自身到外物再推至社會這三個層次,形成道德內化與道德外化有機結合的三重結構。   修養己身之德,以立其本   道德是從習俗和倫理中轉化而來的,但是,這些外在條件的內化,又始於和取決於自主意志。內在的信念和操守,才是道德實踐的原點。
  • 澆花澆根,育德育心,孝義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取得新成效
    2018年以來,孝義市委、市政府在上級文明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加強組織領導,全方位打造特色工作品牌,從建立育人機制、豐富教育內容、整治育人環境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作用,努力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