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組織狀態是什麼樣的?任正非:華為不需要熱血沸騰

2021-01-07 老方說

昨天說過「狼文化」其實是很偷懶很扯淡的方法,那麼企業管理應該追求什麼境界呢,或者說,企業最好的組織狀態是什麼樣的?

看看華為就知道了。

不可否認,現在的華為絕對是中國企業群體當中最強大、最有競爭力的群體,三十多年的厚積薄發,讓華為成為了行業的絕對王者。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華為的組織機制創新,正是有了強大的組織能力,華為才能「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向著自己的戰略目標進攻,實現偉大的崛起。

實際上,華為的秘密任正非都說清楚了,真傳一句話,就看你懂不懂。

「我們要持續不懈的努力奮鬥。烏龜精神被寓言賦予了持續努力的精神,華為的這種烏龜精神不能變,我也借用這種精神來說明華為人奮鬥的理性。」

任正非說,「我們不需要熱血沸騰,因為它不能點燃為基站供電。我們需要的是熱烈而鎮定的情緒,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一切要以創造價值為基礎。」

注意裡面這句「熱烈而鎮定的情緒,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這就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管理境界啊。

這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組織管理理論,任正非說自己在創辦華為的時候追求做組織者,他能讓千軍萬馬實現「熱烈、鎮定、緊張、秩序」,那不管是做什麼行業,華為都會取得成功。

企業說到底,還是要靠人的力量取勝。

組織者必然是「團結就是力量」的信徒,不如此也就組織不起千軍萬馬來,也就無法凝聚眾人的力量。

但光有團結不行,很多老闆都捨得分錢,都想給員工好處,他們覺得員工自然會感恩,然後好好工作,最後企業取得成功。

這也太天真了。

要知道,沒有秩序的組織只不過是一盤散沙,烏合之眾,是沒有辦法發揮有效能量的。

所以,企業必須有規則,有秩序,有緊張——緊張的意思就是讓員工、企業保持一種壓強、壓力的狀態。

人必須有適當的壓力才能更好的發揮,沒有壓力,人只會變得懶懶散散。當年有人問任正非華為的戰略是什麼,任正非告訴他就三個字:活下去。

其內涵就是讓華為保持危機感,任正非很善於居安思危,生於憂患,在過好日子的時候警告公司要注意《華為的冬天》,告誡員工如果不奮鬥華為就垮了。還有華為的競爭和末位淘汰制,不定期清理不合格的員工,都是為了製造緊張感,促進組織的活力和競爭力。

在集體主義中的個人主義是允許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個人主義是為了這個集體,使我們的隊伍五彩繽紛,在競爭中團結,在團結中競爭。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惰怠是組織的黑洞,沒有緊張和秩序,隊伍就會喪失活力,出現「熵死」。

緊張必然是從上而下的,是從企業老闆開始的,老闆要是惰怠,那下屬肯定也不會著急。

「狼文化」的謬誤就是老闆偷懶,拿「狼文化」做工具,用業績逼迫員工緊張,極力壓榨員工的價值,這必然是不能持久的。

所以,在緊張之外,還應該有人文關懷,在華為,這就是熱烈而鎮定。孫亞芳說華為不要挽狂瀾於既倒的英雄,說的就是避免熱血沸騰——人的血液要是一直沸騰,那就完蛋了。

緊張的壓力要有,但內部氛圍的活潑、熱烈和鎮定也要有,華為創業階段,有些員工壓力過大過久,結果身心都出現了問題,任正非就特別強調,每個人都有個「彈簧」,要注意調節,主管要注意下屬的狀態,一松一緊,張弛有度才能持久,不然彈簧壓久了就會失去彈性,人也就廢了。

人只有在充滿活力的氛圍當中才能更好地發揮創造力,從這點來說,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必然是掌握節奏的高手。

相關焦點

  • 任正非:活下去是華為的最高綱領
    但是,對華為來講,無論是當年的SARS,還是當下的新冠病毒,卻根本算不上什麼!在華為33年的成長曆程中,絕大多數危機的強度,都遠遠超過這一次。 危急時刻,為什麼任正非總能力挽狂瀾?究竟有什麼轉危為機的深層密碼?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公司管理就是從外部審視這樣一家世界級巨無霸最好的通道。任正非曾說過,「華為遲早要面臨接班問題,人的生命總要終結。華為最偉大的一點是建立了無生命的管理體系,技術會隨著時代發展被淘汰,但是管理體系不會被淘汰。」 在任正非心裡,華為成功靠的不是能人,不是英雄,靠的是體系,是平臺支撐。
  • 任正非談關於華為雲的自我批判與思考
    建議按「作戰綜合化,能力專業化」的原則對代表處組織進行優化。 再者從技術演進方向與實現路徑上,需要構建面向未來領先世界的架構,保持技術架構的延續性。任正非用「解構」的方式談及了華為在一些關鍵技術實現創新的維度和方法,希望通過解剖與類比,找到能夠在雲技術領域複製的創新方法。
  • 華裔美籍教授批評華為任正非太高調,對嗎?
    確實,世界上5G做得最好的是華為,微波、光傳輸也是如此。任正非說在5G方面,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 「華為公司未來要拖著這個世界往前走,自己創造標準,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進,那我們就是標準,別人都會向我們靠攏。」 這就顯得太高調,太張揚了。
  •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我不看好「聰明人」,華為成功就是因為「傻」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說過:我最痛恨「聰明人」。任正非的太太曾說他「最大的問題就是傻、執著」,任正非也說自己「幼稚可笑、愚鈍」,「也許是我無能、傻、才如此放權,使各路諸侯的聰明才智大發揮,成就了華為」。在之前的一次採訪中,任正非就表示「華為的成功就是因為傻。華為幹了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既然,一路向前。中國有太多精緻利己的聰明人,但是這個社會並不需要聰明人,他們更多的是想著怎麼把大眾的東西拿到自己手中,這個社會最需要的是像阿甘,堅定目標、專注執著、埋頭苦幹、不計回報有幾分傻氣,但是往往能給社會帶來很多東西,最終自己也就能有所收穫一些回報。」
  • 任正非:美國政客可能低估了華為的力量,我們準備好了!(全文實錄)
    我注意到您在18日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不需要美國晶片,華為沒問題」。華為公司致員工的一封信被刷屏,信中說公司是有底氣、有準備的。請問華為的底氣從何而來,做了哪些準備?任正非:第一,我們永遠需要美國晶片。
  • Mix"最新"與"最舊"的華為老闆──中國科技教父任正非
    華為的創辦人與CEO任正非,是當今中國企業界最傳奇的人物,他一手打造最新銳的網絡技術,闢建透明而現代化的企業總部,催生高度競爭的組織文化,但用的卻是中國Style「家父長」式的垂垂叮嚀,和團結大動員、唱軍歌的管理模式。了解任正非這個人,也就解開華為神秘面紗的一半……。
  • 任正非為何總唱衰華為?因為有個魔鬼名叫「熵」
    第一個把熵的概念與對組織研究結合起來的管理學家是德魯克。麥可·波特說過,在生物有機體中,生命能量的消耗始終是為了治療和維護一種精巧的次序,一個企業組織是由人所形成的網絡來構成的,它具有絕對的陷入更大混亂狀態的傾向。假如對這個組織不採取任何措施,它便會處於混亂狀態之中,這一基本原理有力地說明了管理的重要性。任正非整個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熵。
  • 華為財務崗裁員1100人!任正非痛斥:鼠目寸光!他們將來是要做接班人!
    近日,華為心聲社區公布了任正非在平臺協調會上有關代表處CFO定位的講話。 也就是說,PFC的基礎是財務,但是需要的是懂業務、能決策、會管理的財務! 出身財務專業的PFC,對於IT技術和通信產品,存在一道天然的、難以逾越的屏障,理解起來實在不容易。有一次,任正非親自對參與IFS變革的財務人員進行考試,只出了一道題目:傳輸的盒子是方的還是圓的?
  • 壓不垮的任正非,打不死的華為,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加強大!
    其他天才雖然無數,但恐怕不容易打進史書去。75歲的任正十分低調,極少接受媒體採訪。但是,因為去年美國動用國家力量來對抗華為,使得任正非成了這一次貿易大戰裡面,中方的招牌人物。在人類商業史上這是第一次。面對美國的全面打壓,任正非和他創辦的華為迎難而上,書寫了商業史上的奇蹟。
  • 任正非談兩任妻子關係 任正非為什麼和原配離婚現任妻子是誰?
    提到華為任正非,相信大家都熟悉了!任正非畢竟也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商界人物。但對於任正非的婚姻,網絡上有很多緋聞,不過是真是假就有待考究了。網友們都非常好奇,任正非到底結婚過幾次?任正非現任妻子又是誰?下面一起了解。
  • 任正非2019語錄:2020年依舊會是華為艱難的一年
    [摘要]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任正非2019年多次講話發現,完善人才體系,優化調整組織架構,維持華為整體「戰鬥力」,是任正非在2019年十分重視的核心問題。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任正非2019年多次講話發現,完善人才體系,優化調整組織架構,維持華為整體「戰鬥力」,是任正非在2019年十分重視的核心問題。「我們公司可能有一定困難,但我們會一邊飛,一邊修補漏洞,一邊調整航線,一定能活下來。」在任正非看來,2020年依舊會是華為艱難的一年,但此前作出的諸多調整和努力,預計會讓華為保持10%的發展增速。
  • 任正非的2019:對不起孩子,無愧於華為,浮沉於民心
    只有任正非因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無法親往見面。被捕入獄第二天,孟晚舟就託丈夫遞了一張紙條給任正非:爸爸,所有矛頭都是對準你的,你要小心一點。家人們如驚弓之鳥。在此後任正非的過境差旅中,任太太整晚不睡覺。她不安地等著丈夫過境國家的信息,「出境了嗎?起飛了嗎?開完會了?……」任正非自己不甚害怕。
  • 任正非的經營哲學和華為的核心邏輯
    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結尾時說,「死亡是會到來的,這是歷史規律,我們的責任是應不斷延長我們的生命。」 眾所周知,我國中小企業的壽命只有3年左右,就是大企業能撐過30年的也不多,三四十年來,不知有多少聞名一時的企業折戟沉沙了。 為什麼是這樣呢?
  • 任正非內部重磅發言:華為不可能簡單學阿里、亞馬遜
    辭舊迎新之際,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此前在華為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匯報會上的發言於華為心聲社區曝光。任正非指出,華為企業業務要聚焦戰略重點,繼續做減法,收縮企業業務做戰線,認真弄清楚做作戰模型,「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面面俱到」。
  • 任正非:組織的黑洞在哪裡
    組織的最大黑洞是惰怠組織的惰怠現象稱作「組織黑洞」——類似於宇宙中的「黑洞」——任何接近於天體黑洞的物質與能量都會被瞬間吞沒掉。所以組織要遠離「黑洞」,通過強健組織的正能量以戰勝「暗能量」。恐懼造就偉大,任何組織,包括個人,如果沒有與你成長所相伴隨的那種不安全感,那種始終追隨著你的不安的影子,你可能就變的很放鬆,很悠閒。但是這种放松跟悠閒可能的結果是:在一個猝不及防的打擊面前,你的安逸,你對危險的麻木,會導致組織快速崩潰掉。 我們生存於一個叢林世界,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實際上都在被危險所包圍著。
  • 華為註冊「華為鳳凰」!任正非:燒不死的鳥是鳳凰,分類科學儀器
    導語:華為註冊「華為鳳凰」商標!任正非:燒不死的鳥是鳳凰,分類為科學儀器據9月15日報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註冊了一個新的商標,名為「華為鳳凰」,國際分類劃分在9類,科學儀器分類中。目前該商標已申請結束,等待審核。
  • 華為與美國和解路線圖是什麼?任正非這樣說
    雖然成本會略略增加一些,但是增強了歐洲對華為的信任,增加對歐洲的稅收、就業指標,有利於華為在歐洲更加緊密地合作。據任正非稱,華為的歐洲建廠計劃是考慮戰略性的需要,「生產5G,規模很大,方案還在論證。」關於華為手機等消費類設備何時能完全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任正非給出的答案是「應該是明年」。
  • 任正非最新講話:不要老折騰組織,一個組織能否統一,關鍵靠打勝仗來...
    這篇講話是以電郵[2020]146號文件發出來的,籤發人是任正非。還順帶加了一個按語。按語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任總屬不太懂的一家。他經過較長時間的調研、訪談,提出了一些粗淺的看法,拋出一塊『粗磚』,供探討、批評、參考。」大家別試圖通過這篇講話搞懂華為雲,因為華為自己都沒搞懂。還是來理解理解任正非的管理思想,這樣不枉讀幾遍。
  • 任正非:我們認為美國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華為
    任正非:美國發了「5.16」實體清單制裁禁令,我們就意識到孟晚舟是被作為一個政治抓手,美國想抓住孟晚舟作為籌碼來打擊華為。  Nathan VanderKlippe:所以從去年12月到今年5月,您一直認為這件事是意外、是誤會造成的?  任正非:我認為是這樣的。  Nathan VanderKlippe:那您當時覺得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呢?  任正非:聘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