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2020-11-27 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文字、圖片等稿件均為獲得信源轉載資質的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義,請及時與信源的提供發布者聯繫。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繫。本站郵箱:XTOL@XTOL.CN

相關焦點

  •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時間:2020-11-24 23: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奔向月球的她,將執行迄今為止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飛越近80萬公裡,為何嫦娥五號要去月球挖土?這捧「高價土」對中國航天有何意義?嫦娥五號還肩負著哪些重要使命?本期硬核看板3分鐘,解讀嫦娥五號的奔月之旅! 24日,重達800多噸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搭乘這枚火箭的旅客,正是「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 一覺醒來,就去挖土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覺醒來,就去挖土了?2018年5月21日,鵲橋號出發,成為人類唯一地球/月球背後通信中繼衛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新聞背後 | 我們為什麼要登月「挖土」?
    它肩負著前所未有的使命: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一句話,就是要先去月球採月壤,然後帶著月壤回地球。 我們為什麼要登月「挖土」?對此,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記者採訪了行星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博士,請他帶我們為探月之旅做好「攻略」。
  • 擇機著陸月球!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事實上,嫦娥五號將帶回的「土」,具有更高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濃度,能幫助科學家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了解太陽活動,也將為人類開採月球資源鋪平道路。為了去月球「挖土」,主要航天國家都很拼。
  • 去月球「挖土」
    去月球「挖土」 2020-11-24 0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跨越38萬公裡,中國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一去一回的,十六載「繞、回、落」可花了咱們探月工程科學家們不少心思!    今天,閒話嘮就和大家一起來嘮一嘮,我們為啥要挖月球上的土。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介紹,研究月球樣品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發現其中含有氦-3,這讓科學家極為興奮。氦-3是世界公認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變發電燃料。
  • 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
  •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貧困縣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準,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2016年至2019年已有780個貧困縣脫貧摘帽,今年國家對剩餘的52個貧困縣實施掛牌督戰,各地區各部門集中精力、加大投入、攻堅克難,近期通過省級專項評估檢查達到退出標準。
  • 「嫦五」月球採樣倒計時,中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人類對月球「挖土」的執著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國阿波羅計劃先後於月球表面採集了2315塊樣本,帶回了總計約380千克的月巖與月壤。蘇聯則通過月球計劃16、20和24號任務,總共攜返約324克的月巖與月壤。這些樣本對人類對月球地質演化的破譯起到了十分寶貴的作用,在此後產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我國此次將從月球上採集重達2千克的月壤或月巖樣品。
  • 嫦娥五號即將升空,中國要去月球「挖土」啦-新聞中心-北方網
    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 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
    圖/人民視覺我國探月三期工程,憑啥挖土是收官之作?2020年9月的中國航天大會上,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宣布:「嫦娥五號將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這也是我國探月三期的收官之作。」月球採樣,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但仔細一想,不就是在月球拿塊石頭嗎,很難嗎?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新樣本能告訴我們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去月球「挖土」!這一去一回預計將花費23天左右,我們將在2020年歲末收穫最浪漫的禮物——來自月球的「土特產」。
  •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原標題:出發,去月球「挖土」!剛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摘要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 時刻知道丨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這到底有多難?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說通俗一點,就是去月球上挖土並帶回家。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月壤中存在大量對於地球來說十分寶貴的礦產資源,如稀土以及氦-3,其中鋯等稀土則是作為高科技產品必不可少的材料,而氦-3是未來清潔、高效核能源的關鍵。與此同時,對月壤的研究還可以為人類未來在其他太空領域的探索打下基礎。
  • 「北京時間」的奧秘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就算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地搬,也要搬出一座天文臺」授時,通俗地講就是把時間信號通過不同技術手段向使用者發送。1949年9月28日,採用東八區區時的北京時間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前身北京新華廣播電臺第一次發播。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租用一座短波電臺授時,主要依據的是各天文臺聯合測定與保持的天文時。
  • 「嫦娥」去月球上「挖土」,如何返回地球?這張圖說明白了
    「嫦娥」去月球上「挖土」,如何返回地球?這張圖說明白了 2020-11-24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去月球「挖土」刷屏!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未來將能夠研究自己從月球帶回的樣本。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被稱為我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此次嫦娥五號發射的全過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航天小劇場的科普可以說非常簡明易懂。嫦娥五號去月球做什麼?將獲得哪些科學成果?為何要用長徵五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