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景寧發現浙江薔薇科懸鉤子屬一新種——景寧懸鉤子

2021-01-08 楚天視野

百姓中國周刊浙江訊 (公益記者 洪旭朝 通訊員趙昌高 張麗珍) 近日,浙江省景寧縣發現浙江薔薇科懸鉤子屬一新種,並正式命名為景寧懸鉤子,於《杭州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19卷第3期2020年5月刊發表,題目為《浙江薔薇科懸鉤子屬一新種——景寧懸鉤子》。

據了解,景寧懸鉤子,亞灌木。枝匍匐,二型:營養枝伏地生長,長可達2m,頂端著地生根而生長新株;繁殖枝伏地或斜升,長約20~30cm。小枝均密被褐色絨毛、灰白色開展長柔毛,並疏生基部扁平而略膨大、先端細長而彎曲的軟刺毛。 單葉;葉片厚紙質,近圓形,直徑(3~)5~12cm,基部深心形,上面綠色,沿主脈兩側常有暗紫色斑塊並具開展柔毛,沿主脈稍密,背面密被宿存的灰白色絨毛,沿葉脈密被開展長柔毛,基出脈中下部疏生褐色軟刺毛,邊緣3~5淺裂,側生裂片先端圓鈍,頂生裂片比側生裂片稍大,寬三角形,先端圓鈍或急尖,葉緣有不規則牙齒,基部具掌狀5出脈,側脈3~4對;葉柄長(1~)3~5(~6.5)cm,有白色開展長柔毛和稀疏軟刺毛;託葉離生,長0.8~1.7cm,掌狀深裂,裂片細條形,有長柔毛。

目前發現僅分布於景寧。生於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

相關焦點

  • 時令美味野果-懸鉤子屬的紅果果
    多年來每周一爬,結識了不少路邊的野果子。尤其是薔薇科懸鉤子屬的紅果果,甜甜酸酸是驢行途中充飢解渴的美味也是微圈裝逼顯擺的噱頭材料。
  • 懸鉤子屬植物是什麼鬼,只要好吃就行了
    再比如接下來即將結果、成為山野間美味的懸鉤子屬大家族,教大家如何吃好它們才是重點。說懸鉤子屬植物大家肯定沒概念,但若說覆盆子、山莓、紅樹莓、葛公、蓬蘽、刺泡兒、空心泡,你是不是一定吃過?!沒錯,它們都是懸鉤子屬下的植物,在這些名字中有的是俗名、有的是學名。
  • 山楂葉懸鉤子
    拉丁名:Rubus crataegifolius英文名:Hawthornleaf Raspberry薔薇科懸鉤子屬。本種分布於山東、江蘇、湖北、湖南、河南至陝西、甘肅等省。山東崑嵛山海拔300~800米山坡路邊,十分多見。8月為花期,由於紫紅腺毛十分顯眼,可作觀賞植物。果可食。懸鉤子(屬)的果實有點像野草莓的果,酸甜、可食,是北方森林中的野果。俄羅斯及歐洲的文學作品中常提到的覆盆子就是懸鉤子(屬)的一種。形態特徵:落葉灌木。小枝有稜。
  • 崑嵛花事--懸鉤子屬合集
    說到懸鉤子屬的植物,第一能想到的是什麼?
  • 川莓,懸鉤子屬植物用途
    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來自於薔薇科,懸鉤子屬。別名黃水泡,馬莓葉, 糖泡刺,無刺烏泡。Rubus,rubeo變紅色,指果紅色;setchuenensis:四川省的。關於川莓的文獻研究現在只有化學成分,就幾個通過光譜測出來的化學結構,沒有提到實際的用途,所以我找了懸鉤子屬植物的用途,我們一起來看吧。
  • 送你一朵小花兒:懸鉤子
    白茅抽出的嫩穗兒,有一股清香。挖出茅草根放嘴裡嚼一嚼,甜絲絲的。金櫻子的果子叫做雞頭頸,外面的皮吃起來也是甜甜的,但是刺太多不好清理,小朋友們不愛吃。最開心的,就是仲春時節,山上各種懸鉤子成熟了,採啊採啊一小筐,抓起來一把大快朵頤,簡直爽歪歪。
  • 第146種 薔薇科-懸鉤子屬-牛疊肚
    牛疊肚  山楂葉懸鉤子  蓬蘽  託盤  馬林果Rubus crataegifolius Bge.
  • 【一月一花木】NO. 16懸鉤子屬植物,好吃才是王道
    最近幾年,市面上開始出售一種叫做樹莓的神奇水果,之前較為小眾的野果如今也被有心人所發現,開始在庭院及大棚裡大規模栽植,靠著自己誘人的形態和神奇的營養功效,俘獲了大批路人的芳心。談起懸鉤子屬植物,大家或許會懵,一點概念都沒有啊。那麼對於樹莓、空心泡、插田泡、覆盆子、山莓、高粱泡、川莓等等。相信你一定聽過甚至吃過一到兩種,是的!
  • 為了吃到各種懸鉤子啊。」
    黑莓Black berry即得名於此 | wiki commons 儘管辨認到屬並開吃很容易,但要確定吃進嘴裡的到底是哪種懸鉤子卻非常困難,這對資深的植物分類學家來說亦然。懸鉤子屬的分類仍然是世界性的難題,按照不同的分類系統,這個屬在全世界有250~700個物種——由這個數字的範圍就能看出分類學家在這個屬上存在多大的分歧。
  • 對心狀梨葉懸鉤子你了解多少?心狀梨葉懸鉤子知識大全
    心狀梨葉懸鉤子屬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薔薇目(Rosales)、薔薇科(Rosaceae)的一種植物。心狀梨葉懸鉤子,攀援灌木;枝具柔毛和扁平皮刺~單葉,近革質,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6-11釐米,寬3.5-5.5釐米,頂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圓形,兩面沿葉脈有柔毛,逐漸脫落至近無毛,側脈5-8對,在下面突起,邊緣具不整齊的粗鋸齒;葉柄長達1釐米,伏生粗柔毛,有稀疏皮刺;託葉分離,早落、條裂,有柔毛~圓錐花序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內;總花梗、花梗和花萼密被灰黃色短柔毛,無刺或有少數小皮刺
  • 涼山懸鉤子 | 不是草莓卻也是草,還可以吃的一種藨
    懸鉤子是薔薇科一大類群植物的書面統稱,民間一般與榕屬、草莓屬、蛇莓屬等植物的果實合稱「藨(pao)」。這與現在我們的植物科屬分類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不知道一種帶刺的藤本具體叫什麼名字,但我們可以歸入懸鉤子一類,或者薔薇科。
  • 毛葉懸鉤子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毛葉懸鉤子
    毛葉懸鉤子,拉丁名為Rubus poliophyllus Ktze,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亞目、薔薇科、薔薇亞科的一種植物,命名者及年代是Ktze,1879。毛葉懸鉤子,攀援灌木,高2-5米;小枝有淺黃色絹狀長柔毛,老時漸脫落,疏生鉤狀小皮刺。
  • 荼蘼原來是懸鉤子薔薇(下)(圖)
    它的漢字書寫不盡相同,累積說,大體五六種寫法不止,通常就有荼蘼、酴醾、荼縻等等。說實話,我真是覺得它的命名有點裝蒜,和古人歷來故弄玄虛的壞脾氣有關。一物多名,山茶又名曼陀羅,草八仙又名繡球等等,不一而足,這是花文化草木世界裡的一個突出現象。  沒辦法,我們接著來!
  • 粗葉懸鉤子
    粗葉懸鉤子(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異名】大葉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壇(《廣西中草藥》)。【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粗葉懸鉤子的根、葉。【植物形態】粗葉懸鉤子攀援灌木;全株密被鏽色絨毛,枝、葉柄和花序柄有小鉤刺。
  • 採懸鉤子時千萬小心蛇出沒
    一文刊登後(詳見本報3月26日A15版),許多網友在微博上紛紛講述自己和野果的那些往事,也有不少讀者撥打熱線電話,告知我們哪些地方還能找到這些野果。 60多歲的林依伯家住福州華林路,他告訴我們,懸鉤子福州話叫「野厝on(第四聲)」,「當年屏山一帶都還沒開發,每年春天的這個時候,在水塘邊、荒野,都隨處可見懸鉤子。」林依伯說,這在當時一點都不稀奇,家裡窮的孩子幾乎都把野果當零食。
  • 對多腺懸鉤子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多腺懸鉤子,拉丁名是Rubus phoenicolasius Maxim,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科、薔薇亞科的一種植物,命名者及年代是Maxim,1872。多腺懸鉤子,灌木,高1-3米,枝初直立後蔓生,密生紅褐色刺毛、腺毛和稀疏皮刺。
  • 懸鉤子種植效益高,小夥伴們樂開花,水肥管理是成功第一步
    在這次小編的返鄉之旅當中,小編發現人們對於懸鉤子的加工機率可是非常可觀的,不管是將其運用於菜品製作,還是將其運用到水果罐頭的加工,甚至對於一些蛋糕糕點的製作,懸鉤子的身影隨處可見,由此可見,現在人們對於懸鉤子的認可度是非常高的。懸鉤子的水肥管理是完全不能夠忽視的,原因就在於進行懸鉤子的種植過程當中,能夠起到決定作用的,就是水肥管理,那麼在進行懸鉤子種植的時候,首先得注意哪些部分呢?
  • 植物小百科:關於無腺光滑懸鉤子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無腺光滑懸鉤子,拉丁名是Rubus tsangii Merr var linearifoliolus (Hayata)Yüet Lu,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薔薇目、薔薇科、薔薇亞科的一種植物。
  • 你身邊的荼tú蘼mí花究竟是什麼(3)懸鉤子薔薇/野薔薇?
    聊聊植物的哪些事—— 懸鉤子薔薇和野薔薇雖然都叫薔薇,但其實是不同的屬,一個是「懸鉤子屬」,一個是「薔薇屬」,在這裡把這兩种放一起,主要是它們整個形態和花長得差不多,但是,額外知識點,所有的「懸鉤子屬」的,都有好吃的果實,比如,
  • 農村野地類似蛇莓的一種野果懸鉤子,原來學名叫蓬蘽
    這就是薔薇科植物懸鉤子的花朵。花開兩月,結出的懸鉤子就成熟了。懸鉤子學名蓬蘽,果實無核,成熟時顏色鮮紅。懸鉤子成熟的季節,每逢雙休日,小孩子興高採烈成群結隊相約到野地採摘。為預防農民朋友噴灑農藥,大人常常叮囑小孩子不要到田邊去。採摘屋角、山邊、溝渠旁的懸鉤子才比較安全。近年來,懸鉤子這種在市場上買不到的野果,越來越受到城裡人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