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綠色加工技術

2021-01-10 全球紡織網
新型綠色加工技術

2005-04-13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1、生物酶處理

  生物酶也稱生物催化劑,是一種具有催化能力的特殊蛋白質。目前應用於印染加工的生物酶主要有纖維素酶、澱粉酶和蛋白酶等,果膠酶和過氧化氫酶等也已在研究和開發中。國內也在不斷開發和應用印染加工用的酶。由於生物酶無毒性,汙水排放少,利於生態環保,加工工藝也比較簡單,故今後可代替部分加工助劑,在印染工業中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例如,棉纖維的染色、整理中,可用酶進行退漿、生物精練、生物漂白的連續化加工。退漿時,使用澱粉酶和能將澱粉分解成可溶性低分子糖的酶(α 葡聚糖酶)和協和作用,這些用酶處理產生的分解物無毒性,應注意的是這些分解物必須經處理後再排放,否則將會提高廢液中的BOD(生物需氧量)。常規精練法是在高溫下用鹼進行的,必須使用大量的洗淨水和能量,環境負荷高,如使用生物精練,在提高織物性能、節省能量方面可有相當大的改善。例如,果膠酶可將果膠質以及其有關化合物分解為水溶性物質,若在精練中使用少量纖維素酶,則可得到驚人的柔軟手感。漂白時使用的過氧化氫酶是用來去除漂白後殘留的過氧化氫的,它能將過氧化氫分解成無害的水和氧。

  2、生態染色印花技術

  染色是造成環境汙染的重要一環,要在染色過程中避免汙染,就必須研發新型的生態染色技術。

  2.1 超臨界CO2染色

  超臨界CO2染色是採用以CO2代替水作為介質的印染加工,是近年來研究和開發的新課題。該技術可避免大量廢水對環保帶來的嚴重汙染問題。工藝中無需清洗、烘乾,CO2可循環再利用。國際上已用於聚酯纖維染色,聚醯胺、三醋酸纖維等也可應用,最近天然纖維的染色也在研究,關鍵是要解決相應的染料系統。國內也已開始探索,採用分散染料分散黃RGFL、福隆黃SE 6GFL、分散藍2BLN和分散紅FB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雖然目前該技術尚處於萌芽階段,但倘若研究成功則意義重大,前景廣闊。

  2.2 超聲染色及新印花工藝

  部分染料通過超聲波等物理作用使織物加工減少染化料用量,降低染色溫度,提高上染速度和上染率,從而減少廢水汙染。新的印花工藝主要有噴射印花和轉移印花,可減少生產中廢水的排放量。以往轉移印花主要用於滌綸和尼龍織物,目前也有將棉織物改性後使用轉移印花法。如採用苯甲醯氯對棉織物改性後實現轉移印花,便可省去水洗和印製中的色漿汙染。

  3、物理處理取代部分化學助劑

  織物物理處理可以取代或少用部分印染加工染料、助劑,減少汙染,近年來國內外已有相當多的研究,應用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3.1 等離子體應用及氧漂絲光

  通過表面處理,提高燃料和整理劑對織物的固著率。處理採用幹法加工,不用水和化學品,從而可以節水、減少廢水、減少汙染,有利於生態環保。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發明了一種電化學系統,陰極釋放鹼劑(選用漂白劑)進行絲光和漂白,陽極產生酸,以中和絲光留下的鹼。該技術可用於無汙染的漂白和精練。

  3.2 物理整理

  在後整理時,藉助機械、水分、蒸汽和加溼等物理方法對織物進行處理,可以不用或少用加工助劑。如預縮整理以改善織物縮水、手感和光澤;軋花整理以產生凹凸花紋;呢毯整理可取代柔軟整理。另外低給液、泡沫整理和塗層整理等利用物理技術可增加整理液濃度,降低給水量,提高整理劑利用率,從而減少汙染和汙水排放,有利於印染環保。

  3.3 改進加工工藝

  印染加工時改進工藝,少用染化料,減少廢水和汙染也是推行綠色加工的一個方面。如棉布短流程前處理工藝,將退漿、煮練和漂白變為一步或二步,可以減少染化料、減少汙水排放和汙染;小浴比染色若採用新型加工設備,染液浴比可低於1∶5,少用染化助劑,從而減少廢水和汙染,這在國內外都有較多的應用。近年來國內也在不斷擴大塗料印花和塗料染色,將染料用粘合劑固著在各類織物上可少用各類染化料和助劑,由於工藝中不必水洗,所以汙染程度也相對較輕。

  3.4 廢水廢氣的整治

  通過廢棄紡織品的回收利用、降解或無害處理,可使附著在紡織品上的染料、助劑和原料本身對環境產生儘可能少的影響。廢水是排放的主要汙染物,每年需治理量約為6億m3左右,目前普遍都採用生化治理方法,但效果不甚理想,而採用集中治理方案則較為合理,即在染整廠處理達到3級排放標準後,再排放到城市汙水廠集中處理,這樣做還可以大大降低處理成本。廢氣主要為燃煤排出的鍋爐煙氣(SO2、CO2)。對SO2的防治可採用燃料的預先脫硫、煙氣脫硫和燃燒過程中的脫硫。對CO2的防治可採用不排放CO2或排放量小的能源,或將CO2吸收、清潔、再循環固化以提高能源效率、節約能源的方法來相對減少CO2的排放。

相關焦點

  • 新型生物製造技術
    該技術結合深度機器學習根據實時數據信息,發展基於人工智慧的新生物合成與加工控制理論,創建新型發酵製造技術,促進生物過程快速智能調控,高效生產健康糖,健康油脂,人造皮革纖維素等輕工產品,以及實現製糖油脂加工造紙和皮革加工等輕化工行業的綠色智能生物加工。
  • 家紡綠色染整加工技術之前處理和染色
    家紡綠色染整加工技術之前處理和染色 發表時間:2017/8/15
  • 新型綠色環保電鍍技術研發取得新進展
    慧聰表面處理網:     據中國化工報消息.我國開始控制六價鉻的使用.傳統六價鉻電鍍工藝因汙染排放問題而亟待開發新的替代技術.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張俊彥研究員主持開發的環保型三價鉻電鍍工藝.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 我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我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2020-05-11 02:57: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李赫 責任編輯:李赫
  • 中國學者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可加工石墨烯
    中國學者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可加工石墨烯 陸成寬/科技日報 2020-05-11 08:34
  • 新型微生態製劑讓畜禽養殖告別抗生素 綠色生物技術推動健康養殖
    指導我國養殖業轉型升級,應積極推進畜禽品種培育與繁殖技術創新、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創新、畜禽營養與飼料創新等。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宋詼認為,飼料創新是推動健康高效養殖的有效手段。她說,微生態製劑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益生菌,其有效成分包含活菌、死菌及其代謝產物。「飼用微生態製劑是一種綠色環保產品,以無毒無害無殘留、治病防病保健康等優點逐漸被養殖戶所接受。
  • 埃馬克電化學加工技術加工航空零部件
    對於航空發動機製造商來說,選擇什麼樣的加工解決方案可以高效且精準的生產出這一新型高能效發動機零部件呢
  • 高端精密製造的CNC數控加工技術
    控制智能化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為了滿足製造業生產柔性化、製造自動化的發展需求,數控工具機的智能化程度在不斷提高。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  加工過程自適應控制技術;  b. 加工參數的智能優化與選擇;  c.
  • 2020極端磨削加工技術研討會開幕,前沿技術報告來了!
    本屆研討會圍繞極端磨削加工、超硬材料及製品等領域的發展情況以及當前的研究熱點深入交流研討,以促進我國裝備製造業進一步向超精密、超高效,綠色環保發展。會議邀請20多位行業專家學者做主題報告,分享行業前沿技術。因疫情原因部分專家通過遠程連線方式做在線視頻演講。7月31日共有14場精彩技術報告。上午9時,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秘書長孫兆達宣布會議開始。
  • 難加工材料的加工技術的有效解決途徑
    工程機械的一些零件由難加工材料製成。充分認識難加工材料的種類、切削加工的特點及其應當使用的刀具材料,研製先進的刀具及其材料,採用新的加工技術,是解決難加工材料加工問題的有效途徑。為此,應針對難加工材料的特點,採用新的加工技術,保證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二、難加工材料切削加工特點 1.高強度和超高強度鋼 高強度、超高強度鋼與普通碳素結構鋼相比,硬度和強度比45鋼高出1倍以上,衝擊值較大,導熱係數偏低,故切削力較大,切削溫度較高。
  • 真空熱處理加工技術及應用
    真空熱處理加工技術:主要指的是真空技術與熱處理技術相結合的新型熱處理技術,其中,真空熱處理所處的真空環境指的是低於一個大氣壓的氣氛環境,包括低真空、中等真空、高真空和超高真空等,所以,真空熱處理實際也屬於氣氛控制熱處理.
  • 食品科技成果推介——肉類製品綠色製造新技術 南京農業大學彭增起教授團隊
    綠色製造意味著綠色、環保、健康,也是一種突顯可持續發展的先進位造模式。肉製品綠色製造技術是指以優質肉為原料,利用綠色化學原理和綠色化工手段,對產品進行綠色工藝設計,從而使產品在加工、包裝、貯運、銷售過程中,把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並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協調優化的一種現代化製造方法。其具有四非、四無、四不加的特點。
  • 中建編制建築工程綠色施工技術指導手冊(2015版)
    7、施工單位應強化技術管理,綠色施工過程技術資料應收集和歸檔。8、施工單位應根據綠色施工要求,對傳統施工工藝進行改進。 9、施工單位應建立不符合綠色施工要求的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的限制、淘汰等制度。新型工具式鋼筋加工棚,其支座、立柱、連繫梁、防砸棚均為標準構件,在加工廠預製加工,可根據施工場地規劃靈活選擇構件規格、尺寸,運輸進場後直接拼裝即可。其整體安全穩固、安拆方便快捷、可重複周轉使用、外觀美觀,已被多數工地採用。10 可移動式標準化吸菸亭、茶水亭應用施工現場設置的吸菸亭、茶水亭通常採用鋼管搭設。
  • 經過新型冠狀病(2019-nCoV)洗禮後、食品加工與安全趨勢何往
    經過新型冠狀病(2019-nCoV)洗禮後、食品加工與安全趨勢何往: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經過新型冠狀病(2019-nCoV)洗禮後、食品加工與安全趨勢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二、食品加工企業方面通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洗禮後,企業必須脫胎換骨,戊戌變法、必須重新洗牌;必須實現品牌崛起之路,也就是品質、品牌,實現產品品質差異化的質到量的質變到量變的價值延伸!
  • 為綠色輪胎製造提供優選材料——合成橡膠液相混煉新技術開發及在...
    由怡維怡橡膠研究院有限公司、益凱新材料有限公司和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合成橡膠液相混煉新技術開發及在綠色輪胎中的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一等獎。  傳統橡膠混煉技術存在能耗高、汙染重、填料分散不均、橡膠與填料相互作用弱等缺點。
  • 河南省鑄造、玻璃、磚瓦窯、石油開採和加工、電鍍等5行業綠色發展...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河南發布河南省鑄造、玻璃、磚瓦窯、石油開採和加工、電鍍等5行業綠色發展評價排行榜。詳情如下:河南省鑄造、玻璃、磚瓦窯、石油開採和加工、電鍍等5行業綠色發展評價排行榜為提升河南綠色發展水平,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11月份,全省鑄造、玻璃、磚瓦窯、石油開採和加工、電鍍等5行業綠色發展協會,貫徹國家綠色發展政策,積極響應政府部門倡議,組織行業內部管理人員和技術專家,對全省5行業的企業開展了綠色發展狀況專項調研。
  • 寧波材料所等研發新型等離激元結構色材料及製備技術
    寧波材料所等研發新型等離激元結構色材料及製備技術 2020-06-29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開展等離激元結構色材料、製備技術及顯色機理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意義和現實應用意義。  人工金屬微納結構是產生等離激元結構色的實物載體。目前,基於模板法或微納加工(光刻、雷射直寫、離子束刻蝕或納米壓印等)手段的等離激元結構色的研發遇到瓶頸,主要是製備樣品面積小、垂直集成兼容性差、材料的應用價值與製備材料所需設備的價值不匹配等,新技術研發勢在必行。
  • 鄄城木材加工產業實現「綠色突圍」
    鄄城縣閻什鎮木材加工產業起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為當地擁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可觀的經濟收益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全鎮木材加工「一哄而上」。短短幾年間,閻什鎮已有木材加工企業106家、家具廠58家、木楂廠27家,但簡單粗放的發展模式,造成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突出。
  • 生物酶技術在紡織品加工中的應用
    生物酶經過科學家一個多世紀的研究,通常認為已知的酶達3000多種,目前在紡織中應用生物酶的技術範圍較廣,已在纖維改性,真絲脫膠,原麻(薴麻、亞麻、紅麻)脫膠,染整的退漿、精練、整理和淨洗加工,紡織印染的廢水處理以及服裝的成衣加工等方面有所應用。
  • 中國五礦雲山石墨礦綠色礦山與石墨深加工項目穩步推進
    東北網鶴崗10月27日訊 (記者佟光昕)中國五礦雲山石墨礦綠色礦山與石墨深加工項目立足蘿北縣石墨產業園區,打造中國天然石墨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目前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據了解,中國五礦集團(黑龍江)石墨產業有限公司去年12月17日成立,作為石墨產業項目投資平臺,整合蘿北優質石墨資源,開展綠色礦山、球形石墨、高純石墨及負極材料等深加工產業建設,打造涵蓋石墨資源儲備、採選、球形石墨及負極材料等深加工產業的「資源+產能+技術+新材料」一體化石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