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植物文化專家 何 頻
貌似俗豔的《金瓶梅》,涉及晚春的花事頗仔細,——陳經濟「走在酴醾架下,遠遠望著,見婦人摘去冠兒,半挽烏雲,上著藕絲衫,下著翠紋裙,腳襯凌波羅襪,從木香棚下來。這經濟猛然從酴醾架下突出,雙手把婦人抱住……」這是第八十回裡描寫的情景。
唉!酴醾不僅起名怪,選字既怪且任性。它的漢字書寫不盡相同,累積說,大體五六種寫法不止,通常就有荼蘼、酴醾、荼縻等等。說實話,我真是覺得它的命名有點裝蒜,和古人歷來故弄玄虛的壞脾氣有關。一物多名,山茶又名
曼陀羅,草八仙又名繡球等等,不一而足,這是花文化草木世界裡的一個突出現象。
沒辦法,我們接著來!既然木香也被排除在外,那剩下的就只有爬藤
薔薇、刺玫和野薔薇了,春夏交替中,這時節再沒有別的開得好的披藤花了呀。
荼蘼果然就是薔薇花的一種。你聽那老北京的一番大白話,王敦煌說荼蘼——薔薇在北京很常見,家裡不見得有,公園裡準有,誰沒有見過薔薇呀。可是,見過荼蘼的人就少多了,甚至聽都沒聽說過。「其實見過薔薇,就如同見過荼蘼。它和薔薇一樣,也是爬蔓兒、帶刺兒,開花兒的模樣、大小、顏色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薔薇開花單瓣,荼蘼開花復瓣,可就是因為這一點,荼蘼比薔薇漂亮。所以,在北京像點樣兒的院子裡,如果主人喜歡這類花草,一定會是荼蘼,或者有荼蘼,亦有薔薇。而且,也會仿照江南的景致,先用竹劈兒搭一道籬笆牆,在兩側依牆栽種,待整道籬笆上爬滿了枝蔓,花開時節,那才是個景兒。」(王敦煌:《吃主兒二編——庭院裡的春華秋實》)
也是個「眾裡尋他千百度」,也是個「得來全不費工夫」。王敦煌說的不錯。陳俊愉主編的《中國花經》,裡面記荼蘼花,別名即懸
鉤子薔薇。薔薇科,薔薇屬,落葉或半常綠蔓生灌木。「荼蘼花枝梢茂密,花繁香濃,入秋後果色變紅。宜作綠籬,也可孤植於草地邊緣。花是很好的蜜源,也可提煉香精油。」
荼蘼啊荼蘼,原來不過是懸鉤子薔薇,晚春攀緣開紅花或小白花,南北各地很常見的。但是,迷信與神話一旦破除,這有點大煞風景,雉與野雞,鳲鳩和布穀……名物一旦簡化,水落石出,我的荼蘼尋夢等等,也就悵然若失。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