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重磅講話!原來,這才是華為事件的真相!

2021-01-09 騰訊網

橫眉冷對懶夫指,俯首甘為勤者牛!

今天,網絡上關於「華為李洪元事件」的批評鋪天蓋地,華為官方做出了回應,稱華為有權利也有義務舉報涉嫌違法事件,一下子更是火上澆油,整個輿論譁然。

網上都是一片指責華為的聲音:

上一秒代言大國崛起,下一秒就把國人的熱臉踩在地上摩擦......

怎麼實力圈粉的,也就怎麼實力掉粉......

如果誣告成功,你知道後果多嚴重嗎......

對此,華為再也沒有作出新的回應,真相到底如何,看來,還得等子彈再飛一會。

不過,華為心聲社區發布的,一篇任正非在與泰國以及尼泊爾等員工座談的講話內容,對李洪元事件,不是回應,勝似回應!

以下為華為「心聲社區」刊載的,任正非的重磅回應

任總在泰國與地區部負責人、在尼泊爾與員工座談的講話

非常高興尼泊爾代表處的進步,你們的一個歷史項目概算虧損,從大前年虧損2.7億美金,到前年虧損3000萬美金,到去年盈利2140萬美金。在喜馬拉雅南麓一路爬坡,辛苦了。聽說去年你們都漲了工資,我十分高興。

巴西代表處也歷經磨難,終於走上了成功之路。他們說,再過兩到三年能把前二十年的虧損全部補回來,我認為五年能做平就不錯了,我就很高興了。巴西的虧損也有我們盲目領導的責任,不能全怪員工。你們真偉大,從泥坑裡爬出來的人,都是聖人。我也向全球在努力扭轉虧損的弟兄們致敬。

這次有機會去了珠峰大本營看了看你們站點,到5200米,我真的不行了,得慢慢地走,不敢快,英雄不是當年。我想,你們把一根一根鐵塔部件背上山的艱難。

十幾年前,公司在西藏墨脫開通「450」設備的一個站點時,王文徵帶200名民工,背著拆開的各種部件,4天4夜翻過4座4000-5000米的雪山,風餐露宿,開通了墨脫的通信,為公司在中國保留了一個「450」設備西藏試驗區作出了貢獻。來回是8天8夜,都是野外啊,想想都流淚了。

網上傳有員工34歲要退休,不知誰來給他們支付退休金?我們公司沒有退休金,公司是替在職的員工買了社保、醫保、意外傷害保險等。你的退休得合乎國家政策。你即使離職了,也得自己去繳費,否則就中斷了,國家不承認,你以後就沒有養老金了。

當然你們也可以問西藏、玻利維亞、戰亂、瘟疫……地區的英勇奮鬥員工,徵集他們願不願意為你們提供養老金,因為這些地區的獎金高。他們爬冰臥雪、含辛茹苦,可否分點給你。

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鬥就垮了,不可能為不奮鬥者支付什麼。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春節期間我去了拉美。以前都跑的是大國體會還不足,這次跑的都是小國,深刻體會拉美員工的艱難。兩個相鄰國,應該一腳就邁過去了,因經濟落後,沒有直達飛機。結果要轉三次飛機,每次飛40-50分鐘,到一個機場等2-3個小時,再飛1小時;再轉一次飛機,從下午飛,到第二天天亮才能到,而且全是經濟艙。

因此,我們要理解,他們不僅跨兩個大洋,隔我們兩萬公裡。而且在陸地上,也非常不方便,有效工作時間也不足,在考核基線上,要考慮這些困難。我也經歷過兩次空中危險,幸虧飛行員迫降成功。

員工乘經濟艙連續飛行40多個小時,他們這麼辛苦,哪裡想擠出錢來養那些不想幹活的人。公司允許我乘商務艙,比員工還好一些,乘坐頭等艙差價是我自己支付的,陪同人員的機票等是我自己支付的,並非公司支付。公司文件中,只有病員才允許陪同。

我承諾,只要我還飛得動,就會到艱苦地區來看你們,到戰亂、瘟疫……地區來陪你們。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去英勇奮鬥。

在阿富汗戰亂時,我去看望過員工。利比亞開戰前兩天,我在利比亞,我飛到伊拉克時,利比亞就開戰了。我飛到伊拉克不到兩天,伊拉克首富告訴我:「我今天必須將你送走,明天伊拉克就封路開戰了。我不能用專機送你,不安全,我派保鏢送你。」結果前後一個大車隊,十多名保鏢,連續奔馳一千多公裡,把我送上了最後一架飛機。一路上換車隊,就如從深圳到西藏,經過廣西換廣西車隊;經過貴州、雲南換當地車隊。粵B一直開到那裡,那裡就太顯眼了。

我鼓勵你們奮鬥,我自己會踐行。謝謝在敘利亞、葉門……奮鬥的員工,至今我、徐直軍、陳黎芳、彭中陽……都認為葉門飯是世界最好吃的飯。

這一番話,有理有義有情!讀罷,讓人不禁心生風蕭蕭兮易水寒,恨不得把欄杆拍遍,慨然出徵之心!

最讓人感動的是任正非那句話: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去英勇奮鬥!

真是掏心掏肺,擲地有聲!

前段時間,當華為辭掉部分34歲以上員工的消息滿天飛時,有人指責說:看,為了銀子,任正非居然連跟他出生入死的員工,都不要了,都丟掉了。

今天,當華為出了一件勞資糾紛的羅生門事件,有人指責誰說:看,任正非這個資本家為了30萬元,不惜陷害員工,他剝削的面目正在揭開。醜陋、黑暗一面正在吞噬它的光芒。

真是夠了!要參君覺得,說出這種話的人,不是無知,就是惡意中傷:任正非,一位70歲還在戰場拼殺、從不享受安逸的中國企業家,一位連生死都已看開而不貪執的人,怎麼可能執著於那幾角幾毛?

歷史是今天的最好一面鏡子!多年來,任正非從來就沒有虧待過員工中的奮鬥者!這些年,華為利潤看起來挺多,但任正非選擇的,是把利潤分享給員工。

可以說,任正非是唯一一個未上市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創始人,它把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自己只擁有公司1.4%的股權。華為所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都是合伙人的。

以2010年為例,華為淨利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人民幣238億,配出了一股人民幣2.98元的股息。若以一名在華為工作10年績效優良的資深主管,配股可達40萬股,該年光是股利就將近人民幣120萬。這個數字,甚至比許多外商公司的高級經理人還要高!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華為可以做到不上市、不融資就有如此業績,因為它融的是員工的心!

任正非就是要做到:「英雄不問出處,貢獻必有回報」。華為海外員工,特別是貧窮、戰亂、瘟疫地區的員工能得到嚇人的收入。

華為的戰鬥力和向心力,很大一部分,正是來自於任正非的無私,來自於任正非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那個裝睡的人自己決定醒來。

為什麼任正非要把一部分34歲以上的員工趕走?歸根結底,在於任正非覺察到,原本靠著床墊文化、狼性精神起家的華為公司,開始顯現出了一些不好的苗頭!

為什麼華為會解聘李洪元?其實,李洪元不是合同未到期被解僱,他是合同到期不續約;原因是績效差。李洪元在華為幹12年還15級說明一切,因為華為本科應屆生通常為13級,一般3-5年可以升到15級、績效越好升得越快,他幹12年才15級類似讀了12年小學還沒有畢業,日常績效可想而知。

為什麼華為會把李洪元訴上公堂?要知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華為將李洪元告上公堂,目的是正法度、樹立公司制度的權威,否則,怎麼會為區區個人的30萬報警?這也太小看華為的財力了。

讓任正非憂心忡忡的是:華為在越長越大、越變越強的同時,大公司病和官僚作風也在滋長。很多員工身上的艱苦奮鬥精神,正在日益單薄。

讓任正非憂心忡忡的是:華為公司裡開始出現了懈怠的趨勢,一些員工們變懶了,變得怕吃苦了,變得好逸惡勞了!

讓任正非憂心忡忡的是:有一段時期,華為往海外派人都派不出去,因為大家都想在北京買房、陪小孩,都想在好地方呆,不想上前線。

任正非深知:華為沒有國際大公司積累了幾十年的市場地位、人脈和品牌,沒有什麼可以依賴,除了比別人更多一點奮鬥。在傲視全球之後,華為最大的敵人,不是愛立信,更不是三星,而是華為自己的自滿與懈怠!

任正非深知:如果聽任30多歲不努力的人躺在床上也能數錢,如果華為變成一個充斥懶人庸人的公司,如果華為不喚醒更多的幹部員工認識到艱苦奮鬥的重要意義,華為早晚要垮!

任正非深知:華為發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多少管理層、員工,天天砥礪拼出來的。華為如果不剔除剔除害群之馬,而是向違規搗亂分子低頭,那麼,一旦這種投機取巧之風盛行,華為就很難度過這個冬天。

看看網上爆出的,李洪元事件的最新情況吧,原來,這或才是華為事件的真相!

下面基本是真相,只是這件事被一批人利用了,瘋狂帶節奏。李洪元解聘,華為給他賠償了N+1還不行,要2N,還要繼續發年終獎。恰好主管有不好表現把柄,被他抓住了,以此要挾2N賠償,主管怕把柄給捅給上級,只好挪用部門經費,通過秘書私帳轉給他。後來,華為財務審計發現問題報法務,法務了解到情況肯定要起訴他勒索的,肯定想辦法追回款項的,無奈李洪元比較狡猾,治不了罪。

李洪元無罪釋放也得到國家賠償了,就有點飄了,想藉機造輿論再勒索一把,想直接找任正非談,華為肯定不可能就範的,所以昨天的公告就很正常了:我認為你犯法了,我起訴你,如果你李洪元認為華為犯法你就起訴華為。

要知道,檢察院對「法律事實」的認定,而「法律事實」並不一定等同於「客觀事實」。還記得辛普森殺妻案嗎?在「客觀事實」上,辛普森明明殺害了妻子,但是在「法律事實」上,卻因為程序上的瑕疵,沒法判他有罪,讓柯林頓總統也扼腕嘆息。

這同樣,也華為的困境啊,現在李手握有利證據,有一說一,法不容邏輯,而看證據。華為不能說理,不能道歉,一定是尊重司法,這種表態錯了嗎?沒有錯,但被同情弱勢的文化所牴觸,形成了幾乎一面倒的聲音。

然而,刮骨療毒,壯士斷腕,公司法度所在,華為不可能為了迎合大眾低頭道歉,任正非也只能以75歲高齡,背水一戰、一意孤行!

魯迅先生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鬱達夫曾經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人群是可悲的,一個有了英雄卻不懂得敬重和愛戴的人群是不可救藥的。

今天,中國還在遭遇美國的施壓,華為還在以一個企業之力,承受美國舉國科技戰的打壓,這個時候,我們怎忍一被人挑撥離間,就悍然翻臉,要把華為淹沒在唾沫裡?

想想吧,在美國考慮進一步打壓華為的前夕,在孟晚舟被拘留一周年的日子,也是美國用各種辦法擾亂香港的時候,早不早,晚不晚,李洪元事件突然被曝光熱炒,大家不覺得蹊蹺嗎?

看吧,剛剛突然傳來一個消息:美國準備進一步加大對華為的施壓,白宮正在考慮,將華為踢出美國銀行系統,把華為變成了一座金融孤島,讓華為做不成生意了。

大敵當前,何必把華為一棒子打死,何必把華為看成人民公敵,何必把任正非這樣的一個75歲老人,辱罵成如此境地?

想想喬峰,在聚賢莊被群雄誤解,被圍攻,有苦難訴,仰天長嘯的痛苦吧!

請相信,在一場親痛仇快的狂歡之後,華為倒掉,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也不符合你我他、每一個中國人的利益!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華為挺住,華為加油!

另:大量讀者還有沒養成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順手點亮「在看」,以示鼓勵!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相關焦點

  • 任正非正式發聲,售賣榮耀的真相被揭開,外媒:了不起
    而就在外界不斷議論之時,根據11月26日榮耀送別會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一段講話內容來看,售賣榮耀的真相被揭開了。, 剝離榮耀是為了解決上下遊合作夥伴的困難,在美國一波接一波的嚴厲制裁下,渠道商因為沒有水而乾枯,供應商也不能採購而貨物積壓,這將導致合作夥伴員工失業、銷售下滑,甚至拖累股市。
  • 華為財務崗裁員1100人!任正非痛斥:鼠目寸光!他們將來是要做接班人!
    近日,華為心聲社區公布了任正非在平臺協調會上有關代表處CFO定位的講話。 1他們都是華為的接班人 任正非在講話中提到,為了培養未來的接班人,華為招聘了大量外國名校畢業的博士、碩士做PFC(項目財務),PFC最多的時候達到了 1700人。 「不知誰裁掉了1100人,讓我生氣不已。
  • 華為與美國和解路線圖是什麼?任正非這樣說
    您的想法有沒有發生改變,比如說您覺得這件事會持續多長時間,具體應該怎麼解決?任正非:5月份以後,我們認為美國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華為公司,孟晚舟事件只是起頭。只有加緊把自己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做好,使產品開發體系適應制裁環境,堅決讓公司生存下來,才能有解決問題的方案。因此,5月份以後就有一些變化,要努力做好業務連續性。
  • 任正非2019語錄:2020年依舊會是華為艱難的一年
    [摘要]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任正非2019年多次講話發現,完善人才體系,優化調整組織架構,維持華為整體「戰鬥力」,是任正非在2019年十分重視的核心問題。時代周報記者 曾憲天 發自廣州「非常高興有機會通過你們給更多人說說華為的情況。」2019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屢次以類似開場白,接受全球各地媒體採訪。這是任正非此前未曾有過的舉動。從1987年創立華為,到2018年的31年中,任正非很少在公開場合亮相,有官方記錄的採訪僅6次。因此,外界也為其貼上了神秘、低調的標籤。
  • 任正非:我們認為美國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華為
    您的想法有沒有發生改變,比如說您覺得這件事會持續多長時間,具體應該怎麼解決?  任正非:5月份以後,我們認為美國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華為公司,孟晚舟事件只是起頭。只有加緊把自己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做好,使產品開發體系適應制裁環境,堅決讓公司生存下來,才能有解決問題的方案。因此,5月份以後就有一些變化,要努力做好業務連續性。
  • 華為堅持用拼音,而不是另起個英文名字,原來是因為任正非自信
    不過最近幾年國產手機品牌崛起,華為、小米一類國產品牌慢慢佔據了市場。這也是為了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而這些國產手機都有自己的英文名字。熟悉華為手機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華為用的拼音而不是一個英文名字。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任正非:活下去是華為的最高綱領
    任正非在答記者問的時候曾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已經33年,企業的活力在減退,但是這次美國讓我們的活力又燃燒起來了。 下面這張是華為經典的「芭蕾腳」圖,圖上寫著羅曼·羅蘭的名言「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這句話用在華為等追求卓越的企業身上非常合適。
  • 任正非的2019:對不起孩子,無愧於華為,浮沉於民心
    今年上半年,任正非數次讓華為全員多看看《重慶談判》《芷江最後一戰》這幾部英雄作品。任正非操刀,華為數月內裁減48%的研發部門,關閉幾乎所有非主線無法稱雄的產品,全部工程師投入主航道研發,打主力戰、尖峰戰。內縮陣線,外搬救兵。美國供應商撂挑子後,華為高層迅速造訪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臺積電,後者公開表態「不會改變對華為出貨」,這在關鍵時刻為華為海思贏得了時間。
  • 華為任正非1兒2女,為啥姓都不一樣?背後原因是他的辛酸創業史
    說到華為,大家的關注點都在華為正式陷入「晶片斷供」的困局,滿屏的華為挺住、華為加油。那麼我們今天來關注一下和華為有關的不一樣的事情——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三個孩子為什么姓氏各不相同。為什麼華為任正非的三個子女,姓氏都不同?原來真相是這樣的。任正非一共三個孩子,分別叫孟晚舟、任平和姚安娜,之所以為什麼兩個女兒為什麼沒有跟著父親姓任,這件事情,要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婚姻史上說起。
  • 任正非談關於華為雲的自我批判與思考
    在這個發言裡,任正非談到了華為雲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解決路徑、迭代思路等,從戰略部署的高度到具體的方法,任正非關於華為雲的自我批判與思考,不僅僅對於華為雲本身,對很多IT廠商向雲轉型,都有啟示意義。 首先是思路上,要改變從賣硬體設備向賣雲服務的方式轉變。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但他的每一次講話、每一篇文章,都能引發廣泛的關注,企業界對華為的管理方法更是推崇備至。 華為成立33年,員工人數超過19萬,從一家小作坊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智慧型手機銷量名列全球第二,躋身《財富》2020年世界500強第49位。即使在遭遇美國持續打壓、晶片斷供的極端情況下,華為仍然持續向外界傳達出對未來的樂觀和堅定。
  • 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華為離了誰都要繼續往前走,任正非:包括我
    因為不能外購晶片,也沒有晶片製造商能夠幫助華為生產自己設計的麒麟晶片,這就使得華為手機出貨量不得不收緊,而就在前不久華為為了自救,還把「親兒子」榮耀所有的股份全部售賣。華為目前的處境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難!很難!非常難!難上加難!
  • 華為重發任正非2012年講話,談為何搞晶片,員工:老闆穿越了
    11月25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與2012實驗室座談會紀要,令華為員工的不解的是,這次座談會發生在2012年7月,其中的內容不但在華為內部而且在外網早已多次刷屏。華為如今重發有何深意?關於華為如何創新在此次座談會上,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李航問任正非,怎樣才能是華為更具創新力?任正非稱,華為在創新的問題上,第一要強調價值理論,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一定是為了創造價值;第二,華為要更多的寬容失敗。
  • 喝咖啡只是形式,任正非:什麼才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眾所周知,華為的技術強,制度強,管理強。但歸根結底,還是華為的文化強大。「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是華為的文化,灰度、反熵增也是華為的文化,而我覺得,最容易讓創業者上手的組織文化還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這句話。因為這句話體現了心態上的開放和包容,因此就讓人不容易坐井觀天、固步自封,從而讓公司得以與時俱進。
  •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華為任正非
    1987年,43歲的退役解放軍團級幹部任正非,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湊來的2萬元人民幣創立了華為公司。當時,除了任正非,可能誰都沒有想到,這家誕生在一間破舊廠房裡的小公司,即將改寫中國乃至世界通信製造業的歷史。創立初期,華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換機獲得了第一桶金。
  • 救了任正非的命,還讓華為走向世界一流!
    救了任正非的命!2000年左右,隨著華為的快速發展,負面效應集中爆發,內部人心渙散,競爭公司開始挖牆腳來竊取公司核心機密等等。這期間,最知名的案例是26歲成為華為常務副總裁的李一男,出走華為創辦港灣網絡,後被華為收購。
  • 華為如何突圍無人區?任正非:不做小商品,2012實驗室要瞄準未來
    任正非也曾在內部有過一次講話,說華為的前18年裡,每年堅持投入銷售收入的10%以上在研發上,資金投入都維持在每年70億~80億元以上,但卻沒有一項原創性的產品發明。有一次,華為研發部門的負責人在向任正非匯報研究成果時,任正非卻說:「你什麼時候可以不讓公司交這幾億美元了,再到我這裡來吹牛吧!」
  • 任正非內部重磅發言:華為不可能簡單學阿里、亞馬遜
    辭舊迎新之際,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此前在華為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匯報會上的發言於華為心聲社區曝光。任正非指出,華為企業業務要聚焦戰略重點,繼續做減法,收縮企業業務做戰線,認真弄清楚做作戰模型,「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面面俱到」。
  • 任正非送別榮耀:「離婚」就不要藕斷絲連,要做華為最強的對手
    ynpEETC-電子工程專輯11月26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談到為什麼剝離榮耀,他表示,華為不能因為自己受難而拖代理商、分銷商下水。要儘快地恢復渠道的供應,渠道幹久了,小草枯了,就難恢復生命了。ynpEETC-電子工程專輯「水、水、水,傣族為什麼喊這句口號,說明渠道的水是救命的水。
  • 任正非最新講話:不要老折騰組織,一個組織能否統一,關鍵靠打勝仗來...
    來源:新財富雜誌任正非說,華為是力量有限的公司,確定要做的項目就一定要做好、做精。要講清楚作戰的戰略方針,要講過河的「船」和「橋」,不能「口號治企」。來源:藍血研究(ID:lanxueyanjiu)作者:任正非、咔嚓2020年的最後一天,華為對外公開了11月4日任正非在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匯報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