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植物?為了吃到各種懸鉤子啊。」

2021-01-09 騰訊網

我選擇植物學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藉此在野外找到好吃的,而懸鉤子屬不僅每個種都能吃,而且大多數種類都很好吃。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我就是為了懸鉤子屬才學習植物學的。

至於「能好怎」的問題:「好」是沒得說,熟透的懸鉤子果實都多汁可口,要說缺點頂多是有些種類太酸;「怎」也簡單,直接擼下來塞嘴裡就行,野生種類果肉太柔嫩,根本不可能貯存運輸,也就省得打什麼深加工的主意了。

如何確定你面對的就是懸鉤子

「能」的問題就說來話長了,對於野生果樹,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如何在野外辨別它們。懸鉤子屬的特徵非常好記:灌木或木質藤本,莖和葉片背面的葉脈上有皮刺,果實是由多個離生心皮發育而成的漿果狀聚合果。至於花長什麼樣我就不說了,在野外看見懸鉤子的花意味著你來早了兩個月,很鬱悶的對不對!

如果覺得術語不好理解的話,懸鉤子屬的果實就是這樣攢在一起的小珠子。這是屬模式種黑莓Rubus fruticosus的果實 | wiki commons

很多懸鉤子的果實徹底成熟後是黑色的,這樣才夠甜,紅色的時候比較酸。黑莓Black berry即得名於此 | wiki commons

儘管辨認到屬並開吃很容易,但要確定吃進嘴裡的到底是哪種懸鉤子卻非常困難,這對資深的植物分類學家來說亦然。懸鉤子屬的分類仍然是世界性的難題,按照不同的分類系統,這個屬在全世界有250~700個物種——由這個數字的範圍就能看出分類學家在這個屬上存在多大的分歧。懸鉤子的繁殖方式非常混亂,既容易雜交,又容易孤雌生殖,於是產生了大量的同源和異源多倍體。這讓通過形態來辨別物種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中國植物志》記載的約150個物種裡,常見的物種分化式樣是一個廣布的、變異幅度大的物種周圍,圍繞著若干個狹域分布的近緣種;由於花果相似,很多時候要依靠葉片的形態來區分,但往往是那個廣布種的葉片變異幅度就比其他近緣種加起來還要大

幾年前我試圖做一些這個屬的工作時遭遇了這個攔路虎,一位我所尊敬的老師給我的建議是:「不如你完全拋棄現有的物種劃分,先用分子手段把系統樹建立起來,再重新分種吧。」我估算了一下採樣的難度,又數了數我的經費,默默地放棄了。

對,就是吃過這麼多種懸鉤子

傷心事不提了,我還是說說這些年吃懸鉤子的美好回憶吧。

2005年起我在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讀博士,報到沒多久就被老闆趕著出野外,於是我帶著師弟去了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彼時正是春末夏初的好時節,我們實驗之餘就在周圍山上瞎轉。這天在一片杉木林下發現了幾叢懸鉤子,跟我之前見過的種都不一樣。這個種是單葉,皮刺很少;果實也是單生的,酸甜之餘有一種很難形容的味道。師弟說:「有點像某種農藥味,但是很淡,不影響食用。」我們遂暫定其為「農藥懸鉤子」。當時還沒有數位相機,我用一臺破海鷗摁了兩張,回來後掃了底片。

這個種我鑑定為中南懸鉤子R. grayanus,在廣東、湖南、福建、浙江一帶的山地森林中廣布,是一個葉形變異極大的種。它的分布區和一些近緣種的有交錯,有很多的過渡類型,難以區分,所幸我們吃的這一株是比較典型的 | 攝影:顧有容

南嶺作為廣東省的北部屏障,是溫帶植被向亞熱帶植被過渡的地區,懸鉤子屬作為北溫帶的代表性類群,在這裡的多樣性也很高。

南嶺的懸鉤子裡我最喜歡的是空心泡R. rosaefolius,也叫薔薇莓,果實很大很好吃,沒有農藥味。果實成熟期是6~7月,成熟的時候部分小漿果會脫離花託而使得整個聚合果呈現空心,故得名。在薔薇屬裡有個種的學名跟空心泡的是回文,即懸鉤子薔薇Rosa rubus,其重瓣栽培品種就是著名的荼蘼花。

空心泡R. rosaefolius,這個種是羽狀複葉的灌木或藤本,分布遍及長江流域以南、東南亞乃至整個環印度洋區域 | wiki commons

時間再往前一點,我大三暑假在峨眉山野外實習。那時候比較窮,在山上只能買得起1塊錢一碗的冰粉聊解饑渴,而且冰粉也不是隨時都能買到,所以遇到結果的懸鉤子大家都很高興。記得那天從金頂下行到萬年寺,一路上吃了總有十來個種吧,不過景區不讓採標本,多數都無法確定種類。後來我在成都工作那幾年,基本上把四川盆地西邊的懸鉤子種類吃遍了,邊吃邊鑑定之下,幾個印象深刻的種也就能對上號。

吃得最多的是喜陰懸鉤子R. mesogaeus,中國西南山地的廣布種。名為喜陰,但在陽坡上也長得很多,尤其多見於闊葉林被砍伐後的跡地,是一個先鋒物種。這個種的果實成熟後是黑色的,甜度適中,勝在量大。這個種還是重要的蜜源植物,花極多,每朵花都能分泌大量的花蜜,而且糖濃度超過50%,蜜蜂特別喜歡。據我們的調查,有關地區7月出產的蜂蜜裡大概有90%來自喜陰懸鉤子。

喜陰懸鉤子R. mesogaeus的花蕾和果。《中國植物志》說這個種果實無毛,但也不盡然,上圖就是個非典型。依海拔不同,果實成熟期在7~8月間 | 攝影:顧有容

秀麗莓R. amabilis也是個花果皆大的種,聚合果能有3cm長。分布區和喜陰懸鉤子相同,果實成熟略晚,味道偏酸。

秀麗莓|攝影:顧有容

高粱泡R. lambertianus因為果序像高粱穗子而得名,但我不知道把果實的照片存在哪兒了……它是懸鉤子屬裡開花結果最晚的種之一,果實最遲到10月才成熟,果小味酸,聊勝於無。

高粱泡的花 | 攝影:顧有容

好了,已經寫到口舌生津了,但最早成熟的懸鉤子也要等到(明年)5月,真是令人捉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物種日曆」,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

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

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在看」

相關焦點

  • 【一月一花木】NO. 16懸鉤子屬植物,好吃才是王道
    談起懸鉤子屬植物,大家或許會懵,一點概念都沒有啊。那麼對於樹莓、空心泡、插田泡、覆盆子、山莓、高粱泡、川莓等等。相信你一定聽過甚至吃過一到兩種,是的!這些全都屬於懸鉤子屬植物,而且全都可以吃!懸鉤子屬植物(Rubus L.)
  • 懸鉤子屬植物是什麼鬼,只要好吃就行了
    由於懸鉤子屬種類繁多,變異性大,僅僅根據植物外部形態分類比較困難,而且由於各分類學家看法不一致,所以命名比較混亂,再加上各地都有對這類植物的俗稱(比如葛公就是俗稱),所以分辨植物品種的事情就交給植物學家吧,我們只管怎麼吃、哪種好吃就行了。
  • 川莓,懸鉤子屬植物用途
    關於川莓的文獻研究現在只有化學成分,就幾個通過光譜測出來的化學結構,沒有提到實際的用途,所以我找了懸鉤子屬植物的用途,我們一起來看吧。懸鉤子葉消腫解毒。越南懸鉤子葉外敷治跌打腫痛。插田泡葉有明目藥用;白絨插田泡葉明目止淚。蓬蘽葉消炎接骨。高梁泡葉清熱除溼解毒,外用治黃水瘡。紅毛懸鉤子葉外敷治狗咬傷及黃水瘡。疏刺懸鉤子葉消食利水。紅綿藤葉收斂止血,主治內、外傷出血,成藥《止血靈》注射適各種出血。
  • 送你一朵小花兒:懸鉤子
    金櫻子的果子叫做雞頭頸,外面的皮吃起來也是甜甜的,但是刺太多不好清理,小朋友們不愛吃。最開心的,就是仲春時節,山上各種懸鉤子成熟了,採啊採啊一小筐,抓起來一把大快朵頤,簡直爽歪歪。蓬蘽 (音磊)    薔薇科懸鉤子屬     攝于田邊蓬蘽長在田邊山腳甚至房前屋後,發現它時,總是一大叢一大叢,果子好摘,一下子就滿滿一把,吃起來甜甜的汁水充滿唇齒,讓人無法自拔。
  • 崑嵛花事--懸鉤子屬合集
    說到懸鉤子屬的植物,第一能想到的是什麼?
  • 涼山懸鉤子 | 不是草莓卻也是草,還可以吃的一種藨
    四川人經常發明一些開玩笑的歇後語,有很多都跟植物有關,比如癩疙寶吃豇豆——懸吊吊的,水仙不開花--裝蒜,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等等,以前有一個在四川民間流行比較廣泛卻不怎麼上的了臺面的歇後語,我曾介紹過,那就是高牆上「窩粑粑」——懸鉤子。
  • 山楂葉懸鉤子
    拉丁名:Rubus crataegifolius英文名:Hawthornleaf Raspberry薔薇科懸鉤子屬。一般為3小葉複葉,最上部葉為單葉,總狀花序。本種分布於山東、江蘇、湖北、湖南、河南至陝西、甘肅等省。山東崑嵛山海拔300~800米山坡路邊,十分多見。8月為花期,由於紫紅腺毛十分顯眼,可作觀賞植物。果可食。懸鉤子(屬)的果實有點像野草莓的果,酸甜、可食,是北方森林中的野果。俄羅斯及歐洲的文學作品中常提到的覆盆子就是懸鉤子(屬)的一種。形態特徵:落葉灌木。小枝有稜。
  • 粗葉懸鉤子
    粗葉懸鉤子(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異名】大葉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壇(《廣西中草藥》)。【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粗葉懸鉤子的根、葉。【植物形態】粗葉懸鉤子攀援灌木;全株密被鏽色絨毛,枝、葉柄和花序柄有小鉤刺。
  • 第146種 薔薇科-懸鉤子屬-牛疊肚
    牛疊肚  山楂葉懸鉤子  蓬蘽  託盤  馬林果Rubus crataegifolius Bge.
  • 時令美味野果-懸鉤子屬的紅果果
    尤其是薔薇科懸鉤子屬的紅果果,甜甜酸酸是驢行途中充飢解渴的美味也是微圈裝逼顯擺的噱頭材料。依照每年果子出場順序排列來認識一下路邊的紅果果們蛇莓 ——薔薇科蛇莓屬 。以前隨處可見,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每個人幾乎都被長輩告誡過,這東西被蛇舔過有毒 不能吃。其實蛇莓無毒,無味,就含有純淨水一泡。
  • 對心狀梨葉懸鉤子你了解多少?心狀梨葉懸鉤子知識大全
    心狀梨葉懸鉤子屬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薔薇目(Rosales)、薔薇科(Rosaceae)的一種植物。心狀梨葉懸鉤子,攀援灌木;枝具柔毛和扁平皮刺~單葉,近革質,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6-11釐米,寬3.5-5.5釐米,頂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圓形,兩面沿葉脈有柔毛,逐漸脫落至近無毛,側脈5-8對,在下面突起,邊緣具不整齊的粗鋸齒;葉柄長達1釐米,伏生粗柔毛,有稀疏皮刺;託葉分離,早落、條裂,有柔毛~圓錐花序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內;總花梗、花梗和花萼密被灰黃色短柔毛,無刺或有少數小皮刺
  • 採懸鉤子時千萬小心蛇出沒
    60多歲的林依伯家住福州華林路,他告訴我們,懸鉤子福州話叫「野厝on(第四聲)」,「當年屏山一帶都還沒開發,每年春天的這個時候,在水塘邊、荒野,都隨處可見懸鉤子。」林依伯說,這在當時一點都不稀奇,家裡窮的孩子幾乎都把野果當零食。其實懸鉤子的矮樹是有刺的,若採摘的時候不小心,手經常會被刺到。 「懸鉤子也是蛇的食物,所以採懸鉤子的時候,若發現有被咬的痕跡,千萬不能吃。」
  • 農村野地類似蛇莓的一種野果懸鉤子,原來學名叫蓬蘽
    驚蟄還沒到,農村溝渠旁、屋角、田邊,星星點點開出了一片片裂開五瓣的小白花。這就是薔薇科植物懸鉤子的花朵。花開兩月,結出的懸鉤子就成熟了。懸鉤子學名蓬蘽,果實無核,成熟時顏色鮮紅。懸鉤子成熟的季節,每逢雙休日,小孩子興高採烈成群結隊相約到野地採摘。
  • 毛葉懸鉤子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毛葉懸鉤子
    毛葉懸鉤子,拉丁名為Rubus poliophyllus Ktze,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亞目、薔薇科、薔薇亞科的一種植物,命名者及年代是Ktze,1879。毛葉懸鉤子,攀援灌木,高2-5米;小枝有淺黃色絹狀長柔毛,老時漸脫落,疏生鉤狀小皮刺。
  • 浙江景寧發現浙江薔薇科懸鉤子屬一新種——景寧懸鉤子
    百姓中國周刊浙江訊 (公益記者 洪旭朝 通訊員趙昌高 張麗珍) 近日,浙江省景寧縣發現浙江薔薇科懸鉤子屬一新種,並正式命名為景寧懸鉤子,於《杭州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19卷第3期2020年5月刊發表,題目為《浙江薔薇科懸鉤子屬一新種——景寧懸鉤子》。
  • 荼蘼原來是懸鉤子薔薇(下)(圖)
    著名植物文化專家
  • 植物小百科:關於無腺光滑懸鉤子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無腺光滑懸鉤子,拉丁名是Rubus tsangii Merr var linearifoliolus (Hayata)Yüet Lu,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薔薇目、薔薇科、薔薇亞科的一種植物。
  • 懸鉤子種植效益高,小夥伴們樂開花,水肥管理是成功第一步
    懸鉤子種植效益高,小夥伴們樂開花,水肥管理是成功第一步現在的水果運用機率可是非常的多的,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水果能夠經受各種加工方式的加工,變成許多令人驚喜的加工食品。其中在小編的家鄉當中,有一種非常酸甜可口而且令人喜愛的水果品種,它就是懸鉤子。
  • 你身邊的荼tú蘼mí花究竟是什麼(3)懸鉤子薔薇/野薔薇?
    聊聊植物的哪些事—— 懸鉤子薔薇和野薔薇雖然都叫薔薇,但其實是不同的屬,一個是「懸鉤子屬」,一個是「薔薇屬」,在這裡把這兩种放一起,主要是它們整個形態和花長得差不多,但是,額外知識點,所有的「懸鉤子屬」的,都有好吃的果實,比如,
  • 對多腺懸鉤子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多腺懸鉤子,拉丁名是Rubus phoenicolasius Maxim,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科、薔薇亞科的一種植物,命名者及年代是Maxim,1872。多腺懸鉤子,灌木,高1-3米,枝初直立後蔓生,密生紅褐色刺毛、腺毛和稀疏皮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