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知識分子不要臉才能進步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

作 者:孫允廣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

只有真正經歷過貧窮的人,才會迫切地想要成功。

任正非常說:「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但其實,這句話的源頭是其父親任摩遜的口頭禪,即「面子是給狗吃的」!

任正非父親任摩遜,是一個知識分子。文革時間裡,他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身陷囹圄。受難期間,任摩遜常被反動派推到大街上遊行示眾,頭上戴著高帽子,臉上被塗抹得漆黑,其慘景令人內心震顫。

但父親、母親一邊忍受羞辱,一邊工作,照顧任正非的弟弟和妹妹。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也都要抽空讀書、學習。

這段難忘的歲月,讓任正非初嘗了人生艱辛的一面。

任正非的青少年時代,全家9口人,靠父母的微薄收入度日。加上當時全國經濟處於困難時期,糧食嚴重短缺,全家人常常餓肚子。

19歲前,任正非沒穿過一件新衣服。因為孩子多,每到新學期,母親就為學費發愁,經常要靠向人借錢維持,有時還借不到,因為別人也一樣困難。

儘管日子十分難過,任摩遜和妻子還是堅持讓7個孩子都上學讀書。

任正非每天飢腸轆轆,最大的願望就是吃上一個白面饅頭。而直到他高考前,這個願望都沒能達成,倒是可以吃上一個小小的玉米餅了。

而任正非也知曉,「這小小的玉米餅來之不易,是從父母、弟妹的嘴裡摳出來的,我無以報答他們。」

家裡所遭遇的一切,任正非都歷歷在目。他覺得痛心疾首,自己愧對父母。任正非想,如果真要做一個孝子,就得馬上回去,繼續在學業上深造。

任摩遜為了鼓勵任正非,把自己穿的翻毛皮鞋給他,希望他在大學歲月裡,不要虛度。

多年以後,任正非回憶起來這一幕說:「我當年穿走父親的皮鞋,沒念及父親那時是做苦工的,泥裡水裡冰冷潮溼,他更需要鞋子。現在回憶起來,感覺自己太自私。」

在文革期間坐了10年牢,出獄後,任正非父親任摩遜二話沒說,繼續出任中學校長,一直幹到75歲。

父親讓任正非看到了什麼是「活下去的倔強」。

所以任正非經常感慨:「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這句話的含義!」「你是想吃飽肚子還是出名?」「知識分子不要臉才能進步。」

這種艱難的歲月,讓任正非形成了,活著就是一切的信念。

「我不要臉,我要活下去」

在華為初期,活下去成為最高綱領。

「那時候,活下去真的是難啊!」華為原董事長孫亞芳曾經這樣感嘆。

一開始華為是個貿易公司,「十幾個人,七八條槍」,既無產品,又無資本。在華為最響亮的口號是:「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

這時候,活下來就是勝利。

當時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2.9年,每年倒閉100萬家以上。在改革開放40年裡,甚至作為MBA優秀案例的企業,都有80%倒下了。

任正非其實並不甘心,只做一個為賺錢而奔波的商人。但現實異常殘酷,他明白:必須先賺錢,先壯大自身。

在華為年銷售額還不到1億的時候,大家覺得任正非最大的特點就是:愛吹牛!

有一次吃午飯時間,任正非從廚房裡出來,帶著圍裙、揮舞著鍋鏟,熱情洋溢地說:「20年後,華為將是世界級的公司,全球通信市場將『三分天下』,華為有其一……」

當時大家先是錯愕,然後興奮的鼓掌。

那是一個「半夜吹口哨」、互相壯膽的時代。

然而,華為人也明白:為理想而痛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它終成笑談。

而剛起步的華為,招來的年輕人,大家都很「好面子」。

江西生,現在的華為董事會秘書。20年前,他去拜訪某縣郵電局局長,推門進去之後,都不敢看對方,滿臉通紅地把材料放在桌子上,說:「局長,這是我們公司的介紹。」沒等對方答話,就跑了出去。

任正非就是在這個時候提出了——不要臉才能進步。

任正非要求員工,到了華為,一切從0開始,華為是靠業績說話的,任何人的過往輝煌在這裡必須被清零。所以,任何人必須戰勝自我,包括虛榮、自大、自卑、浮誇以及惰怠的心理。

在「不要臉才能活下去」的鼓勵下:

胡厚崑,曾經在廣西百色縣郵局走廊裡等了2天,才有機會進門拜訪;

李健,在奈及利亞做產品,費盡周折才約上對方總裁,結果在總裁門口等了3個多小時,最後當人家上廁所時,堵在廁所門口,才見上一面;

魏承敏,在河南做售後工程師,曾經和同事連續三天三夜,在冰天雪地的鄉下,坐大巴、手扶拖拉機,晚上在礦山、村鎮為客戶維修交換機,餓了就在農戶家吃,困了就在機房裡睡;

……

臉皮就是這樣磨厚了的,意志力也是這樣一步一步變得堅韌起來,個性也變得粗糙和「匪性」。

幾年後,江西生成了華為董事會秘書;李健曾創造了一年4億美元的業績,銷售連續幾年全球第一,成了西非地區部總裁;魏承敏成了南太地區部總裁。

就像任正非說的,「不要臉的人,才能進步」。華為進步了,不僅在通信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還成為世界第一。

在鼎盛時候,寫《華為的冬天》

活下去,也是華為的最低綱領。

任正非說,誰能忍受別人忍受不了的痛苦,誰就能走在別人的前面。

為了走在前面,任正非在一篇《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狼文化」:

狼有3大特性:1、敏銳的嗅覺;2、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3、群體奮鬥。

但這個「狼性」,絕非殘忍和反人性,而是一種高度敏感、放眼未來的戰略視野,是奮鬥精神、群體合作的凝聚力。

於是,土狼以100:1的兵力,蠶食獅子的邊緣市場,在複雜的利益關係中穿梭,用面對挫折屢敗屢戰的執著和忍耐,向獅子證明:自己是一個兇猛而難纏的對手。

最終土狼逐漸進化成獅子。

而任正非擔心,華為成為獅子後,組織的「狼性」,奮鬥精神消失了。而成功與繁榮的背後,充滿了各種陷阱。

於是,任正非在華為鼎盛的時期,寫下了《華為的冬天》: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

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巨人的崩潰,往往只是一瞬間。諾基亞就是,在最鼎盛的時候倒下的。

任正非深知,最安逸的時刻,往往也會埋藏下未知的隱患。

為了能夠「活下去」,任正非想像出無數種華為可能被打敗的場景,這就是——藍軍戰略。

任正非對藍軍戰略的解釋是:「藍軍就是要想盡辦法來否定紅軍」。

藍軍可以虛擬各種對抗性聲音,模擬各種虛擬對抗聲音,模擬各種可能發生的信號,通過自我批判、警告語模擬……這樣,才能使華為保持很高的「冬天」意識。

因為華為,不能在舒服中死去。

所以,華為的人,從來不要面子,不講究舒適,也不畏懼失敗。在中東、在非洲,在世界各地,他們背著床墊、毯子,甚至在戰爭中冒著危險,只為第一時間搶修通信。

這才在外資巨頭圍獵下,用一代人的拼搏,奮鬥出一個春天。

沒本事的人,才處處在乎面子

任正非自己也是這樣。

2016年4月16日,上海虹橋機場,有人拍下一張照片,發在微博上。

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任正非,這一年的任正非72歲,沒有助理、沒有專車,一個人和成群結隊的人擠在一起,等著乘坐計程車。

過了幾天,還有人拍下任正非在公司的大食堂,自己端著盤子打飯的場景。他雖然滿臉皺紋,但精神煥發,毫無老態龍鐘的感覺。

這是任正非日常中,最為普通的幾個影像。

6000多億華為的創始人,卻與很多「要面子」的人,形成了深刻對比。

在很多公司裡,越是上級,派頭越大。畢竟我們是個人情社會,面子大於一切,在有的地方,丟面子是可以死人的。

在華為,任正非說他最不要臉,所以他進步最快,他也要求所有幹部,應該不要「臉」,要「臉」的幹部沒多大出息。

為什麼?任正非說:

好「面子」的人,怎麼能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師呢」?沒有「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又怎麼能提高呢?

誰最要「臉面」?是那些沒有學問、沒有本事的人!我最不要「面子」,因為我知道自己有本事,我不怕任何人批評我,批評對了,我就承認錯誤,我公開承認自己有缺點、存在問題。

對於一些有些成就,自命不凡的人來說,要他們坦承自己的錯誤和失敗,有的時候比登天還難。

但任正非覺得,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面子都戰勝不了,還有何可作為?

「高級幹部內心強大的表現是經得起批評,真金不怕火煉。世界上肯定會有不同意見,我們一定要有戰略自信,這個自信首先是不怕別人批評。」

「只有有犧牲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最終成長為將軍;只有長期堅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會有廣闊的胸懷。」

所以,到最後,父親任摩遜的口頭禪「面子是給狗吃的」,就衍化成了任正非常說的:

「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

以過冬的心態,永遠活在春天裡

其實,對於任正非來說,很多磨難,在他心中烙下深刻印象。

早在1995年的時候,任正非曾經痛不欲生:父親任摩遜離開了人世。

當時,父親為了支持他做生意,拼命省錢,日子過得十分清苦。而後的一天,他想喝飲料,卻又怕浪費錢,於是在小攤上買了一瓶,喝完之後便腹瀉不止,最終因全身功能衰竭,撒手人寰。

5年後,2001年時候,任正非在出國訪問回公司的路上,傳來母親遭遇車禍的消息。他悲痛欲絕,立刻飛到昆明後,母親還是去世了。

這是任正非一生的悲痛。

他才在《我的父親母親》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爸爸媽媽,千聲萬聲呼喚你們,千聲萬聲喚不回,捫心自問,我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事業與員工,無愧於朋友,唯一有愧的是父母。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因為這些,任正非成為謙卑和強勢的共同體。以自己的個性、智慧、意志力,在中國企業發展史上,創造了不朽的業績。

今天的華為,技術上已經探索到了無人區和深水區。即孤獨,又迷茫,更有無數不確定性。

任正非不但不迷茫,而且還自信。他說即便有「黑天鵝」,也不會出現在外部,而是出現在我們的咖啡杯中,我們要及時的把「黑天鵝」轉化成「白天鵝」。

所謂迷茫,只是表象。只有對未來有深刻把握的人,才能夠在清醒中為迷茫者指點迷津。也才能夠:

以過冬的心態,永遠活在春天裡。

而對任正非來說,他的人生,外表越是樸實無華,內心就越是熠熠生輝。

很多人佩服任正非,但每一個人,不也是一樣嗎?

放下「給狗吃的面子」,以過冬的心態,永遠活在春天裡。

參考資料:

[1]. 浙江人民出版社《任正非傳》

[2]. 中信出版社《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

[3]. 中信出版社《華為沒有秘密2》

[4]. 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為奮鬥密碼》

相關焦點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不收錢,希望中國多幾個華為
    李小文是誰,又為何會得到任正非的重視呢? 任正非:要讓專家來當家 這或許是李小文最希望看到的,因為李小文知道,只有中國多幾個華為,中國科技才能不斷進步。
  • 任正非:華為幹部的個人品德、素質是企業進步的最重要的要素!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了任正非的一句話,「幹部的個人品德、素質是企業進步的最重要的要素!」這是任正非在《不做曇花一現的英雄》中提到的觀點。做企業要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但有才能的人未必在道德品質上過關,實際上,很多有才的人都是做人做事不能讓人放心。人才如利刃,如果沒有措施,就會傷到自己。有人說可以通過規章制度和文化價值觀去監督、控制、改變,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能夠想出辦法鑽空子的人才比比皆是。
  • 任正非送別榮耀:「離婚」就不要藕斷絲連,要做華為最強的對手
    ynpEETC-電子工程專輯他還表示,榮耀與華為一旦「離婚」就不要再藕斷絲連,榮耀要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ynpEETC-電子工程專輯任正非在講話中還寄望榮耀分離後,堅持向一切先進的學習,包括向自己不喜歡的人學習。
  • 企業如何才能活下去?任正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998年,在GSM鑑定會後的答謝詞裡,任正非強調,華為公司從現在開始一切不能自我批判的員工,將不能再被提拔。三年以後,一切不能自我批判的幹部將全部免職,不能再擔任管理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自我批判是華為的思想基礎。有人說任正非的數百篇文章和講話裡為什麼很少談管理方法,大都是管理思想。
  • 華為任正非: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
    7月28日下午消息,日前在華為新員工入職培訓座談會上,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發表講話稱,希望新員工有開放的心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哪怕只前進一毫米,也是功勳。如果總說從頭做起,那是耗費公司投資,應該降級。任正非表示,如果把埋怨的能量用來「刨地」,相信收穫成果時就不會有埋怨,工資漲了,機會也來了。
  • 任正非高價請「掃地僧」院士代言,李小文:我不要代言費
    李小文:不要代言費,希望能多幾個華為李小文是誰?今天小編跟大家介紹一下: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任正非認為,李小文院士「穿著布鞋在中國科學院作報告」的精神,正是華為強調的「艱苦奮鬥」、「堅持不懈」的精神。於是任正非就派了自己最得力的副總裁去北京找李小文院士,邀請李院士為華為代言。見到院士後,華為副總裁說明自己的來意:年輕的華為和李小文院士的精神是一樣的,所以邀請院士當作華為的代言人。因為相談甚歡,李小文就答應了華為的邀請,但是他有一個要求:「我一分錢不要。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欲望是企業、組織、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欲望的激發和控制構成了一部華為的發展史,構成了人類任何組織的管理史」,而「讓員工成功才是最大的人性管理」。 而管理在其中隱性承擔的角色是,一方面,激勵人天使的一面;另一方面,約束人魔鬼的一面。 但華為並非生來就在管理上卓有成效。
  • 蕭功秦:知識分子應回歸「有方向感」的經驗主義
    知識分子在人類文明進步中的重要性就在於,他們通過自己的思想,在社會上形成一種話語的力量,正是這種輿論場上的話語力量,會進一步形成群體性的思潮與主義,認同這種思潮的人們,就會結合起來進行集體行動,並經由行動而形成人類生活中的歷史選擇。正因為如此,20世紀的知識分子正是通過他們的話語、思想而影響、改變甚至改造了世界。
  • 不要老說自己是第一!華裔美籍教授批評華為任正非太高調,對嗎?
    任正非不是一個高調的人,但也不能說他是一個低調的人。 華為出名甚早,但作為這個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掌門人,任正非長期保持了「神秘、低調」的作風,據說有的媒體記者等了好多年要採訪他,都一直不能如願。從某種程度上,想採訪任正非比採訪總統還難。
  • 從任正非童年經歷探秘:為何華為自稱土狼文化?土狼又代表什麼?
    當時董倩就問任正非:「聽說改革40周年評選100位影響力人物時,您親自跟深圳的領導說不要把你的名字寫上去,是真的嗎?」任正非回答道:「是真的,因為我不太願意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我想要把自己的精力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因為華為的事情非常複雜,我更願意先把華為的事情做好,要讓我參加一些活動,去開個會議,我也是坐不住的。」
  • 任正非,又在下一盤什麼棋?
    2020年,「高調」了整個2019年的任正非,一度選擇沉默。豹變注意到,從3月25日至7月27日,他長達4個月沒有公開對外發聲。全球媒體關注的華為網絡社區——心聲社區,也變得沉寂了許多。突然間,任正非再度活躍。只是,任正非沒有出現在媒體聚光燈下。
  • 任正非:人要得到自由,才能釋放無窮的潛力
    任正非的經典語錄裡有一句這樣的話,他說:「人只要步入了自由的國度,才能釋放出巨大的潛能,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率」。回顧華為的歷史,它無時無刻都在釋放內在潛能,給企業的持續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能量。真正踏出這一步,需要我們花很長的時間和下很大的功夫,才能真正的推開「自由王國」的大門。1996年,《華為基本法》的創立、任職資格評估體系的正式推行都為日後華為的自由發展打下牢固的根基。同年,任正非首次提出「壓強原則」,部分擁有先進水平的產品獲得了市場的認可。1998年,華為自主研發更新交換機技術,成為了國內第二大供應商,市場份額高達22%。
  • 任正非面對困難,沒有選擇退縮,而是迎難而上
    這不就是說的任正非嗎?當華為遭受美國打壓的時候,任正非沒有選擇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抓住了華為晶片製造的痛點,發布晶片禁令,以此來打壓華為,限制華為的發展。但華為在這麼多年風風雨雨中走來,早已練就了一身看家本領,華為是不會那麼容易退縮的。
  • 要多交朋友,任正非:不要狹隘的理解「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2017年底,任正非在在喀麥隆代表處就談到了這個問題。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並不是咖啡因有什麼神奇作用。而是利用西方的一些習慣,表述開放、溝通與交流。你們進行的普遍客戶關係,投標前的預案討論、交付後的復盤、飯廳的交頭接耳……,我都認為在交流,吸收外界的能量,在優化自己。」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
    摘要:李小文被親切譽為科技界的「掃地僧」、「布鞋院士」,任正非要請李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還說: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李小文代言華為01李小文代言華為:不要一分錢他說:「我一分錢不要。如果中國能多幾個你們華為這樣的公司,發展就有希望了。」被網友親切成為」掃地僧」、「布鞋院士」的李小文,不收一分錢代言華為,卻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這樣的公司,也算是對華為是一種英雄惜英雄了。
  • 華為讓員工快速管理進步的法寶是什麼?任正非一句話點透了,深思
    對於員工快速的管理進步,任正非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 任正非重磅講話!原來,這才是華為事件的真相!
    網上都是一片指責華為的聲音: 上一秒代言大國崛起,下一秒就把國人的熱臉踩在地上摩擦......> 非常高興尼泊爾代表處的進步,你們的一個歷史項目概算虧損,從大前年虧損2.7億美金,到前年虧損3000萬美金,到去年盈利2140萬美金。
  • 任正非最深的憂慮
    任正非先生真正的憂慮是什麼?致敬任正非老先生。任正非先生已經75歲了。書桌前端坐,再次拜讀任正非先生5月21日的長篇訪談。洋洋兩萬餘言,坦誠從容,全面深刻,大氣磅礴,感人至深。讀著讀著,我突然仰天長嘆,悲從中來。嗚呼!任正非先生看似坦蕩從容的話語,實在是飽含著深沉的悲壯和深深的憂慮。任正非先生所談者看似是華為,所憂者其實是中華。
  • 楊奎松:中國知識分子是如何消失的?
    大多數擁有思想的知識分子被迫需要和大眾階層爭奪社會生存資源,不得已知識分子成為了「無能」的代名詞。  現代知識分子的尷尬處境在於,大多數大眾並不願意參與社會進步的更多思考。賺錢養家維持生活成為了知識分子簡單重複的目的。  那些學習藝術、文化、歷史專業的知識分子在社會中要滿足暴發戶們的審美愛好,而且一旦有所抗爭便被社會現實所擊垮。
  • 任正非:我的思想是灰色的
    所以,任正非提倡:「我們真正的幹部政策是灰色一點,橋歸橋,路歸路,不要把功過攪在一起。不要嫉惡如仇,黑白分明……幹部有些想法或存在一些問題很正常,沒有人沒有問題。」如果說任正非是「人性大師」,那麼他對人性的深刻洞察,無疑是基於灰度理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