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顯卡+高幀率顯示器+G-Sync技術:這就是2020年的遊戲畫面

2021-01-07 超能網

雖然超過60赫茲刷新率的液晶顯示器早已有之,但是大體上來看,液晶顯示器在60赫茲這個刷新率上已經停留很多年頭了,甚至到現在很多用戶使用的顯示器還是60赫茲這個數值的刷新率。不過更高的屏幕刷新率帶來的體驗提升已經被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顯示器市場正在從多年的60Hz刷新率開始步入高刷新率時代。

但是只有高刷新率的顯示器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能支撐得起高幀數的顯卡,以及能讓畫面更加絲般順滑的各類技術。

顯示器市場是如何步入高刷新率時代的

推動高刷新率普及的功臣除了相關技術的發展與各個顯示器廠商之外,還有「電競遊戲」與「手機廠商」這兩個角色也功不可沒。近些年國內電競遊戲環境的火熱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體驗到高刷新率顯示器在電競遊戲中對於遊戲表現的提升,這讓對高刷新率顯示器有需求的用戶從「小眾」變成「大眾」,這樣促使了廠商想辦法在主流價位推出高刷新率顯示器,價格的變化又反過來繼續促進高刷新率顯示器走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手機廠商」則是從另一個角度促進了高刷新率顯示器的普及,手機不同於顯示器產品,它是一個高度系統化的解決方案。這讓手機的設計與開發要儘可能多的到所有潛在用戶。而且中國的安卓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現在全球的安卓智能機出貨量我國的華米OV佔據了絕對重量的份額,等於它們把世界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縮小到一個國家中,硝煙味濃的嗆鼻。

如此激烈的競爭格局下也讓手機廠商使出渾身解數研發新技術、打造產品亮點、抓住老客戶並且吸引新的潛在客戶,高刷新率顯示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孕育出來。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我們可以認為他是主動了解並去體驗高刷新率顯示器的人,那麼對於非遊戲玩家來說,可能他們就從來沒想過去主動體驗一下高刷新率顯示器的使用體驗。

而具有高刷新率顯示的高端智慧型手機正是讓這部分人也被動的體驗到高刷新率顯示的流暢和絲般順滑的感覺,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使用一段時間具有高刷新率顯示的手機之後,這部分人也是能體察到自己家中那臺60赫茲刷新率顯示器的「卡頓感」的,於是產生想要更好的高刷新率顯示器的需求。

不管如何,對於一個新技術的普及,肯定是有成本的,而簡單的來說,當用戶越來越多,對於這個新技術而言每個人分攤的成本就越來越低,反映在產品上就是廠商定價可以越來越便宜,而這一點又繼續促進了這個新技術的普及,顯示器也是這樣一步一步進入高刷新率時代的。

高刷新率於人們的觀感有哪些提升

高刷新率的顯示器效果對於人們的觀感提升可以參考下面兩張圖。

第一張圖為1/30快門下的效果,可以看到144刷新率下的屏幕刷新了更多的次數,軌跡更加連貫。

而慢動作下的連續顯示表現更加明顯,144刷新率下要流暢的多,幾乎感受不到殘影和卡頓感。

個人認為高刷新率的顯示器效果對於人們的觀感提升屬於潛移默化但是差距明顯的類型。之所以說潛移默化,是由於雖然廠商對於高刷新率的體驗效果在營銷上都做了誇張的對比,但是如果你不是一個遊戲玩家的話,當你從60赫茲屏幕刷新率來到120赫茲或者144赫茲時,開始的一段時間你可能並不會感受到明顯的進步。

而上圖雖然沒有做誇張,但是由於是聚焦到刷新率上面,算是相比很多日常使用而言「放大」了刷新率的體驗區別。但是一段時間之後,確實所有人都能明顯的體驗到它們之間的區別,即使感覺上沒有上圖那麼區別明顯,但是仍然有不容忽視的區別,這一點在你從高刷新率退回到60赫茲時尤其明顯,很多人表示會感覺到卡頓的無法忍受。

RTX 2070 SUPER、144Hz、G-Sync

雖然高刷新率與60赫茲刷新率的體驗區別即使是瀏覽網頁、甚至是晃動滑鼠也能明顯的感受到區別,但是在遊戲這種應用場景中你還會感受到更大的區別,因為它很可能決定你的贏或輸。不過在遊戲應用場景中享受到高幀率的體驗只是有一個高刷新率的顯示器還不夠,你還需要一張合適的顯卡讓遊戲能跑到一個較高的幀數上,就目前的遊戲環境來說,筆者建議至少搭配RTX 2070 SUPER顯卡是個不錯的選擇,此外,如果你的顯示器還支持NVIDIA G-Sync技術那就更棒了。

這裡簡單說一下NVIDIA的G-Sync技術。

我們知道顯示器是有刷新率的,60赫茲的話意味著一秒鐘時間內會顯示出60張圖片,而且這60張圖片的時間間隔是等同的。而常說的遊戲幀數就是遊戲在一秒鐘內渲染了多少張遊戲畫面,但是由於遊戲過程中各個需渲染畫面的不同,顯卡和CPU將它們處理完畢輸出的時間也不同,所以會造成遊戲畫面的輸出時機與顯示器畫面的刷新時機不同,這樣玩家就會看到畫面撕裂。

雖然解決這個問題有垂直同步技術,但是這個技術只保證顯示器輸出他們時機剛好重合的遊戲畫面,所以很多遊戲畫面被浪費,雖然沒有畫面撕裂的情況,但是對於玩家來說,延遲卻變大了很多。

而NVIDIA的G-Sync技術同時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通過實時主動調整顯示器的刷新率,讓遊戲畫面被渲染出來的時候剛好顯示器也在這時候刷新,所以可以看到無撕裂,且高度流暢的遊戲畫面。

遊戲實測和體驗

筆者通過將影馳RTX 2070 SUPER HOF Classic顯卡和支持NVIDIA G-Sync技術的宏碁XB273K掠奪者顯示器搭配起來,測試了多款遊戲的幀數表現,並經過長時間的遊戲進程進行了細緻的體驗。

支持NVIDIA G-Sync技術的宏碁XB273K掠奪者顯示器

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選用了具有8核16線程的Intel i9-9900KS CPU,這款處理器最大睿頻可達5Ghz,是一顆很適合玩遊戲的CPU。搭配技嘉的Z390 AORUS PRO WiFi主板,內存選用的也是技嘉的AORUS RGB DDR4內存套裝,頻率為3200MHz,由兩根8GB組成16GB的雙通道配置。內存頻率我們進入BIOS中打開XMP,讓內存運行在3200 MHz的頻率上,系統電源選項為卓越性能模式,其他方面均採用默認設置。其餘的硬體部分如下表所示:

為了能讓遊戲達到一個較高幀率而選用的影馳RTX 2070 SUPER HOF Classic顯卡有必要多說兩句。影馳的名人堂系列是該品牌旗下的旗艦系列,一直以脫俗的白色外觀設計和極致的性能令很多玩家著迷。

這款影馳RTX 2070 SUPER HOF Classic顯卡散熱器與早年的GeForce GTX 980名人堂限量版等幾款顯卡很像,有一定的復刻意味,這款顯卡的命名——影馳RTX 2070 SUPER HOF Classic——也凸顯了這一特點。外觀復刻,但是內在卻是最新的圖靈架構GPU——RTX 2070 SUPER核心,而且既然是名人堂家族,出廠預超頻是肯定的,這張影馳RTX 2070 SUPER HOF Classic的Boost頻率達到了1830MHz,相比公版提升了不少。

影馳RTX 2070 SUPER HOF Classic的散熱系統稱為白羊座散熱系統,具有三個散熱風扇,中間風扇是直徑90mm的,左右風扇是直徑80mm的,三個風扇都具有9個扇葉。顯卡背板是合金材質的,採用復古的撞色設計,是這張顯卡筆者個人覺得最好看的地方。背板有鏤空的、具有科技感的紋路設計,可以有助於散熱,也讓顯卡背面更具現代感。

接口方面,影馳RTX 2070 SUPER HOF Classic具有3個DisplayPort和1個HDMI接口,共4個視頻輸出接口可以支持4屏顯示,DisplayPort接口為DP1.4的規格,支持8K@60Hz的顯示。供電接口方面8pin加6pin的供電,加上PCIE接口提供的75W供電,理論上最大可以提供300W的供電需求,足夠RTX 2070 SUPER核心穩定運行。

遊戲實測

遊戲選擇1920×1080解析度,幾乎均採用預設最高畫質設置,支持DLSS的打開DLSS,API可選DX11或DX12的話則選更先進的DX12,均採用遊戲自帶的Benchmark輸出結果,具體測試結果見下表。

可以看到即使是3A級別的單機遊戲大作,影馳RTX 2070 SUPER HOF Classic顯卡也能在最高畫質下跑出遠超60幀的幀速率,個別遊戲已經跑到這臺宏碁XB273K掠奪者顯示器所支持的最大刷新率144Hz。那麼對於電競類的網路遊戲來說,則更加沒有壓力,玩家可以在保證高幀率的前提下,自己按需適當增加解析度以在流暢的遊戲過程中還欣賞到更細膩的畫面。

而從整體的遊戲體驗來說,這臺平臺用來玩遊戲確實讓筆者感受到了「如絲般順滑」這句話的含義。整個遊戲過程沒有見到畫面撕裂,而且非常的流暢,相比開啟垂直同步換來的無撕裂的體驗來說,G-Sync技術帶來的無撕裂體驗完全沒有犧牲系統延遲,遊戲過程中的系統延遲感覺比垂直同步快了一倍有餘,這讓我在《孤島驚魂5》中的每一槍都能儘可能快的瞄準、擊殺,一氣呵成。

總結

筆者已經不止一次的建議身邊打算選購新顯示器的朋友新買的顯示器一定要滿足具有144Hz刷新率這一規格條件,而不管他是不是遊戲玩家。曾經「遊戲玩家該選高幀率顯示器」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這時代「任何人都應該選擇高幀率顯示器」。而我對於遊戲玩家的建議則是,「不僅該選擇高幀率顯示器,而且該選擇帶有G-Sync技術的高幀率顯示器。」

G-Sync技術通過動態調節顯示器的刷新頻率來與遊戲畫面的刷新時刻保持一致,在保持高幀率的畫面體驗前提下避免了畫面撕裂,讓玩家充分沉浸在遊戲中獲得更加專注的體驗,而更加專注也常常意味著更好的競技表現也就是更好的戰績。同時與垂直同步這種避免畫面撕裂的技術相比,G-Sync技術完全沒有浪費遊戲幀數,系統延遲大大的減少,自然遊戲表現也相對的會好上不少。

當然,要提供高幀率的遊戲畫面,一張RTX 2070 SUPER級別的顯卡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次測試平臺中的這張影馳RTX 2070 SUPER HOF Classic顯卡在測試中證明它提供高幀率遊戲畫面的能力,即使是3A級別的單機遊戲大作也能在最高畫質下取得接近144幀的流暢度,對於負載更低的電競類網路遊戲來說更是沒有壓力。

所以,如何在當下時節獲得一個較佳的遊戲畫面體驗?選擇一個刷新率至少144Hz的顯示器作為畫面輸出的硬體,並且最好它還支持NVIDIA G-Sync技術,然後為它搭配一個RTX 2070 SUPER這種級別的顯卡來提供高幀率和高畫質的遊戲畫面,這就是你要做的事。

相關焦點

  • 拒絕遊戲低畫質 顯卡顯示器兩手抓_影馳 GeForce RTX 2080Ti HOF...
    軟實力即顯卡,如果你的顯卡不是很好,那麼就很難在高畫質下獲得流暢的遊戲體驗。硬實力則是顯示器自身,顯示器自身的素質不好,那麼再好的顯卡,呈現出來的畫面也難以直視。藍寶石RX 5700 8G 天貓券後2499元        藍寶石RX 5700 8G採用全新的RDNA圖形架構,擁有2304個流處理單元,核心頻率保持在1465MHz-1625MHz,GDDR6類型的8GB顯存容量和256-bit的顯存位寬、14GHz的顯存頻率保證了這款顯卡的遊戲性能
  • 同步技術是咋實現的?原理竟然如此簡單!
    經常玩FPS遊戲的玩家可能經常會發現你的屏幕畫面發生了錯位的撕裂現象,遊戲畫面的卡頓和顯示器有啥關係嗎?為什麼現在電競顯示器幾乎都帶有G-sync和Freesync技術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同步技術能給你帶來多大影響!
  • COD15也有大逃殺模式,有這款顯示器,你海陸空任吃雞
    但是作為一款3A大作,想流暢運行這款遊戲,對配置需求比起《絕地求生》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拿顯示器來說,如果畫質性能跟不上,很容易就出現畫面卡頓延遲現象,遊戲體驗就大打折扣。,遊戲視角更加靈活,這需要顯示器擁有更高的刷新率,能夠將顯卡渲染的畫面快速展現出來,飛利浦242M7 擁有144Hz的超高刷新率能夠充分激發顯卡動力,在場景過渡中更加流暢自然,對於移動的目標,能夠清晰捕捉動態。
  • G-Sync遇見Nano IPS!AG273QG電競顯示器評測
    AG273QG在外觀上可以看到,顯示器也採用了和AG273QXP相似的遮光罩設計,在底座的設計上有所改動,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顯示器的基本參數:顯示器正面採用的是解析度為2K,刷新率最高達到165Hz的Nano IPS面板,這款面板的響應時間可以達到1ms(GTG)可視角度為178度。
  • 微星999元電競顯示器續作發布,新增G-Sync認證
    近日,微星發布了 Optix G242 電競顯示器,有著 Esports 標籤。這款顯示器是 Optix G241 的升級版,採用 23.8 英寸 IPS 面板,144Hz 刷新率,響應時間僅為 1ms。此款顯示器同樣為廣色域設計,能夠覆蓋 94.6% DCI-P3 色域。
  • 電腦顯示器DyAc技術是什麼?有何用?
    今天給小夥伴們普及一下顯示器的知識。現在大家用的電腦顯示器都是技術非常成熟的液晶顯示器了,顯示器的尺寸不在成為重點發展對象了。現在正在逐漸發展4K、Free-sync/G-sync等技術,4K已經開始逐漸普及開來,但是價格還是比較昂貴的。
  • 2019年的最佳遊戲顯示器誕生於2000年?
    不過隨著遊戲開發商對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成熟,在《控制》當中已經能夠比較明顯地感受到光線追蹤對畫面觀感帶來的改變。光線追蹤本身對性能的消耗很大,想要在特效全開的前提下得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幀數,就只有降低分表率一條路走。
  • 遊戲玩家必備手冊:PC遊戲畫面術語解釋大全
    這個名詞應該比較容易理解,我們的視野就是眼球視覺能夠覆蓋的區域,而在電子遊戲中,視野FOV指的是屏幕上顯示的水平方向的可視角度,這主要取決於你的顯示器尺寸和人眼與顯示器之間的距離。顯示器都是由一個個微小的、垂直排列像素點構成的,所以在理論上非垂直方向的直線,用顯示器顯示出來後就變成了「樓梯」 - 也就是「鋸齒」。抗鋸齒技術就是在所有這種理論直線出現的地方,加入「模糊」的效果,減少可見的鋸齒。
  • 2020年初體驗 三款優派顯示器你更喜歡哪個?
    依靠國內的年輕群體對於遊戲的熱愛,有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選擇電競顯示器。早在15、16年市場就已經湧現出了不少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產品,但受制於當年的面板技術,大多數電競顯示器都採用了TN、VA面板。這兩款面板可以較輕鬆地達到144Hz甚至240Hz的刷新率,但在面板色彩、可視角度、響應時間等不同方面有一定的缺陷。
  • FPS遊戲不過癮?SG27C PLUS帶你精準鎖定,先發制勝
    進一步解決了玩家在遊戲中畫面延時的問題,擺脫畫面的模糊,告別畫面延遲,有更暢快的遊戲體驗感。《極品飛車》遊戲時,畫面絲滑不卡頓,清晰無重影現象,整體體驗很不錯!此技術能夠支持顯示器做到有效解決遊戲中快速運動產生的殘影,做到1ms的極速響應,減少運動模糊。
  • 全球獨家 宏碁24吋G-SYNC電競液晶拆解
    喧囂的2014年已然過去,我們又迎來了嶄新的2015年。在去年液晶顯示器市場中發生很多的行業大事件,就說去年發展的非常火熱的電競顯示器產品線。在短短的一年之內為了提升玩家的遊戲體驗,從小尺寸屏幕提升為大尺寸屏幕,出現了2K、4K的超高解析度,少量的廣視角類產品攪局TN主流地位,以及最值得關注的144Hz+1ms穩定畫面組合,轉變成在其基礎添加了G-SYNC技術。而其中一款最具代表性的是宏碁24吋G-SYNC電競顯示器XB240HA。
  • RTX 2080TI顯卡的圖靈架構是什麼?
    9月20全新一代顯卡即將同步發售了,自2080ti顯卡發布以來持續熱議,除了被吐槽的煤氣灶外形,更多的還是對性能的期待。性能的大幅升級之外,新一代顯卡最大的變化還是架構的更新。全新的圖靈架構,是新款顯卡的秘密武器。
  • 一文看懂英偉達 RTX 30 系顯卡:全新安培架構,支持 8K 遊戲
    RTX 30 系顯卡使用全新的安培架構,並且採用了三星 8nm 工藝,安培遊戲卡家族拉開了帷幕。全新安培架構性能翻番發布會開始,黃仁勳宣布,《堡壘之夜》即將支持光線追蹤和 DLSS 技術!因此《堡壘之夜》的遊戲性能將得到大幅提升。這兩項雖然不是什麼新的技術,但卻是首次在網遊中實現落地。
  • 華碩VG279QM電競顯示器推出,採用最新一代FastIPS面板
    年關將至,辛苦一年的玩家們,是時候犒勞一下自己的付出了。正值「雙旦」佳節,華碩醞釀已久的疾速霸屏TUFGAMING電競特工系列新品VG279QM電競顯示器終於迎來了,擁有280Hz+1msGTG灰階刷新的「極限特工」品質,讓消費者垂涎欲滴。
  • 性能強悍的電競顯示器推薦
    AG273FXR所提供的144Hz刷新率的屏幕面板,能為遊戲和日常操作帶更加順暢的體驗。大家可以參考下方的GIF圖對比。144Hz顯示器60Hz顯示器同時AOC AG273FXR為長時間遊戲的人群提供了護眼功能,它搭載了DC不閃屏調光和濾藍光技術,讓長時間戰鬥的你也能專注遊戲!
  • 彪悍G-SYNC神器 飛利浦27英寸電競首測
    經常關注電競顯示器的朋友,肯定知道144Hz+1ms的配置組合意味著什麼?這兩大參數組合的配置,是為了防止電競遊戲畫面撕裂、拖影和抖動而生的主流電競顯示器參數。如今,NVIDIA帶來的G-SYNC是一項頗具突破性的顯示技術,完美的實現了顯示器端的刷新頻率,與顯卡端GPU渲染同步的效果,並帶來更加流暢的顯示畫面。
  • PUBG薩諾地圖重製 華碩顯卡火力全開
    PUBG薩諾地圖重製 華碩顯卡火力全開 2020年08月06日 14:40作者:廠商動態編輯:吳文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
  • 視頻開啟高幀率時代 MEMC到底是什麼黑科技?
    這是一種已經廣泛應用於液晶電視或投影儀等顯示設備的技術,主要作用是通過晶片與算法來估計視頻中物體的運動軌跡,在低幀率視頻中間插入運動補償的幀率,進而提升所播放視頻的幀率,讓人眼得到「流暢」的觀感。在電視與顯示器領域,MEMC晶片的普及早已開始。這主要是因為傳統大尺寸顯示器/電視的畫面運動過程中殘影現象幾乎無法避免。而「殘影現象」對於動作類電影或體育節目來說是災難性的。這時候MEMC的功能就體現出來了,軟硬體結合提升畫面幀率,將屏幕的拖影降低至人眼難以感知的程度。
  • 年終顯示器選購指南,一文讀懂顯示器所有參數
    4.3HDR HDR其實就是高動態範圍的意思,全稱為High Dynamic Range,就是一種還原自然光線高動態範圍而開發的技術。最常見的是HDR10,這是HDR的基礎,這個標準要求必須使用寬色域Rec.2020色彩空間、10bit色深,以及PQ圖像傳輸功能。
  • 顯示器色溫為什麼要設成幾個固定值?
    該款顯示器還採用了英偉達的G-Sync垂直同步技術,使得遊戲畫面不拖影、不卡頓、不撕裂。滿足了它做為一臺電競顯示器的定位要求。該款顯示器支持HDMI和DP視頻接口。,還加入了濾藍光功能,以實現對高能短波藍光的過濾配備暗部均衡功能,可以對遊戲畫面中的局部暗場景進行增亮處理,特設遊戲顯示模式RTS/FPSAMD顯示變頻(Freesync)技術:能夠將顯示器的刷新率和顯卡的幀速率進行同步,最大限度地縮短輸入延遲,並減少或完全消除玩遊戲和播放視頻期間產生的卡頓,花屏和撕裂問題2016年12月整機(含屏)3年免費保修